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四季妙想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四季妙想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课 四季妙想
教学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指导,立足小学二年级学生 “对四季变化有直观感受、喜欢具象创意、乐于动手实践” 的认知特点,围绕 “四季妙想” 核心主题,构建 “感知 — 提取 — 创意 — 表达” 的教学逻辑:
生活链接,感知四季:从学生熟悉的四季生活场景(如春天放风筝、夏天吃西瓜、秋天捡落叶、冬天堆雪人)切入,引导学生梳理四季的色彩、景物、活动特征,建立 “四季有独特美的印记” 的认知,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关联;
教材依托,创意转化:以教材四季作品为范例,引导学生观察 “如何将四季特征转化为美术元素”(如春天的花→彩纸剪花、冬天的雪→棉花贴雪),掌握 “剪贴、添画、材料创意” 等基础方法,在 “看教材、学方法、试创作” 中激发美术表现欲;
文化渗透,情感升华:结合四季的文化意象(如春天象征生机、秋天象征收获),引导学生理解 “美术创意可表达对四季的情感”,让作品不仅是 “四季的画像”,更是 “对四季的妙想”(如 “春天的花变成小裙子”“冬天的雪变成小帽子”),实现 “审美能力” 与 “文化理解” 的双重提升,让美术课堂成为 “自然感知、创意表达、情感传递” 的融合载体。
核心素养目标
图像识读:能观察并描述教材中四季创意作品的关键元素(如春天的花元素、夏天的凉扇元素、秋天的落叶元素、冬天的雪人元素),识别作品的创意方法(如元素联想 <花→裙子>、材料创意 < 棉花→雪 >、拼贴组合),说出案例的妙想点(如 “把春天的花贴在裙子上,像花裙子”“用棉花做冬天的雪,很软像真的”);
美术表现:能运用彩纸、固体胶、安全剪刀、马克笔、棉花(或落叶、小贴纸)等材料,掌握 “提取四季元素、剪贴创意造型、添画细节” 的基础方法,完成 1 件四季创意作品(如春天的花帽子、夏天的西瓜扇子、秋天的落叶贺卡、冬天的棉花雪人),并参与小组 “四季创意墙” 布置;
审美判断:能说出 “四季创意作品” 的好看之处(如 “春天的花帽子颜色鲜艳,像真的花开了”“冬天的棉花雪人软软的,很可爱”),评价同伴作品中 “四季特征与创意的匹配度”(如 “把秋天的落叶拼贴成小鱼,既有秋天的感觉又有创意,很棒”);
创意实践:能结合四季特征(如春天暖、夏天凉、秋天黄、冬天白)和生活物品(如帽子、扇子、贺卡),设计独特的四季妙想(如 “夏天的太阳变成太阳伞”“秋天的果实变成小灯笼”),不局限于教材示例;
文化理解:感受四季在生活与文化中的意义(如春天踏青、夏天乘凉、秋天丰收、冬天过年),知道 “用美术创意表达四季” 是常见的艺术形式,理解 “四季不仅是季节变化,更是生活与情感的载体”,愿意用美术作品传递对四季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梳理四季的核心特征(色彩:春绿夏蓝秋黄冬白;景物:春花夏荷秋叶冬雪;活动:春游夏泳秋收冬玩雪),并提取可用于美术创作的元素(如花、荷、叶、雪);
指导学生运用 “剪贴、添画、材料创意” 等方法,将四季元素与生活物品结合,完成 1 件四季创意作品(如将春天的花与帽子结合,做花帽子)。
(二)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突破 “单一表现四季” 的局限,实现 “创意联想”(如不只是画春天的花,而是将花变成 “花裙子”“花书包” 等生活物品,体现 “妙想”);
引导小组在合作布置 “四季创意墙” 时,达成 “主题统一、摆放协调”(如将春天的作品放一起、夏天的放一起,避免混乱),同时保留 “个人创意特色”(如春天的作品有花帽子、花裙子等不同形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聊 “四季的回忆”,引 “四季妙想” 课题
1. 生活互动:唤醒四季感知
师:小画家们,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 ——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特别的样子!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这个季节里,你喜欢做什么、看到什么呀?
