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导学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导学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高二政治导学案 主备人: 课题名称: 《哲学与文化》综合测试 课型: 习题课 授课时间:2025年 月 日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分析图表,让学生准确掌握 哲学的基本问题。 2.通过讨论材料题中赣州市建立福寿沟博物馆,提升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掌握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3.通过分析材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学生通过材料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课前提问: 1、哲学的基本问题P8(3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P30(2点,原理+方法论)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61(3点,原理+方法论) 二、错题统计 4、7、9、14、16、18(3) 三、小组讨论(必刷题P113-116的习题) 针对本节习题课中小组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小组成员讨论5分钟并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师生互助质疑解疑 考点1:意识的能动作用 4、“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该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在今天该词能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变式训练:AI玩具是一种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玩具融合的新型产品。近年来,AI玩具除了给人们提供了情感陪伴,还催生产业转型。传统玩具行业主要依靠产品销售盈利,而AI玩具则需要提供持续的内容服务。AI玩具的发展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更呈现出技术发展所能带来的人文关怀。这表明( ) ①AI玩具应用场景延伸得益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赋予了AI玩具不同的反映形式 ③对AI玩具的认识有待突破已有传统玩具的认识 ④技术发展与AI玩具自身规律性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2: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4.黄河“几字弯”攻坚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七大生态要素俱全。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必须重点解决好六大生态问题。 问题措施沙患问题以固沙滞尘、阻沙入黄为重点,区分不同沙漠沙地对症下药水患问题加强黄河岸线流沙入黄控制,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系统治理盐渍化问题大力培育推广耐盐碱的林草种质资源,加强盐碱化土地的综合治理…………
上述措施( ) ①遵循了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的一般思路 ②把握了系统的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抓住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强调了果断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训练:喝咖啡是很多学生提神醒脑的习惯。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适度饮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使人精神振奋。但是长期大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引发心慌、心悸等不适症状,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而且大量引用咖啡,可能造成钙的流失,影响生长。这告诉我们( ) ①抓住问题关键,妥善处理和解决主要矛盾 ②不同的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学会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④善于分析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3: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6.2024年9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推出“各地举行丰富活动欢度中秋”报道。2024贵阳中秋非遗民俗节,推出颜值超高汉服花灯大巡游,打造非遗打铁花、非遗火壶、非遗火魔方、非遗火刀、非遗火棍、非遗火片、非遗吃火吐火、非遗火烛、民族篝火晚会等活动,通过政府及网络媒体宣传,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看与体验,乐享中秋假期,催生了“月饼+非遗经济”,酒店预订火爆,机票高铁票出现一票难求,非遗文创产品热销,餐饮企业推出当地特色菜品,特色小吃,推动当地文旅市场繁荣,展现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社会影响力。这给当地文旅发展的新思路是( ) ①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 ②立足文化自信的情感表达,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群众共鸣和认同 ④发挥媒体宣传与社交网络效应,重视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近年来,多地博物馆设立教育中心、开设相关课程,并与中小学和高校展开合作,努力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行走的课堂”。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启智”“开笔”研学教育课,让小朋友们寻找汉字特点,聆听汉字故事,欣赏汉字之美;在安徽,安徽省体育博物馆为少年儿童开启“体育大课堂”,带领他们提升体育文化素养,体验运动健身快乐;在江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与20多家学校建立了馆校合作机制,开展瓷文化系列课堂,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体验瓷器烧制过程,感受中华陶瓷文化的魅力;在天津,天津博物馆利用自身丰富的红色馆藏资源优势,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开设以“知识传授+历史素养+时代担当+价值引领”为特色的大思政课,让红色旧址遗存变成“课堂”。 2025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较2024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2.96亿人次)增加了796万,同比增长2.6%,创历史新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行走的课堂”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 【答案】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②“行走的课堂”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许多优秀健康文化,有助于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青少年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③有助于人们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及当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行走的课堂”实现了文化的载体、内容、形式的创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有助于丰富青少年文化体验,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方法总结: ①注重知识的网格化构建,进行必要的知识串联
②高频考点的知识逻辑反复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③挖掘最新的时政热点,创设情境与议题
④积累学科术语,储备专业术语,规范书写答案 五、课堂小结 结合思维导图,梳理本课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归纳做题方法。
作 业 布 置 1、订正错题,做错的题目同桌间相互再讲一遍 2、过关背诵:①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②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 ③文化自信的原因和要求
板 书 设 计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