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评估(10月)九年级化学(本试卷共4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红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D.木炭消失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乙醇用作燃料B.铜用于制导线C.干冰用于人工增雨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3.《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记载的下列工艺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纺纱织布B.沙里淘金C.海水晒盐D.五谷酿酒4.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B.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C.推广使用煤炭燃料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40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8mLB.小于8mLC.等于8mLD.不能确定6.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7.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公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最增加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1)8.下列反应中既不属干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B.碳酸氢铵加热氨气+水+二氧化碳C.铜+氧气加热氧化铜D.水通电氢气+氧气第1页(扌九年级化学月考试9.下列过氧化氢制氧气及氧气性质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带火星的木条桌面过氧化氢溶液铁丝水A.组装仪器B.液体的倾倒C.验满D.铁丝燃烧10.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氧气可供呼吸,一氧化碳有毒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11.消防自动感温喷淋头如右图。当喷淋头附近的温度升高到设定值时,.热敏玻璃球内的液体会张破玻璃球,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玻璃球被胀破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变大B.分子间隔变大液体C分子数目增多D.分子体积变大,1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止确的是()①通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②带正电荷③不显电性×④)不能再分⑤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的体积⑥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的质量A.①⑤B.①③C.③④D.②⑥13.2024年2月24日晚,广饶兵圣广场呈现的一幅“3D立体动感烟花画卷”离不开氧气的参与、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无色掖体或固体纳D.水中鱼能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14.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B.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15.在观察和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时的探究中,小明发现熄灭蜡烛时会产生T缕白烟,小勇提出该白烟可能是细小的蜡的颗粒。在科学探究的环节中,小勇进行的环节是()A.提出问题B.设计方案C.作出猜想D.收集证据(共4页)试卷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