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案+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案+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四课第一框
我国的收入分配
逃离城市
回归自然
近些年,城郊或乡村成为都市人远离“城市喧嚣,放松身心”的选择。
湖南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传统村落。当地的旅游景点有十八溶洞,特色民居,有“过苗年”“赶秋节”等民族文化活动。
2013年11月23日,十八洞村村貌
2024年9月,十八洞村里观光游览
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225户中有136户是贫困户。202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545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7万元。
如何实现收入翻倍增长?
“洞”见
乡村幸福路
议题一
从贫困走向繁荣
揭秘十八洞村收入翻倍增长,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国民收入?为什么要对其进行分配?
国民收入的含义
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收入。
国民收入为什么要进行分配
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
湘西十八洞村的“蝶变”故事
龙先兰:通过养蜂实现脱贫并带动更多人养殖。
石顺莲:成立苗绣合作社带动更多妇女就业,并把优秀刺绣文化传播更远。
杨超文:回乡创业经营农家乐。
施康:团支部书记,通过多样化方式宣传十八洞村,带领村民致富。
从种地,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在
国家政策帮扶下,利用多样化渠道获得更多收入,让当地居民收入翻倍增长。
议一议
1.十八洞村致富故事体现了哪些分配方式?
2.十八洞村村民收入途径有哪些?
龙先兰:通过养蜂实现脱贫并带动更多人养殖。
石顺莲:成立苗绣合作社带动更多妇女就业,并把优秀刺绣文化传播更远。
杨超文:回乡创业经营农家乐。
施康:团支部书记,通过多样化方式宣传十八洞村,带领村民致富。
从种地,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在国家政策帮扶下,利用多样化渠道获得更多收入,让当地居民收入翻倍增长。
1.十八洞村致富故事体现了哪些分配方式?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有什么区别?分配方式有哪些?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核心)
产品的分配关系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决定
决定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决定
根本
原因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3
04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1
02
按劳分配
范围
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与集体
地位
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基本内容和要求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表现形式
①公有制事业单位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企业(国企)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种地)获得的收益。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
(5)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必然性: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②重要性(意义)
体现效率: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促进公平:它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公有制经济还有没有其他分配方式?
非公有制经济范畴收入如何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按生产要素分配
类别 对应形式 意 义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劳动要素 在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积极: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资本要素 储蓄存款、债券的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土地要素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知识要素 智力成果,如出版著作、绘画等获得的收入 技术要素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和技术转让的收入 管理要素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数据要素 数字经济下,数据的收集、使用和转移产生的价值
消极(考):容易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龙先兰:通过养蜂实现脱贫并带动更多人养殖。
石顺莲:成立苗绣合作社带动更多妇女就业,并把优秀刺绣文化传播更远。
杨超文:回乡创业经营农家乐。
施康:团支部书记,通过多样化方式宣传十八洞村,带领村民致富。
从种地,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在国家政策帮扶下,利用多样化渠道获得更多收入,让当地居民收入翻倍增长。
2.十八洞村村民收入途径有哪些?
劳动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居民收入的途径
(1)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2)主要途径:
劳动性收入 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 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经营性收入 是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家庭作坊、私营企业的纯收入等。
转移性收入 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助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知识拓展:“三权分置”下农民收入的分配方式
(1)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也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2)农民流转土地所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收入,也属于财产性收入,同时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三权:
土地所有权、
农户承包权、
经营者经营权
探究与分享: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劳动性收入
按劳分配
劳动性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
财产性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财产性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财产性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按技术要素分配
第一步 看范围(公有还是非公有)
第二步 看方式(劳动/经营/财产/转移)
 外出村民陆续返乡,深山苗寨也随之“长”出了10余种新职业,收入来源越来越广,大家通过辛勤劳动不断走向更加幸福生活!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财富的源泉——劳动
(1)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要求:①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②要鼓励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高速公路砌筑工
清运车驾驶员
据统计,2023年十八洞村共接待游客8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74.5万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脱贫之后如何走向乡村振兴,备受关注。
议题二
阔步走向乡村振兴
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成为十八洞村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十八洞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正稳步走向乡村振兴。坚持产业发展富村庄,将以前的五大产业重新归类为三大,即种植养殖业、苗绣和旅游,从根本上实现发展。坚持共同富裕不动摇,十八洞村健全村集体经济收益再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将收益10%用于低收入家庭、救灾、助残,收益30%用于发展再生产投入及公益设施建设和维护,收益40%用于参与互助小组的全体村民奖励,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让村民享受到更多产业发展红利。
议一议:十八洞村如何向乡村振兴发展,让村民更加幸福?
