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学案)(共3份打包)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学案)(共3份打包)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 1. 了解我国的外交成就,感悟我国外交成就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关系。
2. 明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等,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认识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知识奠基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决定因素:我国的____________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基本内容
(1) 基本立场:____________。
(2) 宗旨:维护____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
(3)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_____、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 基石、基本准则:_________________。它包括互相尊重_____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__________、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国家性质
独立自主
世界和平
主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主权和领土完整
干涉内政
请思考:中国将来强大了会不会走上称霸的道路?为什么?
提示:不会。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起来也不称霸,中国永远不称霸。
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策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战略重大调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习近平外交思想
①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地位: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______
_______,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以“__________”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③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
独立自主
行动
指南
十个坚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外交政策新的部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健全_____________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党对外事工作
2. 习近平外交思想
(1) 意义: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____________,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2) 主要内容
①核心要义: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②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行动指南
3.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_____________的积极因素和__________,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_________作用。
(2) 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_____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和平与稳定
坚定力量
建设性
维护世界和平
议题导学
[情境创设]
议题探究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24年12月5日,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日“瑞宝丸”号渔船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警告驱离。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我们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该海域的一切违法活动。中国海警将持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维权执法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该事件上的态度是如何坚持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的。
提示: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日本船只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中国按照自己的意志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对该事件表明严正的立场,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核心解读]
外交政策及其相关因素
与国家利益 一定的外交政策是由一定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是为实现和维护一定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与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性质不同,外交政策也不同,如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美国的外交政策因国家性质不同而不同
与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变化,会导致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
与国家职能 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活动 的形式 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学以致用]
1. (2025·福州检测)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局势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必须维护和重振国际人道法的权威,必须维护和重振安理会决议的效力,必须维护和重振“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可见,中国(   )
①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④坚持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解析】材料未涉及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①排除。中国外交立足本国国家利益,不是立足共同利益,②排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可见中国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也体现了我国坚持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③④正确。
[情境创设]
议题探究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征程中,领导我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历了一系列风险考验,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办成了不少大事要事,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在联合国等重大场合提出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
1.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有何重大意义?
提示:①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核心解读]
战略伙伴与结盟的本质区别
(1) 战略伙伴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的利益,其目的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不同于集团外交、势力范围外交。中国与伙伴方彼此不受结盟条约和义务约束,行为自由。
(2) 结盟关系的本质是大国联盟,搞军事集团,联合一方对抗另一方。其目的是维护同盟国集团的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学以致用]
2. 在构建和完善中国外交战略建构体系中,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正确义利观、亲诚惠容、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亚洲安全观等外交理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 ②我国引领世界多极化快速发展 ③我国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①错误;我国推动世界多极化快速发展,“引领世界多极化快速发展”说法错误,②排除。
B
学情评价
一、 知识小结评价
[课时网络]
国家利益
习近平
[易错判断]
1. 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
【解析】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领导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担当。(   )
【解析】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但中国承诺永远不称霸,主张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所以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
×
×
4. 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世界各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解析】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5. 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了同共建国家以共同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
【解析】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一带一路”倡议不是要搞结盟、搞对抗,而是要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二、学情随堂评价
考向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2025·珠海检测)2024年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物资,强硬反制美国新一轮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
①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中美冲突的根源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原材料和供应链的争夺 ④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利益的对立是中美冲突的根源,①错误。中美贸易冲突是竞争与冲突加剧的体现,我国的强硬反制表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④符合题意。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错误。
2. 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谋势。发展起来的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外交新举措不断:实施互联互通战略、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国外交,受到世界人民广泛赞赏。这是因为我国 (   )
①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是联合国创始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④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我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不居领导地位,不起领导作用,④错误。
B
考向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广获国际社会认可,为后疫情时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针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流,高举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成为全球共识并见诸行动。这表明(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规则和依据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 ④中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倡议成为全球共识并见诸行动,没有体现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排除。②夸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错误。
D
配套新练案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1. (2025·长沙调研)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德国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愿同中方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由此可知(   )
①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凝聚中德双方力量,引导着国际关系由竞争逐步走向合作 ④德国总理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外交权,通过外交推进合作共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中德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而不是由竞争走向合作,③错误。德国总理是德国的政府首脑,不是国家元首,④错误。
A
2.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没有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有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外交之道”。这一“外交之道”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 (   )
①采取携手共建的基本立场 ②奉行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③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石和基本准则 ④坚持维护各国利益的目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①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错误。
C
