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秘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测试
高一政治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67年,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的书评里说过:一些读者“可能会以为他将从这本书里得知共产主义的千年王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谁指望得到这种乐趣,谁就大错特错了”。由此可知
①展望未来社会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出了具体描绘
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③未来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并未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全部财产归全民所有;每个公
高一政治试题第1页(共6页)
民的工作、劳动、艺术、文化、教育等都是共享的,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合适的分配。上述主张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的同时,也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下列反映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美好社会而努力的有
①缔结反映各族人民意愿的国家联盟
②进行共产主义的“新和谐公社”新村实验
③成立被誉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的巴黎公社
④倡导建立人人劳动、普遍协作的“和谐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
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
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
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高一政治试题第2页(共6页)
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
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
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
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1920年前后,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索逐步划清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意味着马克思主义
①成功实现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已经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自觉追求
③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了新方向
④在中国进入了全面系统的传播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②发展生产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④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高一政治试题第3页(共6页)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了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023年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70周年。70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给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飞越,中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性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
②证明了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就中国、发展中国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旨在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生产关系
④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接续2021年的建党百年,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②社会主义改造取得的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先后完成“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并推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意味着我国
①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一成就,被称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高一政治试题第4页(共6页)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④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这一伟大事件
①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
②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④鼓舞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壮大了和平民主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东亚病夫”的颓势任由列强宰割,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社会主义的火种在东方点燃,随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迷茫困顿的中国有了奋进的方向。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地推翻了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再往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建设社会主义巍巍大厦,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党史,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展中吸取营养。
结合上述材料,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分析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在那个西方列强侵略、战乱不止、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年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可歌可泣的斗争。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但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走上历史舞台的。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
高一政治试题第5页(共6页)
想和最终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而矢志不渝,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可歌可泣的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6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理解。(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了500多年的艰辛探索,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其历程波澜壮阔,经过了六个时间段,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根本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75年砥砺奋进,75年春华秋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根本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高一政治试题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