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一框《树立法治观念》教学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一框《树立法治观念》教学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新课导入
思考:为什么这些人骑电动车不规范?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六课提升法治素养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树立法治观念
学习目标:
1.法律的内涵及要求P46
2.法治观念的体现P47
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p46-47
4.如何树立法治观念?P47-49
01
了解法治
近日,一例“未成年人聚众斗殴被判刑”的案件敲响了我们的警钟
李某,谢某是某中学16岁的在校生,因班级值日问题发生争吵,放学后双方各自纠集了十余人在约定地点持械斗殴,造成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警方接到报案后,将李某、谢某以涉嫌聚众斗殴罪依法逮捕,并移交公诉机关提起公诉,其余数人分别以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警告、行政拘留等处罚。
经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李某某、谢某某无视国家法律、持械聚众斗殴、致多人不同程度受伤,其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应受惩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李某犯聚众斗殴罪,系未成年人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被告人谢某某犯聚众斗殴罪,系未成年人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请你判断李某和谢某的行为是否正确?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025年10月10日,佳县法院依法对两名哄闹、滞留,扰乱司法工作秩序的曹某与刘某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并罚款1000元。
当日,本院执行干警拘传被执行人李某去体检,保人曹某与刘某情绪激动,表示不同意,不顾法警劝阻,采用身体阻挡的方式堵挡法院大门通道,严重干扰了车辆和人员的正常通行,造成了不良影响。
事发后,法警迅速采取措施,将曹某、刘某二人带离现场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面对干警的释法明理,曹某和刘某逐渐冷静下来,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以及严重性,保证今后将遵纪守法,不再以任何方式妨害司法公务,被执行人李某当即支付20000元案款,并约定短期内履行全部和解协议。鉴于二人认错态度良好,该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五款规定,对曹某、刘某各作出罚款1000元的决定,当场交付。
刘某和曹某被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课堂笔记
1.法律的内涵及要求P46
A.内涵: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B.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结合以上图片,说一说为什么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
①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结合以下图片,说一说什么是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课堂笔记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P46-47①②
①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3.法治观念的内涵 P47
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02
树立法治意识
新《治安法》出台,再无“年龄免责”
思考:结合视频,说一说作为未成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做?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
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外快”的诱惑:仁寿学生因“两卡”成诈骗帮凶!
2025年10月13日,仁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破获一起涉“两卡”违法案件,抓获了三名违法行为人。经查,2025年9月26日,在四川省仁寿县某学校内,违法行为人吴某、邓某、廖某参与了诈骗引流活动。廖某和吴某把自己正在使用的电话卡和手机出借给邓某,随后邓某通过快手、钉钉等软件与诈骗上家取得联系。之后,廖某、邓某、吴某三人一起,利用手机、电话卡以及钉钉软件等工具,帮助诈骗人员拨打引流电话。
仁寿县公安局依法对邓某、吴某、廖某予以行政处罚。仁寿公安将持续深挖线索,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结合材料,说一说我们应当如何树立法治意识?
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A.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
B.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检察官同志,我是被赚快钱冲昏了头脑,没有好好珍惜你们给的机会,现在真是后悔莫及……”面对自己一错再错犯下的罪行,庭审的最后陈述阶段,徐某某不停的哭诉着。2023年,徐某某受他人邀约,在微信群通过招揽赌客打麻将、斗地主等形式进行赌博,从中收取“房费”分成获利。案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徐某某主动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并自愿认罪认罚。
  检察机关依法审查后认为,徐某某具有自首、从犯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案发后主动退赃、自愿认罪认罚,系初犯,综合全案情节,认定徐某某犯罪情节轻微。同时考虑到其家庭困难,丈夫因交通事故住院,女儿在上大学,且还有年迈老人需要赡养照顾。经过公开听证后,依法对徐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短短几个月后,徐某某面对高额的利益诱惑,竟然不知悔改重操旧业,继续伙同他人设置赌博场所,拉拢人员聚众赌博并从中抽头渔利。
  屡教不改,铸成大错。2024年6月,我院以徐某某涉嫌开设赌场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徐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徐某漠视法律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A.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
B.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笔记
4.如何树立法治观念?P47-49①②③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P47
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P48
A.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
B.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P49
A.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
B.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03
习题练习
1.“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正确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 )
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
③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法律信仰
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合法诉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这段对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