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八角楼教联体多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手写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八角楼教联体多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手写答案)

资源简介

曾都区八角楼教联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答题卡
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3个小题,1-8题每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4.(4分)
(1) (2) (3) (4)
15.(9分)(1) ,
(2) (3)
(4) (5)
(6) , ,
16.(7分)
(1) (2)
(3)
(4) ;
(5) ,
17.(5分)
(1)
(2) ,
(3) ,
18.(7分)
(1)
(2) (3) (4) (5)
(6) ;
(7)曾都区八角楼教联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教学质量监测
化 学
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3个小题,1-8题每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8分)
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这首诗最抚凡人心。下列诗中情景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米酒酿制 B.火炉烧炭 C.天空下雪 D.酒精在体内代谢
2.下列图示中的错误操作与对应后果不一致的是 ( )
A.读数偏大 B.液体喷出
C.污染试剂 D.酒精溅出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4.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 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5.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二氧化碳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6.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枝等物体上形成乳白色的冰晶沉积物,该现象是非常难得的自然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雾凇由氢、氧原子构成 B. 雾凇形成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C. 形成雾凇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D. 形成雾凇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
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分子构成
D.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8. 为我国石油化工生产研制高效催化剂的科学家是( )
A. 张青莲 B. 侯德榜 C. 闵恩泽 D. 戴安邦
9.取140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陶土网 ⑧胶头滴管 ⑨量筒
A.①③④⑧⑨ B.②④⑥⑦⑧⑨
C.①③④⑦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⑨
10. 小红同学对近期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核电荷数;③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④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⑤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⑥能分解生成氧气,因为中含有氧分子;⑦金属原子一般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组成模型 B.物质构成模型 C.反应分类 D.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12.用图 1 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 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
C. 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打开止水夹,广口瓶内吸入水
D. 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现象和结论
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O2浓度对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验证蜡烛燃烧产物有水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4.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 ( 填序号)。
① 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 PM2.5 污染的是 (填字母)。
a. 焚烧秸秆 b.用太阳能发电 c. 大量烧煤取暖 d. 植树造林
(3)根据表中内容,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填城市名称)。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甲 无 34 I
乙 二氧化硫 97 Ⅱ
丙 可吸入颗粒物 119 Ⅲ
(4)在下列物质:①海水;②汞;③食盐水;④空气;⑤液氮;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白酒,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
15.图中的①和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空白。
(1)氟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
(4) 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 。
(5)下图中黑和白小球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请列举一种D能表示的物质的名称 。
日本核废水中含有的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它具有放射性,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请画出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g。则氚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g。
16.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为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的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氧气中含有的。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但现代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臭氧主要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_____现象。
(3)大气层中臭氧的主要作用________。
(4)破坏大气层中臭氧的主要物质有________等,保护大气层中臭氧的措施是________。
(5)写出臭氧发生器中,氧气转变为臭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17.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常见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②_______ 。
(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
(3)实验室若改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氧气从_______进入(填“a”或“b”)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所得气体不纯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18. 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二氧化锰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3)称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质量为______g。
Ⅱ、漂白性
【查阅资料】
1.过氧化氢溶液可漂白一些有色物质。
2.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
【进行实验】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20分钟后 布条无明显变化 20分钟后 布条颜色稍变浅 20分钟后 布条颜色明显变浅 1分钟后 布条红色褪去
【解释与结论】
(4)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否有影响。
(5)欲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填实验编号)。
(6)通过对比实验③、④,得出结论是______。
(7)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的实验是:将红色布条浸泡到______℃25mL 1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