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4课 送祝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4课 送祝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送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艺术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为核心,遵循三年级学生 “直观感知 — 趣味体验 — 简单实践” 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以 “年俗祝福剪纸” 为载体,通过 “年俗情境唤醒 — 教材作品赏析 — 简易剪法实践 — 祝福传递体验” 的教学路径,将传统剪纸技艺与 “过年送祝福” 的生活习俗深度融合。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教学中采用 “实物触摸 + 动画演示 + 分步慢教” 的形式,简化剪法步骤(如仅学 “对折剪简单图形”),强化安全提示(如圆头剪刀使用、剪刀尖不对人),同时通过 “送祝福” 的情感驱动,让学生在 “剪一剪、送一送” 中感受剪纸艺术的实用性,培养对中华年俗文化的亲近感与传承意识,实现 “技法入门 — 情感体验 — 文化认同” 的三维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图像识读:能识别教材中年俗祝福剪纸的简单纹样(如福字、小灯笼、雪花、小鱼),说出纹样与 “过年祝福” 的关联(如福字 = 福气、小鱼 = 年年有余),读懂教材中 “对折剪” 的分步示意图(图注、箭头指引);
2.美术表现:能运用 “对折 — 画简单轮廓 — 安全裁剪” 的基础剪法,用红色 / 金色彩纸剪制 1 件简单的祝福剪纸(如小福字、小灯笼),做到轮廓基本完整、不剪破纸,正确使用圆头剪刀;
3.审美判断:能说出自己或同学祝福剪纸的优点(如 “他的小灯笼剪得圆圆的,很好看”“他的福字是红色的,很喜庆”),初步判断 “好看的祝福剪纸” 应具备 “颜色喜庆、轮廓整齐、有祝福意思” 的特点;
4.创意实践:能在剪好的基础剪纸上加简单装饰(如用彩笔给福字画小圆点、给灯笼画竖条纹),或在作品背面写 “新年快乐” 等简单祝福词,避免完全模仿教材示例;
5.文化理解:知道过年时 “送剪纸祝福” 是传统习俗(如贴福字、送窗花),了解 “红色剪纸” 代表喜庆,感受 “用自己做的剪纸送祝福” 的快乐,萌发对年俗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教材中年俗祝福剪纸的简单纹样及寓意:①福字(象征 “福气”)、②小灯笼(象征 “喜庆”)、③小鱼(象征 “年年有余”)、④雪花(象征 “冬日吉祥”);
掌握基础剪法步骤:①对折彩纸(沿中线对折,压出浅折痕)、②用铅笔在折好的纸上画简单轮廓(如一半福字、一半灯笼)、③用圆头剪刀沿轮廓裁剪(先剪内侧小空白,再剪外侧轮廓),能独立完成 1 件简单祝福剪纸。
教学难点
1.解决低龄段剪制中的常见问题:如对折后纸边对不齐导致成品不对称、画轮廓时线条太复杂导致剪破、裁剪时手不稳剪歪轮廓;
2.建立 “作品与祝福” 的关联:避免 “只剪图形,不知道送谁、送什么祝福”,让学生能说出 “我的剪纸要送给 XX,祝他 XX”,赋予作品情感意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过年啦,送祝福”,唤醒年俗记忆
(1)情境创设
教师提前准备三类材料:①实物祝福剪纸(简单款:红色小福字、金色小灯笼,1-2 件为教材同款)、②教材第 62 页 “过年送祝福” 场景图 PPT(含小朋友贴福字、送剪纸给长辈、挂灯笼的画面)、③喜庆的过年音乐(如《新年好》片段)。播放音乐,先让学生传递触摸实物剪纸,再展示 PPT,引导观察:
“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等待学生回答 “过年的歌”)对啦!快过年的时候,我们会贴红红的东西,还会给家人送祝福。大家摸一摸手里的小红纸,再看教材第 62 页的图片 —— 图片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呀?他们手里拿的红红的东西是什么?”
(2)师生互动
师问 1:“谁来说说,你摸手里的小红纸,感觉它是什么样的?(生答:“红红的!”“有点硬!”)再看看上面有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小福字、小灯笼图案)教材第 62 页左边的小朋友,手里也拿着这样的小红纸,他在送给谁呀?(生答:“送给奶奶!”“送给妈妈!”)”
师问 2:“过年的时候,你会给家人送什么祝福呀?(生答:“祝妈妈新年快乐!”“祝爷爷身体健康!”)教材里的小朋友用红红的剪纸送祝福,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这样的剪纸,送给你喜欢的人呀?”(生答:“想!”)
师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送祝福》,跟着教材学剪红红的祝福剪纸,把我们的心意送给家人!”
