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学习有方法(第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学习有方法(第二课时)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学习有方法(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分享交流,知道更多有助于学习的方法,并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2.通过分析故事案例、参与观察与提问挑战赛等学习方式,理解“问题意识”对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善于观察、勇于思考、积极质疑的学习素养。
3.通过调查作业完成效率情况、分析具体事例,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通过制订时间表的活动,体验合理规划时间带来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学习的主人;能克服畏难情绪,敢于提问,带着问题去学习。
2.难点:学会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提高效率,初步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坚强的意志。
教学活动设计(共3课时)
第2课时 多在心中画问号
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宝藏,今天我们要继续探险,前往一个神秘岛屿一“问号岛”!岛上藏着一件能让人变聪明的终极宝藏,但只有用“问号钥匙”才能打开宝箱。猜猜这把钥匙是什么?没错,就是你们脑袋里的小问号!现在,让我们先通过一道“星空谜题”热热身吧!看看这张图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出示星空图(夜空中有闪烁的星星)。
3.教师:看到这片星空,你的小问号是不是“叮”地亮起来了?快把问题发射出来!
4.学生交流:
预设1:星星为什么一闪一闪的?
预设2:星星是怎么来的?
预设3:为什么星星是黄色的?
5.过渡:大家的问题太棒了!其实历史上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是“问号猎人”。比如,有个叫牛顿的小男孩,被一颗苹果砸中后疯狂地追问“ 为什么苹果往下掉?”,后来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提问就像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今天,谁能获得打开宝箱的金钥匙呢?现在开启“魔法问号发射活动”。
6.出示规则:
(1)每个人在一分钟内在便利贴上写下最想探索的问题,投入魔法箱。
(2)挑战成功的小组可以获得“问号勋章”。
(3)终极宝藏的秘密将在下课前揭晓。
7.学生完成。
8.过渡: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心中的小问号。
活动一 魔法问号发射行动
案例呈现
1.教师:“问题”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得好,就要多在心中画问号。你心中有哪些小问号呢?
2.出示教材第16页两幅图。
设计意图
呈现书中星空图和拥堵公路图,旨在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他们试着提出问题。
3.我心中的小问号。
(1)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两幅图,会有什么疑问呢?
(2)学生交流:
预设1:为什么夜空中会有星星?
预设2:为什么星星一闪一闪的?
预设3:城市里为什么经常堵车?
(3)过渡:同学们,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同学勇敢地提出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展现了你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也为我们课堂的深入交流增添了宝贵的火花。然而,我也注意到,有部分同学或许心中有疑问,却选择沉默,有问题却不敢直言。咱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看看你能从故事中学到什么。
学习活动
1.出示《宋濂的故事》。
元末明初,有个叫宋濂的人。他从小就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一定要找到答案。他曾经冒雪行走数十里登门拜访老师。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为他解答。由于天气寒冷,宋濂的脚都被冻伤了。宋濂这种勤学好问的品质,为他后来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打下了基础。
2.提问:宋濂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这些成就得益于他的哪些品格?
3.学生交流:
预设1:他成为明朝著名的散文家。
预设2:得益于他勤学好问的品格。
4.过渡:是的,同学们,提问的好处有很多,提问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好奇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可以增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老师这里也有一首《问号之歌》,分享给大家。
问号之歌
世界充满了问号。
花朵里有问号,
烟雾里有问号,
天空、海洋和陆地上,
到处都有问号。
多在心中画问号,
凡事多问为什么。
5.提问:在看完宋濂的故事和《问号之歌》后,有些同学还是不愿意提问或者害怕提问,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心态?你与他们有类似的情况吗?
设计意图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并能由此及彼,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自己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以此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提升认识,同时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6.学生交流:
预设1:我不好意思提问。
预设2:我担心我的问题太傻了。
7.过渡:原来同学们是有这样的担心呀!咱们再来看一个故事。(出示故事)
有一位老师经常鼓励学生提问题,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总是争先恐后地提问。即使提出一些看似天真的疑问,学生也不会觉得难为情。因为,在老师眼里,能提问题是爱思考的表现。
8.提问:为什么说“能提问是爱思考的表现”呢?
