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科技力量大(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科技力量大(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4.科技力量大(第一课时)
本课内容分析
“科技力量大”作为第二单元“爱科学学科学”的起始课,旨在引导学生从寻找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入手,思考这些产品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激发学生对身边科技产品和科学知识的关注。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尝试用科学知识说服古代小朋友,从而深刻体会到科技对改变人类观念的巨大作用。同时,通过讲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及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验证仍难以改变当时人们观念的故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科技提升国力”的话题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科技在提升国力方面的多维度表现,深刻认识到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
本课共有三个话题,分别是“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观念”和“科技提升国力”。
“科技改变生活”这一部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科技就在我们身边,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教材通过“冰箱”和“车载导航”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借助“活动园”板块,以“爱科学”小组为范例,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通过实验验证、合作探究等方法,收集一天中使用的科技产品,进而想象离开科技产品后人们生活的样子,帮助学生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通信的演变为例,引导学生选择衣食住行中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了解其演变过程,感受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会从古至今科技在改变人们生活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科技改变观念”这一部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技可以不断重塑人们的观念。教材借助“活动园”板块,以“爱科学”小组的“神话穿越”活动为例,通过学生和古代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说服古代小朋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能够改变人们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教材中的“阅读角”介绍了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过程,尽管哥白尼的观点最初并未得到广泛重视,但随着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验证,哥白尼的观点逐渐被接受,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阅读短文,学生感受到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改变人们的观念是非常困难的。据此,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科技改变想法的故事,了解科学知识如何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深刻体会科技不仅能改变人们的生活,还能改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感受科技发展的重大意义。
“科技提升国力”这一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活动园”板块中,通过阅读“爱科学”小组的代言词,初步了解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和贡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为祖国的高新技术代言的热情。从准备到交流的过程,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科技发展对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教材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提升国力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教学活动准备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科技产品大搜索”活动,寻找身边的科技产品,从而感受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初步体会到科技的重要作用。
2.通过续编故事、小组合作探究“衣食住行的演变”等活动,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变,深刻感受科技的重要作用。
3.通过与古代小朋友对话、参与辩论,学习使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等活动,感受科学的魅力。
4.通过为祖国高新技术代言的活动,体会到科技在不同领域飞速发展,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认识科技进步与创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2.难点:知道科技能够改变生活,感受到科技的巨大力量。
教学活动设计(共3课时)
第1课时 科技改变生活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随着第二单元学习的开启,欢迎大家加入“科学小达人”训练营。在本单元,大家需要完成“科学小达人”任务单上的各项学习与活动任务,包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各列举一项改变生活的科技产品,完成“衣食住行”某一方面的古今演变调查,了解一个科学家故事,列举一项我国伟大的科技发明、说出三个以上科学家具有的品格,树立一个科学小目标,掌握一个生活中的科学小妙招并分享完成目标的方法。完成以上任务的同学,将获得“科学小达人”奖状,并有机会成为校园科技节宣讲员,期待大家的出色表现!
“科学小达人”任务单
任务内容 完成情况 我的感受
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列举一项改变生活的科技产品 □已完成 □未完成
完成“衣食住行”某一方面的古今演变调查 □已完成 □未完成
了解一个科学家故事 □已完成 □未完成
列举一项我国伟大的科技发明 □已完成 □未完成
说出三个以上科学家具有的品格 □已完成 □未完成
树立一个科学小目标 □已完成 □未完成
掌握一个生活中的科学小妙招 □已完成 □未完成
分享完成目标的方法 □已完成 □未完成
教师:同学们,科技就像一位“隐形伙伴”,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化身“科技小侦探”,去探秘身边的科技,发现那些藏在衣食住行里的科技奥秘,探索科技背后的奇妙世界吧!
设计意图:“科学小达人”任务单紧扣单元学习重点,清晰呈现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多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任务单将作为核心评价要素,通过多维度评价,切实达成以评促学的目的。
活动一 寻找科技产品
情境创设
教师:同学们,科技产品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手机到智能家电,它们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科技产品,解开科技改变生活的秘密。
学习活动
1.教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进行了采访,从“衣食住行”某一方面,对比每一代人的童年生活有何不同。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2.学生交流。
预设1:我想说“行”这方面。我爷爷小时候出远门主要依靠步行、坐马车或者乘船;我爸爸小时候出远门会坐长途汽车或绿皮火车,他说有一次去天津,路上用了10个小时;但我们现在去天津只需半小时就到啦!
预设2:我想说“衣”这方面。我奶奶小时候几乎没穿过新衣服,都是捡她姐姐穿不了的旧衣服,上班后才买了一块布,给自己做了一件新衣服;我妈妈小时候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穿新衣服;而现在,我妈妈基本每个月都会给我买新衣服,换季的时候也会买。妈妈常说,现在的衣服不仅款式好看,而且还防晒、轻薄、防雨,都是高科技。
设计意图
通过对长辈的采访,了解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后面学生思考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做好铺垫。
3.教师:同学们,对比不同年代的童年,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带着这份收获,开启下一段发现之旅吧!请大家观看视频,化身探索者,寻找那些隐藏在视频中的科技产品吧!
4.观看视频:《生活中的科技》(视频内容: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展示,例如智能音箱、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
5.提问: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发现?
