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导学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导学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归纳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背景和条件,梳理工业革命进程及扩展. 阐释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影响.感悟生产方式变革对社会发展 的革命性意义.
“有趣”达成策略 丰富史料、小组探讨、学生互评、调动氛围
“有效”达成策略 细化步骤、展示评价、方法指导、限时训练
【时空坐标】 知识任务:阅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以下任务(时间:8分钟 ) 1.阅读教材59页说明18世纪中期英国是如何具备开展工业革命条件的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2)市场:海外殖民扩张为英国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等为英国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 (3)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自由劳动力。 (4)资本:殖民贸易、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等为英国带来巨额财富。 (5)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填空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蒸汽电力和石油发明熟练技工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范围先英国,后扩展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部门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化工业为主组织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大企业、垄断组织格局英国建立经济霸权美德等冲击英国发展阶段自由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贸易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市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归纳工业革命影响 (1)经济:动力革新---工厂与工厂制度\垄断组织\交通运输发展\经济结构变动 (2)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完善与扩展----两大阶级对立和中间阶层\工人运动\对外扩张 (3)社会与生活:人口增加与城市化;女性地位\生活节奏\时间观念\教育 (4)思想文化: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娱乐\体育\图书馆 (5)世界:商贸与世界市场发展\对外扩张\殖民体系\欧洲中心的世界格局 (6)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 二、能力任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时间要求:20分钟 ) 主题一:工业革命之因 史料 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9分) 答案::德国统一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提供统一市场和制度保障;通过普法战争获得煤铁矿区及巨额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源和资金;交通运输与军事工业推动重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9分) 主题二:有关工业革命的评价 史料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观点二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局限:观点一放大工业革命的局限性,忽视工业革命的进步性;观点二忽视工业革命的局限性,放大工业革命的进步性。看法:工业革命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促进城市化,提高民众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推动政治民主化,其主要的局限性体现在加剧贫富分化。(8分) 三、素养任务(时间要求:7分钟)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1873年1883年1893年1903年1913年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0404143—生铁产量(千吨)667186667089907810425粗钢产量(千吨)5822040299751157787煤炭产量(百万吨)130166167234292
乙:1913年英、美、德电器产品 丙:1870—1913 年英、美、法、德在 占世界总额的比例 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据[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等 丁,欧洲孩童秀 四、巩固训练 1. (2024重庆高考)1500年前后,英格兰商业以本地市场为主。17世纪初,英格兰大多数地区,社会因商业活动空前联系在一起。这在不断发展的长途贸易中尤为显著,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远方。17世纪中叶,很多农村家庭已经与伦敦等大城市联接在一起,他们或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或两者兼备。材料表明近代早期英格兰(  ) A.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B. 地方经济受跨国资本影响 C. 长途贸易促进了资本的积累D. 经济商业化趋势不断加强 2. (2024全国卷)17世纪,法国某细布工场雇佣近1 700人,分属于制作轮子与刀具、清洗、上色、整经等部门。织布分为多道工序,其中压印、绣花等通常由妇女承担。这可用于说明(  ) A. 生产方式变革的条件渐趋成熟B. 机器大生产强化对工人管理 C. 现代工厂制度提高了生产效率D. 工业革命促进女性地位提升 3. (2024广西高考)1894年,美国记者亨利·劳埃德在《财富与国民的对立》中指出,标准石油公司操纵市场,以便消除竞争。他还称“自由创造富裕,但富裕毁灭自由”。这反映了美国(  ) A. 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B.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C.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D. 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 4. (2023河北高考)有学者研究指出,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输往法国商品的60%—70%为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羊毛、煤、钢铁等。法国出口英国商品的半数以上集中在传统工业部门生产的制成品和食品方面。由此可知,当时(  ) A. 英国对法贸易处于逆差地位B. 英国国际贸易垄断地位动摇 C. 英法工业化的进程各具特色D. 欧洲商业格局逐渐发生变化 5. (2024河北高考)19世纪,英国伦敦绝大多数生活垃圾都有相应的市场用途(下表),对此,有学者指出,“1800年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垃圾被赋予了回收利用的新意义”。这主要表明,当时伦敦(  ) 垃圾种类市场用途煤灰、煤渣制砖、农肥破布、碎布造纸、制衣帽碎瓷器建筑、铺路厨余垃圾农肥各类破旧用品出售给对应废品回收商
A. 资源的利用效益得到提高B. 环境污染问题得以解决 C. 基础设施建设臻于完善 D. 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6.(2025·潍坊二模)1563年,英国政府颁布《劳工法令》,对劳资关系进行家长式管控。19世纪上半叶,政府鼓励劳资双方以自由契约来确定雇佣条件,以协商、谈判方式自行化解冲突,促进了调解与仲裁制的兴起。这一调整源于(  ) A.启蒙思想的影响B.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 C.劳资关系的改善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7.(2023·高考海南卷,T12)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B.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 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 8.(2025·黑吉辽蒙高考·14) 1837年,英国人惠斯通和库克获得首个实用性电报专利。其后,库克向铁路公司演示电报装置并得到认可。1839年,电报技术被首次运用到帕丁顿至德莱顿的铁路上。随后,电报线路在全英国的铁路运输系统普及。据此可知,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 ) A. 专利制度的确立 B. 技术进步的制度化 C. 产业革命的深入 D. 动力装置的电气化 9. (2025·河南高考·14)19世纪,英法等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自由劳动力,先后废除了奴隶制。但在1811年到1870年间,仍有将近190万名奴隶输入巴西,有55万名奴隶输入古巴。这反映出( ) A. 殖民统治下拉美经济停滞不前 B. 西方国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C.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D. 拉美国家工业化需要大量劳动力 10.(2025·陕晋青宁高考·14) 1812年,英国格拉斯哥商会对从事美洲贸易的商人表示感谢,因为他们不仅扩展了烟草、棉花等贸易,而且“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支持创办我们这个城市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现在为整个王国带来很大好处”。这表明( ) A. 新型特许公司促进了美洲贸易 B. 英国制造业与大西洋贸易联系密切 C. 英国依托制造业成“世界工厂” D. 资本输出成为英国扩张的主要形式 【我的收获】)构建本课思维导图 :葡萄牙和西班牙。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科学的热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