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导学案(表格式)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导学案(表格式)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高一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课题名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25年 月 日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材料总结并背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 2.小组讨论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是创造性的新思想。 3.背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地位。
教学 重点 1.总结背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 2.背诵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
教学 难点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措施 2.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是创造性的新思想。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阅读课本P56--62,找出相关内容,并划出来。 1.习近平新思想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有哪5个?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二、新课讲解 任务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思想创立的背景 主要议题:1、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材料:图表分析《时代之问》并观看视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以下理论回答了怎样的时代之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说当时世界发展形势是怎样的?从当前局势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依然在加速演进,分析当时面对世界发展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的世界发展形势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之间有何关系? 解决问题:结合课本p57页对当今世界大势的分析,结合以上材料,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1个国际背景和4个国内背景。时代背景:课本p57-59 随堂训练:阅读材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 2022年 7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议学问题:结合材料,分析从“继承发展”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任务二:创造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材料: 2021年习主席陕西之行。9月13日,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前往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调研途中,临时下车,察看庄稼长势,同劳作的老乡拉家常;在高西沟村龙头山山顶,听取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实地察看高西沟村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情况;在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9月14日,来到绥德实验中学,观看同学们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同师生亲切交流;9月15日,来到驻陕西部队某基地,听取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聚焦备战打仗;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出席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小组探究:陕西之行折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造性,请结合所学说明陕西行反映了哪些具体思想? 问题解决:找出关键句进行分析 问题二:“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示:“十个明确”是支撑这一思想的“四梁八柱”,每一个都具有原创性;“十四个坚持”是基本方略,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实践成果的集中体现,三者相互贯通、有机统一。 1.“十个明确”: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包括党的领导、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改革目标、法治目标、经济制度、强军目标、外交目标、全面从严治党等。 2.“十四个坚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涵盖党的领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防外交等,是“路线图”和“方法论”。 3.“十三个方面成就”: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十三个领域总结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既是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 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随堂训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 )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B.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C.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D.是新时代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任务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展示议学材料:结合你身边的生活变化,谈一谈变化是如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小组活动:①回顾往昔:感受自己身边的生活变化;②畅想未来:畅想自己在2050年的生活以及自己是如何为中国梦添砖加瓦的;(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身边变化) 设置问题:为什么要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怎样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结合课本P65页第二段和第三段回答》 当堂训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终极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作 业 布 置 一、书面作业 1、背诵:习近平思想的5个背景(P57)和地位(P65) 2、做小册子P32-P34。
板 书 设 计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