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走近科学家(第三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走近科学家(第三课时)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5.走近科学家(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体验科学家的生活,感受科学家在科研中所经历的艰辛;通过倾听科学家的心声,感受他们对科研的执着与坚守。
2.通过分析王建宇团队“为月球量身高”的案例,梳理“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反复验证→成功应用”的科研路径,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科学家潜心研究的动力。
3.通过学习我国科学家的事例及设计科学家勋章,学习“爱国奉献”“无私奉献”“执着求实”“勇于质疑”等科学家精神。
4.通过探寻生活中的科学,感受科学源于生活,并通过体验发明活动,经历“问题诊断→方案迭代→成果展示”完整流程,培养“普通人也能改变生活”的创新自信。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案例分析,知晓科学家具有爱国、坚持、质疑等良好品质,理解这些品质对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意义,并将抽象品质转化为学生可感知、可实践的日常行为。
2.难点:理解发明创造源于生活需求,科学家与普通人皆可通过观察、思考和尝试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活动设计(共3课时)
第3课时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导入新课
教师:前两节课,我们共同破解了科学家的“科研密码”和“品格密码”,学习了科学家的研究路径和他们可贵的精神品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这一课时。
活动一 科学家在身边
情境创设
1.教师: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视频,想一想,这些科技发明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
2.教师播放视频(“复兴号”高铁、无人机喷洒农药、智能垃圾分类视频)。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我国前沿科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活动
1.教师:视频看完了,这些科技发明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学生交流:
预设1:高铁让我们能更快地到达其他城市。
预设2:无人机可以更加高效地给农田喷洒农药,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3.教师:说得真好!那你们知道这些发明的创造者是谁吗?
4.学生回答预设:是科学家。
5.教师:没错!科学家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发明创造就在我们身边。下面请同学
们根据线索提示,找出相对应的科学家吧!
6.出示线索卡:
谜题1 线索1: 线索2:她从古籍中找到灵感 线索3: 85岁获诺贝尔 线索4:青蒿素的发现,极大地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让全球数十亿人受益
谜题2 线索1: 线索2:他让汉字告别铅与火 线索3:被称为“当代毕昇”。 线索4:我国绝大多数书籍和报纸使用这套系统,减少人力、财力
谜题3 线索1: 线索2: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线索3: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线索4:彻底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线索卡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线索猜科学家,将科学家的主要贡献,以及发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科学家相关联,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为人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7.学生回答。
预设1:谜题1是屠呦呦。
预设2:谜题2是王选。
预设3:谜题3是袁隆平。
8.教师:同学们根据线索很快就找到了答案,那你能从线索中发现这几位科学家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吗?
9.学生回答预设:我发现他们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幸福感。
10.小结:科学家不仅改变了世界,更让我们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技术红利。
课堂评价
1.了解科技发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能够感受到科学家离我们并不遥远,了解他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活动二 身边的“发明家”
案例呈现
1.教师:其实啊,不仅是科学家,我们很多普通人也可以进行发明创造,很多发明构想都源于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不断涌现的发明创造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教师出示故事。
黄闵羚,自2003年至今,她的四项发明都获得了国家专利。
2003年的一天,还在凤凰西街小学上五年级的黄闵羚在用订书机订本子时,发现两个书钉总不在一条直线上。“为什么不能发明一种可以一次钉两个钉的订书机呢?这样两个钉子就可以在一条直线上了。”为了完成这项发明,她让爸爸带她到印刷厂参观,在参观中,她发现工人正将垒得高高的已订好的书本数数、打包,于是她又联想到可以在订书机上装上一个计数器。
第一个发明获得了成功,黄闵羚的创造欲被激发了起来。有一次,在上学路上,她看到工人在焊接物件,阵阵强光让行人睁不开眼。她知道这种强光对眼睛有害,但工人师傅怎样保护眼睛呢?通过调查,黄闵羚得知电焊工在工作时要使用透光性很差的遮光镜,但在观察焊点情况或检查焊接质量时则要移开面罩。面罩一会移开一会罩上多麻烦,于是黄闵羚发明出了“手控遮光电焊面罩”,不用移开面罩,用手就可以控制附着在面罩上的遮光镜的活动。
还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才烧好几个菜,液化气就用完了,不得不等液化气站送气。这件事给黄闵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液化气不足的时候不能预报呢?”“液化气钢瓶缺气提醒装置”由此诞生。
此外,黄闵羚还发明了“可任意定位的门”。说起自己的成就,小姑娘腼腆地笑了:“我觉得只要平时善于观察生活,留心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不足,任何人都能成为小发明家。”
设计意图
通过真实故事,让学生知道科学发明离他们并不遥远。
学习活动
1.提问:同学们,听了黄闵羚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交流。
预设1:她的发明灵感都来源于生活。
预设2:原来发明创造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遥远。
3.教师:同学们,黄闵羚是怎么成为“小小发明家”的?
