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二单元第5课《保持良好睡眠》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第二单元第5课《保持良好睡眠》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五课 《保持良好睡眠》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三年级(全)
课题 第五课 《保持良好睡眠》 课时 1
课标要求 本课程需要学生了解良好睡眠的标准与意义,识别常见睡眠问题,掌握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方法,能记录并改善自身睡眠状况,树立健康睡眠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是 “健康生活” 模块的重要内容。教材围绕 “良好睡眠” 展开,先通过动物睡眠特点引入,再讲解良好睡眠的标准、常见睡眠问题、良好睡眠习惯及睡眠记录方法,层层递进,既贴合三年级学生生活实际,又为后续健康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对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年龄约 8-9 岁,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对生活中的健康现象充满好奇,但对睡眠的科学认知较为薄弱,普遍存在作息不规律、睡前沉迷玩耍等问题。他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喜欢直观、有趣的学习形式,如视频、互动游戏等,且具备一定的观察、交流和简单记录能力,适合通过情境体验、动手实践等方式开展教学。
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良好睡眠的标准(充足、规律、连续),知道常见的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夜醒、早醒、睡眠不规律),以及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方法。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行为对应的睡眠问题,能记录自己一周的睡眠情况,并与家长交流睡眠状况,提出改善睡眠问题的方法。3.情感目标:树立保持良好睡眠的意识,认识到良好睡眠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愿意主动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教学重点 1. 了解良好睡眠的标准(充足、规律、连续)及常见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夜醒、早醒、睡眠不规律)。2. 掌握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1. 能结合自身情况识别睡眠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改善方案。2. 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课前准备 1. 教师:制作包含动物睡眠视频、睡眠标准图示、睡眠问题案例、良好习惯图片的 PPT;准备 “一周睡眠情况记录表” 空白模板(每人 1 份);准备连线题卡片(每组 1 套)。2. 学生:提前向家长了解自己平时的入睡、起床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动物睡眠视频(时长 1 分 05秒,内容为熊在睡觉的画面,让同学们观察熊在干什么,等同学们看完视频作出回答后,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并chenji 科普,“棕熊要躲进洞里睡大觉,一睡就是好几个月;大象可不一样,每天只睡 2-4 小时,站着也能打盹呢!”2.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小动物都要睡觉,我们需不需要睡觉呀?睡好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头、追问,如 “你觉得睡好觉能让你第二天更有精神吗?”。 认真观看视频,观察熊的行为,对有趣的动物睡眠画面发出小声感叹。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观察的结果,如 “熊在睡觉”。2.在老师提出我们要不要睡觉的问题后,结合自身感受说说睡眠的好处,如 “睡好能让我上课不犯困”“能长高高”。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物睡眠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以动物睡眠为切入点,自然引出人类睡眠的话题,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让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谈睡眠好处,能初步建立 “睡眠重要” 的认知,符合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学习特点。