3. 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外交在短时间里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态势,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更加鲜明,再次印证了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这得益于(   )
①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我国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③任凭国际风云变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近年来我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②错误。我国外交活动最主要的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这是出发点,④错误。
B
4. (2025·珠海检测)和合共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平安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中国的和合共生理念。这一理念(   )
①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主导权 ③彰显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宗旨 ④表明我国尊重各国的独立权等主权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在国际社会中,中国不起主导作用,“话语主导权”表述错误,②错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错误。
B
5.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进博会已经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这反映了我国(   )
①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合作共赢 ②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 ④开展公共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③不选。材料并未涉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④不选。
A
6. (2025·南昌检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一向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我们的立场。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情况。当务之急是各方保持必要克制,避免乌克兰事态继续恶化甚至走向失控。材料表明(   )
①国际关系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③我国反对以任何名义干涉他国内政 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国际关系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①不选。材料表明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未体现我国反对以任何名义干涉他国内政,③不选。
C
7. (2025·郑州期末)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伟大的思想一旦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就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伟力,并推动这个时代大步向前迈进。下列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③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能超越文明的局限性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我国外交思想的旗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习近平外交思想弘扬了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并不是超越文明的局限性,③排除。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④排除。
A
8. (2025·石家庄月考)对于巴以冲突问题,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是明确而且稳定的,中方支持和平解决冲突,支持阿拉伯国家正当要求,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这说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应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 ③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 ④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③不选。
B
9. 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方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愿同阿方深化战略互信,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这说明中国(   )
①以维护与他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倡导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我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①错误。材料强调中方愿同阿方深化战略互信,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不涉及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④与题意不符。
C
10. (2025·郑州开学考)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并指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继续向加沙人民提供人道援助,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表明(   )
①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④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影响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表明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①③正确。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促进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为了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影响力,④排除。
11.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分歧、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共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这表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
③我国切实维护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
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错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错误。
B
12. (2025·深圳质检)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新冷战”打不得也打不赢,对华遏制不明智、不可取,也不会得逞。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应该计天下利,多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这表明,中美合作(   )
①符合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②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 ③将共同领导并主导世界事务 ④会避免两国间的竞争与冲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表明中美合作符合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①②正确。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会与美国共同领导和主导世界事务,③错误。中美合作并不意味着会避免两国间的竞争与冲突,④错误。
A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同时要尊重各国法律法规,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我们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8分)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宗旨。③中国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尊重各国法律法规,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一带一路”强调多边主义,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每点2分,共8分)
谢谢观赏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新 课 导 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 1. 了解我国的外交成就,感悟我国外交成就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关系。2. 明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等,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 认识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基本内容
(1)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2)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 基石、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请思考:中国将来强大了会不会走上称霸的道路?为什么?
提示:不会。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起来也不称霸,中国永远不称霸。
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策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战略重大调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习近平外交思想
①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地位: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③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外交政策新的部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2. 习近平外交思想
(1) 意义: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2) 主要内容
①核心要义: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②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 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议题探究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情境创设]
2024年12月5日,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日“瑞宝丸”号渔船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警告驱离。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我们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该海域的一切违法活动。中国海警将持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维权执法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该事件上的态度是如何坚持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的。
提示: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日本船只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中国按照自己的意志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对该事件表明严正的立场,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核心解读]
外交政策及其相关因素
与国家利益 一定的外交政策是由一定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是为实现和维护一定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与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性质不同,外交政策也不同,如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美国的外交政策因国家性质不同而不同
与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变化,会导致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
与国家职能 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活动的形式 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学以致用]
1. (2025·福州检测)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局势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必须维护和重振国际人道法的权威,必须维护和重振安理会决议的效力,必须维护和重振“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可见,中国(D)
①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④坚持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材料未涉及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①排除。中国外交立足本国国家利益,不是立足共同利益,②排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可见中国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也体现了我国坚持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③④正确。
议题探究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情境创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征程中,领导我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历了一系列风险考验,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办成了不少大事要事,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在联合国等重大场合提出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
1.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有何重大意义?
