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单元教材解读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4.1 维护秩序靠规则4.2 遵守规则第六课提升法治素养6.1 树立法治观念6.2 学会依法办事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单元目标:本单元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题,主要让同学们明确维护社会秩序靠规则,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知道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要学习并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第五课社会生活讲道德5.1 文明有礼5.3 友善待人5.2 诚实守信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二审败诉,被判赔偿17万新课导入结合案例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依法办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树立法治观念。2025年7月11日,历时4年的特斯拉“车顶维权”案尘埃落定。上海二中院终审判决认定,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河南张女士在无充分证据证明 车辆存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登上特斯拉展台车顶维权,其行为构成名誉侵权,需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元;事件策划者封某因组织策划及长期网络攻击被判赔偿25万元。司法评估显示,该事件导致特斯拉直接订单损失超1.7亿元,品牌商誉受损更难以估量。法院指出,张女士的行为虽源于对产品质量的质疑,但通过公开场合贬损企业商誉的方式维权,已超出法律允许的边界。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6.2 学会依法办事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1.道德修养:明确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坚守道德底线,培养尊重他人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意识。2.法治观念:了解法律求助途径与维权方法,增强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3.健全人格:培养理性处理矛盾的能力,在纠纷中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避免冲动行事。4.责任意识:知道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学会依法办事,主动抵制违法行为,带动他人依法行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教学难点: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学习目标如何做到依法办事?探究: 如何做到依法办事结合案例,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依法办事?合理讨薪 依法维权某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业,一直拖欠工人工资。老板和20多名工友多次讨要工资未果,决定到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反映悄况。接待人员了解情况后向中心负责人报告,很快请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会商。县劳动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调查取证并向公司负责人讲理讲法,劳动仲裁部门工作人员到该公司调取考勤记录,确认应付工资数额,银行根据要求将公司账户余额优先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经过多部门联动,公司负责人最终与工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并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和谐有序。探究与分享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十三条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四款以上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结合生活经验,分享你自觉守法的事例。①原因: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②做法:【思想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自己 的行为是否合法,如果违反法律会有什么后果。【行动上】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1)自觉守法。探究分享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在高考前夕,其弟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栽,无法参加高考。村民张某等人将各自家庭承包的土地流转给李某经营。李某因发展柑橘种植获利颇丰,张某等人看着眼红,想毁约。村干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张某等人进行教育,维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情境一情境二探究与分享以上两个情境给你带来哪些启示?(2)遇事找法。在遇到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主动咨询专业人士,充分利用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机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相关链接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 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可以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可以接受委托或指派,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 公证处的公证人员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2024年5月14日,刘某通过一家平台在某食品公司的商品秒杀活动中一分钱抢购到50包嫩豆腐零食,商品原价为5.99元,叠加平台及商家促销优惠后实际支付一分钱。5月18日,刘某签收后发现5包嫩豆腐零食已出现明显变质现象,伴有异味。与商家协商赔偿无果后,刘某诉至法院。审理中,经法院调解,该食品公司当庭向刘某支付赔偿款350元。“一分钱秒杀”案打破了“低价免责”的认知误区,明确即便商家零利润甚至亏本经营,若实施了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仍需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探究: 如何做到依法办事“一分钱秒杀”案打破“低价免责”误区结合该案件,说说当我们遇到矛盾纠纷,或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当怎样做?A.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B.寻求国家法律救济。(公安机关、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控告、举报,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解决问题靠法。