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贯彻新发展理念3.1科技小院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院长张福锁带着团队师生走出校园,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河北曲周的田间地头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今年是科技小院“诞生”的第15个年头,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从1.0版的精准帮扶模式,发展至2.0版的产业扶贫模式,再升级为3.0版的乡村振兴模式。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从科技小院发展来看议题一爆改乡村的小院青年发展现代化农业,振兴乡村经济,关键还是要靠人才。如果你是中国青年网的记者,你会提问科技小院学生哪些问题?为什么愿意走进乡土深处“自找苦吃”?如何带领农民科技种地?科技小院让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青春“信”念|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学生:在“自找苦吃”中尝出甜来议一议:1.为什么愿意走进乡土深处“自找苦吃”?2.如何带领农民科技种地?3.科技小院让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自身所学为土地做些事情,为了人民美好生活。依靠人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绿色高值种植,帮助农民实现从经验种田到科学种田的转变,帮助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人民项目规划策略1.内涵(是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为民---出发点——发展为了人民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具体要求(怎么做)(2)靠民---动力点——发展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向共同富裕,彰显制度优势。(3)惠民---落脚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具体要求(怎么做)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重要意义(为什么)——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①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②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③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让青春扎根乡村沃土。从1.0版的精准帮扶模式,发展至2.0版的产业扶贫模式,再升级为3.0版的乡村振兴模式。议题二全面改变乡村的科技小院全面改变乡村的科技小院据不完全统计,15年来,科技小院先后引进创新了284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的面积累计5.66亿亩,增收节支累计达700多亿元。以科技小院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农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闯出了一条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发展路子。科技小院累计服务近600个贫困村、4.8万个贫困户、17.7万贫困人口,202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4年“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科技小院还走出了国门,推广到老挝和非洲8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案例向全球推广应用。议一议:科技小院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科技创新引领乡村发展绿色生产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带动村民增收,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坚持开放,推广全球帮助更多国家发展二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1、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必要性(1)时代需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理论层面(2)人民需求: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实层面二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1)创新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 重要性: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 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二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2)协调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② 重要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③ 要求: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一处理三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二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3)绿色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② 重要性: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③ 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二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4)开放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② 重要性: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③ 要求: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5)共享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② 重要性: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 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二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3. 新发展理念间的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名词点击:恩格尔系数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水平越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基本原则(要求)根本目的(体现)为民靠民惠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牵头建设了1800多个科技小院,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用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贡献力量。知识总结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什么:内在要求、立场观点方法、基本原则怎么做:是什么2.靠民3.惠民1.为民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什么①理论原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②现实原因: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什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放---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集合体,要统一贯彻怎么做: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具体措施)巩固练习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必须做到( )①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③坚持消灭收入差距,实现同步富裕④把实现国家富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A巩固练习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因为它( )①为解决新时代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具体方法②能够指导和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④深刻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巩固练习3.2024年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提出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助老服务、发展社区便民服务、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完善养老照护服务、丰富老年文体服务、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等7点措施。这( )①折射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②消除了城乡养老服务差距③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④有利于更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巩固练习4.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以“研究生+农民+合作社+产业”的运作模式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2024年2月,“科技小院”一词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推广“科技小院”创新模式旨在( )①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②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杜绝农业市场风险③促进科技农业结合增强集体经济竞争优势④取代传统模式促进农业高端智能化规模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巩固练习5.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近年来,贵州省28家科技小院扎实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成为贵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抓手和重要平台。科技小院(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村新型生产关系②围绕农业强国战略,科学布局乡村产业结构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④推动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巩固练习6.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近年来,贵州省28家科技小院扎实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成为贵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抓手和重要平台。可见科技小院( )①秉持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村新型生产关系②围绕农业强国战略,科学布局乡村产业创新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补充发展动力④能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目标】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理解我国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要认同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新发展理念的学习,了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导。法治意识:学习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明白发展要遵守相关的法律知识。公共参与:引导学生自觉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参与经济建设【教学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教学难点】新发展理念【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1节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二页】同学们,如果让你给习近平总书记写封信,你会写什么?(学生回答)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想法,而有一群科技小院的大学生在去年也写了一封信,并得到了回信。我们一起打开看看这封回信。这之中最让打动人的是“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那总书记关心的科技小院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介绍。