提示:①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核心解读]
战略伙伴与结盟的本质区别
(1) 战略伙伴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的利益,其目的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不同于集团外交、势力范围外交。中国与伙伴方彼此不受结盟条约和义务约束,行为自由。
(2) 结盟关系的本质是大国联盟,搞军事集团,联合一方对抗另一方。其目的是维护同盟国集团的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学以致用]
2. 在构建和完善中国外交战略建构体系中,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正确义利观、亲诚惠容、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亚洲安全观等外交理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①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
②我国引领世界多极化快速发展 ③我国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①错误;我国推动世界多极化快速发展,“引领世界多极化快速发展”说法错误,②排除。
一、 知识小结评价
[课时网络]
[易错判断]
1. 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解析】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领导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担当。(×)
【解析】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但中国承诺永远不称霸,主张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所以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4. 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世界各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解析】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5. 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了同共建国家以共同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解析】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一带一路”倡议不是要搞结盟、搞对抗,而是要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学情随堂评价
考向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2025·珠海检测)2024年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物资,强硬反制美国新一轮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C)
①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中美冲突的根源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原材料和供应链的争夺 ④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利益的对立是中美冲突的根源,①错误。中美贸易冲突是竞争与冲突加剧的体现,我国的强硬反制表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④符合题意。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错误。
2. 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谋势。发展起来的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外交新举措不断:实施互联互通战略、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国外交,受到世界人民广泛赞赏。这是因为我国(B)
①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是联合国创始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④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我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不居领导地位,不起领导作用,④错误。
考向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广获国际社会认可,为后疫情时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针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流,高举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成为全球共识并见诸行动。这表明(D)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规则和依据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 ④中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倡议成为全球共识并见诸行动,没有体现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排除。②夸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错误。
配套新练案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1. (2025·长沙调研)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德国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愿同中方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由此可知(A)
①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凝聚中德双方力量,引导着国际关系由竞争逐步走向合作 ④德国总理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外交权,通过外交推进合作共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中德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而不是由竞争走向合作,③错误。德国总理是德国的政府首脑,不是国家元首,④错误。
2.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没有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有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外交之道”。这一“外交之道”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C)
①采取携手共建的基本立场 ②奉行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③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石和基本准则 ④坚持维护各国利益的目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①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错误。
3. 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外交在短时间里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态势,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更加鲜明,再次印证了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这得益于(B)
①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我国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③任凭国际风云变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近年来我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②错误。我国外交活动最主要的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这是出发点,④错误。
4. (2025·珠海检测)和合共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平安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中国的和合共生理念。这一理念(B)
①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主导权 ③彰显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宗旨 ④表明我国尊重各国的独立权等主权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在国际社会中,中国不起主导作用,“话语主导权”表述错误,②错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错误。
5.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进博会已经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这反映了我国(A)
①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合作共赢 ②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 ④开展公共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③不选。材料并未涉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④不选。
6. (2025·南昌检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一向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我们的立场。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情况。当务之急是各方保持必要克制,避免乌克兰事态继续恶化甚至走向失控。材料表明(C)
①国际关系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③我国反对以任何名义干涉他国内政 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国际关系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①不选。材料表明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未体现我国反对以任何名义干涉他国内政,③不选。
7. (2025·郑州期末)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伟大的思想一旦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就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伟力,并推动这个时代大步向前迈进。下列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A)
①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③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能超越文明的局限性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我国外交思想的旗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习近平外交思想弘扬了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并不是超越文明的局限性,③排除。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④排除。
8. (2025·石家庄月考)对于巴以冲突问题,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是明确而且稳定的,中方支持和平解决冲突,支持阿拉伯国家正当要求,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这说明(B)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应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 ③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 ④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③不选。
9. 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方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愿同阿方深化战略互信,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这说明中国(C)
①以维护与他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倡导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我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①错误。材料强调中方愿同阿方深化战略互信,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不涉及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④与题意不符。
10. (2025·郑州开学考)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并指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继续向加沙人民提供人道援助,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表明(A)
①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④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影响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表明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①③正确。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促进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为了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影响力,④排除。
11.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分歧、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共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这表明(B)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
③我国切实维护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
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错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错误。
12. (2025·深圳质检)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新冷战”打不得也打不赢,对华遏制不明智、不可取,也不会得逞。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应该计天下利,多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这表明,中美合作(A)
①符合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②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 ③将共同领导并主导世界事务
④会避免两国间的竞争与冲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表明中美合作符合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①②正确。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会与美国共同领导和主导世界事务,③错误。中美合作并不意味着会避免两国间的竞争与冲突,④错误。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同时要尊重各国法律法规,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我们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8分)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宗旨。③中国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尊重各国法律法规,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一带一路”强调多边主义,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每点2分,共8分)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决定因素:我国的________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基本内容
(1) 基本立场:________。
(2) 宗旨:维护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
(3)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________、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 基石、基本准则:________________。它包括互相尊重______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________、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请思考:中国将来强大了会不会走上称霸的道路?为什么?
