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力 课件(共47张ppt)2025--2026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力 课件(共47张ppt)2025--2026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1 力
目录
CONTENT
教学目标
FIRST PART
01
教学内容
SECOND PART
02
练习思考
THIRD PART
03
课后作业
FOURTH PART
04
教学目标
1.认识力的概念及单位;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认识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掷标枪时,运动员用力将标枪掷出,标枪会飞出很远;划船时,用桨用力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小汽车从静止启动时,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这些现象的发生都都与我们平时说的“力”有关。
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世界,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第1节 力
我们如何认识和描述力 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的作用
课堂引入
知识点1 力
1.现象探究:力
人举杠铃
人推箱子
人对杠杆施加了力,杠铃受到了力
人对箱子施加了力,
箱子受到了力
一、力
人扔钓鱼竿
人对鱼竿施加了力,鱼竿受到了力
磁体吸引铁夹
压路车压路面
压路车对地面施加了力,路面受到了力
磁体对铁夹施加了力,铁夹受到了力
一、力
推土车推土
推土对车土施加了力,土受到了力
【归纳总结】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举、推、压、、吸引等,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我们将这种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作力。
一、力
2.力的大小和单位
(1)力一般用符号F表示,在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莫基人,他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解释了光的颜色和折射现象。后来人们为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一、力
(2)常见力的大小
2个鸡蛋重1N
中学生对地面压力为500N
托起一个篮球所用的力约为6N
托起一个乒乓球所用的力约为0.03N
托起一本物理课本所用的力约为2.5N
蚂蚁的推力约为10-3N
一、力
3. 对力的认识进一步理解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只要有力产生,就会同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脱离物体更不会有力的作用。
【特别提示】因此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定成对出现。
一、力
对力的认识进一步理解
(2)力的作用于是否接触无关
相互接触的物体,没有推、拉、提、压等作用,那么它们就没有力的作用。
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一、力
相互挨着的小球
【典例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
B.有施力物体时,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D.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A
【解析】A.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故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故BC错误;
D.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错误。
一、力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推土机将路压平
手将枕头压扁
弹簧被压短
石头被打碎
面团被压扁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二、力的作用效果
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
物体由运动变成静止
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加速或减速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二、力的作用效果
归纳总结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特别提示:
一个物体只要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了改变,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而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可能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能形状发生了改变,也可能两者都有。
机场的传送带在传送物体时,传送带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
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因为运动的快慢、运动的方向都没有发生改变。
机场的传送带传递货物
二、力的作用效果
(1)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如用力推静止的汽车,汽车没被推动,此时虽然有力作用在汽车上,但汽车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3)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判断时,主要看发生了哪种改变,是形变还是运动状态改变。
2. 解读力的作用效果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受到力
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一定
一定
不一定
一定
由静止变为运动
由运动变为静止
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运动快慢发生改变
运动快慢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脚踩足球,足球变扁
用脚踢足球,足球飞出去,撞到球门被弹回
用力越大,足球踢得越远
用力向前踢,足球向前飞,用力倒钩,足球向后飞
踢足球的正中,足球平飞,擦边踢,足球旋转飞出
二、力的作用效果
【典例3】(多选)在下面的生活现象中,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D
二、力的作用效果
A.人对弓弦的拉力
B.斧头对木柴的力
C.汽车对地的压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
【详解】人对弓弦的拉力、斧头对木柴的力、汽车对地的压力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小球受到的重力使小球做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现象探究】
手提水桶的同时也受到水桶对手向下的作用力
划船时,浆向后划水,水对浆有一个向前的推力
人向穿着旱冰鞋推墙前运动,人反而被墙推开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正确理解力的相互性注意以下三点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当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明施力物和受力物是相对而言的。
当研究书对桌面的压力时,此时书是施力物体,桌面是受力物体。当研究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时,此时桌面是施力物体,桌面是受力物体。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例如:运动员踢球的过程中,球受到脚的力的作用,同时脚受到球力的作用。当求飞离脚时,球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同时脚也不再受到球的作用。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利用力的相互性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脚用力向后蹬地,对地面有力的作用;同时地面对脚产生一个反向的向前的作用力;人在这个反向作用力的作用下前行
飞机利用螺旋桨向下推动空气,对空气有向下的力;同时空气对螺旋桨产生一个反向向上的力;直升机在空气向上的力的作用下起飞
火箭向后方喷出燃气;因为力的作用相互性,燃气对火箭产生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推动火箭不断加速,逐渐升空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典例4】为什么人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游泳时向后划水,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所以游泳时人向后划水就能前进。
【典例5】如图所示,质量较大的甲同学、质量较小的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甲用力推乙,乙向后退,这里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 ;甲推乙的同时甲也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运动状态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的
知识点4 力的描述
1: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物体越重,弹簧被拉得越长
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拉弹簧时,弹簧变长;压弹簧时,弹簧变短
力的方法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描述
1: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推底部时,瓶子移动;推上部时,瓶子倾倒
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归纳总结: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影响里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描述
2:力的三要素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理解:
①任何力都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所以在描述一个力时,就要描述力的三要素;
②三个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的一个力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也随之发生改变。
四、力的描述
1: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观察下图,用100N的拉力拉着重为300N的匀质实心方木匀速前行,说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讨论一下怎样表示力?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出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
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四、力的描述
1: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F=100N
F=100N
50N
力的示意图
“三定”与“三标”
(1)三定:①定点:②定方向;③定长度:
(2)三标:①标箭头;②标力的符号;③标力的数值和单位
四、力的描述
【记忆口诀】
一定点(力的作用点)
二画线(沿力的方向)
线段末端画尖尖(表示力方向的箭头)
符号大小标两边
四、力的描述
【典例6】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C
【详解】手对桶的提力和桶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作用点不同,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力的描述
【典例7】在下图中,木箱C受到沿斜面向上,大小为90N的拉力,用力的图示画出这个力。
四、力的描述
【典例8】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水平向右拉力F的示意图。
四、力的描述
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
B.有施力物体时,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D.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A
课堂练习
【详解】A.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故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故BC错误;
D.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错误。
2. 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的是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放风筝时,手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绳子 B.风筝 C.风 D.手
A
课堂练习
【详解】由题可知,放风筝时,手对绳子施加了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绳子也对手施加了拉力,因此,手受到的拉力作用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3. 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实验说明了力的两种不同的作用效果,如图甲所示的这个现象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乙所示的现象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
运动状态
课堂练习
【详解】[1]磁铁的吸引力使小球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用手压气球,气球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其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形状
4.“奇思妙想”,小明梦见他和小华被困在光滑的冰面上,由于没有摩擦,无法推动小船,后来他们把行李向后扔出去,小船居然运动起来了,该现象说明(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用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顺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松,
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图的
握法更轻松拧紧螺母,说明力的 可以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方向
作用点
课堂练习
6.用向右上方与水平成30°角的1000N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中做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课堂练习
2025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