(生答示例:“我喜欢春天,春天有桃花开,我会和妈妈去放风筝!”“我喜欢夏天,夏天有西瓜吃,还能去游泳!”“我喜欢冬天,冬天会下雪,能堆雪人、打雪仗!”)
师:大家说得太生动了!春天有粉色的花,夏天有甜甜的西瓜,秋天有金黄的落叶,冬天有白白的雪,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 “小标志”,对不对?
2. 教材导入:发现四季妙想
师:美术书里的小朋友,把这些四季的 “小标志” 变成了特别有趣的创意作品!请大家翻开美术书第 40 页,我们一起看看:
左上图:这是春天的作品,小朋友用什么做的呀?(生答:“彩纸剪的小花!”)这些小花贴在了哪里?(生答:“贴在了裙子的纸上!”)对!把春天的花和裙子结合,做成了 “春天的花裙子”,是不是很有想法?
右上图:这是夏天的作品,大家看,这是一把小扇子,上面画了什么?(生答:“西瓜!还有荷花!”)夏天吃西瓜、看荷花很舒服,把它们画在扇子上,就是 “夏天的凉扇”,扇起来都觉得凉快!
左下图:这是秋天的作品,小朋友用了我们之前捡的秋叶,拼贴成了什么?(生答:“小鱼!”)对!把秋天的落叶变成小鱼的身体,就是 “秋天的落叶小鱼”,既好看又环保!
右下图:这是冬天的作品,这个小雪人用什么做的呀?(生答:“棉花!”)棉花软软的,像极了冬天的雪,再用彩纸剪个小帽子、小围巾,小雪人就更可爱了,这是 “冬天的棉花雪人”!
师:这些小朋友没有只画四季的景物,而是把它们和我们的生活物品(裙子、扇子、小鱼、雪人)结合,这就是 “四季妙想”—— 给四季加点创意,让它变得更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四季妙想》(板书课题),也来给四季设计好玩的创意作品,好不好?
(生答:“好!”)
设计意图
通过 “分享四季回忆” 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引发对四季特征的直观感知;再结合教材中 “四季与生活物品结合” 的创意案例,让学生直观理解 “妙想” 的含义(不是单纯画四季,而是创意结合),自然引出课题,符合学生 “从生活到美术” 的认知逻辑,同时培养 “图像识读” 能力(观察教材作品元素)。
(二)新知探究:学 “教材里的妙想”,练 “四季创意” 技能
拆解教材方法一:提取四季元素
师:要做四季妙想作品,首先得知道 “每个季节有哪些可以用的元素”。我们看着教材,一起提取:
春天元素:教材里用了 “小花”,我们还能想到什么?(生答:“小草、燕子、风筝!”)对!春天的绿草地、飞来的燕子、彩色的风筝,都是春天的元素;
夏天元素:教材里用了 “西瓜、荷花”,还有什么?(生答:“太阳、扇子、游泳圈!”)夏天的大太阳、凉凉的扇子、圆圆的游泳圈,都可以用;
秋天元素:教材里用了 “落叶”,还有什么?(生答:“苹果、柿子、小灯笼!”)秋天的红苹果、黄柿子、丰收的果实,都是好元素;
冬天元素:教材里用了 “棉花(雪)”,还有什么?(生答:“雪人、围巾、手套!”)冬天的雪人、暖暖的围巾、厚厚的手套,都很合适。
师:现在请大家和同桌说说,你想选哪个季节?这个季节里,你最喜欢的元素是什么?想把它和什么生活物品结合?比如 “春天的花 + 帽子 = 花帽子”。
(学生同桌交流,生答示例:“我选夏天,西瓜 + 杯子 = 西瓜杯子!”“我选冬天,雪 + 手套 = 雪手套!”“我选秋天,落叶 + 贺卡 = 落叶贺卡!”)
