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项目1 科技生活在身边 》课件【北师大版】综合课程 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三《项目1 科技生活在身边 》课件【北师大版】综合课程 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65张PPT)
项目1
《科技生活在身边》
【北师大版】小学版5年级上册




05
06
活动实施
07
01
设疑导入
02
主题讨论
03
确定任务
08
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04
制订方案
展示交流
拓展延伸
09
设疑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清晨生活小调查”—— 今天早上,是谁叫你起床的呀?
妈妈叫的 闹钟响的
如果是闹钟,那是普通闹钟还是会说话、能定多个时间的智能闹钟呢?
智能闹钟
那起床后,你们是怎么知道今天天气好不好、要不要带伞的?
看手机天气预报 听智能音箱说的
设疑导入
放学回家想吃零食,爸爸妈妈没来得及买,又不想出门,会用什么办法买到呀?
点外卖 在网上买




围绕主题“科技生活在身边”,观察被数字科技深刻影响的生活日常,讨论并整理全班同学需要共同探究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




科技生活无处不在,涉及面广。我们可以从以下分类中挑选我们的体验内容。
手机点外卖 共享单车
直播带货 远程会议




数字人带货
在线学习
网约服务
数字支付
数字科技生活
数字政府
网上购物
问题清单
五(1)班
1.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会碰到哪些数字科技?
2.在广东省数字政府“粤省事”平台上,你了解到有哪些在线办理的内容?
3.家乡的农产品是通过哪些网络渠道进行销售的?
4. 不同的数字支付方式(如微信支付、支付宝)在使用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在线学习时用到的软件(如网课平台、作业提交 APP),能帮我们解决哪些学习难题?
6.用地图软件导航时,如果遇到信号不好的情况,该怎么解决?




经过讨论,我们班提出如下问题。




1.收集、了解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科技。
2.与家长一起体验1~2种数字科技生活的内容。
3.为家乡产品代言,策划、模拟一场带货直播。
4.调查身边长辈(如父母、爷爷奶奶)使用数字科技时遇到的困难,并尝试帮忙解决。
5.整理 1~2 个 “科技让生活更便捷” 的真实案例(如用外卖软件帮忙碌的家长点餐),准备分享。
6.思考 “人脸识别” 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记录 1 个觉得 “方便” 和 1 个觉得 “有风险” 的场景。
通过全班同学的集体讨论,确定了以下任务。




围绕项目任务,我们集思广益,设计如下活动方案。




全面了解数字科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字科技生活的内容,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
活动目的
“科技生活在身边”。
活动主题




我们还可以开展 “科技帮手来解忧”活动。
活动内容
我们班决定开展“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电商经济,我来当主角”两个活动。
“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主要收集、了解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产品,走访科技企业,了解信息化和科技发展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挑选1~2种数字科技与家长一起体验。




“电商经济,我来当主角”主要与家长一起调查、收集家乡的特产信息,浏览家乡特产网店,策划、模拟一场直播,推介家乡的特产。
“科技帮手来解忧” 主要围绕 “长辈使用数字科技的困难” 展开:先向家长、爷爷奶奶了解他们使用手机软件(如打车、缴费)时遇到的问题(如不会绑定银行卡、找不到订单),再小组讨论解决办法,最后手把手教长辈操作,记录 “教学过程” 和长辈的反馈,感受科技服务他人的价值。








活动分工、活动方式
小组名称:科技小探队、数字解忧团、家乡带货帮
体验内容:体验数字支付(微信 / 支付宝)、教奶奶用 “粤省事” 查社保、模拟家乡荔枝直播带货
介绍的特产:家乡的岭南荔枝、潮汕牛肉丸、梅州盐焗鸡、肇庆裹蒸粽
自由组队,取一个响亮的名字,还要确定体验的内容和介绍的特产哦!




