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泥巴变一变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泥巴变一变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沪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2课 泥巴变一变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泥巴变一变》是沪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以“玩泥巴”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泥巴的塑造,感受自然材料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本课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展示了用泥巴制作各种造型的方法和步骤。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泥巴制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介绍了泥巴的特性和基本制作方法,如揉、搓、捏、压等。最后,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泥巴作品。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泥巴的特性,掌握基本的泥塑技巧,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泥巴的特性,认识不同的泥塑工具。
掌握揉、搓、捏、压等基本泥塑技巧。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件简单的泥巴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触摸、实践等方式,体验泥巴的特性和泥塑的乐趣。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件泥塑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不同的造型和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材料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作品展示和分享,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揉、搓、捏、压等基本泥塑技巧。
2.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件简单的泥巴作品。
四、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独特的泥巴作品。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泥巴王国”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揉、搓、捏、压等基本泥塑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3.实践体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掌握泥塑技巧,体验泥塑的乐趣。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作品展示法: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泥巴、泥塑工具(如擀面杖、牙签、模具等)。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料。
展示台、展示架等。
2.学生准备
泥巴(可提前让学生准备或由教师统一发放)。
小水桶、湿布等。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泥巴的视频,如小朋友在泥地里玩耍、陶艺家制作陶器等,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泥巴的魅力。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泥巴吗?泥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如可以做泥人、花盆、陶器等。
教师总结:泥巴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材料,它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泥巴变一变,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泥巴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认识泥巴,了解特性
教师拿出一块泥巴,让学生观察、触摸,感受泥巴的颜色、质地、形状等。
教师提问:泥巴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感觉怎么样?它可以变成什么形状呢?引导学生回答,如泥巴是棕色的、软软的、可以变成圆形、方形等。
教师介绍泥巴的特性:泥巴是一种天然的材料,它具有可塑性、粘性和吸水性。可塑性是指泥巴可以被捏成各种形状;粘性是指泥巴可以粘在一起;吸水性是指泥巴可以吸收水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了解泥巴的特性,为后续的泥塑创作打下基础。
3.认识工具,学习技巧
教师展示各种泥塑工具,如擀面杖、牙签、模具等,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教师亲自示范揉、搓、捏、压等基本泥塑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揉:将泥巴放在手心,用手掌揉搓,使泥巴变得柔软光滑。
搓:将泥巴放在手心或桌面上,用手掌或手指来回搓动,使泥巴变成条状。
捏:用手指将泥巴捏成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压:将泥巴放在桌面上,用手掌或工具轻轻按压,使泥巴变得扁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泥塑工具,掌握基本泥塑技巧,为创作作品做好准备。
4.欣赏作品,启发想象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泥巴作品图片,如泥人、动物、花朵等,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泥巴作品的魅力。
教师提问: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如用揉、搓、捏、压等方法制作;喜欢某一件作品是因为它的形状很可爱、颜色很漂亮等。
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用泥巴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呢?你想制作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创作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5.小组合作,创作作品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件泥巴作品,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等。在创作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的泥塑技巧,发挥想象,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所学技巧,发挥想象,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6.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各小组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包括作品的名称、创作思路、使用的技巧等。
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如作品的优点、不足之处等。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和交流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7.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泥巴的特性、基本泥塑技巧、小组合作创作等。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泥巴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
教师拓展延伸:介绍一些其他的泥塑作品,如陶瓷、雕塑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泥塑艺术形式。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泥巴的奥秘,创造出更多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八、板书设计
泥巴变一变
1.泥巴的特性
可塑性
粘性
吸水性
2.基本泥塑技巧




3.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