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随堂反馈九年级化学说明: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 B.冰水 C.空气 D.碘盐2. 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积土成山 C.星火燎原 D.沙里淘金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金刚石制作钻石 B.液氮用于冷冻麻醉C.活性炭吸附色素 D.镁粉用于制照明弹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金刚石—C B.氯化钾—KClO3 C.氨气—NH4 D.氖气—Ne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净水,杀菌消毒 B.回收塑料,减少污染C.垃圾回收,资源再生 D.植树造林,防沙降尘6. 下列选项归类正确的是选 项 归 类 内 容A 可燃气体 氢气、氧气、天然气B 黑色固体 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C 缓慢氧化 铁生锈、食物变质、酒精燃烧D 反应容器 锥形瓶、试管、量筒7. 下图是KClO3和MnO2混合制O2并验证其性质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制取氧气 C.验满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8.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B.用托盘天平称取5.65g氯化钠固体C.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用水电解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9. 下列关于物质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中的溶解能力:O2 < N2 B.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O2 < N2C.常见气体的密度:H2 < O2 D.热稳定性:NH4HCO3 < KMnO410. 下列指定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e+O2 Fe2O3B.工业上制备氧气:CO2+H2O O2+C6H12O6C.镁粉在二氧化碳中燃烧:CO2+Mg MgO+CD.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Cu2(OH)2CO3 Cu+CO2+H2O+O211. 下列实验现象或操作描述正确的是A.充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生成黑色物质B.为加快过滤的速度,用玻璃棒在漏斗内不断搅拌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气味的气体12. 空气燃料电池具有高效、安全、成本低等许多优点,电池内发生的总反应化学表达式为:Zn+O2 ZnO,下列关于该种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反应所需的氧气来源于空气 D.电池废旧后不可随意丢弃13. 工业上电解食盐(NaCl)溶液制取氢氧化钠(NaOH):NaCl+H2O NaOH+H2+Cl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Cl可由海水蒸发、精制获得 B.点燃H2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C.氯气(Cl2)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 D.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14.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H2O O2 B.Mg MgO C.MnO2 O2 D.C CO21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K2MnO4中少量的KMnO4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改变B 鉴别硬水与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C 检验N2中混有的O2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D 分离蔗糖和食盐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16. N2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N2是物理变化 B.反应①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反应②中涉及的气体都无色、无气味 D.反应③说明N2有时也能助燃17. 为探究镁条的性质,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一小段镁条,打磨除去镁条表面灰黑色固体;步骤二:取一段打磨后的镁条,用坩埚钳夹持,放到酒精灯外焰上加热;步骤三:另取一段打磨后的镁条,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食醋(主要成分为CH3COOH),产生气泡,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有爆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一可知,镁条是银白色金属,其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氧化镁B.步骤二中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色固体C.步骤三说明,镁条能与食醋反应生成气体,该气体是CO2D.步骤三还意外发现试管外壁发热,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会引起温室效应B.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中一定不含有氧气C.二氧化锰作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可提高产生氧气的量D.葡萄糖、面粉灼烧后都产生黑色物质,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19. 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利用类似的装置急救病人输氧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导管A连接供氧钢瓶B.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C.该装置可以湿润氧气D.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氧气输出速率20.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可以代表KClB.t2时刻后,开始产生O2C.t1时刻后,KMnO4开始分解D.t1~t2时刻间,固体中有三种含钾元素物质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钙元素 ▲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3)氦气 ▲ ; (4)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22.(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A.磷粉 B.氧气 C.金刚石 D.氮气E.干冰 F.石墨 G.明矾 H.氢气(1)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矿石是 ▲ ;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3)使悬浮颗粒凝聚而沉降的是 ▲ ; (4)可用于做烟幕弹的是 ▲ ;(5)称为“未来理想能源”的是 ▲ ; (6)用作粮食保护气的是 ▲ 。23.(7分)水是生命之源,某实践小组进行了如下有关水的实验。(1)水的净化探究①图-1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图-1操作后,液体M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 (写一条)。③图-2中,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加热前下方需要垫 ▲ (填仪器名称)。④图-2装置用于制蒸馏水,可加入 ▲ (填物质名称)比较蒸馏前后硬度的变化。(2)水的组成探究①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反应,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模拟实验装置如图-3。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②如图-3,加热铁粉前,应先通一段时间水蒸气,原因是 ▲ 。③如图4,a端连接的是电源 ▲ (填“正”或“负”)极。24.