9.学生交流。
预设1:因为提问代表我们在思考。
预设2:因为提问代表我们对这件事充满好奇。
10.小结: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共同见证了勇气与智慧的碰撞,每一个被勇敢提出的问题,都是心灵深处对知识渴望的火花。同学们从最初的犹豫到后来的畅所欲言,不仅展现了个人成长的轨迹,也诠释了提问的力量。希望同学们都能勇于提问和发言,回答错了也没关系,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找到正确的答案,相信同学们都能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课堂评价
从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与提问能力、课堂参与表达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能否准确提炼宋濂的成就和品格;能否结合《问号之歌》理解提问对知识探索的价值,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问号”。
批判性思维与提问能力:在讨论“害怕提问”时是否展现反思意识(如分析“问题太傻”背后的心理机制);能否通过“能提问即爱思考”的讨论,建立提问与思维品质的逻辑关联。
课堂参与表达能力:在交流环节的发言质量(如观点是否清晰、论据是否紧扣文本);是否通过故事类比、诗歌意象等素材拓展表达维度(如用“勇气与智慧碰撞”比喻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且生动的情境案例,为学生提供一个鼓励提问的课堂氛围。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鼓励提问这一理念。
活动二 观察与提问挑战赛
[情境创设]
教师:全体同学注意,我们收到两份挑战函,请各小组选择任意一个任务,完成提问挑战,5分钟之内提问最多的小组获得“最佳团队奖”。同时,我们也会在完成挑战的过程中,选出“最佳小侦探”和“最佳小探员”。
案例呈现
1.学生选择任务:
任务一:“秋巫师”施了魔法,植物们一夜之间变了模样,叶子变色、果实掉落。请派出“植物侦探团”速速前来侦查,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我们身边会发生哪些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你有什么疑问?
任务二:经过了一个盛夏,校园中是否发生了变化?各位小探员快快出动,看看经历了一个暑假后,校园中的植物和小动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吧。
设计意图
通过任务,让学生仔细回顾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进一步思考、提问。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提问的乐趣,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
学习活动
1.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挑战学习单,通过思考、讨论,把你们小组想到的记录下来吧!
观察与提问挑战赛学习单
观察发现望远镜 任务
小组观察记录(把你发现的变化或问题记录下来)
小组提出的问题
答案探秘岛 最想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法:
智慧交流站 小组内最有趣的问题:
给我的启发: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单,帮助学生梳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逐步深入。从问题中挑选出最想解决和最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提问的快乐,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
2.学生小组活动。
3.学生交流分享:
预设1:我们组选择任务一, 我们观察到秋天树叶会变黄,天气会转凉,我家猫咪也变得特别爱掉毛。所以我们的问题有:为什么叶子会变颜色?是什么让气温发生了变化?猫咪为什么爱掉毛?我们最想解决的问题以及最有趣的问题都是:猫咪为什么爱掉毛?我想这个问题要上网查一下或去宠物医院问一下。这是张新提出来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都没有想到。
预设2:我们组选择任务二。我们发现校园的人工湖中多了一些金黄色的鱼,每当有人从湖边经过,它们都会慢悠悠地游过来,把嘴露出水面。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这些鱼为什么不怕人?它们是什么品种?这也是我们组最想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去找了科学老师,科学老师给了我们一本鱼类动物图谱,让我们从中找一找答案。我们拿着图谱去和鱼做对比,最终知道了这是锦鲤。而且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知道锦鲤的记忆力很好,锦鲤能记住喂食的时间和地点,听到脚步声就会游过来。
4.教师:同学们竟然通过平时细致地观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真要为你们的观察能力和提问能力点赞!今天每一位提出问题的同学都是“最佳小侦探”和“最佳小探员”,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今天提出问题最多的“最佳团队”!
课堂评价
请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和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以下五个问题进行打分,1 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
课堂评价表
问题1:我经常带着问题去学习。
问题2:我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
问题3: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
问题4:我经常就不懂的事情向父母提问。
问题5:提出问题后,我能主动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多在心中画问号”,让我们认识到“多在心中画问号”的重要性。多提问,让我们的学习充满动力、永不止步。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用问号开启新知识的大门,不断攀登学习的高峰,成就更加精彩的自己。
板书设计
多在心中画问号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