(3)设计意图
通过 “音乐 + 实物触摸 + 教材场景” 的多感官情境,贴合三年级学生 “喜欢热闹、爱触摸” 的特点,快速唤醒对过年的生活记忆;师问生答聚焦 “剪纸是什么、用来做什么”,避免抽象讲解,让学生直观感知 “剪纸 = 过年祝福” 的关联,同时激发 “想做、想送” 的兴趣,为后续学习铺垫情感与认知基础。
新知探究:“看教材,找祝福”,认识纹样与寓意
(1)教材赏析 1:找 “祝福纹样”,懂简单寓意
教师翻到教材第 63 页 “祝福纹样图”(含带拼音标注的福字、小灯笼、小鱼、雪花,旁附简单寓意图注,如 “福字 = 福气”“小鱼 = 年年有余”),带领学生逐图认读、分析:
“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 63 页,看看这一页上有哪些红红的图形呀?我们一起念一念它们的名字(指着图带领学生读 “福字、小灯笼、小鱼、雪花”)。这些图形都藏着祝福的话哦!”
师问 1:“先看最上面的‘福字’,教材里画了一个笑脸,旁边写着‘福气’—— 你们知道福字代表什么吗?(生答:“有福气!”)对啦!贴福字、送福字,就是祝大家有福气!”
师问 2:“再看中间的‘小灯笼’,教材里画了小火花,它代表什么呢?(生答:“过年很热闹!”)对!小灯笼红红的,代表‘喜庆’,挂灯笼、送灯笼剪纸,就是祝大家过年开开心心!”
师问 3:“最下面的‘小鱼’,教材里画了小浪花,你们知道它的祝福是什么吗?(提示:“鱼” 和 “余” 发音一样)我们过年会吃鱼,祝大家‘年年有余’,就是东西吃不完、用不完,很幸福!”
师互动:“现在请小朋友和同桌小声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图形?你想把这个图形送给谁?(给 1 分钟互动时间)谁愿意举手告诉老师?”(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如 “我喜欢小灯笼,想送给妈妈”)
(2)教材赏析 2:看 “剪法示意图”,知简单步骤
教师翻到教材第 63 页 “对折剪小福字” 示意图(共 3 步:①对折红纸(箭头标 “对折”)、②画一半福字(虚线标 “画这里”)、③剪下来(剪刀图标标 “慢慢剪”)),结合实物折纸演示:
“我们要剪这些祝福图形,有个简单的办法哦!看教材第 63 页的小图 —— 第一步,把红纸对折,像老师这样(拿起红色正方形彩纸,上下对折,压出浅折痕);第二步,在对折的纸上画一半图形,比如画一半福字;第三步,剪下来,展开就是完整的啦!大家看,老师对折后画一半,剪出来是不是完整的小福字呀?(展开展示提前剪好的样品)”
师问:“小朋友们,这个办法简单吗?(生答:“简单!”)我们一会儿就用这个办法剪,好不好?”(生答:“好!”)
(3)设计意图
通过 “教材纹样图 + 拼音标注 + 简单图注”,适配三年级学生 “识字量有限、喜欢简单图文” 的特点,降低理解难度;分 “认纹样 — 懂寓意 — 看步骤” 两步赏析,符合低龄段 “循序渐进” 的认知规律;互动环节让学生提前关联 “作品与送祝福对象”,为后续难点突破铺垫,同时培养图像识读能力。
技法学习:“跟着教材剪一剪”,掌握基础剪法
技法示范 1:剪 “简单小福字”(教材分步教学)
教师以教材第 64 页 “小福字剪法分步图”(更详细的低龄适配版:①拿纸:“用小手捏住纸边,对折对齐”;②画:“用铅笔轻轻画一半福字,线条要简单,像小房子一样”;③剪:“用圆头剪刀,尖不对人,慢慢沿线条剪”)为例,在实物投影仪上慢动作示范,边做边讲解,同时让学生跟着做 “折纸 + 画轮廓” 小练习:
“现在我们跟着教材第 64 页的步骤,一起剪小福字,小朋友们要仔细看哦!”
步骤 1(对折):“第一步,拿红色正方形彩纸,像教材里说的‘捏住纸边,对折对齐’—— 小朋友们把纸的上边和下边对对齐,用手指轻轻压一下,压出一条浅浅的线(折痕)。对齐的小朋友举举手!”(巡视指导,帮对不齐的学生调整,用小夹子固定纸边,避免散开)
步骤 2(画轮廓):“第二步,画一半福字。教材里的福字画得像小房子:下面画一横(福字的‘口’的下边),上面画两个小三角(福字的‘示’的一半)。小朋友们用铅笔轻轻画,不要画太复杂,画完举给老师看!”(巡视指导,帮画得歪的学生描简单轮廓,提供提前画好的一半福字模板,让跟不上的学生拓着画)
步骤 3(裁剪):“第三步,剪福字。记住哦:剪刀尖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小朋友!像教材里说的‘慢慢剪’—— 先剪福字里面的小空白(如果画了小方框),再剪外面的大轮廓。老师先剪给大家看(慢动作剪,强调 “慢慢走,不着急”),小朋友们再自己剪,剪不动的可以举手找老师帮忙!”(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剪刀使用安全,帮剪不动的学生调整剪刀角度,避免剪破)
技法示范 2:解决 “小问题”(结合教材提示)
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教材第 64 页 “小提示”(如 “纸对齐,不歪歪”“画简单,好剪开”“剪慢慢,不剪破”),用儿歌形式总结解决方法: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我的纸歪了’‘我剪破了’,没关系!我们念教材里的小提示儿歌:‘纸对齐,压一压,不歪歪;画简单,像小画,好剪开;剪慢慢,手稳住,不剪破’。现在纸歪的小朋友,重新对齐压一压;剪破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张纸,我们跟着儿歌再试一次!”
