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3课 编故事,做场景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3课 编故事,做场景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已完成本单元第 1 课时《认识生肖朋友》的学习,认识了 12 生肖的形象特征(如鼠的尖耳朵、兔的长耳朵、龙的鹿角蛇身),能画出简单的生肖轮廓;同时,在生活中接触过生肖元素(如生肖玩具、新年生肖贴画),对 “自己的生肖”“生肖的寓意”(如虎代表勇敢、兔代表可爱)有基础认知,但对 “以生肖为主角编故事”“用美术材料制作故事场景” 完全陌生,缺乏 “故事逻辑梳理” 和 “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场景” 的创作经验。
能力特点
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 “听故事、编小情节”(如 “小兔子找胡萝卜”“小老虎救朋友”),能说出简单的故事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难以自主梳理 “开头 — 经过 — 结尾” 的完整逻辑,需教师引导;手部精细动作能完成 “剪生肖轮廓、贴彩纸” 等操作,但对 “用纸盒做场景底座、用彩纸做立体小道具”(如小房子、小树)的稍复杂步骤需辅助;小组合作意识较弱,在 “谁编故事、谁做角色、谁搭场景” 的分工上易混乱,且在 “故事与场景匹配”(如 “故事发生在森林,场景要画树木”)方面存在困难。
学习需求
学生渴望 “创作属于自己的生肖故事”,希望故事能 “好玩、有互动”(如能让生肖角色 “动” 起来、能和同伴一起 “演” 故事),而非单纯的文字叙述;同时,期待教学内容 “有趣、接地气”,比如用熟悉的生肖形象(自己的生肖)做主角,用常见的材料(纸盒、彩纸、贴纸)做场景,在 “成功编出故事、做出场景” 中获得成就感;此外,希望通过学习感受 “生肖故事的乐趣”,理解生肖不仅是 “动物形象”,更是 “传统故事的主角”,为后续《生肖奇遇记》单元的 “综合创意表达” 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图像识读:能观察并描述教材中生肖故事场景的关键元素(如故事主角 <生肖形象>、场景背景 < 森林 / 房子 / 河流 >、道具 < 食物 / 小工具 >),识别 “故事与场景的匹配关系”(如 “小兔找萝卜” 故事配 “菜园场景”),说出教材案例的创意点(如 “用纸盒做山洞场景,生肖角色能躲进去”“用彩纸剪小树,让森林场景更真实”);
美术表现:能运用纸盒(场景底座)、彩纸、固体胶、安全剪刀、马克笔、贴纸等材料,掌握 “画剪生肖角色、制作简易场景道具(小树 / 小房子)、搭建场景底座” 的基础方法,完成小组 “生肖故事场景” 制作,并能结合场景讲述简单故事;
审美判断:能说出 “好的生肖场景” 与 “普通场景” 的区别(如 “有道具的场景比没道具的更像故事发生地”“颜色鲜艳的场景比单调颜色的更吸引人”),评价同伴作品中 “故事与场景的匹配度”(如 “‘小老鼠搬粮食’故事配‘粮仓场景’,很合适”);
创意实践:能结合自己的生肖或喜欢的生肖形象,编创独特的简单故事(如 “勇敢的小老虎帮小兔找回家的路”“聪明的小老鼠帮朋友修房子”),并设计与故事匹配的场景(如 “森林小路场景”“房子场景”),不局限于教材示例;
文化理解:感受生肖文化在故事中的体现(如生肖的性格特点 <虎勇敢、兔温柔>、生肖故事的传统意义),知道 “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常作为故事主角”,愿意用美术方式传承和表达生肖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肖形象特点,编创包含 “主角(生肖)、事件(做什么)、简单情节(开头 — 经过 — 结尾)” 的生肖小故事;
指导学生运用材料完成 “生肖角色制作(画剪)、场景道具制作(简易立体)、场景搭建(纸盒底座 + 背景贴画)”,形成与故事匹配的完整场景。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梳理故事逻辑,确保 “故事情节简单清晰”,并让场景元素(如背景、道具)与故事内容对应(如避免 “小兔找萝卜” 故事配 “沙漠场景”);
引导小组在合作中合理分工(如 1 人编故事 + 画角色、1 人做道具、1 人搭底座),避免 “多人做同一部分、场景混乱无主题”,让场景既有 “个人创意” 又有 “整体协调”。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听 “生肖小故事”,引 “编故事做场景” 课题
互动故事:激发兴趣
师:小画家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 12 个生肖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 “小兔的小故事”,想听吗?(生答:“想!”)
