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30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30页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13.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1.知道分子、原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道分子热运动的特点,了解分子间存在作用力,能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相关现象。
2.通过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经历通过宏观现象推测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初步体会物理学中通过模型和推理来认识自然的方式。
3.经历观察、分析和解释简单热现象的过程,培养基于证据得出结论、作出解释的意识。
学习目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说一说
  下面这首诗描绘了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的情境。
梅花
北宋 王安石
  为什么我们在距离花朵还有一段距离时就能闻到花香呢?花香是怎么传播到远处的呢?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都是由极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组成的。
  这里所说的原子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原子不同,现代物理学中的原子是有结构的。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提出问题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 原子等构成的。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例如氢气、氧气;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例如铁、铝。
氢气分子
铁、铝原子排列
一、物质的构成
在研究与热学有关的问题时,不做区分,都看作分子。
  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 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一、物质的构成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电子显微镜
分子极其微小。
分子特征
  注意:凡是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都不是分子,而是物体。
想一想
细小的灰尘,汽车排放的尾气,它们是分子吗?
  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含有约1021 个水分子;1 g蔗糖含有约1.8×1021个蔗糖分子。
一、物质的构成
分子特征
分子数量巨大。
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酒精与水混合
演示实验

酒精
摇晃均匀
加盖
水和酒精的混合液
  现象: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子特征
  虽然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但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它们的分子的情况。
  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处于什么状态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
向水中加入糖
说一说
二氧化氮与空气混合
实验现象
  演示:抽掉装有二氧化氮(红棕色)和空气的玻璃瓶之间的玻璃片,观察气体混合过程。(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
  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它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硫酸铜溶液与水扩散
实验现象
开始时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在玻璃筒里装一半清水,再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水溶液。
液体也会扩散,液体分子在运动。
固体扩散现象
实验现象
  铅块和金块叠放在一起,五年后彼此扩散了约1毫米。
  固体分子也在运动。
开始时
五年后
铅块
金块
铅块
金块
  1.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
二、分子热运动
  (2)发生条件:①物质不同;②互相接触。
  一般来说,相同条件下,气体扩散得最快,液体扩散得较快,固体扩散得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下面这些场景是扩散现象吗
大雪纷飞
尘土飞扬
雾霾
讨论交流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分子自身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如人能闻到花香、酒味,都是扩散现象。而尘土飞扬、炊烟袅袅都是微小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
  现象:同时向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热水中墨水 10 秒后扩散均匀,冷水中需 30 秒。
墨水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
  结论: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冷水
热水
火锅香味四溢
在齿轮表面层中渗碳、渗硅,改善其表面性能
二、分子热运动
2.分子的热运动
二、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比较
比较项 机械运动 分子热运动
研究对象
运动规律
运动情况
是否肉眼可见
二、分子热运动
宏观物体
微观分子
有规律可循
单个分子的运动无规律可循
静止或运动
运动永不停息
一般肉眼可直接观察
肉眼不能直接观察
  操作: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用力压紧,在下端悬挂钩码后观察铅块是否分离。
演示实验
  现象:两个铅块紧紧粘在一起。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操作:用注射器装满水,堵住出口后用力推活塞。
演示实验
  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作用。
  (1)同时存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斥力使分子彼此分离,使分子间有间隙;引力使分子凝聚,使分子在某些区域内维持平衡状态。
  (2)不同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不一样:气体容易被压缩,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斥力远小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四、物质三态的微观特征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四、物质三态的微观特征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四、物质三态的微观特征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四、物质三态的微观特征
  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如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香发”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雪花的飞舞与尘土的飞扬都属于分子的运动
  C.冰雪林中温度很低,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分子运动产生的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中
A
练习1
  “凉面”是夏天城市中的特色美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可以直接看到面粉分子附在面条表面上
  B.凉面条之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C.油辣子能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面条掰断后不能连接上,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练习2
分子动理论
的初步知识
物质的构成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热运动
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等构成的。
人们通常以______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扩散:_________在________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
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____。
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作____________ 。
分子间不仅存在____,而且还存在____。
10-10 m
分子、原子
不同的物质
互相接触
无规则运动
越高
分子的热运动
引力
斥力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