设计意图
将教材步骤转化为 “慢动作示范 + 儿歌记忆 + 模板辅助”,适配三年级学生 “动手能力弱、喜欢儿歌” 的特点,降低操作难度;全程强调安全使用剪刀,解决低龄段 “剪制安全” 的核心顾虑;提供模板拓画,照顾动手能力稍弱的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基础作品,培养美术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我的祝福剪纸”,赋予情感意义
(1)任务布置
教师展示教材第 65 页 “创意祝福剪纸” 示例(含 3 款:①给小福字画圆点装饰、②给小灯笼写 “福” 字、③在剪纸背面写 “祝妈妈快乐”),布置任务:
“现在请小朋友们做‘我的祝福剪纸’!可以剪教材里的福字、小灯笼,也可以剪你喜欢的简单图形。做完后,我们可以像教材示例那样,用彩笔给它画点小装饰,或者在背面写一句简单的祝福(老师可以帮不会写的小朋友写)。记住哦,要想清楚:你的剪纸要送给谁?祝他什么呀?”
(2)师生互动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 “剪制安全”“作品完整度”“祝福关联”,针对不同问题结合教材示例调整:
对 “剪制困难” 的学生:“你的纸又歪啦,看教材第 64 页的小提示,我们用小夹子把纸边夹好,再慢慢剪,好不好?”“你剪的轮廓有点歪,没关系,老师帮你修一修,红红的剪纸还是很漂亮的!”
对 “创意不足” 的学生:“你的小福字剪得很整齐!像教材第 65 页的示例那样,用黄色彩笔在上面画小圆点,会不会更像过年的小烟花呀?”
对 “不知送谁” 的学生:“你剪的小灯笼红红的,很喜庆!你想送给爸爸吗?我们可以在背面写‘祝爸爸新年快乐’,老师帮你写好不好?”
(3)设计意图
通过 “教材创意示例 + 教师辅助写祝福”,解决三年级学生 “不会写字、创意有限” 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送给谁、祝什么”,建立 “作品与情感” 的关联,突破 “只剪图形无祝福” 的难点;全程个性化指导,照顾不同能力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 “有装饰、有祝福” 的作品,体验 “创作 + 送祝福” 的双重快乐,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作品展示与评价:“祝福小邮局”,传递情感
作品展示
教师在教室角落布置 “祝福小邮局”(贴红色背景纸,画邮局图案,设 “收件人” 小格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让学生将完成的剪纸作品贴在对应 “收件人” 格子里,旁边用便利贴写下祝福(教师协助书写)。
师生互评
学生自评:“请小朋友们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大声告诉大家:‘我的剪纸是 XX(图形),要送给 XX,祝他 XX!’”(邀请 3-4 名学生分享,如 “我的剪纸是小灯笼,要送给妈妈,祝妈妈开心”)
学生互评:“现在请小朋友们当‘小小邮递员’,看看‘邮局’里的剪纸,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生答:“我喜欢那个小福字,它上面有小圆点!”“我喜欢小灯笼,它是金色的!”)”
教师点评:“老师看到小朋友们的剪纸都红红的、很漂亮!有的小朋友像教材里那样画了小装饰,有的小朋友想送给爷爷、奶奶,特别有爱心!比如 XX 小朋友的小福字,剪得很整齐,还祝爷爷身体健康,爷爷收到一定会很开心;XX 小朋友的小灯笼,用了金色的纸,像过年的小彩灯,真好看!”
师补充:“有的小朋友剪的时候有点小歪,没关系,下次我们跟着教材步骤慢慢剪,一定会剪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
“祝福小邮局” 的展示形式贴合三年级学生 “喜欢角色扮演” 的特点,让作品展示变成 “送祝福” 的体验,赋予评价情感温度;自评与互评聚焦 “作品样子 + 祝福心意”,避免复杂评价语言,符合低龄段表达能力;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结合教材示例肯定优点,保护学生创作积极性,培养审美判断能力。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送祝福》,一起看了教材里的祝福剪纸,认识了福字、小灯笼这些能送祝福的图形,还学会了‘对折 — 画 — 剪’的简单办法,剪出了红红的剪纸,小朋友们都很棒!”
情感升华:“我们的剪纸不仅是红红的小图形,还是送给家人的祝福 —— 有的小朋友祝妈妈开心,有的小朋友祝爷爷健康,这样的剪纸特别有意义,家人收到一定会很幸福!”
课后延伸:“课后小朋友们可以把剪纸送给你想送的人,告诉他们你的祝福;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教材第 66 页的‘更多祝福剪纸’,看看还有什么好玩的图形,下次来学校和大家分享!”
文化理解:“过年的时候,我们用红红的剪纸送祝福,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老习俗,就像教材里的小朋友一样,一代一代传下来。希望小朋友们喜欢过年,喜欢用剪纸送祝福,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记在心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