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学习伴我成长(第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学习伴我成长(第二课时)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学习伴我成长(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分享自身成长经历和为“狼孩”制订成长计划,感受成长离不开学习,知道学习对于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热爱学习。
2.通过案例学习和采访身边的学习者,了解如何在学习中成长,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3.通过分析不同场景和不同活动的学习结果,认识到学习的多种途径,进而通过案例反思,知道不同途径的学习方式,懂得学习不只局限在课堂中。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学习的多种途径,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
2.难点:理解学习对于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活动设计(共2课时)
第2课时 处处可学习
情境创设
1.播放“探险号角”音效。
2.教师:小探险家们,上节课我们解锁了“终身学习”的密码,今天有个更刺激的挑战等着我们。瞧,这是“学习地图”碎片,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修复这张“学习地图”,找到生活中隐藏的知识宝藏,成为一个学习小能手。下面我们就通过合作探究,绘制出完整的“学习地图”,标注出生活中的学习场所及能学到的本领。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3.出示“学习地图”碎片。
“学习地图” 碎片
4.学生交流预设:学生们兴奋地回应,充满期待,大声表示有信心。
学习活动
1.提问:我们先来预热一下,玩一个“接龙”游戏,“接龙”的内容是除了教室,还有哪些地方能学习?一个接一个回答, 答案会实时记录在黑板上,谁先来?
2.学生交流:
预设1:博物馆。
预设2:公园。
预设3:超市。
3.过渡:大家的思维都很活跃!通过参与这个小游戏,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不少灵感。现在,就让我们正式开启“360学习扫描仪”,去探索那些隐藏的学习宝藏吧!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校园中的“学习能量站”并思考自己在不同场所能学习到的内容,初步了解不同的学习途径。
活动一 学习地图坐标解锁:探索地点宝藏
情境创设
教师:小探险家们,我们的“学习地图”修复之旅正式开始啦!现在,我们先在校园这个熟悉的地方展开微型探险。校园里藏着许多“学习能量站”,每个能量站都能让我们学到不同的本领,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学习活动
1.出示“校园微型探险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领取任务单及校园景观图片。
(2)请你选择校园内的五个场景作为“学习能量站”,讨论并记录在这些场景中你能学到什么。
图书馆照片 操场照片 植物角照片
餐厅照片 楼道照片 音乐教室照片
计算机教室照片 校史馆照片 科学教室照片
校园微型探险活动任务单
学习能量站(粘贴图片) 能学到什么
2.小组完成任务单。
3.小组汇报:
预设1:我们能在图书馆阅读书籍,增长见识。
预设2:我们能在校史馆里学到学校的历史,更了解学校。
预设3:我们可以在植物角学到种植的知识。
4.教师:完成校园探险后,我们看看这些生活场景是不是“学习能量站”呢?在这里可以学到什么呢?
超市图片 药店图片 消防站图片
5.学生交流:
预设1:在超市可以学习计算商品价格。
预设2:在药店可以学习常用药品的分类和用途。
预设3:在消防站可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6.小结:看来,学习不只是在学校,很多校外场所也是我们的课堂,每个地方都藏着等待我们发现的知识宝藏。让我们结合刚才的学习来修补我们的“学习地图”吧!
设计意图
将地点拓展到社会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思考,知道学习的更多途径。
7.学生将上述地点图片填充到“学习地图”中。
预设:
“学习地图”
课堂评价
观察各小组是否积极寻找“ 学习能量站”,小组成员之间是否相互配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对能发现独特学习内容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小贴纸奖励。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修补“学习地图”再次梳理所学知识,巩固学习内容。
活动二 学习地图坐标解锁: 发现活动奥秘
学习活动
1.教师过渡:学习无处不在,学习还藏在哪里?让我们来看看小光的故事吧。
2.提问:请大家带着以下两个问题阅读故事:
(1)小光一开始为什么没有朋友?
(2)魔法跳绳教会了小光哪些本领?
3.出示故事《小光的魔法跳绳》。
场景一:课间的尴尬
“我来摇绳,你们都好好跳!”小光一把抢过跳绳,用力甩动绳子。小红被绳子绊倒了,小明也被绳子抽到了手。同学们都皱着眉头说:“小光太霸道了,我们不想和他玩。”
场景二:魔法跳绳的秘密
放学后,小光在操场捡到一根会发光的跳绳。这时,体育老师走过来说:“这是一根神奇的友谊跳绳,只有懂得分享和包容的孩子才能使用它。”老师告诉小光想要和同学一起玩,可以友好地邀请对方,比如:“小明,你愿意和我一起练习双人跳绳吗?”也可以及时鼓励对方,比如:“你跳得比昨天好多了!”
场景三:彩虹跳绳队
第二天课间,小光主动说:“我们组建彩虹跳绳队吧!我摇绳,你们轮流跳。”当小丽跳不过时,小光说:“没关系, 我们先练习短绳。”当小强跳了20个时,小光带头鼓掌:“你太棒了!”大家一起设计了“车轮跳”新玩法,笑声充满了操场。
场景四:魔法的真相
放学后,小光发现跳绳不再发光了。体育老师笑着说:“真正的魔法是友好待人,你已经学会了。”这时,同学们围住小光说:“明天我们一起玩跳房子吧!”