师:“秋天到了,小兔想吃甜甜的萝卜,它来到菜园里,可是萝卜太大拔不动,这时候路过的小老虎看到了,帮小兔一起拔萝卜,最后它们抱着大萝卜开心地回家了。”
师:故事里的主角是谁呀?(生答:“小兔和小老虎!”)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呀?(生答:“菜园里!”)如果我们想让这个故事 “看得见、摸得着”,该怎么做呢?
(生答示例:“把小兔和小老虎画出来!”“做一个菜园的小模型!”“把它们放在一起,像真的一样!”)
教材导入:找 “故事场景的妙招”
师:美术书里的小朋友也把生肖故事做成了 “看得见的场景”,请大家翻开第 32 页,看看左上图 —— 这是一个 “小老鼠搬粮食” 的故事场景,图里有什么呀?
(学生翻书观察,1 分钟后)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答示例:“有小老鼠的剪纸!”“有纸盒做的粮仓!”“还有彩纸剪的小粮食!”)
师:太厉害啦!小朋友用 “纸盒做粮仓底座、彩纸剪生肖角色和粮食”,把 “小老鼠搬粮食” 的故事变成了 “能看见的场景”。再看右上图,这是 “小龙救小鸟” 的场景,它用了什么做背景呀?
(生答示例:“用蓝色彩纸做天空!”“用绿色彩纸做小树!”“小鸟和小龙是画出来贴上去的!”)
师:对!这些让 “生肖故事看得见” 的方法,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编故事,做场景》(板书课题)。我们也来编一个生肖小故事,再把它做成 “能看得见的场景”,好不好?
(生答:“好!”)
设计意图
通过 “听生肖小故事” 激活学生对生肖形象的认知,引发 “想把故事变具体” 的需求;再结合教材场景案例,让学生直观看到 “故事与场景的关联” 和 “场景制作的材料方法”,自然引出课题,符合学生 “从故事到场景” 的认知逻辑,同时培养 “图像识读” 能力(观察教材场景元素)。
(二)新知探究:学 “教材里的方法”,练 “故事与场景” 技能
拆解教材方法一:编生肖小故事
师:要做场景,先得有故事!教材第 32 页有两个生肖故事示例,我们一起看:第一个是 “小老鼠搬粮食”—— 主角是小老鼠,事件是 “搬粮食”,情节是 “小老鼠发现粮仓→搬粮食→把粮食带回家”;第二个是 “小龙救小鸟”—— 主角是小龙和小鸟,事件是 “救小鸟”,情节是 “小鸟掉下来→小龙飞过去→把小鸟送回树上”。
师:编生肖小故事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 “三要素”:① 主角:选 1-2 个生肖(比如你的生肖、你喜欢的生肖);② 事件:主角要做什么(找东西、帮朋友、玩游戏);③ 简单情节:开头(主角在哪里、要做什么)→经过(遇到什么小问题、怎么解决)→结尾(结果怎么样)。
师:现在请大家跟同桌说说,你想选哪个生肖当主角?它要做什么事?
(学生同桌交流,生答示例:“我选小免当主角,它要找胡萝卜,遇到小河过不去,小鸭子帮它过河,最后找到胡萝卜了!”“我选小老虎当主角,它要帮小松鼠找松果,爬到树上找到松果,一起分享!”)
师:大家的故事都很有趣!记住你的故事,等会儿我们要把它做成场景哦!
