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花齐放 教学设计(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花齐放 教学设计(1)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百花齐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指导,聚焦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培养,遵循三年级学生 “直观感知 - 动手实践 - 情感体验” 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以 “花” 为核心载体,通过 “观察生活中的花→赏析教材中的花→创作独特的花” 的教学路径,将美术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借助实物观察、多媒体展示、小组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力;同时融入传统文化中花卉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在动手创作中感受美术的实用性与人文性,培养 “爱自然、懂审美、会创造” 的综合素养。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 2024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 1 单元《美术大花园》,是单元的核心课例。单元以 “自然与美术的联结” 为主题,前承 “认识美术工具” 的基础技能,后启 “创意美化生活” 的实践应用,而《百花齐放》则承担 “从自然观察到美术表现” 的关键过渡作用。
教材内容编排遵循 “由浅入深、多元表现” 的逻辑:
观察认知层:教材第 3-4 页呈现 “生活中的花” 图片(如玫瑰、百合、向日葵、牡丹等),标注花卉的基本结构(花瓣、花蕊、花萼、花叶、花茎),引导学生从形态、颜色、纹理等角度观察花卉特征,为后续表现奠定基础;
赏析借鉴层:教材第 5-6 页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花卉作品 —— 包括国画(齐白石《牡丹》)、儿童水彩画(《我的小花园》)、手工纸艺花(褶皱纸玫瑰)、黏土花卉摆件,既呈现专业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也展示同龄人的作品,降低学生创作压力,同时拓宽表现形式的认知;
实践操作层:教材第 7-8 页提供 2 种基础创作方法的分步指导:①水彩笔表现花卉(勾线→涂色→添画细节);②手工纸艺花制作(剪花瓣→折褶皱→粘贴组合),步骤清晰、图文结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预留 “创意拓展” 空间(如用树叶、纽扣等材料装饰),鼓励个性化表达。
教材编排的核心意图的是:让学生通过 “看 - 赏 - 做” 的过程,理解 “美术源于自然,又可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表达”,培养观察能力与多元表现能力,同时渗透 “热爱自然、发现美” 的情感教育。
核心素养目标
图像识读:能识别生活中常见花卉(玫瑰、百合、向日葵等)的形态特征(花瓣形状、颜色搭配),读懂教材中国画、儿童画、手工花的表现手法,说出不同作品的视觉差异;
美术表现:能运用水彩笔或手工材料,表现至少 1 种花卉的基本结构,尝试用色彩或纹理体现花卉的美感(如用渐变色涂花瓣、用褶皱表现花瓣层次);
审美判断: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卉作品(教材或同学作品)的优点,初步判断 “好看的花卉表现” 应具备的特点(如形态完整、颜色和谐);
创意实践:能在基础表现方法上加入个性化设计(如给花卉添加 “小笑脸”“花纹装饰”,或用混合材料制作),创作独特的 “我的小花”;
文化理解:了解牡丹、梅花等花卉在传统文化中的简单象征意义(如牡丹象征富贵、梅花象征坚强),感受花卉文化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并掌握花卉的基本结构(花瓣、花蕊、花叶、花茎),能准确说出不同花卉的形态差异(如玫瑰花瓣边缘有锯齿、百合花瓣呈喇叭形);
学会用至少 1 种美术形式(水彩笔绘画或手工纸艺)表现花卉,做到形态基本完整、色彩搭配协调。
教学难点
把握不同花卉的独特形态特征,避免创作时 “千花一面”(如区分玫瑰与月季的花瓣差异);
在基础表现上融入创意,让作品体现个人想法(如设计 “奇幻花卉”“节日花卉”),避免机械模仿教材步骤。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走进 “春天花园”,激发观察兴趣
情境创设
教师播放提前准备的 “春天花园” 短视频(包含玫瑰、百合、向日葵、牡丹等花卉特写,搭配轻快的背景音乐),视频结束后出示实物花卉(如一盆小雏菊、一束康乃馨,提前摆放在讲台),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春天的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刚才视频里你们看到了哪些花呀?现在老师讲台前也有两盆花,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花长得一样吗?它们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师生互动
师问 1:“谁能说说你刚才在视频里看到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比如有没有红色、黄色、粉色的花?”(生答:“我看到了红色的玫瑰,黄色的向日葵!”“还有粉色的百合!”)
师问 2:“大家再看看讲台前的小雏菊,它有几部分呀?我们用手轻轻指一指(注意不要碰坏花朵),最中间黄色的是什么?周围白色的又是什么?”(生答:“中间黄色的是花蕊!”“周围白色的是花瓣!”)
师总结:“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所有的花不管长得多不一样,都有花瓣、花蕊、花叶和花茎这几部分,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头、身体、胳膊和腿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百花齐放》,用美术的方式把这些漂亮的花画下来、做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 “视频 + 实物” 的直观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快速聚焦 “花卉” 主题;结合师问生答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初步感知花卉的颜色与基本结构,为后续教材内容学习铺垫生活经验,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赏析教材作品,理解表现方法
教材观察:认识花卉结构与形态差异
教师打开教材第 3-4 页,展示 “生活中的花” 图片页,带领学生集体观察:
“现在请大家翻开教材第 3 页,看看这一页上有哪些花?和我们刚才看到的实物花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问 1:“教材第 3 页左上角的玫瑰,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边缘是不是光滑的呀?再看看旁边的百合,花瓣形状和玫瑰一样吗?”(生答:“玫瑰花瓣边缘有小锯齿!”“百合花瓣是长长的,像小喇叭!”)