活动分工、活动方式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家庭体验、实地观察(如看快递员用扫码枪)、模拟直播、制作记录手册
紧扣本小组的研究重点,将任务分解为2~3个子任务,并落实到人。可以参考以下任务清单格式。




小组名称 科技小探队 小组成员 李华、王芳、张明、刘畅 组长 李华
任务分解及人员分工 活动子任务 人员分工
1. 收集 “日常数字科技” 案例(如外卖、网课软件),整理成表格 王芳:负责记录同学提到的案例;张明:分类整理表格
2. 与家长体验 “数字支付”,记录操作步骤和遇到的问题 李华:和妈妈体验微信支付;刘畅:和爸爸体验支付宝,两人分别写体验日记
3. 准备 “科技案例分享” 的简单演示文稿(3-4 页,含图片) 四人合作:李华写文字,王芳找图片,张明排版,刘畅检查




我们准备进行校外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活动,需要做好准备。
活动①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活动①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活动准备】
设备:1.移动设备;2.拍摄架;3.笔记本和笔 4.便携式充电宝
应用软件:1.“粤省事”应用软件;2.购物平台应用软件;3.短视频直播平台;4. 在线学习类软件;5. 生活服务类软件
安全事项:1.隐私信息安全;2.财产安全;3. 人身安全;4. 设备安全
【体验项目】
活动①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也可以删减体验项目,大家意见要一致!
数字交通组
1.使用共享单车
2.利用旅行类应用软件购买机票、车票
3.使用地图软件导航
数字政务组
1.利用“粤省事”查询学籍信息
2.利用“粤省事”查询疫苗接种记录
数字餐饮组
1.运用美食类应用软件筛选餐厅
2.购买一份团餐并到店消费
3.通过外卖应用软件点一份外卖
【体验项目】
活动①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数字学习组
1.用在线学习软件(如钉钉)加入模拟班级群,体验 “接收群通知、提交电子作业” 功能;
2.通过网课平台(如腾讯课堂)观看一节 15 分钟的趣味科普课,记录课程中的互动方式(如举手提问、弹幕留言);
3.使用作业批改类 APP(如小猿口算)上传数学口算题,体验 “自动批改、生成错题解析” 的便捷,对比人工批改与数字批改的差异。
【活动记录】
活动①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这是我们的体验记录卡,请大家多提修改意见。
体验项目:体验数字平台打车
体验人:张燕平、夏雨铄、王泓
使用的出行软件:滴滴出
操作过程:打开出行软件→填写目的地→选择车型类别、出发时间等→查看行驶路线及时间→确认呼叫→等待接单、上车→上车确认→到达目的地后,通过出行软件支付费用。
体验结果:共行驶3千米,支付12.5元。
体验感受:一是不同车型,价格不同;二是出行软件预测的时间、路线比较准确。
各小组是怎样开展行动的?大家分享一下吧!
科技小探队行动
收集数字科技 :王芳课间询问同学日常用的数字科技,记下班里提到的钉钉网课、美团外卖等;张明把这些案例按 “学习类”“生活类” 整理成表格,比如 “钉钉 - 在线上课”“高德地图 - 查路线”。
体验数字支付:李华周六和妈妈去超市,跟着用微信支付买零食,记录下 “打开微信→扫一扫→输金额→输密码” 的步骤,还写下妈妈忘密码、用短信找回的小问题;刘畅和爸爸用支付宝买菜,发现支付宝首页能直接找到 “生活缴费”,比微信找起来方便。
活动①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数字解忧团行动
了解长辈难题:陈雨问奶奶用手机的困难,奶奶说想查社保却不会;李浩妈妈说打车后找不到订单,没法开发票,大家把这些问题记下来。
教长辈操作:陈雨带小组成员去奶奶家,拿画好步骤的小手册,一步一步教奶奶用微信搜 “粤省事”,帮奶奶输身份证登录,找到 “社保查询” 看缴费明细,重复教 3 遍后,奶奶终于会自己查了,还说 “以后不用麻烦你们跑了”。
活动①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家乡带货帮行动
