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中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预防基孔肯雅热活动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研究人体吸引伊蚊物质的性质 B.研究无毒电热蚊香液的组成C.研究丁香花驱蚊物质的结构 D.研究灭蚊灯诱蚊光谱的范围2.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从“南优2号”到超级稻,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有关米饭的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稻谷碾米 B.清水淘米 C.生火煮饭 D.瓷碗盛饭3.空气是宝贵的资源,下列空气成分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填充入食品包装保鲜 B.用氖气制作试电笔C.用氧气急救病人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端午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B.水沸腾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1g水中约含有3.34×10 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很小D.石蜡熔化——分子种类不变6.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7.下列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后把火焰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捂住试管,后把导气管伸入水中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在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撤离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8.如图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测得的火星大气成分的体积百分比(体积分数);火星与地球的大气成分是不同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大气中氮气的含量大于火星大气中氮气的含量B.假如分别收集一瓶地球和火星上的大气,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火星富含大气中均含有二氧化碳,地球大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假如分别收集一瓶地球和火星上的大气,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9.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乙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实验丁的生成物不同C.从甲乙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更剧烈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吸收有毒物质,防止大气污染10.某催化剂可实现H O与O 反应制备 ,向容器中加入 和适量催化剂,并 不断通入O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在20℃、40℃和( 下进行实验①、②、③,测得H O 的产量随时间的 变化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设计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B .实验①说明:20℃,在0~3h内,随着时间的增加,该催化反应持续进行C.比较实验①、②可知,在0~3h内,40℃比20℃对该催化反应更有利D.实验③中 2h 后,H O与O 不再反应,生成的 开始分解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5分)11.(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臭氧(O )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O ),并放出大量的热。O 的氧化能力比O 强得多。若将O 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 中含有约3%的O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汽车排出废气中的二氧化氮(NO )、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臭氧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这是雷雨天气后空气清新的原因之一。臭氧可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图为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得出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1)臭氧(O )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 色,有 味的气体。(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看到 的现象,原因是 。(3)在臭氧发生器中,氧气直接转化为臭氧,试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减少对大气层的伤害(答一点即可)。(5)由图可知, O 浓度在0-0.08mg/L 的范围内,12.(10分)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本,实验小组的成员利用如下仪器进行探究Ⅰ、工业制取氧气(1)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高压下,使空气液化,利用液氮与液氧的 不同,使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来的主要是液氧,贮存在蓝色钢瓶中。(2)膜分离技术法。利用高分子富氧膜让空气中氧分子优先通过的特性,收集高浓度的氧气。膜的渗透孔径只有几个纳米,细菌和病毒不能通过。由此判断:氧分子直径 细菌符号直径。(选填“大于”或“小于”)氧气。【制取氧气】(3)写出图中a、b所指的仪器名称a , b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装置存在一个问题: 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导管口下端的位置应在 处(填e或f)请写出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如果用该方法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了:(5)收集氧气时能用C装置,是因为氧气 。当看到 时开始收集氧气。13.(7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许多重大的化学发现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某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科学实验探究。【探究蜡烛的燃烧】(1)小明点燃蜡烛后,观察到烛心周围的石蜡熔化,该变化为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小明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若 ,则说明蜡烛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3)小红将点燃的蜡烛吹灭后,产生了一缕白烟,小红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发现蜡烛复燃,此现象说明白烟具有的化学性质为 。(4)如图1,取一支短导管,将其一端伸入焰心,等另一端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到导管口,观察到白烟可以被点燃,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若导管长度过长,则实验容易失败,原因是 。(2分)(5)该小组同学还用数字化传感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曲线 (填“a”、“b”或“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14.(10分)实验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催化剂(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催化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B.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C.催化剂能改变某些反应的反应速率【任务二】探究催化作用(2)称量0.2g二氧化锰,取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图1所示实验。Ⅰ试管①中的现象 ;对比试管①③实验现象,说明 。Ⅱ步骤⑥称量固体的质量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Ⅲ得出结论:说明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有同学提出结论不合理,还需要设计实验测定二氧化锰的 不变【任务三】定量探究催化剂的效果为比较淀粉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收集40mL气体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 5%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催化剂的质量/g 集满所用的时间1 20 不使用 a2 20 淀粉0.5 b3 20 二氧化锰0.5 c(3)实验1的目的是 。(4)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强, 则b (填“<”“>”或“=”)c。【任务四】数字化实验探究催化剂的效果分别取20mL 浓度为5%过氧化氢溶液、0.5g二氧化锰、0.5g淀粉,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4所示。(5)比分析坐标图中的 ac点,可得出的结论是: 。(6)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氧气的压强分数。上述实验过程中虽然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原因 。广东省深圳市红山中学附属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无 B C B C C D二、非选择题(1)淡蓝;鱼腥臭(2)木条复燃;臭氧受热易转化为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3)氧气放电臭氧(4)绿色出行(合理即可)(5)随着臭氧浓度增大,灭菌率逐渐提高(1)沸点(2)小于(3)试管;集气瓶(4)A;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f;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5)不易溶于水;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1)物理变化(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可燃性(4)气态;导管过长,石蜡蒸气冷凝(5)a(1)C(2)Ⅰ.有气泡产生;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Ⅱ.0.2g;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Ⅲ.化学性质(3)作对照(4)(5)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淀粉好(6)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