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 课件(51张PPT)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八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 课件(51张PPT)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八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提问:
1.气候的要素是什么?
2.请说明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3.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2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中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过对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重难点)
4.了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掌握季风的源地、性质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重难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
认真阅读课本P46~49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如图2.2.12所示):     —阴山山脉—贺兰山—      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
图2.2.12
大兴安岭
巴颜喀拉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图2.2.13)。
图2.2.13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    风 偏    风
亚洲大陆内部


3.夏季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1)夏季风的影响是中国降水        的主要原因。季风区受
    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     。非季风区受
      、    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2)夏季风的进退影响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如图2.2.14所示)。每年
   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   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此,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         ”;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         ”的局面。
时空分布不均
夏季风
夏季
海陆位置
地形
4
9
南涝北旱
北涝南旱
图2.2.14
4.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部,         差异明显,表现出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明显偏    ,夏季气温明显偏    。
海陆热力性质
较大


读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 和
,使气候具有 的特征之一。
2.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 气候、 气候、
气候,因此 ,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西北部大多数为 气候。青藏高原是独特的 气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 气候特征。
3.秦岭—淮河一线是 气候和
气候的分界线。
温度带
干湿地区
复杂多样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
高山高原
垂直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2-27上,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对比图2-25,看一看这些界线分别于哪些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读图找出下列城市在中国温度带,以海口为例。
城市 项目 漠河 哈尔滨 喀什 拉萨 武汉 海口
温度带 5 6 1
4
3
2
气候复杂多样
城市 项目 漠河 哈尔滨 喀什 拉萨 武汉 海口
温度带 5 4 3 6 2 1
干湿地区 D A
A
B
C
A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读图找出下列城市在中国温度带,以海口为例。
读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 项目 漠河 哈尔滨 喀什 拉萨 武汉 海口
温度带 5 4 3 6 2 1
干湿地区 A B D C A A
气候类型 热带季
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 渔业综合发展; 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1)说出下列珍稀动物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
亚洲象生活的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
野骆驼生活的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藏羚羊生活的地区的高山高原气候,终年低温。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 渔业综合发展; 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2)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中国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举例说明。
1.我国动植物资源丰富;
2. 农业多种经营:比如东部农耕区,西部牧区等;
3.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差异大,如南北方的传统民居,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两层窗户,室内有火炕、地炉、火墙,有利于取暖保温;北方相对来说降水较少,房顶较平。中国南方的传统民居,多高大宽敞,墙体较薄,窗户较大,有利于通风透气散热;南方相对来说降水较多,房顶坡度大,有利于雨水排泄。
气候复杂多样
读图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完成下列问题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概念。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为非季风区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多少mm年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与我国400mm年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季风气候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因此形成了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完成下列问题
读图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完成下列问题
4.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西伯利亚、
蒙古一带
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寒冷干燥
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温暖湿润
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完成下列问题
5.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分配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年降水量( )
向( )递减
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西北内陆距海远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有的年份夏季风强,有的年份夏季风弱
降水( )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 )季
降水( )变化大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5.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季节