收集荔枝信息:一组和家长去荔枝园,问果农桂味荔枝的特点 —— 果皮红、核小、甜,还知道用泡沫箱加冰袋能保鲜 3 天;另一组看网店,发现桂味每斤 15 元,销量比糯米糍高,把这些信息整理成表。
模拟直播:在教室开展荔枝直播,林悦开场说 “欢迎来我们家乡荔枝直播间”;周子轩拿着荔枝,剥开给大家看果肉,说 “这桂味超甜,现摘现发”;吴桐提问 “哪种荔枝核最小”,同学答对就送 “虚拟优惠券”,最后大家一起喊 “买三斤送一斤,赶紧下单”。
活动①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你在使用“粤省事”等政务应用时,是否需要“人脸识别”认证身份?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人脸识别”场景?请和同学们说一说,并把“人脸识别”场景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活动①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思考研讨】
“人脸识别”场景有:小区单元门刷脸开门、学校门口刷脸进校门、超市自助结账刷脸支付、火车站自助取票机刷脸验证身份、手机解锁时的人脸识别、部分 APP 登录时的人脸识别验证。
人脸识别技术通过采集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位置等)验证身份,属于生物识别技术。
潜在风险探讨
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确实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它也有潜在的安全风险,让我们依据案例深入讨论吧!每个小组认领一个任务。
案例讨论
打印别人的照片,解锁人家的手机,这合法吗?
02
公共厕所里,取厕纸需要“人脸识别”,这合情吗?
01
在人工智能换脸应用软件中上传他人的照片生成搞笑表情包或视频,这合适吗?
03
注册应用软件,要求先进行人脸识别,这合理吗?
04
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存在很大的风险。怎样保护好我们的“脸”呢?各小组大显身手吧!
安全防护指南
数字政务组
我们小组提议“多一层防护”:确实需要人脸验证的,建议开启“双重验证”,如“密码+人脸识别”。
数字交通组
我们小组整理出“三不原则”:一不随意授权,只在可信任的平台(如学校、银行)使用人脸识别功能;二不分享照片,避免在社交平台上(如朋友圈)上传清晰的人脸照片,更不能上传身份证;三不轻信链接,特别要警惕以“刷脸领奖”为名的诈骗链接。
数字餐饮组
我们学习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国家规定,人脸识别必须有明确、合法的目的,人脸信息不得随意传输,需存储于本地设备。同时规定,禁止在私密场所(如浴室、酒店客房)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在餐饮场景中,若餐厅想使用人脸识别(如会员刷脸支付、刷脸取餐),必须提前明确告知消费者使用目的,且不得强制要求—— 比如不能说 “不刷脸就不能点餐”,消费者有选择用现金、手机支付等其他方式的权利;另外,餐厅收集的人脸信息只能用于约定的餐饮服务,不能偷偷转给其他公司用于广告推送或其他用途,一旦违规会受到法律处罚。
安全防护指南
电子商务组
我们小组进行了技术运用的伦理讨论,以“人脸识别技术让生活更安全还是更危险”为题进行了辩论:
正方观点(更安全):一是在电商购物时,刷脸支付比输密码更安全,不用担心密码被偷或忘记;二是如果买到假货需要退换货,部分平台用人脸识别验证 “退货的人就是下单的人”,能防止别人冒领退货退款,保护消费者的财产安全;三是有些电商仓库用人脸识别管理工作人员进出,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防止商品被盗,保障购物平台的货品安全。
安全防护指南
反方观点(更危险):一是有些不良电商平台会 “悄悄” 收集人脸信息,比如在用户浏览商品时,摄像头偷偷拍脸,用户根本不知道;二是如果电商平台的人脸信息库被黑客攻击,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会泄露,可能被用来伪造身份、盗刷账户;三是有些电商的 “刷脸领优惠券” 活动,其实是变相诱导用户授权人脸信息,用户为了小优惠,可能忽略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辩论结论:人脸识别技术本身没有 “安全” 或 “危险” 的属性,关键看怎么用。只要平台遵守法律规定,不滥用、不泄露信息,用户提高警惕,合理授权,它就能让电商购物更安全;但如果平台违规操作,用户又放松警惕,它就可能带来危险。
