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西湾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中山市西湾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西湾外校九月考
化学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端”的观点,认为不断分割的物质,直到无法再分时便得到“端”,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我国的(  )
A.张青莲 B.墨子 C.闵恩泽 D.徐寿
2.中山生活了大量的客家人,客家人自从南下以来,一直保存着酿黄酒的传统习俗。黄酒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熟糯米放凉 B.加酒曲拌匀 C.装容器密封 D.发酵出酒
3.(国庆节作业原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液态氧气
C.石灰水 D.空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向河流中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D.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的体积 C. 过滤 D.倾倒液体
6.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是(  )
A.氨气+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铵
B.镁+氧气氧化镁
C.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化铜铜+水
7.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21% B.19% C.25% D.78%
8.(课本原题)王安石(宋代)《梅花》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蕴含的化学知识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物质是变化的 D.物质有三态变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C. 原子中所有微粒都显电性 D.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条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时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H2O和H2O2是不同的分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同
C.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所有的分子都一定比原子大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1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国庆节作业原题)
A B C D
15.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B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氮气﹣﹣填充食品袋防变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 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为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停止加热时,要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D 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药品(红磷)足量 打开弹簧夹时装置冷却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16.(1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国庆节作业原题)
水______;二氧化碳______;氮气______;四氧化三铁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③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
(3)在实验室进行反应①时,应用 (填坩埚钳或试管夹)夹持木炭,在酒精灯上点燃后,(选填“快速”或“缓慢”) 的伸入集气瓶底部。
(4)反应②中,集气瓶内加少量水的作用是 ;
(5) ①②③这三个反应中,是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是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17.(7分)世界之最2021年1月13日,全球第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问世,它运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运行时速可达620公里每小时,这一发明,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高温超导的“高温”是左右的温度,是相对于至之间的温度而言的,不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高温”。而超导就是超级导电。科学研究发现,当把超导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神奇消失,从而具有超级导电性。
磁悬浮列车不需要燃料,不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气,而液氮在磁悬浮列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在时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液氮具有制冷作用,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向轨道上喷射液氮后,可以降低轨道和车轮的温度,既能保持轨道的超导性,同时也能在列车底部形成气垫,使列车与轨道隔离,减少摩擦和空气产生的气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不需要燃油,液氮的来源也比较丰富,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请通
过阅读这部分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温超导的“高温”,所指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具有环保特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氮在磁悬浮列车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液氮来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上磁铁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种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________。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利用了氮气的化学稳定性,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这个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一)实验台上现有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请结合现有药品与以下装置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
(2)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A.用手握住试管 B.将导管放入水中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O2时,加入的液体药品液面高度应该在    (选填B中的“a”或“b”)处。
(4)收集氧气时,使用 (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5)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性质。小丁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    (填“c”或“d”)端通入。
(二)制作简易供氧器
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家用简易供氧器中的固体药剂是A和B。A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分解出过氧化氢。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催化剂。该同学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简易供氧器,如右图所示:
甲中的B可能是 (写化学式)。乙塑料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
(写一条)。
19.(10分)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慢因素”的实验,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提示: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H2O2溶液的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O2的体积/mL 反应所需的时间/s
① 5 10 20 0.2 100 60
② 30 10 20 0.2 100 6
③ 30 10 20 0 100 180
④ 30 10 90 0 100 100
(1)通过实验①与实验    (填序号)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2)通过实验③与实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其他条件相同时,  。
(3)为了完成本实验,该兴趣小组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选用如图中的    。
(4)如果要证明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了将实验②与实验    (填序号)对比外,还需验证MnO2的 和 不变。其中,将MnO2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重,质量是   (克)。
(5)实验②中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
(6)该兴趣小组成员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获悉:氧化铁、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B.同一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C.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也能发生
D.在很多工业反应中,加入催化剂能起到增加生成物质量的效果
20.(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
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吸氧。
原文作者刘应书、汪波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供氧方式主要有_______ _写出一种即可。氧气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深冷法制氧利用了物质的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差异。
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
由图乙可知,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氧气瓶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________
②健康人不能盲目吸氧。________
③我们人类正常情况下呼吸的不是纯氧
(5分)
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现有500升空气,工业上理论上可以制得
升氧气(提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照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计算)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经实验探究生产的氧气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
①现有高锰酸钾7.15g,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②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需要多少个集气瓶?(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4g/L)请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