(5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1)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包装,下列气体中适宜充入的是 ▲ (选填序号)。a.氧气 b.氮气 c.氨气 d.二氧化硫(2)利用干冰可制造舞台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过程中发生 ▲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天然气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燃料。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应在厨房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如右图)。可判断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 ▲ (填“大”或“小”)。(4)生活中常用 ▲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5)把蔗糖隔绝空气加强热,产生焦炭、水和二氧化碳,则蔗糖中一定含有 ▲ 元素。25.(7分)右下图是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1)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填序号)。a. 三者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b. 三者的生成物都是固体c. 甲、丙中的水都可用细沙代替(2)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操作和现象是 ▲ 。(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却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火星四射,原因是 ▲ 。(4)实验甲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5)实验乙中要将点燃的木炭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原因是 ▲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燃烧, ▲ ,放热,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实验丙中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 ▲ 。26.(11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名称:① ▲ ;② ▲ 。(2)加热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填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O2的符号表达式 ▲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4)实验室利用装置B制取O2,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 。(5)实验室能选用装置D收集O2的原因是 ▲ 。若选用装置F利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气体应从 ▲ (填“a”或“b”)端通入。(6)NO在常温下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O2反应生成NO2气体。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可用 ▲ (填序号)。(7)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如右图装置能够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速率快慢,若制备过程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 ▲ ,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27.(7分)空气中O2含量测定的再认识。右下图是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实验装置。(1)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①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②利用图-1装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大于1∕5,可能的原因是 ▲ (填序号)。a.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 b.红磷量不足c.实验中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d.装置一直漏气(2)用镁条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某同学利用图-2实验测定空气中O2含量时,发现产物中还出现少许黄色固体。已知:镁能与N2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原因是 ▲ 。②规范操作下,该同学实验所测得的O2体积分数 ▲ 1/5(填“>”、“<”或“=”)。(3)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图-3为“空气中O2含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图-4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图-3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该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 。②关闭弹簧夹K,将电阻丝通电后引燃红磷进行实验。图-4中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 、 ▲ 。28.(13分)某小组以“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研究主题展开学习活动。一、认识催化剂(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序号)。a.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b.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发生改变c.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d. 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2)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小组同学对淀粉是否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下列探究。①证明淀粉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实验现象是 ▲ 。②步骤Ⅳ中称得的固体质量为 ▲ g。③多次重复步骤Ⅰ~Ⅳ,证明淀粉的 ▲ 和 ▲ 在反应前后均未发生变化,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二、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比较淀粉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装置如图-2。实验 序号 浓度为5% 过氧化氢溶液 体积/mL 物质及质量 待测 数据1 20 / a2 20 淀粉0.5g b3 20 二氧化锰0.5g c①写出图-2中任意一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②小组同学可通过观察两支试管中的 ▲ 来定性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③利用图-3设计对照实验定量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所得三组实验数据如图-4。图-4中的“待测数据”是指 ▲ 。最终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图-4数据中,b ▲ c(填“>”、“<”或“=”)。三、探究不同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硫酸铜溶液也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在常温下,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滴加2滴浓度为5%、10%、20%的硫酸铜溶液,绘制了产生的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和C如图-5所示。①请结合图-5写出两条发现或结论: ▲ 、 ▲ 。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除催化剂种类和浓度外,请再列举两种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