安全防护指南
数字学习组
我们小组针对 “在线学习平台的人脸识别使用” 整理防护要点:一是不在非官方、无备案的小众学习平台轻易使用人脸识别功能,避免信息被非法收集;二是若学习平台要求人脸识别认证(如身份核验),需先告知家长,在家长陪同下操作;三是遇到学习平台弹出 “人脸识别领课程优惠” 等非必要刷脸场景,直接拒绝,不被小利益诱惑。
安全防护指南
安全如此重要,建议各小组做一期海报吧,让更多的人学会提高防护能力,保护好自己的“脸”。
数字政务组 数字餐饮组 数字学习组
活动②电商经济,我来当主角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科技的参与。我们做一次主角,向广大网友推介家乡的特产。各小组行动起来吧!
【前期策划】
1.确定要推介的家乡特产。通过网购或亲人快递的方式准备好特产实物。
2.撰写特产推介脚本,需要包含产品的基本信息、卖点、适用人群、产品体验、价格优势等。基本信息可从产品的品牌、品类/品种、包装规格等方面规划,卖点可从地理优势、种植/养殖技术、营养价值、产品功能、产品包装等方面规划。产品体验可以从产品的色、香、味、形等方面规划。
3.准备好模拟直播环境。模拟直播背景尽量简约,要求环境灯光明亮,摆放好特产推介广告语、宣传牌等,以便客户观看。
【模拟直播分工】
活动②电商经济,我来当主角
姓名 职务 主要任务 备注
张峰 组长 领队,负责整体统筹、安排分工。 提前 1 小时到达场地,协调组员分工。
王伟 主播 轮流按脚本推介特产。小组中的每个人可轮流当主播。 提前熟悉脚本,练习微笑和语气,保持热情亲切
刘洋 摄像 操作手机直播设备,调整拍摄角度。 提前测试拍摄角度,确保特产细节清晰可见(如荔枝果肉的纹理)。
张科 场务 观众互动、产品展示。 准备一张便笺纸,记下常见问题的回答(如 “保鲜期 5 天,收到后冷藏保存”)。
王小明 场务 1. 直播中负责 “观众互动”:在评论区回复 “包邮吗?”“怎么下单?” 等问题; 2. 展示特产;3. 提醒主播 下一款特产。 准备一张便笺纸,记下常见问题的回答 。
李丽 小助理 1. 直播前帮主播整理服装、摆放道具; 2. 直播中统计观看人数和 “下单” 数量 ; 3. 直播后收拾场地、整理记录。 用笔记本实时记录数据,如 “19:05 观看人数 32 人,‘下单’8 份”。
【行动记录】
雁过留声,我们要把行动记录下来!
活动②电商经济,我来当主角
模拟直播时间:2024年6月15_日
模拟直播地点:张峰同学家中
参加人员:主播:王伟;小助理:李丽
过程记录:
1. 家乡特产:岭南桂味荔枝(5 斤装礼盒),观看 38 人,售出 12 份;
2. 家乡特产:潮汕牛肉丸(2 斤装真空袋),观看 35 人,售出 9 份;
3. 家乡特产:梅州盐焗鸡(整只装),观看 32 人,售出 7 份;
4. 家乡特产:肇庆裹蒸粽(4 个装礼盒),观看 29 人,售出 5 份。
【直播体会】
直播真是不容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大家好好分享一下吧!
活动②电商经济,我来当主角
第一次当主播特别紧张,刚开始忘词了,还好李阳帮我圆场!后来慢慢找到感觉,看到评论区有人说‘想买荔枝’,特别开心!但也发现不足 —— 介绍盐焗鸡时,没提前准备‘撕肉展示’,观众问‘肉质嫩不嫩’,我只能口头说,要是能现场撕一块,效果肯定更好。
摄像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难!一开始镜头只对着主播,观众留言‘想看荔枝包装’,我慌得手忙脚乱调整角度,差点把手机碰倒。后来总结出经验:提前问主播‘接下来要展示什么’,提前调整好镜头,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直播体会】
直播真是不容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大家好好分享一下吧!
活动②电商经济,我来当主角
我负责回复观众问题,有个‘观众’问‘牛肉丸怎么煮才好吃’,我没提前查攻略,只能说‘不知道’,特别尴尬。下次一定要提前准备‘特产食用方法’,比如牛肉丸‘煮 5 分钟浮起来就熟了,配沙茶酱更入味’,这样才能更好帮观众解决问题。