师问 2:“大家再看第 4 页的向日葵,它的花蕊和我们刚才看到的小雏菊花蕊一样吗?向日葵的花瓣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生答:“向日葵花蕊很大,是棕色的!”“花瓣是黄色的,长长的、尖尖的!”)
师引导总结:“不同的花,花瓣形状、花蕊颜色、花叶样子都不一样 —— 玫瑰花瓣多又软,百合花瓣少又长,向日葵花瓣像小舌头,这就是花的‘独特模样’,我们画的时候要把这些不一样画出来,花才会更真实!”
教材赏析:多元艺术形式表现花卉
教师翻到教材第 5-6 页,展示不同形式的花卉作品,分小组讨论后师生交流:
“请大家和同桌一起看看教材第 5-6 页的画和手工,思考两个问题:①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②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给 2 分钟小组讨论时间)
师问 1:“第一组的同学来说说,教材第 5 页齐白石爷爷画的《牡丹》,是用什么画的呀?(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墨色和红色)对啦,是用毛笔、墨和颜料画的,这是中国画。大家觉得这幅画的牡丹看起来有什么感觉?”(生答:“很大气!”“颜色很鲜艳!”)
师问 2:“第二组的同学,教材第 6 页左边的《我的小花园》,和中国画比,用的材料一样吗?(引导学生看画面的彩色线条)这是用水彩笔画的儿童画,你们觉得这幅画的优点是什么?”(生答:“颜色很多!”“画了很多小花,像花园一样!”)
师问 3:“第三组的同学,教材第 6 页右边的手工纸艺花,是用什么做的?(引导学生看步骤图的褶皱纸)对,是用彩色卡纸做的,你们觉得手工花和画的花比,有什么不一样?”(生答:“是立体的!”“可以拿在手里!”)
师总结:“原来花可以用这么多方式表现 —— 用笔画、用纸做,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一会儿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自己的花!”
设计意图
通过 “集体观察 + 小组讨论” 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教材内容,从 “认识花卉结构” 到 “赏析多元表现形式”,逐步构建美术认知;师问生答的互动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能力,为后续创作积累借鉴经验。
技法学习:结合教材步骤,掌握基础方法
水彩笔绘画:教材步骤示范与互动
教师以教材第 7 页 “水彩笔表现花卉” 步骤为例,在黑板上同步示范,边画边讲解,同时与学生互动:
“现在我们先学习用水彩笔画花,大家看教材第 7 页的步骤:第一步是‘勾线’,用黑色水彩笔轻轻画出花的轮廓 —— 先画花瓣,再画花蕊,最后画花叶和花茎。大家觉得勾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答:“线条要轻一点!”“不要画歪!”)
示范勾线:“老师先画一朵玫瑰,花瓣要一层一层画,外面的花瓣大一点,里面的小一点,边缘要画出锯齿(对照教材图片)。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着勾一朵自己喜欢的花的轮廓,勾完举手给老师看!”(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结构问题,如花瓣画得太小、花茎太细)
师问 1:“勾完轮廓,第二步是‘涂色’(看教材步骤 2)。教材里的花用了两种颜色涂花瓣,大家想想为什么?(引导学生看教材画面的渐变色)对啦,用浅颜色涂花瓣边缘,深颜色涂花瓣中间,花会更有层次。你们想给花瓣涂什么颜色呀?”(生答:“我想涂粉色和红色!”“我想涂黄色和橙色!”)
示范涂色:“老师给玫瑰涂粉色和红色,先涂浅粉色,再在花瓣根部轻轻叠涂深红色,注意不要涂出轮廓线。大家现在开始涂色,涂的时候顺着花瓣的形状涂,不要来回涂哦!”
师问 2:“第三步是‘添画细节’(看教材步骤 3)。教材里给花叶加了叶脉,给花茎加了小刺,我们还可以加什么?”(生答:“可以给花瓣加花纹!”“可以画小蝴蝶停在花上!”)
师总结:“对,我们可以像教材里那样加基础细节,也可以加自己想加的东西,让花更漂亮!”
手工纸艺花:教材步骤拆解与互动
教师以教材第 8 页 “手工纸艺花” 步骤为例,用彩色卡纸演示,同时引导学生动手尝试(提前准备好剪刀、胶水、彩色卡纸分发给学生):
“除了画画,我们还可以用纸做立体花,大家看教材第 8 页的步骤:第一步是‘剪花瓣’,把彩色卡纸剪成圆形,再剪成花瓣的形状(示范剪 5 片圆形花瓣)。大家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看教材的安全提示)对,剪刀要小心用,不要剪到手!”