探究新知 (一)什么是良好睡眠?(7 分钟)1.展示 PPT,先呈现 “小学生每天需睡 10 小时” 的图示(搭配卡通钟表:晚上 9 点到早上 7 点),讲解:“小朋友们,不同年龄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间不一样,我们小学生每天要睡够 10 小时,比如晚上 9 点睡觉,早上 7 点起床,这样精力才够哦!这就是睡眠要充足。”2.接着展示 “固定作息” 的图片(卡通小朋友每天晚上 8 点半准备睡觉、早上 7 点起床的场景),讲解:“我们还要每天在差不多的时间睡觉、起床,比如每天都晚上 8 点半上床,早上 7 点起床,就像小闹钟一样准时,这是睡眠要规律。”3.最后展示 “夜间少醒” 的图示(夜晚小朋友安稳睡觉,旁边标注 “夜间醒来不超过 2 次,中午可睡半小时”),讲解:“晚上睡觉要睡得安稳,醒来的次数不超过 2 次,中午如果觉得累,也可以小睡半小时,这就是睡眠要连续。”讲解完后,提问:“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良好睡眠要满足哪三个条件啦?谁能再跟大家说说?”,请 2-3 名学生复述,教师及时纠正、补充。(二)睡眠问题有哪些?(6 分钟)1.展示 PPT,依次呈现 “入睡困难”“夜醒”“早醒”“睡眠不规律” 的案例图片及文字解释:①入睡困难:小朋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时钟显示已过半小时,配文 “上床睡觉半小时以上还不能入睡”;②夜醒:半夜小朋友坐起来,揉着眼睛,配文 “夜间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③早醒:太阳还没完全升起,小朋友坐在床上,配文 “早上醒来时间比平常提前很多,且不能再次入睡”;④睡眠不规律:左边图片小朋友晚上 10 点睡觉,右边图片小朋友晚上 8 点睡觉,配文 “每天入睡和醒来的时间差别很大”。2.讲解完后,发放连线题卡片(每组 1 套,左边是睡眠行为:“上床后翻来覆去 1 小时睡不着”“早上 5 点醒来睡不着”“有时早睡有时晚睡”“凌晨醒来后睡不着”,右边是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夜醒”“早醒”“睡眠不规律”),组织小组讨论连线,教师巡视指导,如 “你们觉得‘早上 5 点醒来睡不着’属于什么问题呀?”。3.5 分钟后,邀请每组派 1 名代表上台展示连线结果,教师点评,公布正确答案,对连线正确的小组给予 “睡眠小侦探” 的口头表扬。4.观看视频拓展睡眠问题会带来个危害(三)养成哪些睡眠相关的良好习惯?1.展示 PPT,依次呈现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图片及讲解:①规律作息:卡通钟表显示晚上 8 点半、早上 7 点,配文 “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讲解:“我们要像图片里一样,每天固定时间睡觉、起床,不熬夜、不赖床。”②白天多运动:小朋友在操场跑步、跳绳的图片,配文 “白天多参加户外活动,睡前不做剧烈运动”,讲解:“白天在学校或公园多跑步、跳绳,能让身体更健康,但睡前不要跑跳、玩激烈游戏,不然会太兴奋睡不着哦。”③适宜睡眠环境:卧室图片(柔和小夜灯、拉上遮光窗帘、安静无噪音),配文 “卧室温度、光线、声音适宜”,讲解:“睡觉的房间要舒服,光线别太亮,声音要小,温度不冷不热,这样更容易睡好。”④合理饮食:晚餐吃蔬菜、米饭的图片,配文 “晚餐不吃太饱,睡前不喝咖啡、茶,不吃零食”,讲解:“晚上吃饭别吃太多,不然肚子不舒服睡不着;睡前也别喝咖啡、茶,它们会让我们精神,也别吃零食哦。”⑤睡前放松:小朋友睡前看绘本、听轻柔音乐的图片,配文 “睡前放松,心情愉悦”,讲解:“睡前可以看看喜欢的绘本、听妈妈讲讲故事,或者听轻柔的音乐,让自己放松下来,开心睡觉。”2.讲解完后,提问:“小朋友们,除了老师说的这些方法,你们还知道哪些能让睡眠变好的办法吗?”,引导学生分享,如 “睡前泡脚”,教师及时肯定:“这个办法很棒,泡脚能让身体放松,帮助入睡!”。 (一)什么是良好睡眠?(7 分钟)1.盯着 PPT 上的图示、图片,认真听教师讲解,用手比划 10 小时的时长,在心里默默记住 “充足、规律、连续” 三个关键词。积极举手复述良好睡眠的三个条件,如 “要睡够 10 小时,按时睡按时起,晚上少醒”,若表述不完整,认真倾听其他同学补充,及时修正自己的认知。(二)睡眠问题有哪些?(6 分钟)1.看着 PPT 上的案例图片,结合文字解释,理解每种睡眠问题的特点,小声和同桌交流:“我有时候也会躺好久睡不着,这就是入睡困难吧”。2.拿到连线题卡片后,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分析每个睡眠行为对应的问题,如 “‘有时早睡有时晚睡’肯定是睡眠不规律”,共同完成连线,若有分歧,认真倾听同学的理由,达成一致意见。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时,其他同学认真观看,若有错误,举手补充,正确则鼓掌鼓励。(三)养成哪些睡眠相关的良好习惯?(7 分钟)1.认真观看图片,听教师讲解每种习惯的好处和做法,默默记住自己能做到的习惯,如 “我可以每天晚上看 10 分钟绘本再睡觉”。2.积极分享自己知道的助眠方法,如 “我妈妈说睡前喝温牛奶能睡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把有用的方法记下来。 (一)什么是良好睡眠?(7 分钟)通过直观的图示、图片,将 “充足、规律、连续” 三个抽象的良好睡眠标准具象化,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便于理解记忆;让学生复述知识点,能检验学习效果,强化对良好睡眠标准的掌握,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二)睡眠问题有哪些?