拆解教材方法二:制作生肖角色
师:故事有了,得先把 “主角” 做出来!教材第 33 页左上图是 “制作生肖角色” 的步骤,我们一起看:
步骤 1:在彩纸上画出生肖轮廓(比如小兔:画圆形脑袋、长耳朵、椭圆形身体,不用太复杂);
步骤 2:用安全剪刀沿着轮廓剪下来(剪的时候慢慢剪,耳朵尖、尾巴这些小地方可以请老师帮忙);
步骤 3:用马克笔给生肖画细节(比如给小兔画红眼睛、三瓣嘴,给小老虎画王字、胡须)。
(教师示范制作:① 用粉色彩纸画小兔轮廓,耳朵长一点、身体圆一点;② 慢慢剪出小兔,注意耳朵别剪歪;③ 用黑色马克笔画眼睛,红色画嘴巴,白色贴纸贴肚子)
师:谁想试试画自己故事里的生肖主角?(请 1-2 名学生上台,在教师辅助下画剪小老虎)大家看,只要抓住生肖的 “特点”(比如老虎有王字、兔子有长耳朵),简单画剪也能很像!现在请大家拿出彩纸,试着画剪自己故事里的 1 个生肖主角,剪不动的地方举手找老师帮忙。
(学生尝试制作生肖角色,教师巡视,重点帮助 “画轮廓不流畅、剪小细节困难” 的学生)
师:做好角色的同学,可以给它贴个小磁铁(或小纸条底座),这样等会儿放在场景里不容易倒。
拆解教材方法三:搭建故事场景
师:主角做好了,还要搭 “故事发生的地方”—— 场景!教材第 33 页右下图是 “搭建场景” 的步骤,我们一起学:
步骤 1:选一个小纸盒(比如鞋盒盖、酸奶盒)当场景底座,这就是 “故事的舞台”;
步骤 2:做背景:在彩纸上画故事发生的背景(比如菜园画绿色草地 + 红色萝卜、森林画绿色小树 + 棕色树干),剪下来贴在纸盒的后壁或底部;
步骤 3:做道具:用彩纸剪小道具(比如菜园场景剪萝卜、森林场景剪松果、小河场景剪蓝色纸条当河水),贴在纸盒底座上,或立在底座里(比如小树可以折一点纸当支架)。
(教师示范搭建:① 用鞋盒盖当底座,做 “小兔找萝卜” 场景;② 绿色彩纸画草地贴底座底部,红色彩纸剪萝卜贴草地;③ 蓝色纸条折成小河贴在草地中间,小木棍 + 绿色彩纸做小树立在底座边缘)
师:大家看,这个场景里有草地、萝卜、小河、小树,是不是很像小兔找萝卜的地方?现在请大家和同桌说说,你的故事需要什么背景和道具?比如 “小老虎帮松鼠找松果” 需要什么呀?
(生答示例:“需要松树!”“需要松果!”“需要森林背景!”)
