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课时)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2.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开展游戏及寻找生活中的规则,感受规则的普遍性,知道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2.通过对规则作用的探讨,体会规则带给人们的有序、公平、安全的环境,从小树立规则意识。
3.通过交流分享及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规则的认
识,懂得在规则面前一律平等。知道规则是对每个人的约束和保护,体验遵守规则带来的积极情感,自觉成为规则的维护者和践行者。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交流分享,理解规则的含义,激发遵守规则的愿望,并为能够自觉做到遵守社会规则感到骄傲和自豪。
2.难点:体会到规则带来的好处与作用,在生活中,能够守住底线,不被私人感情所影响、不盲目从众,自觉成为遵守规则的践行者和维护者。
教学活动设计(共2课时)
第2课时 守规则靠自觉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它虽然藏在不同的角落,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则,才让我们的生活有序安全、多姿多彩。这节课我们将根据自己的表现,来判定是否能担当得起“规则之星”的荣誉称号!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规则之星”的标准吧!
规则之星
“规则之星”评选标准
评价维度 (加油) (良好) (优秀)
规则之星 知道生活中存在各种规则,在监督和约束下能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在他人的帮助和督促下能够遵守规则,但规则意识较弱。 懂得不同的规则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主动遵守各项规则,但偶尔会受环境影响而需要他人提醒才能做到遵守规则。 能够主动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严格遵守各项规则,见到错误行为能够自觉抵制,并主动劝阻他人停止违规行为,具有社会责任感。
设计意图
借助“规则之星”评定标准的回顾,巧妙地将本节课与上节课内容相连接,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感,为争当“规则之星”奠定基础。
活动一 我和规则的故事汇
情境创设
教师:今天咱们班要召开一次遵规守纪交流会,同学们要与伙伴共同分享你在遵守规则方面的经验与做法。
学习活动
1.她的做法值得我学习。
(1)教师: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在遵守规则方面都做得特别出色。但是你们知道吗?这些规则只有在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守时,它们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极致,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今天我们的朋友笑笑要与大家交流她在自觉遵规守纪方面的一些做法,让我们来听听她怎么说。
(2)播放录音:
大家好,我是笑笑,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倒垃圾时的做法。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应该进行垃圾分类,但我经常在小区垃圾桶旁看到人们丢弃的垃圾包装袋,里面的剩菜剩饭以及使用过的餐具、纸巾混装在一起被打包扔掉,可能人们习惯吃完外卖直接将垃圾装在一起扔掉,觉得这一点儿东西再分类太麻烦了。可是我觉得这样不好,给垃圾清理员增添了许多麻烦。所以我每次都主动将外卖袋子中的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分别倒在相应的桶内,虽然没有人监督,但我认为这种垃圾分类的做法是对的,我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骄傲。
(3)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笑笑的做法怎么样?你愿意和大家说说你的感受吗?
(4)学生发言。
预设1:我觉得笑笑的做法特别棒!她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而且很有责任感。以后我也要向她学习,主动进行垃圾分类。
预设2:我对笑笑的做法也很认同。她不仅自己遵守规则,还为垃圾清理员考虑,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预设3:我要向笑笑学习,把遵守规则变成一种习惯,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5)小结:相信大家从笑笑的故事分享中都收获了很多,遵规守纪体现在小事中,体现在自觉上。如果你觉得她的做法特别棒,请你为她鼓鼓掌吧!
2.我的做法与你交流。
(1)教师:笑笑将自己的做法与我们进行了分享,你在生活中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在小组内与同学分享!
(2)交流分享。
预设1:每次过马路时我都能主动走人行横道,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预设2:我从来不乱扔垃圾,都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预设3:我每次去超市都能够主动排队结账,不插队、不拥挤。
预设4:我在公园游玩时,从不攀爬假山,会主动做到不攀摘花木,不践踏草坪,能自觉爱护公园内的公共设施。
预设5:每次当我最后一个出教室时,我都会主动检查关灯关窗的情况,保证做到人走灯灭、人走窗关。
(3)小结:老师要为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的同学们点赞!正是因为你们自觉遵守规则,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减少很多矛盾的发生,让生活变得更和谐!
3.我的感受与你分享。
(1)教师:看来咱们班很多同学都能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大家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有什么感想?
(2)学生交流:
预设1:我觉得……同学的做法特别棒,她的做法值得我学习。
预设2:我觉得……特别自觉,在无人督促的情况下,也可以严格要求自己,是我学习的榜样!
预设3:我要为……点赞,她的行为不仅说明她是一个特别守规则的人,同时她的行为也为他人提供了方便,说明她的素质非常高。
(3)小结:是啊!这些同学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做法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无需别人的督促,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优秀品质,老师要为你们每个人的行为点赞!这也是赢得“规则之星”的必要条件。老师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遵守规则的队伍中来,让自觉遵守规则成为风尚!