受到非法侵害,还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公安机关依法管理社会治安,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相关链接诉讼是人们获得法律救济、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①与侵权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法律服务机构帮助或调解组织调解③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或控告⑥向人民法院起诉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不成不成不成或者⑤向新闻媒体曝光采用合法的维权途径仲裁是指双方签订书面协议 ,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探究新知小张家住202室,楼上302 室水管破裂导致漏水,浸泡了小张家中的天花板和家具,损失约1.5万元。双方多次协商赔偿未果,小张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组织双方举证(如漏水现场照片、维修单据等),依法审理并判决302室业主赔偿损失。小李驾驶车辆时被交警以“超速50%”为由罚款2000元、记12分。小李认为测速设备误差导致误判,向交管部门申请复议未果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时,要求交管部门提供测速数据、执法程序记录等证据,最终认定处罚证据不足,判决撤销原处罚决定。王某多次潜入小区盗窃电动车,价值累计3万余元。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以盗窃罪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时,公诉机关出示监控录像、指纹鉴定等证据,王某当庭认罪。最终,法院依法判处王某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在2025年2月21日,中央网信办联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精心打造的法治宣传品牌“全国网络普法行”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面向近年来人民群众所热切关注的网络法治问题,此次活动重点宣介包括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在内的网络法治知识,让网络法治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促进自觉遵守网络方面的法律规则,共同营造更加清朗、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探究: 如何做到依法办事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做一名尚德守法的公民?(4)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如何学会依法办事(要求)?总述: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依法维护社会秩序。(3)解决问题靠法。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寻求国家法律救济。(公安机关、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控告、举报,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自觉守法。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2)遇事找法。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咨询专业人士,法律服务的组织、机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4)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启思导行某村进行“村改居”,村民搬进了楼房,没有了自家院子里的菜园。一些人一时不习惯,就将小区的绿地开垦成菜园。后来,从圈地种菜发展到在花坛养鸡,草坪、花坛逐渐不见踪迹。噪声扰民,施肥异味、“争抢地盘”等导致邻里产生纠纷。为了解决矛盾,小区成立了“援法议事会”。面对居民的各种疑惑,该议事会的律师代表现场普法指出,根据民法典规定,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圈地种菜、花坛养鸡等行为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共有权。“援法议事会”秉持“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法服人”的宗旨,引导居民认识到拥有一个环境优美、舒适方便、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是每位业主的基本权利,这一权利需要全体业主共同维护。“援法议事会”听民声、纳民智、解民忧,逐渐成为引导居民依法办事的新阵地。启示:(1)启示我们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该小区通过“援法议事会”解决矛盾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一名尚德守法公民。课堂小结:学会依法办事解决问题靠法自觉守法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遇事找法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咨询专业人士,法律服务的组织、机构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寻求国家法律救济。1.网民杜某未经小楼及其家人同意,在网上发布带有小楼肖像的图片,且在明知不妥的情况下拒不删除。小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杜某公开登报赔礼道歉并赔偿其损失。从小楼的做法中可知,她( )①懂得表达自身合法诉求②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③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④受到了法律的特殊保护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B课堂练习2.晓红在父母离异后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下岗了,晓红爸爸原来每月支付给她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母女俩的生活陷入困境,晓红面临辍学。为此,晓红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①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律武器维权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③通过向居委会或父亲单位反映情况,寻求调解④申请法律援助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A课堂练习3.13岁的王磊创作的美术作品《家乡》被某杂志社出版,其姓名被改成了杂志社一领导亲戚的名字。王磊知道后,通过家长到法院起诉,法院经过调查取证,最后判决杂志社赔偿王磊损失费1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杂志社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B.王磊做到了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C.王磊通过行政诉讼依法维护合法权益D.王磊通过公安机关来依法维权B课堂练习4.校园霸凌并不仅仅是打人,还包括辱骂、嘲弄、恶意中伤、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等,会让受害一方内心变得脆弱、无助,造成长期的身心伤害,有些受害者甚至用一生来治愈那段阴暗的时光。为防止伤害,青少年要做到( )A.依法加大对欺凌霸凌的惩戒力度B.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C.敢于斗争,机智应对,及时求助D.加强法治教育,加强督导和巡视C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6.2 学会依法办事(22张ppt)【2025秋新教材】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课堂【精品课件】.pptx 合理讨薪 依法维权.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