拆解教材方法二:四季创意的 3 种小方法(教材第 41 页步骤图)
师:教材第 41 页还告诉我们,怎么做四季妙想作品,有 3 种简单方法,我们一起学:
方法一:剪贴组合(教材第 41 页左上图)
师:看左上图,小朋友做 “春天的花帽子”,步骤是:① 画一个帽子的轮廓(在白纸上画简单的帽子形状);② 用彩纸剪春天的花(圆形花瓣、三角形花萼);③ 把剪好的花贴在帽子轮廓上,再用马克笔画帽子的带子 —— 花帽子就做好啦!
(教师示范:① 画简单的棒球帽轮廓;② 用粉色彩纸剪 5 片圆形花瓣,黄色彩纸剪 1 个花心;③ 把花瓣贴在帽子顶部,花心贴中间,马克笔画黑色带子)
师:谁想试试剪一朵小花?(请 1 名学生上台,用安全剪刀剪圆形花瓣,教师辅助)大家看,剪贴组合是不是很简单?选一个生活物品的轮廓,贴上四季元素就好!
方法二:材料创意(教材第 41 页右上图)
师:再看右上图,“冬天的棉花雪人” 用了 “棉花” 这种特别的材料,因为棉花软软的,和雪很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比如秋天的落叶(直接用捡来的落叶贴画)、夏天的小贴纸(太阳贴纸贴在扇子上)、春天的小绒毛(贴在小鸟身上,像羽毛)。
(教师示范:① 用白色卡纸剪雪人圆圆的身体和脑袋;② 拿一小团棉花,轻轻贴在雪人的身体上,覆盖住卡纸;③ 用橙色彩纸剪胡萝卜鼻子,黑纸剪眼睛,贴在脑袋上)
师:大家摸一摸棉花,是不是像雪一样软?用不同的材料,能让作品更有质感,这就是材料创意的妙处!
方法三:添画细节(教材第 41 页下图)
师:最后看下图,“夏天的西瓜扇子”,小朋友画了西瓜后,还添画了什么?(生答:“西瓜籽!还有小笑脸!”)对!添画细节能让作品更生动。比如做 “秋天的落叶小鱼”,贴好落叶后,用马克笔画小鱼的眼睛、尾巴上的花纹;做 “春天的花裙子”,贴好花后,画裙子的褶皱、腰间的蝴蝶结。
(教师示范:① 在绿色卡纸上画简单的扇子轮廓,剪下来;② 用红彩笔在扇子上画西瓜(圆形身体,绿色条纹);③ 用黑彩笔点西瓜籽,用黄彩笔画小笑脸)
师:添画完是不是更可爱了?大家做作品时,也别忘了给你的四季妙想加 “小细节” 哦!
设计意图
通过 “提取四季元素” 让学生建立 “四季特征与美术元素” 的关联,解决 “用什么创作” 的问题;结合教材步骤图,分步讲解 3 种创意方法,让学生直观掌握 “怎么做” 的技能,避免抽象讲解;同时鼓励学生联想 “元素与生活物品的结合”,为后续创意实践铺垫,突破 “提取四季元素” 的教学重点。
(三)创意实践:融 “个人妙想” 与 “小组合作”,做 “四季创意” 作品
创意启发:定 “我的四季妙想”
师:现在,我们先自己做一件 “个人四季妙想作品”,再和小组同学一起布置 “四季创意墙”!老师给大家几个小灵感:
春天:花 + 书包 = 花书包(剪小花贴在书包轮廓上)、燕子 + 风筝 = 燕子风筝(画风筝,贴燕子贴纸);
夏天:太阳 + T 恤 = 太阳 T 恤(画 T 恤,贴太阳贴纸)、荷花 + 杯子 = 荷花杯子(剪荷花贴在杯子轮廓上);
秋天:果实 + 灯笼 = 果实灯笼(剪苹果、柿子贴在灯笼轮廓上)、落叶 + 书签 = 落叶书签(用透明胶带把落叶贴在硬卡纸上,画花纹);
冬天:雪 + 围巾 = 雪围巾(画围巾,贴棉花当雪)、雪人 + 贺卡 = 雪人贺卡(剪雪人贴在贺卡上,写 “冬天快乐”)。
师:你想做什么?先想清楚 3 个问题:① 选哪个季节?② 用哪个四季元素?③ 和什么生活物品结合?想好了可以跟老师说说你的妙想!