(结合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措施)
发展生产力,从根源上增加财富和收入。
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让村民享受发展红利。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为什么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利于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利于提高效率,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人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彻协调和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措施
根本途径
制度保证
两个同步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分配秩序
第三次分配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
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人者收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人群众要素收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人。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知识拓展: 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类型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范围 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主要为工业企业 全社会 全社会
主体 主要是企业 国家、政府 社会力量
手段 【无形的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有形的手——宏观调控发挥作用】 【温柔之手(社会力量)——社会机制发挥作用】
目的 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 更加体现公平
举例 关键词:企业利润、工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最低工资标准 关键词:转移支付、税收、 社会保障 关键词:慈善、捐款、扶贫救灾、济困、等
时政素材: 二十大首提——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背景:近年来,在追求财富积累的热潮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或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市场规律、或者违背伦理道德,对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有些行为甚至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规范手段:
①法律手段:取缔非法财产性收入
②经济手段:通过个人所得税调整收入分配机制,优化财产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的征税
③继续推行对垄断行业的限薪,同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从深度贫困到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成果,再阔步走向乡村振兴,村民用勤劳的双手一步步创造了美好生活,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个人 收入分配
为什么
措施
按生产要素分配
居民收入的途径
按劳分配
决定因素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原因
地位、内容、形式
内容
意义
根本举措
制度保证
两个同步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内容
知识总结
巩固练习
1.小华一家某月的收入(单位:元)情况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劳动性收入共计24000
②财产性收入共计23300
③经营性收入共计9000
④转移性收入共计1845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巩固练习
2.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的演讲指出:“我们致力于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三次分配”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社会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创新、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在于( )
①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③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产权的有效激励和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巩固练习
3.某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收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固定工资、销售提成和计件、计时工资;第二部分,基于劳动贡献的季度奖金、年终奖等各项奖金;第三部分,专利发明所得。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第一部分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第二部分坚持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第三部分坚持按技术要素分配,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创新热情
④三部分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结合,不断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巩固练习
4.小张的妈妈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每年可以获得工资、奖金10万元。小张的爸爸独自开了一家小饭馆,一年也可以获得收入10万元。小张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每年可以获得工资、奖金8万元。除此之外,小张一家每年还可以获得银行存款利息5000元。关于小张一家的收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张和妈妈获得的工资、奖金均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小张爸爸通过小饭馆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③一家三口获得的工资收入均属于劳动性收入
④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巩固练习
5.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少数先富、暴富群体存在财富积累手段不规范现象,垄断经营、偷税漏税、通过资本运作收割中小投资者等问题屡屡出现,造成了财富分配的不公。为此,需要( )
①对垄断行业的高薪进行限制,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②通过市场引导资源配置,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
③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增强财富积累的公平合理性
④通过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理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和意义,阐释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和意义。
3.了解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懂得劳动者应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4.理解和认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提高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合作探究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从而明确并认同我国的分配制度;认同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和措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坚定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科学分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科学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客观必然性,理性分析居民收入的合法途径和方式。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明确国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劳动者要合法经营,依法致富,增强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收入,合法劳动致富的观念。
公共参与:通过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增强社会公共意识与社会参与能力,积极提高自己的劳动素质,并积极为当地人民的收入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教学重点】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
【教学难点】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1节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二页】同学们,如果让你选一个地方放松自己,你会选哪里呢?如果是老师的话我会选一个贴近大自然的地方好好休息。近些年,城郊或乡村成为都市人远离“城市喧嚣,放松身心”的选择。今天我们一起开启逃离城市计划,去到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奇乡村,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第三页】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传统村落。当地的旅游景点有十八溶洞,特色民居,有“过苗年”“赶秋节”等民族文化活动。【播放视频】
【第四页】十年前的十八洞村非常落后,无人问津,十年后有许多人来此观光旅游。
【第五页】两张对比鲜明的照片可以看出这些年它们发生了巨大变化。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225户中有136户是贫困户。202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545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7万元。
师:那十八洞村是如何实现收入翻倍增长?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的?
【第六页】接下来一起学习第四课第一框《我国的收入分配》,从十八洞村的发展来看如何让人民收入增长,如何让人民更加幸福。一起洞见乡村幸福路。进入第一个议题。
议题一:从贫困走向繁荣
【第八页】 揭秘十八洞村收入翻倍增长,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国民收入?为什么要对其进行分配?
知识点:国民收入的含义
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收入。
国民收入为什么要进行分配
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
【第九页】十八洞村如何让村民收入增长的?我们一起来看村民们的奋斗故事。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
龙先兰:通过养蜂实现脱贫并带动更多人养殖。
石顺莲:成立苗绣合作社带动更多妇女就业,并把优秀刺绣文化传播更远。
杨超文:回乡创业经营农家乐。
施康:团支部书记,通过多样化方式宣传十八洞村,带领村民致富。
从种地,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在
国家政策帮扶下,利用多样化渠道获得更多收入,让当地居民收入翻倍增长。
议学问题:1.十八洞村致富故事体现了哪些分配方式?
答案见PPT
师: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有什么区别?分配方式有哪些?一起来总结我国的分配制度。
知识点: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按劳分配
(5)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必然性: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②重要性(意义)
体现效率: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促进公平:它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第十四页】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种,那公有制经济还有没有其他分配方式?非公有制经济范畴收入如何分配?