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策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战略重大调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习近平外交思想
①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地位: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________,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以“________”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③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________________。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外交政策新的部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健全______________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2. 习近平外交思想
(1) 意义: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________,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2) 主要内容
①核心要义: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②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________的积极因素和________,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________作用。
(2) 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____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议题探究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情境创设]
2024年12月5日,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日“瑞宝丸”号渔船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警告驱离。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我们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该海域的一切违法活动。中国海警将持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维权执法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该事件上的态度是如何坚持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的。
[核心解读]
外交政策及其相关因素
与国家利益 一定的外交政策是由一定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是为实现和维护一定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与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性质不同,外交政策也不同,如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美国的外交政策因国家性质不同而不同
与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变化,会导致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
与国家职能 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活动的形式 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学以致用]
1. (2025·福州检测)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局势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必须维护和重振国际人道法的权威,必须维护和重振安理会决议的效力,必须维护和重振“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可见,中国(  )
①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④坚持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议题探究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情境创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征程中,领导我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历了一系列风险考验,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办成了不少大事要事,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在联合国等重大场合提出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
1.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2.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有何重大意义?
[核心解读]
战略伙伴与结盟的本质区别
(1) 战略伙伴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的利益,其目的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不同于集团外交、势力范围外交。中国与伙伴方彼此不受结盟条约和义务约束,行为自由。
(2) 结盟关系的本质是大国联盟,搞军事集团,联合一方对抗另一方。其目的是维护同盟国集团的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学以致用]
2. 在构建和完善中国外交战略建构体系中,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正确义利观、亲诚惠容、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亚洲安全观等外交理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 ②我国引领世界多极化快速发展 ③我国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一、 知识小结评价
[课时网络]
[易错判断]
1. 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3.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领导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担当。(  )
4. 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世界各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5. 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了同共建国家以共同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
二、学情随堂评价
考向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2025·珠海检测)2024年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物资,强硬反制美国新一轮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
①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中美冲突的根源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原材料和供应链的争夺 ④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谋势。发展起来的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外交新举措不断:实施互联互通战略、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国外交,受到世界人民广泛赞赏。这是因为我国(  )
①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是联合国创始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④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向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广获国际社会认可,为后疫情时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针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流,高举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成为全球共识并见诸行动。这表明(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规则和依据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 ④中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配套新练案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1. (2025·长沙调研)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德国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愿同中方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由此可知(  )
①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凝聚中德双方力量,引导着国际关系由竞争逐步走向合作 ④德国总理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外交权,通过外交推进合作共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没有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有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外交之道”。这一“外交之道”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  )
①采取携手共建的基本立场 ②奉行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③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石和基本准则 ④坚持维护各国利益的目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外交在短时间里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态势,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更加鲜明,再次印证了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这得益于(  )
①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我国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③任凭国际风云变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近年来我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5·珠海检测)和合共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平安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中国的和合共生理念。这一理念(  )
①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主导权 ③彰显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宗旨 ④表明我国尊重各国的独立权等主权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进博会已经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这反映了我国(  )
①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合作共赢 ②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 ④开展公共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2025·南昌检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一向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我们的立场。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情况。当务之急是各方保持必要克制,避免乌克兰事态继续恶化甚至走向失控。材料表明(  )
①国际关系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③我国反对以任何名义干涉他国内政 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2025·郑州期末)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伟大的思想一旦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就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伟力,并推动这个时代大步向前迈进。下列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③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能超越文明的局限性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我国外交思想的旗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5·石家庄月考)对于巴以冲突问题,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是明确而且稳定的,中方支持和平解决冲突,支持阿拉伯国家正当要求,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这说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应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 ③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 ④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方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愿同阿方深化战略互信,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这说明中国(  )
①以维护与他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倡导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2025·郑州开学考)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并指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继续向加沙人民提供人道援助,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表明(  )
①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④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影响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分歧、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共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这表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
③我国切实维护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
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12. (2025·深圳质检)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新冷战”打不得也打不赢,对华遏制不明智、不可取,也不会得逞。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应该计天下利,多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这表明,中美合作(  )
①符合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②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 ③将共同领导并主导世界事务 ④会避免两国间的竞争与冲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同时要尊重各国法律法规,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我们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