【第三页】播放视频,师生走出校园,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这就是科技小院。那科技小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第四页】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第一框《贯彻新发展理念》,从从科技小院发展来看如何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进入第一个议题。议题一:爆改乡村的小院青年【第六页】 发展现代化农业,振兴乡村经济,关键还是要靠人才。如果你是中国青年网的记者,你会提问科技小院学生哪些问题?(学生回答)老师也很想问他们三个问题,为什么愿意走进乡土深处“自找苦吃”?如何带领农民科技种地?科技小院让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科技小院学生们如何回答。议学情境:青春“信”念|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学生:在“自找苦吃”中尝出甜来议学问题:1.为什么愿意走进乡土深处“自找苦吃”?答案:用自身所学为土地做些事情,为了人民美好生活。2.如何带领农民科技种地?答案:依靠人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科技小院让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实现了绿色高值种植,帮助农民实现从经验种田到科学种田的转变,帮助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师:他们能坚持下来扎根土地都是为了谁?对,就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一起总结相关知识点。知识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是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具体要求(怎么做)(1)为民---出发点——发展为了人民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靠民---动力点——发展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惠民---落脚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向共同富裕,彰显制度优势。3.重要意义(为什么)——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①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②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③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第十二页】 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让青春扎根乡村沃土。从1.0版的精准帮扶模式,发展至2.0版的产业扶贫模式,再升级为3.0版的乡村振兴模式。我们一起来看科技小院是如何一步步改变乡村的。进入第二个议题。议题二:全面改变乡村的科技小院议学情境:据不完全统计,15年来,科技小院先后引进创新了284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的面积累计5.66亿亩,增收节支累计达700多亿元。以科技小院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农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闯出了一条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发展路子。科技小院累计服务近600个贫困村、4.8万个贫困户、17.7万贫困人口,202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4年“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科技小院还走出了国门,推广到老挝和非洲8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案例向全球推广应用。议学问题:科技小院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答案:【结合PPT讲解】师:我们一起总结新发展理念相关知识。知识点:新发展理念1、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必要性(1)时代需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理论层面(2)人民需求: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实层面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1)创新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 重要性: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 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协调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② 重要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③ 要求: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一处理三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3)绿色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② 重要性: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③ 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4)开放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② 重要性: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③ 要求: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共享发展理念① 解决的问题: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② 重要性: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 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 新发展理念间的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结束语: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牵头建设了1800多个科技小院,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用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贡献力量。【知识总结】【巩固练习】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必须做到( )①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③坚持消灭收入差距,实现同步富裕④把实现国家富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A【详解】①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①②正确。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③说法错误。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④错误。故本题选A。2.2024年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提出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助老服务、发展社区便民服务、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完善养老照护服务、丰富老年文体服务、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等7点措施。这( )①折射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②消除了城乡养老服务差距③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④有利于更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详解】①③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扩大老年助餐服务等7点措施,有利于更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折射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①③④正确。②:“消除了城乡养老服务差距”说法太绝对,②错误。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因为它( )①为解决新时代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具体方法②能够指导和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④深刻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新发展理念为解决新时代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般的指导,而不是具体方法,①说法错误。②:新发展理念作为科学理论,能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不能检验,应由实践来检验,②说法错误。③④:新发展理念作为科学理论,深刻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故本题选D。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以“研究生+农民+合作社+产业”的运作模式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2024年2月,“科技小院”一词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推广“科技小院”创新模式旨在( )①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②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杜绝农业市场风险③促进科技农业结合增强集体经济竞争优势④取代传统模式促进农业高端智能化规模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中国农业大学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推广“科技小院”创新模式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①正确。②:农业的市场风险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杜绝农业市场风险夸大了该模式的作用,②错误。③:中国农业大学以“研究生+农民+合作社+产业”的运作模式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2024年2月,“科技小院”一词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推广“科技小院”创新模式旨在促进科技农业结合增强集体经济竞争优势,③正确。④:取代传统模式的说法错误,促进传统模式优化升级,④错误。故本题选A。5.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近年来,贵州省28家科技小院扎实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成为贵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抓手和重要平台。科技小院(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村新型生产关系②围绕农业强国战略,科学布局乡村产业结构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④推动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③:科技小院畅通教育、人才、科技的良性循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③符合题意。④: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实现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④符合题意。①:题干是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没有体现改革生产关系,不涉及构建农村新型生产关系,①排除。②:题干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没有体现科学布局产业结构,②排除。故本题选D。6.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近年来,贵州省28家科技小院扎实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成为贵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抓手和重要平台。可见科技小院( )①秉持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村新型生产关系②围绕农业强国战略,科学布局乡村产业创新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补充发展动力④能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②:题干是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没有体现改革生产关系,也没有体现科学布局产业创新,①②不合题意;③④:科技小院畅通教育、人才、科技的良性循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补充发展动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统编版.pptx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统编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