作为组长,我发现直播前的准备太重要了!一开始我们没检查网络,直播到一半卡了 2 分钟,回来后很多‘观众’走了。下次一定要提前测网络、备充电宝,还要给每个人分工表,避免混乱。虽然有小插曲,但看到‘售出这么多特产’,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原来推广家乡特产这么有意义!
活动③ 科技帮手来解忧
(一)前期准备:“找问题”—— 收集长辈的数字难题
任务布置:每位学生提前 1 周,和家中长辈(选择 1-2 位,如奶奶、爸爸)聊天,记录长辈使用数字科技(手机软件、智能设备等)时遇到的具体困难,填写 “长辈数字难题收集表”;
问题分类:小组汇总收集到的难题,按 “生活服务类”(如打车、缴费)、“社交沟通类”(如视频通话、发朋友圈)、“学习娱乐类”(如看短视频、听戏曲)分类,确定小组重点解决的 2-3 类问题。
活动③ 科技帮手来解忧
(二)中期实施:“想办法”—— 探究解决方法 + 实践教学
小组研讨:针对确定的难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可查阅软件帮助中心、请教老师 / 家长,或自己尝试操作总结步骤),整理成 “简易教学手册”(图文结合,步骤清晰);
上门教学:小组成员分工,每人负责教 1 位长辈解决 1 个难题,过程中用手机拍摄教学片段(征得长辈同意),记录 “教学难点” 和 “长辈学会后的反馈”;
问题复盘:若教学中遇到 “长辈记不住步骤”“软件操作复杂” 等问题,小组再次讨论优化方法(如制作 “步骤卡片”“语音提醒”),二次教学直至长辈掌握。
活动③ 科技帮手来解忧
(三)后期总结:“晒成果”—— 分享与反思
成果展示:小组制作 “科技解忧手册”,包含 “难题收集表”“教学步骤图”“教学照片 / 视频”“长辈反馈”,在班级分享会展示;
反思交流:讨论 “用科技帮助长辈的感受”“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总结 “教长辈用科技的小技巧”(如耐心、慢节奏、多重复)。
活动③ 科技帮手来解忧
(一)前期准备:难题收集
长辈数字难题收集表(小组汇总)
长辈姓名 遇到的数字难题 难题类型 长辈需求
刘奶奶 想和外地的孙子视频,但不会打开微信视频 社交沟通类 希望学会 “一键视频通话”
王爷爷 不会用手机交水电费,每次都要去营业厅 生活服务类 想在家就能交水电费
李阿姨 刷短视频时总不小心点到广告,不知道怎么退 学习娱乐类 学会 “关闭广告” 和 “防误触”
活动③ 科技帮手来解忧
(二)中期实施:教学与记录
小组研讨:“微信视频通话” 简易教学手册
步骤 操作图文说明 注意事项(针对长辈)
1 打开微信:找到手机桌面绿色 “微信” 图标,点击图标(配 “微信图标” 照片) 提醒长辈 “图标在第一页,别点错其他软件”
2 找到联系人:在微信首页点击 “通讯录”,找到 “孙子(小明)” 的名字,点击进入聊天页 帮长辈把 “孙子” 的联系人设为 “星标”,方便查找
3 发起视频:在聊天页右上角,点击 “+” 号,再点击 “视频通话”,等待对方接听(配步骤图) 告诉长辈 “点击后别退出页面,等孙子接电话就行”
4 结束通话:通话时点击屏幕,下方会出现 “红色挂断键”,点击即可挂断 提醒长辈 “不想聊了就点红色键,别直接按手机电源键”
活动③ 科技帮手来解忧
上门教学:张科教奶奶用微信视频通话
过程记录:
(1)前期铺垫:先给奶奶看 “孙子的照片”,说 “学会视频就能天天看小明啦”,激发奶奶学习兴趣;
(2)分步教学:按 “教学手册” 步骤,手把手教奶奶点击图标,每一步等奶奶自己操作完再进行下一步,遇到奶奶犹豫时,用 “您试试点这个绿色的小图标,像树叶一样的那个” 这样的通俗语言引导;
(3)难点突破:奶奶记不住 “找通讯录” 的步骤,张科制作 “步骤卡片”(正面画 “通讯录图标”,背面写 “点这里找小明”),贴在奶奶手机背面,方便奶奶查看;
(4)成果反馈:奶奶成功和孙子视频后,笑着说 “以后不用等电话了,想他就能看他啦”,张科用手机拍下奶奶视频时的笑脸,记录在 “成果手册” 里。
活动③ 科技帮手来解忧
(三)后期总结:成果展示
张科分享:“一开始我觉得教奶奶很简单,后来发现她记不住步骤,我有点着急,后来妈妈告诉我‘要像奶奶教我走路一样耐心’,我就做了步骤卡片,奶奶果然学会了,我特别开心!”
小组总结技巧:“教长辈用科技,要‘三慢’—— 说话慢、操作慢、重复慢;‘三贴’—— 贴步骤卡片、贴联系人标签、贴常用软件图标,帮助长辈记住”。
两个活动顺利完成,班级分享会即将开始!大家想邀请谁参加呢?