(学生思考,生答示例:“我想做夏天的游泳圈,贴西瓜图案,变成西瓜游泳圈!”“我想做冬天的手套,贴棉花当雪,变成雪手套!”)
实践要求明确
师:动手创作时,请大家注意:
① 个人作品:选 1 个季节,用 1-2 种方法(剪贴 + 添画、材料创意 + 添画),完成 1 件作品,作品要能看出 “四季元素 + 生活物品” 的结合(比如 “花帽子” 能看出是帽子,上面有花);
② 材料使用:用安全剪刀,剪的时候慢慢剪,别剪到手;棉花轻轻贴,别涂太多胶水;马克笔别画到手上;
③ 小组合作(作品完成后):4 人一组,先确定小组负责的 “季节板块”(比如 1 组负责春天、2 组负责夏天),再把小组的作品贴在对应的板块里,贴的时候要整齐,别挤在一起,还可以在板块旁边画个小标志(春天画小花、夏天画太阳);
④ 完成后:个人检查作品 “有没有体现四季妙想”,小组检查 “板块里的作品是不是都属于这个季节”,不合适的地方改一改。
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学生先进行个人作品创作,再开展小组 “四季创意墙” 布置,教师巡视指导,分层次帮助不同需求的学生 / 小组)
① 个人创作指导(基础层):“你想做春天的花帽子,但不会画帽子轮廓,老师帮你画一个简单的圆顶帽子,你负责剪小花贴上去,好不好?贴的时候可以围着帽子顶部贴一圈,会更整齐!”
② 个人创作指导(进阶层):“你想做秋天的落叶小鱼书签,这个想法很棒!我们可以用捡来的枫叶做小鱼身体,再用彩笔在书签边缘画小波浪线当水,最后用透明胶带把枫叶固定在硬卡纸上,这样书签更耐用!”
③ 小组合作指导(主题混乱组):“你们组本来负责夏天板块,但有同学做了冬天的雪人,我们一起把作品分分类 —— 夏天的西瓜扇子、太阳 T 恤放在夏天板块,雪人作品可以送给负责冬天板块的小组,这样每个板块的主题更统一,好不好?”
④ 小组合作指导(摆放乱组):“你们组的夏天作品有的大有的小,贴得有点乱,我们可以把大的作品(比如大扇子)贴在下面,小的作品(比如小杯子)贴在上面,再在旁边画个大太阳当标志,这样看起来更整齐、更有夏天的感觉!”
(师生互动示例:)
生:老师,我做的秋天果实灯笼,剪的苹果总掉下来,怎么办?
师:我们可以在苹果的背面多涂一点点胶水,然后用手按住 10 秒钟,等胶水稍微干一点再松开,这样苹果就贴得牢了,你试试?如果还是掉,还可以用小纸条把苹果的边缘粘在灯笼上,像给苹果 “系个小绳子”。
生:老师,我们组的春天板块太空了,只有 3 件作品,怎么办?
师:我们可以在板块的空白处画一些春天的小草、小太阳,或者用绿色彩纸剪一些小叶子贴在旁边,这样板块就不空了,还能更有春天的氛围,大家一起画一画、贴一贴!
