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C.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2.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水分子,表示氢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生成两种原子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3.桃金娘烯醇是生物化工领域的一种产品,下列关于桃金娘烯醇说法正确的是:A.桃金娘烯醇由3个元素组成B.桃金娘烯醇是由10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C.桃金娘烯醇中碳与氢质量比5:8D.桃金娘烯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4.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端是电源的正极B.d试管收集的气体有可燃性C.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D.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与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5.某同学利用身边常见材料自制如图1所示净水器,并利用图2常见市售水质检测仪检测净化后水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通过自制净水器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C.自制净水器中用到的小卵石和纱布起到过滤的作用D.若检测仪所测数值为523,则水中可能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6.同学们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该反应速率较慢,且产物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很难达到理论值。为探究电解水时所需NaOH溶液的最佳浓度,在图1所示装置中分别注入质量分数为10%、12%、14%、16%、18%、20%的NaOH溶液,在9V电压下电解3min,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管a中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上述反应中元素、分子的种类都不变C.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D.电解质量分数为14%的NaOH溶液所产生的氢气、氧气体积比最接近理论值二、填空与简答7.“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①: 。 ②: 。③: 。 ④: 。⑤: 。 ⑥: 。(2)用化学用语完成填空。①3个铜原子: ; ②2个硫酸根离子: ;③2个铁离子: ; ④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1)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铝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C粒子是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是原子,则=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下同)。(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中 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9.我们用的自来水来自天然水的净化,净化流程如图。(1)写出混凝剂名称 ;混凝剂作用是 ;操作的名称是 ;净水过程中试剂A是 (填名称)。(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3)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10.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用这个实验研究水的组成。(1)装置中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2)A与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3)关于电解水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A.通过检验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该过程中分子未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E.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三、科学探究题11.如图是通过电解水来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请根据实验提示,补全内容:【实验原理】:(1)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实验方法】: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分别靠近正、负极的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放出气体。【实验现象】:(2)①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到两电极附近均有 产生。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口观察到 。【实验结论】:(3) 。【问题与交流】:(4)实验过程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1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某小组同学对生活中水展开项目式学习探究。【项目一】水的净化过程(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在净水时,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作用为 。(3)仪器a的名称是 。(4)操作Ⅲ 的名称为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液体M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项目二】认识水的蒸发(5)如图是两杯等体积的水在不同温度下蒸发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已知两杯水的水温分别是50℃和80℃,则温度为50℃的水为 (填序号“A”或“B”)。【项目三】探究水的组成I.如图是同学利用的电解水的简易装置,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6)写出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7)管A中产生的气体用 检验,实验过程中,中间的球形容器内的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B.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C.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该实验能验证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Ⅱ .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粉反应,模拟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用燃着的木条去点气泡,发现气泡能被点着,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9)铁架台固定的中间的玻璃管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10)实验中,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说明 ,点燃气泡时产生 色火焰。【项目四】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和收集氧气的体积,实验数据如表:实验序号 温度℃ 外加电压/V 氧气/mL 时间/s① 15 6 9.9 54.6② 15 9 10.0 23.4③ 15 12 9.0 15.0④ 30 6 9.6 46.2⑤ 45 6 9.7 35.4(11)实验①②③可探究 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 (填实验序号)。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 (写1点)。四、计算题13.计算:青蒿琥酯可治疗疟疾,下图是青蒿琥酯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1)一个青蒿琥酯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2)青蒿琥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青高琥酯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4)连服5日,最多服用青蒿琥酯 mg。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九年级化学上册新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作业》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D C D C B D1.D【详解】A、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如果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都由氧元素组成),则不是单质。因此,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A选项错误;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但中子数可能不同,导致原子质量不同(例如,碳-12和碳-14),B选项错误;C、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核电荷数不同(或核内质子数不同),C选项错误;D、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D选项正确。故选:D。2.C【详解】A、由图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A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选项正确;C、水电解生成的实际上是氢分子和氧分子(两种分子),C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选项正确。故选:C。3.D【详解】A、元素是种类概念,应用“种”而非“个”。桃金娘烯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非“3个元素”,错误;B、化学式表示一个桃金娘烯醇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描述不准确,错误;C.碳与氢的质量比计算为,而非,错误;D计算各元素相对质量总和:碳()>氢()=氧(1×16=16)。碳质量分数最高,正确;故填:D。4.C【详解】A、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a端产生的气体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氢气,所以a端是电源的负极,故错误;B、结合分析A可知,d试管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C、水是电的弱导体,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故正确;D、c中收集的是氢气,d中收集的是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不是质量比,故错误。故选D。5.B【详解】A、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B、自制净水器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净化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说法错误;C、小卵石、纱布可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起到过滤作用,说法正确;D、检测仪数值523在300-600区间,对应会结水垢,说明水中可能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说法正确。