数字交通组:我们想邀请共享单车及其他应用软件的设计者讲一讲他们是怎么开发这些软件的。
数字餐饮组:我们想邀请快递员讲讲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电子商务组:我们想邀请主播讲讲他们的工作。




数字学习组:我们想邀请网课平台的课程设计师和作业批改 APP 的技术开发人员来分享!想问问课程设计师 “怎么把枯燥的知识做成有趣的网课”,比如科普课里的动画是怎么设计的;还想请教技术开发人员 “作业批改 APP 是怎么自动识别错题、生成解析的”,弄明白背后的科技原理,这样我们能更懂数字学习工具的好处。




【看一看】
数字生活小达人成果分享会开始啦!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通过演示文稿给大家分享体验过程和感受。
【选一选】
各组播放直播推介特产视频,现场再给其他同学推介一次家乡的特产,选一选直播推介和现场推介效果最好的一组。




【议一议】
哪些成果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简要记一记(可图可文)。
1.同样的路线,不同打车平台的费用是不一样的。
2.主播现场表现力和感染力对直播效果影响很大。
3.教奶奶用微信视频通话时,制作 “步骤卡片” 比单纯口头讲解更有效,长辈能看着卡片一步步操作,记得更牢(可配 “步骤卡片” 手绘示意图)。
4.用作业批改 APP 批改口算题时,不仅能快速找出错题,还会标注 “看错数字”“计算进位错误” 等具体问题,比人工批改更能帮我们找到薄弱点(可配 APP 批改界面截图)。




5.在 “粤省事” 上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时,虽然需要人脸识别,但开启 “密码 + 人脸识别” 双重验证后,既方便又不用担心信息被冒用(可配 “双重验证” 设置界面简笔画)。
6.直播推介潮汕牛肉丸时,现场煮牛肉丸让大家闻香味、看弹性,比只在视频里说 “Q 弹多汁” 更有吸引力,现场 “售出” 数量比纯视频直播多了 5 份(可配现场煮牛肉丸的照片)。




在 “数字时代,我是小达人” 活动中,数字交通组整理了保护人脸信息的 “三不原则”,请写出这 “三不原则” 具体是什么?
一是不随意授权,只在可信任的平台(如学校、银行)使用人脸识别功能;二是不分享照片,避免在社交平台上(如朋友圈)上传清晰的人脸照片,更不能上传身份证;三是不轻信链接,特别要警惕以“刷脸领奖” 为名的诈骗链接。




在 “电商经济,我来当主角” 活动中,撰写特产推介脚本时需要包含哪几个核心部分?请至少写出 4 个,并简单说明 “产品体验” 可以从哪些方面规划?
特产推介脚本需包含产品的基本信息、卖点、适用人群、产品体验、价格优势(任写 4 个即可)。其中 “产品体验” 可以从产品的颜色、香味、味道、形状等方面规划(如描述荔枝 “果皮鲜红、果肉清甜、果核小”)。