师:对!道具要和故事匹配,这样场景才 “像真的”。
设计意图
通过 “拆解教材故事示例” 让学生掌握 “简单故事三要素”,降低编故事难度;通过 “角色制作 + 场景搭建” 的示范与试做,让学生逐步掌握美术表现技能,避免一次性灌输复杂内容;同时,通过 “提问引导”(如 “你的故事需要什么道具”)让学生理解 “场景为故事服务”,而非单纯制作,落实 “美术表现” 与 “创意实践” 素养,为后续小组场景制作打牢基础。
(三)创意实践:融 “故事创编” 与 “小组合作”,做 “生肖故事场景”
1. 创意启发:定 “故事与场景方案”
师:现在,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2-3 人一组,教师提前分好组),先一起编一个 “小组生肖故事”,再一起做 “故事场景”!比如:
小组选 “小兔、小鸭子” 当主角,编故事:“小兔要去外婆家,路过小河过不去,小鸭子背小兔过河,最后一起到外婆家吃点心”;场景需要 “小路背景、小河、外婆家小房子、点心道具”;
小组选 “小老鼠、小松鼠” 当主角,编故事:“小老鼠和小松鼠一起准备过冬粮食,小老鼠找豆子,小松鼠找松果,最后把粮食放在树洞里”;场景需要 “树洞(纸盒做)、豆子道具、松果道具、森林背景”。
师:小组讨论时要注意:① 先确定 1 个共同的故事(选大家都喜欢的生肖和情节);② 再分工:1 人负责画剪生肖角色,1 人负责做背景和道具,1 人负责搭建纸盒底座(如果 3 人组);③ 记下来:可以简单画个 “故事小草图”(比如画主角、背景、道具),避免忘记。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帮助确定故事:① 分歧组:“你们组有的想编小兔故事,有的想编老虎故事,我们投票决定,票数多的当故事主角,好不好?”② 无思路组:“我们可以选‘大家帮忙’的故事,比如‘小生肖们一起帮小熊过生日’,主角多,每个人都能画喜欢的生肖!”)
师:讨论好的小组举手告诉老师你们的故事主角和事件,比如 “我们组编小免和小鸭子过河的故事”。
2. 实践要求明确
师:实践时请大家注意:
故事要求:有 1-2 个生肖主角,情节简单(开头 — 经过 — 结尾),小组每个人都能说出故事;
场景要求:有底座(纸盒)、有背景(贴画)、有道具(至少 2 种)、有生肖角色(和故事主角一致),场景要整齐,颜色可以鲜艳一点;
安全提示:用剪刀时慢慢剪,别剪到手;胶水别涂太多,避免弄脏场景;
合作要求:听组长分工(没有组长的小组可以轮流负责),别人做的时候别打扰,有问题一起商量,商量不好找老师;
完成后:小组一起检查 “故事和场景匹配吗?角色和道具都有吗?”,不合适的地方改一改,再练一练怎么讲这个故事。
3. 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学生小组开展故事场景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分层次帮助不同需求的小组)
故事梳理指导(混乱组):“你们组说‘小老虎找朋友’,我们一起理一理:开头(小老虎在森林里,没有朋友)→经过(小老虎帮小鸟找妈妈)→结尾(小鸟和小老虎成了朋友),这样情节就清楚了,场景要做‘森林背景、小鸟道具’,对不对?”
角色制作指导(基础组):“你们组要做小鸭子角色,先画椭圆形身体,再画扁扁的嘴巴,剪的时候先剪身体,再剪嘴巴,这样不容易剪坏,老师帮你画个轮廓,你跟着剪!”
场景搭建指导(进阶层):“你们组想做‘立体树洞’,可以把纸盒的一面剪下来,卷成圆筒当树洞,再贴棕色彩纸,这样小老鼠角色就能‘钻进’树洞,更像故事里的样子,试试?”
合作分工指导(分工乱组):“你们组 3 个人,现在都在画角色,没人做背景,我们分工:你画小老虎,他画小松鼠,你负责剪草地背景和松果道具,这样每个人都有事做,很快就能完成!”
(师生互动示例:)
生:老师,我们组的故事是 “小兔找胡萝卜”,但没有红色彩纸做萝卜,怎么办?
师:我们可以用橙色彩纸画萝卜,再用红色马克笔涂萝卜尖,或者用白色彩纸画萝卜,贴在绿色彩纸上(当叶子),这样也能做出萝卜道具,你试试涂颜色?
生:老师,我们组的纸盒太小,放不下所有道具,怎么办?
师:我们可以把道具 “叠着放”,比如把小树立在纸盒边缘,萝卜贴在底座中间,小河贴在旁边,或者只放最重要的道具(萝卜和小河),其他道具用画的方式画在背景上,这样就不会挤啦!