(6 分钟)通过具体案例图片,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睡眠问题,结合自身经历加深理解;小组合作完成连线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对睡眠问题的识别,口头表扬能激发学习积极性。(三)养成哪些睡眠相关的良好习惯?(7 分钟)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讲解,将抽象的 “良好习惯” 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做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执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助眠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 1.发放 “一周睡眠情况记录表” 空白模板(每人 1 份),展示 PPT 上的填写示例(如周一:晚上上床睡觉时间 8:30,早上起床时间 7:00,夜醒次数 0),讲解:“小朋友们,这张表需要你们记录一周里每天晚上几点睡觉、早上几点起床,晚上醒来几次,就像示例这样填写,每天晚上睡觉前或早上起床后填哦。”2.接着讲解:“填完一周后,要拿着表和爸爸妈妈交流,说说自己的睡眠情况。如果有睡眠问题,比如每天都 10 点才睡觉,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想想怎么改善,比如早点完成作业;如果没有问题,就继续保持好习惯,还要把‘睡眠问题’和‘改善方法’填到表后面的空白处。”3.组织学生现场试着填写当天的睡眠情况(假设当天晚上 8:40 睡觉,早上 7:10 起床,夜醒 0 次),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不会写字的学生填写时间,提醒学生认真记录,不撒谎。 拿到记录表后,认真看 PPT 上的示例,了解填写内容和格式,小声读表上的栏目:“晚上上床睡觉时间、早上起床时间、夜醒次数”。2.按照教师假设的当天睡眠情况,在记录表上填写,遇到不会写的字举手问老师,确保填写准确,如 “8:40”“7:10”,并和同桌互相检查,看看有没有填错。3.认真听教师讲解和家长交流的要求,在心里默默计划:“回家就跟妈妈说我要记录睡眠,让妈妈提醒我填”。 1.让学生填写睡眠记录表,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睡眠状况;要求与家长交流,能促进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学生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中,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将 “记录睡眠” 转化为实际行动。
总结提升 1.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良好睡眠要充足、规律、连续,认识了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也学会了按时作息、营造好环境等好习惯,还知道要记录一周睡眠情况和爸爸妈妈交流。睡好觉能让我们身体棒、学习好,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好的睡眠习惯哦!”学生活动2.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 “我们要睡够 10 小时”“睡前别做剧烈运动”“要记录睡眠”,若有遗漏,认真倾听其他同学补充。认真听教师总结,在心里默默记住重点,点头表示会努力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作业布置 1.实践任务:小朋友们,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卧室改造成 “助眠小角落吧”:先观察卧室光线、声音、床品是否合适并记下问题,再一起改造(如换柔弱小夜灯、拉遮光窗帘),最后画出改造后的样子,标上喜欢的助眠设计,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第五课 保持良好睡眠一、良好睡眠的标准:充足:每天睡 10 小时(如 21:00-7:00)规律:固定入睡、起床时间连续:夜间醒来≤2 次,中午可睡半小时二、常见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夜醒、早醒、睡眠不规律三、良好睡眠习惯:1.规律作息、白天多运动、适宜睡眠环境2.合理饮食、睡前放松四、睡眠记录:1.填 “一周睡眠情况记录表”2.和家长交流,找问题、想办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动物睡眠视频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后续围绕 “良好睡眠标准、睡眠问题、良好习惯、睡眠记录” 展开教学,环节清晰,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小组合作连线题、睡眠记录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巩固了知识点。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 “睡眠连续” 的理解不够深入,后续可结合更多生活案例讲解;此外,可增加更多学生自主分享的时间,让学生更充分地表达自身睡眠经历和想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