在 “科技帮手来解忧” 活动中,同学们帮助长辈解决数字难题时,总结出 “教长辈用科技的小技巧”,请写出其中 2 个技巧,并结合一个具体例子说明(如教奶奶用微信视频通话)。
技巧 1:“三慢”—— 说话慢、操作慢、重复慢;
技巧 2:“三贴”—— 贴步骤卡片、贴联系人标签、贴常用软件图标(任写 2 个即可)。例子:教奶奶用微信视频通话时,制作 “步骤卡片”(正面画通讯录图标,背面写 “点这里找小明”),贴在奶奶手机背面,方便奶奶查看步骤,这就是 “贴步骤卡片” 的技巧。




在 “思考研讨” 环节,同学们讨论了 “公共厕所里取厕纸需要人脸识别是否合情”,请结合活动中的观点,说说为什么这种做法 “不太合情”?
一是公共厕所取厕纸是基本生活需求,人脸识别需要操作手机或设备,对不会用智能设备的老人、没带手机的人不友好;
二是取厕纸无需收集人脸信息,可用 “限制出纸量”“按钮出纸” 等更简单的方式,避免泄露隐私,所以不太合情。




说一说:科技生活在身边的精彩语句?
科技恰似一位隐形却贴心的伙伴,清晨,智能闹钟准时唤醒梦乡中的我们,紧接着,自动窗帘缓缓拉开,让阳光温柔入室;夜晚,智能音箱播放舒缓音乐助我们入眠,智能家居系统默默守护着家的宁静,从早到晚,无缝融入生活点滴,带来便捷与舒适。
曾经,购物需穿梭于熙攘集市,如今,轻点手机屏幕,全球好物便能跨越山海,送货上门;往昔,出行靠双脚丈量,如今,共享单车、网约车、高铁等科技出行方式,让距离不再遥远,科技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生活便捷之门,重塑日常出行与购物模式。




说一说:科技生活在身边的精彩语句?
步入校园,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晦涩知识化为生动影像,激发学习兴趣;踏入社区,智能果蔬机随时提供新鲜蔬果,满足生活所需。科技在校园、社区等身边场景生根发芽,为学习、生活注入新活力,如同阳光雨露,滋养着日常的每一刻。
科技是舞台上的神奇魔法师,将曾经的科幻幻想变为现实。瞧,人脸识别解锁手机、刷掌支付完成交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科技悄然改写,在平凡日常中,处处能邂逅科技带来的惊喜与变革。
一、选择题
1.在 “数字政务组” 的安全防护指南中,为了让人脸识别更安全,他们提议开启的防护方式是( )
A. 仅用密码验证 B. 密码 + 人脸识别双重验证 C. 仅用人脸识别 D. 指纹 + 人脸识别
2.在 “模拟直播分工” 中,负责 “观众互动、产品展示” 的职务是( )
A. 组长 B. 主播 C. 摄像 D. 场务
3.下列场景中,不属于活动中提到的 “人脸识别场景” 的是( )
A. 学校门口刷脸进校门 B. 用手机密码解锁屏幕
C. 超市自助结账刷脸支付 D. 小区单元门刷脸开门




B
D
B
二、填空题
1.在 “体验项目” 中,数字学习组的第三个体验项目是:使用作业批改类 APP(如小猿口算)上传数学口算题,体验 “自动批改、生成错题解析” 的便捷,对比________与________的差异。
2.在 “展示交流” 环节,数字学习组想邀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分享,了解网课动画设计、作业批改 APP 的技术原理。




人工批改 数字批改
网课平台的课程设计师
作业批改 APP 的技术开发人员
三、判断正误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1.在 “数字餐饮组” 的安全防护中,国家规定餐厅可以强制要求消费者 “不刷脸就不能点餐”。( )
2.在 “体验数字平台打车” 时,不同车型价格不同,出行软件预测的路线和时间比较准确,这是体验感受之一。( )
3.注册所有应用软件时,都必须先进行人脸识别才合理,这样能保证账号安全。( )




×

×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数字科技在生活、学习、政务、电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如 “粤省事” 查疫苗记录、外卖软件点餐),还亲手体验了数字平台打车、模拟特产直播等实践活动,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项目1科技生活在身边
主题讨论
确定任务
制订方案
活动实施
展示交流
知识拓展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