知识点:3.按生产要素分配
十八洞村村民收入途径有哪些?
答案见PPT
知识点:4.居民收入的途径
(1)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2)主要途径:
【第十九页】学完分配制度,一起来做题目巩固一下。
材料: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答案见PPT】
做题口诀:第一步 看范围(公有还是非公有)
第二步 看方式(劳动/经营/财产/转移)
【第二十页】十八洞村外出村民陆续返乡,深山苗寨也随之“长”出了10余种新职业,收入来源越来越广,大家通过辛勤劳动不断走向更加幸福生活!劳动至关重要。
知识点:5.财富的源泉——劳动
(1)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要求:①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②要鼓励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第二十二页】据统计,2023年十八洞村共接待游客8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74.5万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脱贫之后如何走向乡村振兴,备受关注。进入第二个议题。
议题二:阔步走向乡村振兴
【第二十四页】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成为十八洞村面临的新挑战,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如何迎接挑战,如何不断完善村民收入分配让村民更加幸福的。
议学情境: 当前,十八洞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正稳步走向乡村振兴。坚持产业发展富村庄,将以前的五大产业重新归类为三大,即种植养殖业、苗绣和旅游,从根本上实现发展。坚持共同富裕不动摇,十八洞村健全村集体经济收益再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将收益10%用于低收入家庭、救灾、助残,收益30%用于发展再生产投入及公益设施建设和维护,收益40%用于参与互助小组的全体村民奖励,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让村民享受到更多产业发展红利。
议学问题: 十八洞村如何向乡村振兴发展,让村民更加幸福?(结合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措施)
答案:发展生产力,从根源上增加财富和收入。如当地产业不断优化发展。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让村民享受发展红利。如当地再分配政策调整。
师:十八洞村的收入分配完善方法能有效巩固发展果实,更好实现乡村振兴,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那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还有哪些措施?我们一起来总结。
知识点:1.为什么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人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2)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彻协调和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
(3)利于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利于提高效率,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措施
结束语:从深度贫困到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成果,再阔步走向乡村振兴,村民用勤劳的双手一步步创造了美好生活,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知识总结】
【巩固练习】
1.小华一家某月的收入(单位:元)情况如下:
爷爷(退休职工) 养老金3000
爸爸(工程师) 工资12000,奖金3000,股票收入800
妈妈(无工作) 失业保险金1845,房屋租金1500
小华(自由职业者) 网店收入9000,转让发明专利使用权210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劳动性收入共计24000
②财产性收入共计23300
③经营性收入共计9000
④转移性收入共计1845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 奖金、津贴等。小华一家某月的收入中劳动性收入共计15000元,排除①。
②: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小华一家某月的收入中财产性收入是800+1500+21000,共计23300,②正确。
③: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网店收入9000属于经营性收入,③正确。
④: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养老金3000,失业保险金1845均是转移性收入,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的演讲指出:“我们致力于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三次分配”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社会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创新、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在于( )
①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③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产权的有效激励和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是按劳分配内容和要求,不是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③说法正确。
④: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产权的有效激励和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这不是按劳分配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变式题1:某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收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固定工资、销售提成和计件、计时工资;第二部分,基于劳动贡献的季度奖金、年终奖等各项奖金;第三部分,专利发明所得。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第一部分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第二部分坚持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第三部分坚持按技术要素分配,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创新热情
④三部分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结合,不断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②:该企业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故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属于按劳分配,①不选,②应选。
③:第三部分专利发明所得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这样有助于激发劳动者的创新热情,③应选。
④:题中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的收入是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④不选。
故本题选C。
4.例题:小张的妈妈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每年可以获得工资、奖金10万元。小张的爸爸独自开了一家小饭馆,一年也可以获得收入10万元。小张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每年可以获得工资、奖金8万元。除此之外,小张一家每年还可以获得银行存款利息5000元。关于小张一家的收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张和妈妈获得的工资、奖金均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小张爸爸通过小饭馆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③一家三口获得的工资收入均属于劳动性收入
④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一家三口获得的工资收入均属于劳动性收入,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属于财产性收入,③④符合题意。
①:小张妈妈是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所获得的工资及奖金属于按劳分配,①说法错误。
②:小张爸爸独自开小饭馆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进行分配,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5.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少数先富、暴富群体存在财富积累手段不规范现象,垄断经营、偷税漏税、通过资本运作收割中小投资者等问题屡屡出现,造成了财富分配的不公。为此,需要( )
①对垄断行业的高薪进行限制,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②通过市场引导资源配置,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
③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增强财富积累的公平合理性
④通过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好垄断经营、偷税漏税、通过资本运作收割中小投资者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对垄断行业的高薪进行限制,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增强财富积累的公平合理性,①③正确。
②:材料中体现的是存在垄断经营、偷税漏税等现象,市场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助宏观调控的手段,②排除。
④:第三次分配,主要由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但第三次分配无法解决垄断经营、偷税漏税等问题,④排除。
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