设计意图
通过 “创意启发” 帮助小组确定 “故事与场景方案”,避免无方向创作;通过 “分层指导” 兼顾 “故事逻辑梳理”“角色场景制作”“小组分工协调”,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完成 “故事 + 场景” 的完整作品;同时,鼓励小组结合故事创新场景(如立体树洞),避免 “千篇一律”,落实 “创意实践” 素养,突破 “故事与场景匹配、小组合作分工” 的教学难点。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讲场景故事”,评 “创意与匹配度”
1. 展示分享:“故事场景小剧场”
师:小画家们,所有小组的 “生肖故事场景” 都完成啦!现在我们来开 “故事场景小剧场”—— 每个小组选 1 名 “小演员”,拿着你们的场景,站到前面给大家 “讲场景里的故事”,其他同学当 “小观众”,认真听、仔细看,听完后可以鼓掌哦!
(小组依次展示,示例:① 小组展示 “小兔和小鸭子过河” 场景,小演员讲:“小兔要去外婆家,路过小河过不去,小鸭子说‘我背你’,小兔坐在小鸭子背上过了河,最后一起吃外婆做的点心!”② 展示时,小演员指着场景里的小河、外婆家道具说:“这是小河,这是外婆家的小房子,里面有点心!”)
师:小演员们讲得真精彩,小观众们看得真认真!
2. 评价互动:“我评我赞”
师:现在请小观众们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 “故事场景”?为什么喜欢?可以从 “故事好不好听”“场景像不像故事发生的地方”“道具多不多” 这几个方面说。
(生答示例 1:“我喜欢‘小老虎帮小鸟’的场景,他们用纸盒做了大树,小鸟能放在树枝上,故事也很勇敢,很好听!”)
(生答示例 2:“我喜欢‘小老鼠搬粮食’的场景,他们做了好多小豆子道具,粮仓是用酸奶盒做的,很像真的粮仓,故事也很有趣!”)
(生答示例 3:“我喜欢‘小兔找萝卜’的场景,颜色很鲜艳,有绿色的草地和红色的萝卜,一看就知道是菜园,故事也很可爱!”)
师:我们再请展示的小组说说,制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生答示例:“我们组一开始做的小树总倒,后来在小树底部贴了小纸条当支架,就立住了!”“我们组编故事时总吵架,后来投票选了‘小鸭子过河’的故事,就不吵了!”)
师:大家都太厉害啦!不仅编出了好听的生肖故事,还做出了匹配的场景,而且在遇到问题时能一起解决,这就是 “合作的力量”!
设计意图
通过 “故事场景小剧场” 让展示更具趣味性,符合学生 “喜欢表演” 的特点;“观众评价 + 小组分享” 的方式,既让学生学会 “欣赏他人的创意”(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又让学生在分享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如 “用纸条做支架”);同时,通过 “评价故事与场景匹配度”,进一步巩固 “场景为故事服务” 的认知,突破 “评价展示效果” 的难点。
五、课堂小结
师:小画家们,今天的《编故事,做场景》美术课太精彩了!我们一起完成了三件了不起的事:
第一,学会了编生肖小故事 —— 选生肖主角,想简单情节(开头 — 经过 — 结尾),每个小组的故事都很有趣,有的讲帮忙,有的讲找东西,充满了温暖;
第二,学会了做故事场景 —— 用纸盒做底座,用彩纸画剪角色和道具,把 “看不见的故事” 变成了 “看得见的场景”,有的小组还做了立体树洞、能立住的小树,创意满满;
第三,学会了小组合作 —— 一起商量故事,分工做角色和场景,遇到问题一起解决,感受到了 “团结起来做事更快更好”。
其实,生肖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我们听过的 “十二生肖的传说”,还有你们以后能编的 “生肖朋友们的新冒险”。以后大家在家,也可以用家里的小盒子、旧彩纸,编一个属于自己生肖的故事,做一个小场景,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看看我们的 “生肖创意”,好不好?
(生答:“好!”)
师:那今天的美术课就到这里,我们把所有的 “生肖故事场景” 放在班级的 “生肖小剧场” 里,下课的时候可以邀请其他班的小朋友来听我们的故事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