设计意图
通过 “创意启发” 帮助学生明确 “个人作品方向”,避免无思路创作;通过 “分层指导” 兼顾 “基础操作”(如画轮廓、贴材料)和 “创意提升”(如书签耐用化、板块装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 “有妙想的作品”;小组合作环节聚焦 “主题统一与摆放协调”,突破 “创意联想” 和 “小组合作协调” 的教学难点,落实 “创意实践” 素养。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赏 “四季创意墙”,评 “妙想亮点”
1. 展示分享:“四季创意墙” 参观
师:小画家们,我们的 “四季创意墙” 做好啦!墙上有春天的花帽子、夏天的西瓜扇子、秋天的落叶贺卡、冬天的棉花雪人,特别漂亮!现在我们一起 “逛创意墙”,每个小组选 1 名 “小解说员”,给大家介绍:“我们组负责 XX 季节,做了 XX 作品,这个作品的妙想是 XX(比如‘我们做了花书包,妙想是把春天的花贴在书包上,让书包像春天一样漂亮’)。”
(学生有序参观,小解说员示例:“我们组负责夏天,做了西瓜游泳圈和太阳 T 恤,西瓜游泳圈的妙想是把夏天的西瓜贴在游泳圈上,游泳的时候像抱着西瓜一样凉快!”)
2. 评价互动:“我夸我的妙想”
师:逛完创意墙,谁想分享:你最喜欢自己的哪件作品?为什么?或者你最喜欢其他同学的哪件作品?它的妙想哪里打动你?
(生答示例 1:“我最喜欢我做的冬天雪手套,用棉花贴的雪软软的,像真的雪落在手套上,戴起来一定很暖和!”)
(生答示例 2:“我最喜欢小明做的秋天落叶书签,用真的枫叶做小鱼,还画了波浪线当水,夹在书里看书的时候,就像看到秋天的小鱼在水里游,很有趣!”)
(生答示例 3:“我最喜欢小红做的春天花裙子,贴了粉色和黄色的花,还画了蝴蝶结,穿在身上一定像春天的小公主!”)
师:老师也有最喜欢的作品 —— 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妙想!有的把四季元素和生活用品结合,有的用特别的材料让作品更生动,大家都特别厉害,真正做到了 “四季妙想”!
设计意图
通过 “创意墙参观” 让展示更具整体性,让学生直观感受 “四季的多样创意”;“自评 + 互评” 的方式,既让学生肯定自己的创作(“我喜欢我的作品”),又学会欣赏他人的妙想(“他的作品很有趣”),培养 “审美判断” 能力;同时,通过 “解说员介绍” 强化 “妙想表达”,让学生清晰说出 “自己的创意是什么”,进一步巩固 “创意实践” 素养,突破 “评价妙想亮点” 的难点。
课堂小结
师:小画家们,今天的《四季妙想》美术课太精彩了!我们一起收获了满满的 “四季创意”:
第一,我们梳理了四季的特征,找到了春天的花、夏天的西瓜、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这些 “四季小元素”,知道了 “哪些元素能代表季节”;
第二,我们学会了 3 种四季妙想的方法 —— 剪贴组合(贴花在帽子上)、材料创意(用棉花做雪)、添画细节(画西瓜籽),还把四季元素和生活物品结合,做出了花帽子、西瓜扇子、落叶贺卡这些好玩的作品;
第三,我们一起布置了 “四季创意墙”,把春天的作品放一起、夏天的放一起,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到每个季节的妙想,感受到了 “合作的快乐”。
其实,四季的妙想还有很多 —— 春天的花可以变成花发卡,夏天的荷花可以变成荷花书签,秋天的果实可以变成果实手链,冬天的雪可以变成雪娃娃挂件。以后大家出门的时候,看到四季的景物,都可以想一想:“它能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用今天学的方法,做更多 “四季妙想” 作品,好不好?
(生答:“好!”)
师:那今天的美术课就到这里,我们的 “四季创意墙” 可以留在教室里,让其他班的小朋友也来看看我们的 “四季妙想”,分享我们的快乐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