互动剪花瓣:“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剪 5 片花瓣,剪完的同学举起来给老师看看,是不是和教材里的花瓣形状差不多?”(巡视指导,帮助剪得不规则的学生调整)
师问 1:“第二步是‘折褶皱’(看教材步骤 2),把花瓣的边缘轻轻折出褶皱,这样花瓣会更有立体感。大家试试,折完的花瓣和没折的比,是不是更好看?”(生答:“是!像真的花瓣一样!”)
示范粘贴:“第三步是‘粘贴组合’(看教材步骤 3),把 5 片花瓣的底部粘在一起,中间粘一个圆形的花蕊(用黄色卡纸剪花蕊),最后粘在花茎上(用绿色卡纸卷成细筒)。大家粘的时候要注意,花瓣要均匀分布,不要粘歪哦!”
师问 2:“教材里的手工花是用一种颜色的纸做的,我们可以用两种颜色的纸做花瓣吗?比如外面用粉色,里面用白色,会不会更漂亮?”(生答:“会!”“我想试试!”)
师总结:“大家可以完全按照教材步骤做,也可以像刚才说的那样改颜色、加装饰,让手工花更有自己的特点!”
设计意图
结合教材步骤进行 “示范 + 互动”,让学生清晰掌握两种基础表现方法的关键环节;互动式提问与尝试,避免 “教师单向灌输”,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技法要点,同时鼓励个性化调整,为后续创意实践埋下伏笔,培养美术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自主选择形式,创作独特花卉
任务布置
教师展示教材第 8 页 “创意拓展” 板块(用树叶、纽扣装饰花卉的示例),布置创作任务:
“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 用水彩笔画花,或者用纸做手工花,创作一朵‘我的独特小花’。可以参考教材的步骤,但要加入自己的想法,比如:①画‘奇幻花’(给花加眼睛、翅膀);②做‘节日花’(在花茎上粘小彩带);③用两种材料结合(画好花后,用纽扣做花蕊)。创作的时候如果有困难,可以看教材,也可以问老师或同桌。”
师生互动指导
教师巡视学生创作,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互动指导:
对绘画的学生:“你画的是向日葵,记得教材里向日葵的花蕊是棕色的,你可以用棕色涂花蕊,再用黄色涂花瓣,这样更像哦!”“你想给花瓣加花纹,很好呀!可以用细一点的水彩笔,画小圆圈或小线条!”
对做手工的学生:“你的花瓣剪得很好,折褶皱的时候可以轻轻折,不要折太用力,不然会断哦!”“你想给花加叶子,很棒!可以像教材里那样,用绿色卡纸剪椭圆形的叶子,粘在花茎上!”
对创意不足的学生:“你看教材第 8 页的创意拓展,用纽扣做花蕊,我们也可以用教室里的小贴纸,粘在花蕊上,好不好?”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主选择创作形式,尊重个性化喜好;创作中结合教材拓展提示与教师互动指导,既降低创作难度,又鼓励创意表达,避免机械模仿;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作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作品展示与评价:“花园展览会”,互动点评
作品展示
教师在教室后方布置 “春天花园展览会” 板块(提前贴好 “花园” 背景图),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或摆放在 “花园” 里,形成集体作品展示区。
师生互评
学生自评:“请大家走到自己的作品前,和旁边的同学说说,你创作的是什么花?用了什么方法?加入了什么自己的想法?”(给 1 分钟自评时间)
学生互评:“现在请大家当‘小评委’,看看‘花园’里的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 1 幅,说说它的优点是什么?”(生答:“我喜欢 XX 的手工花,花瓣是两种颜色的,很特别!”“我喜欢 XX 的画,给花加了小蝴蝶,很可爱!”)
教师点评:“老师看到大家的作品都很棒 —— 有的同学准确画出了花的结构,有的同学用了两种材料创作,还有的同学设计了‘奇幻花’,都体现了自己的想法!比如 XX 同学的画,参考了教材里的儿童画,又加了自己喜欢的蓝色花瓣,颜色搭配很和谐;XX 同学的手工花,折的褶皱很均匀,还加了小彩带,很有创意!”
师补充:“当然,有些同学的作品还有小进步空间,比如画花的时候可以把花瓣画得更对称一点,做手工的时候胶水可以少涂一点,下次改进会更棒!”
设计意图
通过 “花园展览会” 的形式,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增强成就感;自评与互评结合,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同时学习他人的优点,培养审美判断能力;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结合教材参考与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明确后续学习方向。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百花齐放》,一起观察了生活中的花和教材里的花,知道了花有花瓣、花蕊、花叶、花茎四部分,还学会了用水彩笔和手工纸两种方式表现花,大家都创作了自己的‘独特小花’,非常棒!”
素养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不仅学会了画花、做花,还学会了观察花的特点、欣赏不同作品的优点,更发挥了自己的创意,这些都是美术学习的重要能力。”
课后延伸:“课后大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观察更多的花,看看还有哪些我们没画过的花;也可以用家里的材料(如树叶、毛线),再做一朵不一样的花,下次带到教室和大家分享!”
文化渗透:“最后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 —— 我们中国有很多象征美好的花,比如牡丹象征富贵,梅花象征坚强,课后大家可以问问爸爸妈妈,还有哪些花有特别的意义,感受花的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