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速度变化量为负值时,它的加速度可能为正值C.物体速度变化很快,其加速度一定很大D.物体的速度减小,它的加速度也一定减小2.2024年9月14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国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CR450高速动车组目前已进入整车装配阶段,CR450具有450公里实验运行时速和400公里的商业运行时速的高速动车组列车,是世界上最快的高铁,有可能将北京到上海之间(中国最繁忙的线路之一)的旅行时间从4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770公里,高铁路程约1325公里,若乘坐CR450,仅用3.2小时就从北京到了上海,则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A.200km/h B.225km/h C.241km/h D.414km/h3.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随着球皮材料和致热燃料的普及,热气球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体育旅游项目。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D.以上说法均不对4.一遥控玩具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玩具小车做曲线运动B.玩具小车的位移一直在增大C.时刻玩具小车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D.时间内玩具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5.东莞一直以来有赛龙舟的传统,如图所示速度-时间图像描述了甲、乙两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下列关于甲乙龙舟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时刻甲、乙龙舟相遇 B.在时间内甲龙舟速度变化快C.由图像可知,甲龙舟最终获得比赛胜利 D.由图像可知,乙龙舟最终获得比赛胜利6.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如图是它运动的图像,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x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在做减速直线运动B.该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该物体运动位移为所用的时间为D.在运动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二、多选题7.小球在水平面上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起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分析照片所得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由此可求出( )A.质点开始运动的初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D.质点从开始运动到第1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8.如图(a)所示,某同学用智能手机拍摄物块从台阶旁的斜坡上自由滑下的过程,物块运动过程中的五个位置A、B、C、D、E及对应的时刻如图(b)所示。已知斜坡是由长为的地砖拼接而成,且A、C、E三个位置物块的下边缘刚好与砖缝平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由A运动至的时间为1.6sB.位置A与位置间的距离为1.30mC.物块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D.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9.四个水球可以挡住一颗子弹!央视“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的一挡节目真实地呈现了该过程,其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装满水的薄皮气球水平固定排列,子弹以初速度v水平射入水球中并在其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4号水球。子弹视为质点,不计球皮对子弹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从第3个水球穿出时的速度大小为B.子弹从左向右穿过每个水球的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之比分别为1:3:5:7C.子弹穿过1、2两水球的平均速度与穿过3、4两水球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D.子弹从1水球穿出时的速度和从2水球穿出时的速度之比是:110.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甲的 图像、乙的 图像分别如图1、2所示,甲从坐标原点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甲、乙均做沿轴正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前内,甲、乙间的最大距离为C.时甲、乙的位置坐标均为D.时甲、乙间的距离为三、实验题1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想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 和 ,从打点原理来看,哪种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更小? 。(2)实验中,为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选择尽可能光滑的轨道,可以减小误差B.多挂重物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大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实验过程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3)该小组在规范操作下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上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①每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如果测得C、D两点间距x4=2.70cm,D、E两点间距x5=2.90cm,则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vD=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②该同学分别算出各点的速度:vA=0.22m/s,vB=0.24m/s,vC=0.29m/s,vE=0.30m/s,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 。根据图像得到的加速度为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关系式: (均使用国际单位)。12.(1)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甲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一辆匀速运动的汽车的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s,第二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6s,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1.55s,则测得汽车的速度为 m/s(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大小保持不变)四、解答题13.某司机驾车以14m/s的速度,在平直的城市道路上沿直线行驶。看到车头前方40m处人行横道上有行人,立即深踩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在停车前的最后1s内发生的位移为1.5m。求:(1)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通过运算说明,司机能否做到“停车礼让斑马线”。14.如图甲所示,九三阅兵中,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其中“机器狼”第一次登上阅兵场。机器狼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四足机器人无人作战系统,具备侦察、打击、保障三类功能,其中伴随保障型机器狼可运输20公斤物资,续航里程10公里,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力量。某次在平直路面上测试保障型机器狼性能的过程中,其v-t图如图乙所示,求:(1)0~2秒,2~7秒,12~13秒,机器狼加速度的大小;(2)0~7秒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已知机器狼反向运动位移大小为3m,正向运动位移大小为40m,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5.一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司机忽然发现前方50m处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运动加速度随位移变化可简化为图1中的图线,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期间为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速行驶),段位移为刹车系统的启动阶段,从位置开始,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直至汽车停止,已知从位置开始计时,汽车第1s内的位移为12m,第4s内的位移为0.5m。(1)求位置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2)求位置汽车的速度大小。(3)若段位移大小为15m,求:司机发现警示牌前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C D C C BC ACD AC BCD11.(1)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CD(3) 0.10 0.28 0.20m/s2 v=0.20+0.20t【详解】(1)[1][2][3] 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分别为电磁打点计时器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其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最小。(2)AB.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的理想程度与轨道光滑程度无关,并不是小车加速度越大,实验结果越理想,故AB错误;C.为了方便测量,纸带上点密集部分与模糊部分需要舍掉,选择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纸带进行测量计算,故C正确;D.为了充分利用纸带的长度,实验过程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以获得更多实验数据,故D正确;故选CD。(3)[1][2][3][4][5]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所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描点连线可得如下图v-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即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关系式为v=0.20+0.20t12. 0.27 30【详解】(1)[1]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2)[2]由于第一次从发出至接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汽车处所用的时间为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由于第二次从发出至接受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6秒,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到达汽车处所用的时间为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这51m共用了所以汽车的车速为13.(1)(2)能够做到礼让斑马线行人【详解】(1)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可以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根据解得(2)汽车减速的整个过程有解得所以司机能够做到礼让斑马线行人。14.(1)1.5m/s2,1m/s2,5m/s2(2)1.14m/s2(3)2.85m/s【详解】(1)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乙图可得0~2秒机器狼加速度的大小为2~7秒机器狼加速度的大小为12~13秒机器狼加速度的大小为(2)由乙图可知,0~7秒内机器狼的速度变化量为故0~7秒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3)由题知,全程的位移为由乙图可知,运动的总时间为故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1)(2)(3)【详解】(1)设汽车在位置的速度为,位置的速度为,在位置后一段时间内汽车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由题意汽车第内的位移为,第内的位移为假设第秒内汽车未停下来。则:第内平均速度为,第内平均速度为,则加速度大小为代入数据求得第末速度为负值,故假设错误。说明汽车在第内已经停下来;取,由运动学公式可知第内有第末速度为对后有联立解得,(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位置汽车的速度大小(3)汽车从位置到位置过程中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取极小一段时间可认为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所有式子相加得可知则表示图像与段位移所围成面积,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