4.学生交流。
预设1:她善于观察生活,能发现生活中的需要和不足。
预设2:她善于行动,能把想法变为行动。
5.教师:我们班的黄鑫大家都认识,但是你们知道他还是个“小小发明家”吗?我们掌声有请他来说说自己的故事吧!
6.学生回答预设:我特别喜欢捣鼓小发明。有一次,我看到妈妈打扫沙发缝隙特别费劲,我决心做个能清理缝隙的小工具。我找来家里废旧的筷子,把它们用橡皮筋绑在一起,做成一个长柄。又翻出旧牙刷,将刷毛那端固定在筷子柄上。一开始,绑牙刷的那头老是固定不牢,不是角度歪了,就是容易掉。我尝试了好几种固定方法,换了不同的橡皮筋,反复调整位置,经过多次失败,终于成功了。拿着这个自制的清洁工具,妈妈终于能轻松地清理沙发缝隙了,我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啦!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明白科学发明的起点离不开“细心观察”“付诸行动”。
7.教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黄鑫同学!两位同学的故事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
8.学生交流。
预设1: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时刻对生活充满好奇。
预设2:我们要多总结生活经验。
预设3: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到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
预设4: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9.小结:如果同学们也能具有这样的品质,相信未来,你们都有机会成为“小小发明家”!
课堂评价
1.通过真实故事,了解普通人成为发明家所拥有的特质。
2.能够通过学习“小小发明家”的事例,对生活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勇于尝试。
活动三 我是“校园发明家”
案例呈现
1.教师过渡: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科学家的知识,下面我们也来体验当一个“小小发明家”。
2.播放校园生活短片:午餐排队拥挤、课间操搬运器材困难、课桌尖角撞到同学。
3.教师:同学们,短片中这些校园生活场景大家熟悉吗?你们在校园里遇到过哪些不顺心的事?
4.学生交流。
预设1:黑板擦用久了擦不干净,粉笔灰到处飞。
预设2:我的水杯总是摔到地上,杯盖都摔坏了!
预设3:课代表每天收作业要花很长时间。
预设4:我总是碰到桌角,可疼了!
5.教师: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但如果能解决,那就会让校园生活更美好。今天,我们就是“校园发明家”,用智慧创造解决方案!
学习活动
1.教师分发任务卡和材料包。
任务卡:水杯易摔、黑板擦擦不干净、作业收取费时、桌角改进。
材料包:提供图纸、彩纸、黏土、磁贴、剪刀、胶棒等材料辅助模型制作。
2.教师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每组选择一个校园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小发明”。
(2)在纸上设计“小发明”草图,或用黏土制作模型。
(3)最后给你们的“小发明”命名。
(4)派代表汇报:“小发明”的名字、功能、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校园问题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体会发明创造的乐趣与价值。
3.小组合作研究。
预设1:我们组选“水杯易摔”问题,想设计一个“弹簧防摔杯”,杯底加弹簧缓冲。
预设2:我们组要解决“作业收取费时”问题,想设计“自动收作业机”,用扫描仪分类作业。
预设3:我们每天都要使用黑板,黑板擦使用频率较高,擦不干净可不行,我们打算设计一个“六面黑板擦”,一块顶六块!
4.创意展示“小发明”发布会。
(1) 教师:时间到!现在进入“小发明”发布会。每组用1分钟的时间介绍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实用奖”。
(2)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1: (举着黏土模型)这是“防撞课桌角”,用软胶套包住桌角,印上“小心碰撞”的标语。(展示可拆卸设计)
预设2: (展示彩纸草图)这是“六面黑板擦”,它有六个面,能使用得更久,我们叫它“黑板小卫士”。
5.班级评价并投票。
(1)学生相互点评。
(2)“小发明”发布会学生投票。
预设1:我投“防撞课桌角”,因为上周我胳膊被撞伤了,这个发明很实用!
预设2:我喜欢“六面黑板擦”,超级有创意!
6.教师颁奖。
7.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和创意,让老师耳目一新。还记得新闻里的小学生发明的智能垃圾桶吗?他们还申请了国家专利保护自己的创意。如果你们的发明成功了,也要记得申请专利哦! (板书:申请专利,保护创意)
设计意图
结合小学生申请专利案例,初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课堂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维度 评价要点 他评
合作能力 组员分工明确,积极参与讨论 ☆☆☆
问题分析 能准确指出案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创意设计 设计有针对性,体现观察生活的细节 ☆☆☆
课堂小结
今天的“校园发明家”们让老师大开眼界!只要善于观察、敢于尝试,每个人都能用智慧让生活更美好。课后,请同学们拿出“科学小达人”任务单,看看我们又完成了哪些学习任务,争取早日成为“科学小达人”。
板书设计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观察生活+勇于尝试→智慧改变生活
申请专利,保护创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