设计意图
通过同学之间的点评,使学生对自觉遵守规则产生向往之情,感受榜样带动的力量。同时,对于能够自觉遵守规则的同学也是莫大的鼓励和赞扬。
课堂评价
学生通过交流汇报,能够认识到遵规守纪应该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行为,并能够为遵守规则的行为感到自豪。
活动二 我会这样遵守规则
情境创设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能自觉遵守各项规则。但有时也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而让我们在是否应该遵守规则方面十分纠结。让我们共同迎接这些“两难”情境挑战吧!
学习活动
1.规则面前不讲人情。
(1)教师:(出示插队图片)中午你正在食堂排队打饭,这时同学红红跑过来说:“哎呀!队伍排得太长了,让我插个队吧!”这可真是给你出了个难题:让红红插队,可能后面的同学会有意见,甚至引起纠纷;不让她插队,又怕红红不高兴。同学们,当规则遇上人情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请你先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看法,然后我们共同进行一次情境模拟。
朋友不想排队时
(2)学生交流想法。
预设1:我觉得不能让红红插队,这样对后面排队的人不公平。
预设2:我会委婉地拒绝她插队,并且让她换位思考。
预设3:但是如果不让她插队,她有可能就再也不理我了
(3)情境模拟:一人扮演排队者,一人扮演插队者。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认识到在特殊情况下应该做到遵守规则。通过充分的讨论,学生能够感受到规则面前不能讲人情,这是保障社会公平的前提条件。学生学会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用合理的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预设:
学生1:这么多人排队啊!幸亏你在这里,我排在你前面吧!
学生2:不行,你不能插队,后面这么多人都排队呢,你也应该遵守规则。
学生1:可是我一会儿要去图书馆, 约好的时间马上到了,今天情况特殊,就这一次,你帮帮忙吧!
学生2:大家都有自己的事,不能因为这个就破坏共同的规则。
学生1:这不是就排在你的前面吗?不影响其他人啊!
学生2:你虽然节约了自己的时间,可却让后面每个人都损失了时间,这样是不对的。
学生1:你就帮我一次吧,没人会说你的,咱俩不是最好的朋友吗?
学生2:正因为我们是好朋友,我才不能让你不守规则。让大家看见你插队,对你也
不好啊,而且如果你排队很久了,一定也不希望别人来插队的。
学生1:就你懂规则!假正经!就你最优秀,行了吧!
(4)教师采访学生2:当你听到那位想插队的同学这样讽刺你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
(5)学生2回答预设:听到她的话,我很伤心,她不遵守规则却当众说我,让我很难为情。
(6)教师采访: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对刚才这两名同学说的吗?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模拟后的采访,使遵守规则的同学获得大家的认可,从而更加肯定了遵守规则的意义所在,并坚定对遵守规则的心理认同。
(7)学生交流。
预设1:我想对学生2说,如果因为不让她插队就不和你做朋友的人,不是真正的好朋友,那样的友谊不是真友谊。你的做法是对的!你的做法是对后面所有排队的人负责。
预设2:我也想对学生2说,虽然她当众说了让你难堪的话,但真正难堪的是她自己。你是遵守规则、维护公平的好同学,我们为你点赞!
预设3:我想对学生1说,你这样无视规则,是十分不文明的表现,你应该到后面去排队,并且为刚才的话向学生2道歉。
(8)教师再次采访学生2: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吗?
(9)学生2回答预设:我觉得自己的行为十分正确,同学们也都很支持我,我觉得自己很光荣。
(10)小结:通过大家的演绎,我们感受到了在规则面前不能讲人情,只有严守规则,方能体现公平公正,规则是对所有人的一种保护。
2.在规则面前克服从众心理。
(1)呈现图片,题目辨析:
海洋馆看台无人的座位 图书馆座位
生活中,同学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在海洋馆看表演时,明明很多座位没有人,却被一些人用物品占着座位。想去图书馆看书,但无奈座位已经被某些人先占了,人却不在。有的同学认为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因为很多人都这样做,所以我也可以这样,而且朋友之间互相帮忙占个座是关系好的表现。面对这种说法和做法,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
通过此辨析题的出示,意在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在规则面前到底应该坚守底线,还是跟随大众。在辨析中再次感受规则的作用及在小事上也要体现文明素养。
(2)学生交流。
预设1:我觉得这样做不好,这是私自占用公共资源的行为,我认为这对别人不公平,场馆里的座位应该对号入座,或是先到先得,不能占座。
预设2:我觉得这是不文明的表现,场馆中用个人物品占座的行为,特别不好,我不会因为别人占座就跟着学。
预设3:我也不会这样做,我会遵守场馆的规则,自己到现场找座位,不会占座。而且现在场馆里面也有工作人员提示,不能提前占座,这种行为是很不文明的,也是不符合规则的。
预设4:朋友让我占座确实不好拒绝,所以我会和身边的朋友事先说明我不能给他们占座,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我希望用真诚去说服大家遵守规则。
预设5:如果我不好意思拒绝朋友,我会提议跟朋友共同前往,这样就避免了这种自己不想违反规则,又无法劝说朋友的尴尬了。
(3)过渡:就像同学们说的一样,在规则面前不能有从众心理。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由于从众心理而违反规则的行为吗?
