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十三课《不同角色的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第十三课《不同角色的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不同角色的我》教学设计
课题 《不同角色的我》 单元 四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位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学生第一次在教材中系统探讨“身份与角色”主题,同时也是对前一课《各不相同的人》中“外貌差异”的纵深拓展,由“外形差异”走向“角色差异”,由“静态观察”走向“动态情境”。在认知上需要让学生理解“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拥有不同社会身份”的概念,能列举 3 种以上常见社会角色(如小医生、小厨师、小律师等);在技能方面,学生能学会围绕角色选择典型服饰、道具与场景,初步掌握“人物+环境”组合构图及简易立体制作(折、贴、画、拼);在情感上,让学生参与体验角色责任感,萌发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价值情感。
4.文化理解:通过扮演、体验角色的责任感,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萌发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价值情感,树立平等职业观。
学情分析 三年级儿童处于“象征写实过渡期”,乐于“过家家”式角色扮演,具备初步抽象思维,但对职业的社会意义理解尚浅。大约80% 学生能说出常见职业名称,50%学生在校本课程“职业体验日”中亲身穿过职业服装。其中70%学生会用剪贴、涂色方式制作平面卡片,但仅25%尝试过立体场景盒。班级阅读角有《你好,职业》系列绘本,可作为课前延伸资源。
重点 抓住角色特征,用服装、道具、场景强化形象。
难点 在同一人物造型中通过细节转换表现不同身份,保持人物识别度与环境协调性的统一。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场景图片若干提问学生,在以下场景里,你是谁?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 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会扮演不同角色:在家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在学校是认真听讲的学生,在超市是挑选零食的小顾客……这些都是“不同角色的你”!引出课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利用照片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1.知识梳理通过刚才的导入,教师进一步提问,让学生聊一聊自己在场景中的角色变化在家:穿睡衣、表情放松、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看书、玩积木)在学校:穿校服、表情认真、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合作在公园:穿运动服、表情开心、跑跳玩耍、分享零食着重强调了衣着、情绪、动作和人物正在干的事,为后续做铺垫引导学生逐一认识自己在不同场景下的角色学生:背书包、举手发言、坐端正家人:帮妈妈扫地、对家人微笑朋友:分享玩具、拉手玩耍小顾客:拿购物篮、排队付款互动环节想一想:角色小问答1.你在家和在学校的角色一样吗?哪里不同?2.如果扮演“小医生”,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动作?3.哪些角色需要特定的服装或工具?(如医生的白大褂、厨师的帽子)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常见角色,对应课标部分,掌握最少三种职业的特征警察、律师、医生、厨师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最想成为哪个角色?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2.艺术鉴赏小发现:角色的秘密服装:医生穿白大褂、消防员穿红色制服、律师穿黑色长袍、厨师穿厨师服……动作:学生举手、厨师切菜、运动员跑步表情:开心、认真、温柔环境:教室(学生)厨房(厨师)医院(医生)总结:场景决定角色,角色适应场景设计角色场景四步骤选角色:确定画什么角色(如“小画家”“小歌手”);想场景:这个角色会在哪里出现?(画室、舞台);画环境:画出场景中的主要物品(画架、麦克风、颜料);加细节:给角色画动作(拿画笔)、表情(微笑),背景贴小装饰(音符、画作)。3.实践创作做一做:我的角色场景任务布置: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如运动员、科学家、医生),用A4纸画出该角色的场景。要求:1 角色特征明显(服装/动作);2 场景环境合理;3 用彩色笔涂色,让画面更漂亮!主题提供:《我是小消防员》角色:穿红色消防服、戴头盔,拿水枪;场景:背景有消防车(119)、火焰。《我是小歌手》角色:穿亮片裙、拿麦克风;场景:背景有音符、闪光灯。《小厨师在厨房》角色:戴厨师帽、手里拿锅铲;环境:有冰箱、灶台(冒热气)、菜板。《小老师在教室》角色:拿教案本、站在讲台上;环境:有黑板、课桌椅。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点评4.知识拓展Cosplay 的历史名称的由来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科幻年会上,日本Studio Hard 艺术工作室的行政总裁高桥伸之,把一种模仿影视戏剧、动漫游戏作品的装扮性质的表演定义为Cosplay,这个词汇由 Costume(服装)和 Play(扮演)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起初,要想扮演动画中的角色,制作与角色一致的服饰,要先请绘图师绘制设计图,然后带着设计图去服装公司或制衣店,请专门的服装师缝制。这些服装制作起来相当繁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从1990年开始,日本在动漫展和游戏展中,企业和商家为了宣传自家的产品,和迪士尼一样专门请人扮演成作品中的角色,吸引参展公众的眼球。渐渐地,公众也参与到此类活动中,并且参与数量逐年增多,并在21世纪初达到了鼎盛。如今,专门为Cosplay举办的展会活动越来越多,参与者也在逐年增加,更多的动漫迷加入Cosplay的行列。活动期间,在展会附近的道路、小巷中都能看到许多Coser和Cosplay的参与者,并且这个队伍在逐渐发展壮大。 未来的Cosplay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将涉及影视、商业、舞台、服装、造型、工业制作等更广泛的领域,甚至会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Cosplay将以它并不久远的历史为基础,更好地发展,并服务于社会,但它的本质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学习同一场景下不同身份的含义学生思考自己的角色和喜欢的角色学生学习三种常见职业学生学习角色内容构成的四大要素和创作角色场景的步骤学生按要求完成角色场景画作学生自选题目学生了解真正的角色扮演发展历史 置身情境,让学生了解并绘画作品的内容通过互动环节将问题提出,学生思考作答的过程中会在自主探究中把握知识,教师再进行知识新授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更加印象深刻。为后续创作做准备通过不断重复的提问和回答,加上学生自我思考,为学生创作自己的角色场景画打基础在创作中提醒学生注意各要素间的平衡展示交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人物+场景”的造型方法,更在“角色体验—责任认知—价值尊重”的完整体验中实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Cosplay 的历史和发展 学生学习拓展知识 在拓展中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欣赏、观察、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
教学反思 生活化:从学生日常可接触的职业切入,易于共情。综合性:融合美术(形象设计)、语文(角色故事)、道德与法治(社会责任)多学科内容。参与式:设置“演一演”环节,将静态作品转化为动态戏剧体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