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科版(2024新教材)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人的说话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2.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当声源停止振动,物体也就_______发声。3.将发声的音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到水花四溅,间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4.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能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5.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声音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能”或“不能”)6.老师讲课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入学生的耳朵的。7.声音是以_________的方式传播的。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8.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较:V固体______V液体_______V气体(与光_________)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____________,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通常称为__________。10.人耳能分辨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间隔约为_________。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大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学上把声音的________称为响度。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3.声音传播距离越远,响度越_____。声音强弱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dB)。4.我们把声音的_______称为音调。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有关。5.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振动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来表示,称为_________。6.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赫,符号Hz。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7.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和________。8.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一般是__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9.通常,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_______。第三节 超声波与次声波1.多数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Hz。2.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__________,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____________。3.超声波具有________性好、______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4.超声波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包括以下类型:①蝙蝠等动物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_________;②人们利用超声波制成了_________,用来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还可探测鱼群、潜艇的位置等。有些倒车雷达、盲杖都利用了声呐;③医院利用超声波进行_____________(B超等)和超声治疗(超声波碎石);④工业上使用超声探伤仪,能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排除隐患;⑤超声波还可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消毒等。5.利用回声测距时,物体间的距离是声音传播路程的_______。6.次声波具有极大的___________。各种大的自然灾害都能产生次声。7.某些动物可以感受到次声,人们利用次声波来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8.超声检查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__。第四节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1.通常,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皆可称为_______。2.噪声和乐音是_______的。人在睡觉时,再优美的歌声也是________。3.噪声的等级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划分的。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以下3种:①在__________________减弱,比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静止鸣笛等;②在__________________减弱,比如:设置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③在__________________减弱,比如:佩戴耳罩、捂住耳朵等。参考答案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振动;声带 2.正在发声;停止 3.转换 4.液体;固体 5.介质;不能 6.空气 7.波动;340m/s8.>;>;相反 9.反射回来;回声(回音) 10.0.1s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1.响度;音调;音色 2.强弱;幅度 3.小;分贝 4.高低;快慢 5.频率 6.赫兹;高 7.品质;特色8.不同 9.乐音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三节 超声波与次声波1.20;20000 2.超声波;次声波 3.方向;穿透 4.回声测距与定位 ①导航 ②声呐 ③超声检查5.1/2 6.破坏性 7.自然灾害 8.信息;能量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四节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1.噪声 2.相对;噪声 3.响度 4.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