设计意图
此问题的设计旨在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因。从众心理导致的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更有针对性地使学生明确规则面前不盲从,坚守底线就是保护自己。
(4)学生交流预设:我见过很多人一起闯红灯的现象。明明绿灯还没有亮,但是由于对面没有车辆了,很多人就一起过马路,导致后来的车辆都无法正常通过,我觉得这就是从众心理在起作用,大家都在违反交通规则,但大家都觉得没关系。
(5)小结:大家都是留心生活的细心人。很多情况下,人们由于从众心理,认为大家一起做的就是对的,或者就算是违反了相关规则也没什么,法不责众,但其实这是内心对规则的漠视。我们应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全。
3.规则面前不存侥幸。
(1)教师:通过交流, 我们能够感受到规则在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有的同学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其实不遵守规则也没什么关系,比如: (呈现图片)
无人监督时过马路
(2)教师:小明想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需要绕行到很远的地方去走过街天桥,而直接从栏杆处翻越过去则会快很多。现在马路上车辆非常少,旁边也没有人监督管理,你觉得他会怎么做呢?
(3)场景续写:请你展开想象,将故事进行续写,完成学习单的填写。
学习单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续写接下来即将发生的故事。小明左思右想,终于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单
设计意图
通过场景续写的设计,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在遵守规则面前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危险就存在于侥幸背后,为了自身安全要自觉遵守规则。
预设1:小明想了好久,觉得还是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于是转身向过街天桥走去。遵守规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规则才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预设2:小明看了看四周没有车,于是快速翻越了护栏,正往对面跑的时候, 一辆车开了过来,撞伤了小明。
预设3:小明在翻越栏杆时十分小心,并且仔细观察四周,确保没车后快速通过。
预设4:小明觉得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于是选择了走过街天桥。
(5)教师:通过故事的续写,你有什么发现?
(6)学生交流。
预设1:护栏是保证生命安全的设施,无论是否有人监督,我们都不应翻越护栏。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安全着想。
预设2:遵守规则应该是自觉的行为,不应该因为没人监督就不遵守规则。规则面前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预设3:就算侥幸通过了路口,但是心里还是十分紧张,紧张就会忙中出错,也会埋下安全隐患,所以要时刻遵守规则,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也是文明出行的体现。
(7)小结:看来,规则面前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谁都不知道侥幸背后藏着什么祸端。守护规则就是保障我们的安全,忽视了规则,就是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
课堂评价
通过创设的三组两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模拟、辨析、续写的方式,将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活动三 我做规则的守护者
学习活动
1.教师:想要获得“规则之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要求同学们自己平时能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同时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好少年,如何在守护规则方面出一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请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我会这样做”
“我会这样做”学习单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发学生思考在自觉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带动身边的人也自觉遵守规则、敬畏规则,这也是当代学生应思考的课题和担当
2.学生交流。
预设1:如果我发现生活中有人因为无人监督就违反规则,我会耐心地对他进行劝阻,让他不要这样做。
预设2:我会利用周末的时间,通过画宣传海报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我还会将我的宣传海报贴在小区的宣传栏中,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遵规守纪中来。
预设3:我是学校的广播宣传员,我会利用校园广播时间向大家宣传校园中自觉遵守规则的优秀人物事迹,带动更多的同学向他们学习,让每位同学都自觉做遵规守纪的好学生。
3.教师:可以看出同学们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倡导人们自觉遵守规则,那么你为什么要倡导大家共同遵守规则呢?
4.学生交流。
预设1:因为通过前面的学习,我感受到规则能够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应该让更多的人自觉遵守规则,珍惜生命。
预设2:因为只有人人都自觉遵守规则,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我们才能有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预设3:我觉得如果大家都遵守规则,就会让不遵守规则的人感到羞愧。特别是当高年级学生或成年人看到小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规则时,他们就更不好意思违反规则了。
5.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为同学们感到骄傲。规则不仅是约束,更是保护,当我们主动守护规则时,其实也是在守护彼此的安全与信任,这种从“利己”到“利他”的转变,正是成熟小公民意识的体现。你的每一次提醒、每一个以身作则的瞬间,都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同时也更体现出社会的文明。
设计意图
此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发学生思考作为小学生如何将“我”与“我们”进行关联,体会到自觉遵守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课堂评价
通过交流分享,能够发挥自身力量对规则进行宣传和守护。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规则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规则的作用有了更透彻地理解,对如何自觉遵守规则有了更深刻地感悟,也对发挥自身作用有了自己的思考。相信现在的你可以对自己在遵规守纪方面做出准确的评价,看看最终的“规则之星”花落谁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制度的设立保障了全体公民的有序生活。规则面前没有特例,我们需要学会尊重规则,自觉遵守规则,这样社会才会变成一个祥和、有序的幸福家园。让我们带着“规则之星”继续前行,踏上寻找“文明之星”的旅途,为争做“四星小公民”而努力。
板书设计
守规则靠自觉
自觉遵守 不讲情面
不能盲从 不存侥幸
学会担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