故选B。6.D【详解】A、电解水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由图可知,管a收集的气体较多,则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电解水为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但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图2可知,电解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比电解质量分数为18%的NaOH溶液产生的气体体积少,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率不一定越快,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图2可知,电解质量分数为14%的NaOH溶液所产生的氢气、氧气体积比最接近理论值,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1) 表示1个镁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2 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表示2个氯原子 表示2个钾离子 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表示1个亚铁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2(2) 3Cu【详解】(1)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表示1个镁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2;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表示2个氯原子;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表示2个钾离子;2CO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Fe2+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表示1个亚铁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2;(2)3个铜原子用化学用语表示为3Cu;2个硫酸根离子用化学用语表示为;2个铁离子用化学用语表示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用化学用语表示为;8.(1) 二/2 金属(2) 阴离子 8(3)BC/CB(4)B【详解】(1)由图①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氧原子序数为8,氧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核外电子排布依次为2、6,氧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铝元素的偏旁为“钅”,属于金属元素;铝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则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氧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铝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故填:二;金属;;(2)C粒子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2+8+8=1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若D是原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故填:阴离子;8;(3)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B和C的质子数均为16,属于同种元素,故填:BC;(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A与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9.(1) 明矾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 过滤 活性炭(2)煮沸(3)C【详解】(1)向水中加入明矾,其溶于水能形成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则混凝剂名称为明矾;其作用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则操作X为过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则试剂A为活性炭;(2)煮沸能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则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3)分子在不断运动,则烧杯中的水分子慢慢运动到空气中,液态水分子主要集中在下层,少量水分子散布于上层,故选C。10.(1) 氧气/O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气体中,木条复燃(2)2:1(3)BE【详解】(1)在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氢气,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B 管与电源正极相连,所以 B 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O2)。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 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2)A 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氢气,B 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所以 A 与 B 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3)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 “一变多” 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错误;D、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分子发生了改变,错误;E、纯水导电性很弱,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正确。故选 BE。11.(1)(2) 气泡 有蓝色火焰(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增强溶液的导电性【详解】(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产生氢气和氧气,故文字表达式为:。(2)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到两电极附近均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气泡。(3)根据水通电能够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故能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答案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实验过程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12.(1)水分子(2)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3)漏斗(4) 过滤 引流 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5)A(6) 水氢气+氧气 分解反应(7) 带火星的木条 上升(8)ABC(9)Fe+H2OFe3O4+H2(10)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淡蓝(11) 外加电压 ①④⑤ 在温度相同时,外加电压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或在电压相同时,温度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详解】(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所以在净水时,明矾作絮凝剂的作用为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3)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 ;(4)操作Ⅲ 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名称为过滤;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液体M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5)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蒸发越快,单位体积内水分子逸出的越多,A中逸出的水分子相对较少,说明温度较低,所以表示50°C的水为A;(6)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7)电解水时,氧气与电源正极相连,且正极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管A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实验过程中,随着水的电解,产生气体,两侧玻璃管内压强增大,会将水压入中间的球形容器内,所以中间的球形容器内的液面上升;(8)A、水的导电性很弱,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此选项正确;B、与电极N连接的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所以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此选项正确;C、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此选项正确;D、该实验能验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此选项错误。故选ABC。(9)铁架台固定的中间的玻璃管中,水蒸气与红热的铁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符号表达式为;(10)实验中,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氢气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11)实验①②③中,温度相同,外加电压不同,所以可探究外加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外加电压相同,改变温度,所以应选择的实验组是①④⑤;根据实验①②③的数据,在温度相同时,外加电压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或根据实验①④⑤的数据,在电压相同时,温度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13.(1)55(2)384(3)氢(4)550【详解】(1)青蒿琥酯的化学式为,分子中原子个数为各元素原子个数之和,碳原子个数为19个,氢原子个数为28个,氧原子个数为8,则总原子数为个;故填:55。(2)相对分子质量为各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的总和(碳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氢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青蒿琥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填:384。(3),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对比可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填:氢。(4)首次服用2片(100mg),首日包含两次(首次2片+当日1片),之后每日2次、每次1片(每日100mg),连服5日。总剂量:150mg(首日) + 4天×100mg/天 = 550mg,总片数11片(11×50=550mg)。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