年际
夏季风强,会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弱,会造成南涝北旱。
季风气候显著
6.夏季风的进退对中国雨带的影响。
时间 雨带的位置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华南地区
江淮流域
华北、东北地区
(此时江淮地区伏旱)
从东北、华北退回到东南沿海一带
退出中国
进慢
退快
季风气候显著
阅读
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季寒潮, 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也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1)原因: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
(2)表现: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
(3)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
季风气候显著
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
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中国与欧洲西部国家的1月平均气温相比较, 中国东北地区偏低15 20°C ,华北地区偏低10 15°C。
季风气候显著
合作探究:
1.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
在世界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不少地区是沙漠,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是“鱼米之乡”
优点: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缺点:空气湿度大,大都十分闷热;降水集中于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极易造成旱涝灾害。
季风气候显著
合作探究:
2.我们的家乡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举例说明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的家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有时夏季风异常也会带来旱涝灾害。
季风气候显著
过基础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填图训练
(1)在图中图例处横线上填出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图中适当位置
标注出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答案】
(2)图中A线大致经过__________—阴山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线。
大兴安岭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
知识点 季风气候显著
核心概念辨析——冬季风和夏季风
新题型·地理实验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制作了我国地形简易模型,并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模拟演示了影响我国的季风。他们利用加湿器“制造”湿
润气流,利用小风扇“制造”风。据此完成1—2题。
1.甲同学想要演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下列道具和放置位置可帮助他正确
演示的是( )
D
①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东南部
②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西北部
③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东北部
④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西南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甲同学在
模拟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时,要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的东南部和西南
部,以演示从东南部和西南部吹来的湿润气流,①④正确。故选D。
2.乙同学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西北部,并在风扇前放置了冒着冷气
的雪糕,如果移除____(道具),他们演示的是影响我国的____季风。
( )
A
A.加湿器 冬 B.雪糕 冬 C.小风扇 夏 D.雪糕 夏
【解析】乙同学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西北部,并增加雪糕道具,由此
可猜测他想要演示影响我国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西北季风),采用加湿
器道具则不能形成较为干燥的风,因此需要移除加湿器。故选A。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东北风、西北风 东南风、西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对气候的影响 加剧我国北方的严寒 带来丰沛降水
新情境·生产情境[2025厦门期
末]“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
出了汝瓷的烧制奥秘——传说古代汝
窑匠人只有选择在“烟雨天”才能烧制
出天青色的汝瓷。相关研究表明,当
时“烟雨天”出现的时间规律与现在雨
季出现的时间规律基本接近。下图示
意古代汝窑位置及我国东部雨季出现的时间规律。读图完成3—5题。
3.根据资料推测,古代汝窑匠人烧制天青色汝瓷的最佳时间是( )
C
A.1—2月 B.3—5月 C.6—8月 D.11—12月
【解析】由材料“在‘烟雨天’才能烧制出天青色的汝瓷”“‘烟雨天’出现的时间
规律与现在雨季出现的时间规律基本接近”可知,当地的雨季是古代汝窑
匠人烧制天青色汝瓷的最佳时间。读图可知,当地雨季为6—8月,C正确。
4.烧制天青色汝瓷期间,能够给当地带来“烟雨天”的季风主要是( )
B
A.东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西南季风
【解析】由上题可知,烧制天青色汝瓷的最佳时间为6—8月,此时间段当地
盛行来自东南方向的湿润的夏季风,B正确。
5.某年汝窑匠人等到的“烟雨天”比寻常年份晚了好几天,原因最可能是
( )
C
A.夏季风势力强 B.冬季风势力弱 C.雨带推进迟缓 D.雨带推进迅速
【解析】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汝窑匠人等到的“烟雨
天”比寻常年份晚了好几天,说明雨带推进迟缓,夏季风势力较弱。C正确。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新情境·生活情境[2025中山期末]“倒春寒”是指
每年春季,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相互影响过
程中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
年份的现象,对春耕影响较大。如图为我国局部出现
“倒春寒”的大致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易出现“倒春寒”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南北降水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
C.东西干湿差异大 D.季风气候显著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倒春寒”的出现主要与南下冷空气与北上暖空气的
相互影响有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与夏季风相互影响,易形成
“倒春寒”,D正确。
2.影响我国“倒春寒”出现时间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A.纬度 B.海洋 C.地形 D.海陆
【解析】由图可知,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倒春寒”出现在3—5月,以北地区
“倒春寒”出现在4—5月,即我国“倒春寒”出现时间存在纬度差异,因此影
响我国“倒春寒”出现时间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A正确。
3.春耕时节应对“倒春寒”的有效措施是( )
C
A.延迟播种 B.喷灌、滴灌 C.覆盖塑料膜 D.植树造林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倒春寒”的主要表现是气温偏低,因此应对措施应
该是保温,选项中覆盖塑料膜可起到保温作用,保护农作物免受低温侵害,
C正确。
4.跨学科·语文[2025福州期中]文学作品蕴含丰富的地理现象与规律。
结合朱自清的散文《春》的片段,从地理角度解读文学经典。

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1898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
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图1 我国部分地
区某年桃花花期
示意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
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
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
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
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
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文中“东风”指图1中______(填方向)季风,风的性质是__________
(温暖湿润/寒冷干燥)。
东南
温暖湿润
【解析】读图可知,“东风”为东南季风,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是温暖湿润的。
图2
(2)根据图2中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推测朱
自清家乡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判断
文中“水涨起来”的河流水位最大的季节是______。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匀,集中在夏季(或夏秋多,冬春少)
夏季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四个城市均为季风气候,气
候的共同特点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
所以可推测朱自清家乡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降水
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当地夏季降水最多,所以河流水位最大的
季节是夏季。
(3)阅读图1,总结桃花花期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推测朱自清家乡的桃花
“赶趟儿”的月份。
【答案】桃花花期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推迟。朱自清家乡的桃花“赶
趟儿”的月份是3月。
【解析】读图可知,桃花花期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推迟。朱自清的家
乡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由图可知扬州市的桃花花期在3月,所以朱自清家
乡桃花“赶趟儿”的月份是3月。
(4)朱自清对春的描写还有“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举例说
明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答案】有利影响:降水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水分,促进作物生长;补
充河流、湖泊等的水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保障;降水可
以缓解干旱,改善空气质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不利影响:降
水会导致路面湿滑、影响人们的视线,不利于人们出行;降水过多可能会
淹没农田、冲毁房屋,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解析】影响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作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