6.学生交流。
预设1:智能音箱通过语音操控,可以播放音乐、查询信息等,方便人们使用。
预设2:无人机帮助人们轻松进行高空拍摄作业。
预设3:扫地机器人可以打扫地面卫生,解放人们的双手。
预设4:指纹门锁可以让人们不用带钥匙。
预设5:导航仪可以帮助人们指引前行的路线,避免走错路,节省出行的时间,确保行车安全。
7.教师:是呀,这些随处可见的科技产品早已走进千家万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快乐。现在就让我们用发现的眼睛,一起来完成“科技产品大搜索活动”。请你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科技产品?它们有哪些作用?
8.学生交流。
预设1:电子白板方便老师和同学课上演示。
预设2:空调可以使教室更凉爽。
9.提问:科技已经悄然融入生活,你们知道我们每天会使用到哪些科技产品吗?下面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收集一天中我们可能会使用的科技产品,完成以下学习单。想象一下,如果离开了这些科技产品,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科技产品大搜索学习单
时间 地点 科技产品名称 作用 离开科技产品后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环境中寻找科技产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科技产品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0.学生交流。
预设1:早上,妈妈用烤箱帮我做饭,爸爸开车送我上学。如果离开了它们(烤箱和汽车),爸爸妈妈就会更辛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照顾我。
预设2:学校的铃声是自动播放的。没有它,学校还得派专人打铃。学校这么大,我们可能听不到铃声,上课也许会迟到。
预设3:我们在计算机教室上信息课,教室有很多台电脑。没有电脑,就没法上信息课,更不能上机操作了。
11.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再次感受到科技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课堂评价
1.能够通过观看视频、回忆生活,发现身边的科技产品,感受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交流,对科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能够回忆并分析科技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活动二 通信的演变
学习活动
1.过渡: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就围绕“通信”这一话题,一起来探究讨论。
设计意图
以“通信”为例,组织全班共同探讨通信方式的演变过程,为后续小组合作探究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奠定基础。
2.提问:老师给大家讲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将军打了胜仗,他就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上,可是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他要怎么办呢?请你与小组内的同伴共同续编故事结尾吧!
传送捷报
3.学生交流。
预设1:我觉得他有可能骑马送信,如果很远的话,就需要很多人接力送信。
预设2:还有可能让信鸽送信。
预设3:我知道古代的烽火台是用来传送消息的,他有可能用这种方法。
预设4:竹筒传书。在古代,人们把写好的信放在竹简里,让它顺着水流漂到下游,收信的人就能收到了。
预设5:邮驿传信。
4.提问:听了以上同学续编的结尾,大家认为上述送信方式存在哪些缺点?
5.学生交流。
预设1:我觉得烽火传递信息很快,一下子就能让很远的地方看到。但是,它只能传递简单的信息,比如有敌人来了,不能具体说明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2:信鸽能自己找到路,不用人一直跟着。但是如果鸽子在途中被别人抓住,信就无法送到了。
预设3:邮驿传信可以传递更详细的信件,不像烽火只能传递简单的信号。但是,驿站需要经营管理,花费不小。而且,如果路途太远,传递信件需要的时间也会很长。
预设4:竹简传书不用专门派人送,比较方便,而且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如果水流方向不对,信就送不到了。
6.过渡:同学们的担心正是古代通信方式的不足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现代,通信方式又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手机、电脑等新的通信工具。对比古今通信方式,你发现了什么?和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吧。
7.学生交流。
预设1:科技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可以随时和远方的家人、朋友聊天,不用等很久才能收到消息。
预设2:信息传递更安全,也更省钱。
8.小结;同学们,从古代的烽火传信、飞鸽传书,到如今便捷的网络通信,通信方式的进步是巨大的。过去,信息传递不仅慢,而且内容受限;如今,人们随时随地都能畅快交流。通信方式的发展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课堂评价
1.能够通过续编故事、古今对比等方式,发现科技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通信方式。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交流,了解到通信的演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活动三 衣食住行 “进化记”
学习活动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完成了关于“通信发展”的探究。下面请各小组,从衣食住行中任选一方面,探究其演变,对比古今生活的不同,并谈谈你的感受。
2.教师出示学习单。
______________的演变学习单
领域 古代 现代 特点 感受
例:交通工具 马车 汽车 马车:速度慢,舒适度差,效率较低
汽车:速度快,比较舒适,效率高
3.教师示例:古代交通以畜力车为主,如马车,其速度慢、舒适度差、效率较低。到了近现代,汽车出现并迅速普及,速度大幅提升,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极大改善,还能适应多种复杂路况,极大提升了出行效率。交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
古代马车 现代汽车
4.小组合作学习:从衣食住行中任选你感兴趣的一方面,探究其演变过程,对比古今的不同,完成学习单后分享你的感想。
设计意图
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任选衣食住行中感兴趣的一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感受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体会从古至今科技在改善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5.学生交流:
预设1:古代的计时工具是日晷,会受天气影响,无法精准计时。现在的计时工具有很多,手机、钟表都能根据卫星定位随时校准时间。我感受到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生活更便捷了。
预设2:古代人住的基本是草房,房屋中没有暖气和空调,到了冬天会很冷,夏天又很热。现在我们住在高楼里,房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有暖气,有空调,冬暖夏凉很舒服。
6.小结:我们共同探索了衣食住行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科技是推动这些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力量。从粗布麻衣到功能各异的现代服装,从果腹食材到丰富多样的美食,从简陋住所到舒适住宅,从步行、畜力出行到高铁、飞机……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
课堂评价
1.能够完成学习单,发现科技悄然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小组讨论探究和班级分享交流,了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见证了科技的神奇力量。科技无处不在,它让人们的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适。同时也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单元学习任务单,看看是否有可以完成的任务。
板书设计
科技改变生活
无处不在 生活便利
古代 现代
安全 舒适 高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