4.过渡:阅读完故事,你们找到刚才问题的答案了吗?
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体验式学习,将抽象的人际交往规则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经验,符合小学生具象化思维的特点。
5.学生交流:
预设1:因为他之前太霸道了,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所以交不到朋友。
预设2:友好邀请:“小明,你愿意和我一起练习双人跳绳吗?”
预设3:耐心帮助:“没关系,我们先练习短绳。”
预设4:真诚赞美:“你太棒了!”
6.提问:小光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跳绳的本领,也学会了如何和同学相处。你们在游戏中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7.小组讨论并交流。
预设1:我们在拔河比赛中学会了团队合作,齐心协力。
预设2:下跳棋时,我总是急着赢,结果被爸爸堵得走不动。他教我要先铺路再前进,现在我会先观察全局再下棋了。我懂得了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要看长远,动脑筋想办法。
8.引导:游戏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还帮助大家学习技能与本领。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地图碎片,把你记忆深刻的一次活动画下来吧!
9.学生绘制地图碎片。
学生手绘图
10.小结:希望大家继续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玩中学、学中乐,把游戏里的智慧变成照亮人生的星光!
设计意图
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生活场景,体会学习的本质,从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课堂评价
1.学生能够阅读材料,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2.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结合自身事例积极分享。
活动三 学习地图坐标解锁:挖掘实践珍宝
学习活动
1.教师:请同学们一起加入“本领探险队”,我们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学习宝藏。
2.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科技馆”“家里”“公园”“超市”都是我们学习的好地方,都隐藏着我们学习的宝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到这些宝藏呢?
3.学生回答预设:仔细观察、动手尝试。
4.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这些方法来把学习的宝藏找出来吧!
5.呈现教材第5页案例:
在科技馆学习 在劳动中学习 向他人学习
6.提问:同学们,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我们应如何学习本领呢?
预设1:要多参与各种活动。
预设2:不能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7.过渡:看来,做事也能长本领,我们有许多本领都是在“做”中学来的。还记得我们在劳动课上的包饺子活动吗?让我们看看同学们的成果。
8.劳动课上包饺子活动图片对比。
(1)左侧图片展示“学习包饺子之前”的照片:面皮粘板、形状不美观。右侧图片展示“学会之后独立完成”的照片:边缘整齐的饺子。
包饺子1 包饺子2
(2)提问:看到这两张照片,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
预设1:这位同学包饺子的技术进步很大。
预设2:原来在包好之前要做这么多练习。
(4)过渡:如果你是照片里的同学,会怎么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今天我们来破解劳动本领的修炼密码,看看同学们包饺子的进阶之路。
(5)过程分解:
①困难阶段:播放学生第一次擀面皮的视频( 动作僵硬、面皮破裂)
提问: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预设:不会用擀面杖,面皮太薄会破。
②学习阶段:展示教师示范步骤图( 撒面粉、均匀用力、旋转面皮)
提问:老师的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预设:要旋转面皮,力量要轻。
③成功阶段:呈现学生第五次练习成果( 光滑圆面皮、饱满饺子)
提问:从失败到成功,他做了什么?
预设: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并反复练习。
(6)小结:在包饺子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对比饺子成品,观察练习擀面皮的过程,看到了从失败到成功的变化。大家明白了遇到困难别放弃,通过观察学习、反复练习,就能掌握劳动技能,真正体会到“在‘做’中学”的乐趣与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学习包饺子前后的成果,直观呈现“学习一实践—改进”的完整劳动过程,通过对比图片的视觉冲击触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理解本领的习得需要反复练习的劳动道理。
9.生活案例拓展。
(1) 提问:在家庭中能学到哪些本领?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你的学习过程吧!
(2)学生小组交流。
10.教师:同学们,请把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学习经历画在我们的学习地图上吧!可以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也可以是在校外生活中学到的本领。
11.学生绘制并补全“学习地图”。
12.学生分享预设:
“学习地图”
设计意图
以修复“学习地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学习场所,自然过渡到后续学习活动,强化生活处处可学习”的理念。
课堂评价
1.知识理解:能说出“请教→练习→改进”“做” 中学三步法,举例说明解决劳动困难的方法。
2.实践能力:能正确使用擀面杖擀面皮,完成从和面到煮饺子的完整流程。
3.合作意识:小组分工明确,主动帮助同伴解决困难,积极参与讨论分享。
设计意图
以“学习地图”为核心隐喻,将抽象的学习要素转化为“观察的眼睛”“实践的双手”“思考的大脑”等具象概念,契合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通过类比探险家拼凑地图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学习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从碎片化的学习体验中提炼出可迁移的学习策略,形成结构化的学习认知。
课堂小结
亲爱的探险家们,通过今天的探索,我们拼凑出了完整的“学习地图”。观察的眼睛让我们在生活场景中发现学习的宝藏,只要用心观察,生活处处都是知识的宝藏;实践的双手是把知识变成能力的魔法棒;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大脑帮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请教、在失败后学会总结、在创新时学会想象,这些思维火花让我们的学习之旅充满惊喜。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