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 新教材】统编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我们都是热心人》(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 新教材】统编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我们都是热心人》(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教材】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我们都是热心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善于帮助别人 单 元 第四单元
教学分析 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热心人,不仅要有助人的意愿,更要掌握恰当的助人方法,例如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意愿,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人需求,以友善和热诚的态度提供帮助。教材还通过“阅读角”等拓展内容,讲述雷锋等典型热心助人的故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热心助人精神的理解和认同。第二个话题“善于帮助别人”通过两个情境讨论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助人时应当尊重对方、注意对方的感受,总结关心帮助别人的具体注意事项。重阳节献“爱心”事例从反面反映了助人不关心对方需求导致的不良后果,“阅读角”的内容呈现了巧妙帮助他人的正面事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自我中心”向“社会中心”过渡的关键期,有助人热情,但常因缺乏尊重意识和对需求的理解,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他们已能觉察他人情绪,却容易“想帮而不会帮、愿帮而不敢帮”。校内生活经验以师生、同伴互助为主,对“陌生人”的公共情境既好奇又警惕。学生普遍具有模仿力强、情感外显、渴望被认可的特点,需要通过真实、安全、可复制的“微行动”积累公共生活经验,可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掌握科学助人方法,提升助人质量,在“做中学”中生成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1.理解关心和帮助他人要以尊重为前提,明确不恰当的帮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掌握平等友善助人的方法,培养体谅他人的道德品质。2.掌握关爱他人时应遵循的原则,理解关爱他人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知晓尊重他人隐私和意愿是文明交往的基本。3.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用心了解他人需求,从而提供恰当的帮助。
教学重点 关心和帮助他人要以尊重为前提,明确不恰当的帮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掌握帮助他人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将关爱他人的原则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在实际情境中恰当、自然地运用这些原则帮助他人。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成语故事《嗟来之食》2.想一想,说一说:(1)在播放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事情?(2)那个灾民为什么宁可饿死也不吃施舍给他的饭菜呢?(3)你会接受他施舍给你的饭菜吗?(4)你觉得帮助别人时需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呢?3.小结并板书课题:善于帮助别人 用成语故事《嗟来之食》导入新课引出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到做好心人帮助别人首先要对他人有礼貌,尊重需要帮助的人。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关心他人讲方法文本学习:关心他人要以尊重他人为前提。没有尊重的关心往往不是真正的关心,甚至可能是一种伤害2.图片+文本学习:关心他人讲方法(一)情境一(1)嘿嘿,个子矮拿不着吧?我来帮你。(2)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二)情境二(1)瞧你走路真费劲儿,看着就难受。我扶你过马路,还能快点儿。(2)不用你管,我自己能行!3.素材:这样的帮助,你接受吗?4.文本学习:为什么故事中两位同学提供的帮助不被对方接受 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5.图片+文本学习: 想一想:为什么故事中两位同学提供的帮助不被对方接受?生1::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不尊重和嘲笑。所以要拒绝别人的帮助。生2:两名助人者虽然有爱心,但却因为表达不当而被拒绝,看来,帮助他人,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6.图片+文本学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带着尊重和友善伸出援手(1)我要的书也在上面,我帮你一起拿下来吧。(2)可以走上前轻声问:“需要我帮你把书拿下来吗?”(3)遇到拄拐杖的同学,不妨温和地说:“过马路人多,我陪你一起走,好吗?”这样的表达既传递了善意,又尊重了对方的意愿,让对方感受到平等的关心,而不是被嘲笑或贬低,自然更容易接受帮助。7.图片+文本学习:案例故事(1)听爸爸说,有一天,他在菜市场看到一个穿着破旧,坐轮椅卖牛奶的老爷爷。爸爸拿出一百元钱,扔到老爷爷身边的盒子里就走了。老爷爷生气地喊道:“我是卖牛奶的,不是要饭的!”后来,爸爸讲究了方法,每天都买老爷爷的牛奶。老爷爷高兴地接受了,还与爸爸成了好朋友。(2)从前,苏东坡去山上玩。他去山上的寺里,小和尚报告了方丈,方丈摆摆手让小和尚随便招待随口说了声“坐,茶”。后又有一客人来,方丈了解其身份,热情招待。苏东坡在方丈与客人的交谈中,表现出谈吐不凡。方丈感其身份不一般,又对小和尚说:“上茶。”对苏东坡说:“请坐。”又过了一会儿,方丈得知眼前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立即请苏东坡上坐,并让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方丈让苏东坡留下对联纪念。苏东坡略一思考,便写下:“茶,敬茶,敬香茶;坐,请坐,请上坐。”方丈立即红了脸。8.图片+文本学习:助人前提是尊重(1)助学活动报道中隐去了受助者的真实姓名助学活动隐去受助者真实姓名是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 在助学活动中,尊重受助者的隐私和意愿是非常重要的。报道中隐去受助者的真实姓名,可以避免他们因此受到不必要的关注或压力,使他们能够在更加尊重和舒适的环境中接受帮助(2)中科大统计饭卡消费“隐形资助”贫困生获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于2004年在全国高校中首创“隐形资助”的方式,通过程序统计学生在食堂的消费记录发放补助,目的在于让贫困生更加有尊严地接受资助。从2004年到现在,中科大已“隐形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3)“咱们阿里一个兵” ——西藏阿里2021年年初,西藏阿里地区红十字会收到一封匿名信和3000元捐款,捐款人署名为“咱们阿里一个兵”。信中,捐款人说自己是驻噶尔县的戍边军人,因为对阿里的无限感情,决定将自己荣获三等功的奖金捐赠给阿里人民。这位戍边军人在信中写道:“当得知自己荣立三等功的时候,我便萌生了一个坚定的想法。那就是将钱捐出来,给社会上更需要的人。”在“咱们阿里一个兵”的落款下,他表示:“举手之劳,微笑之举,勿找”。(4)暖心!老师隐瞒身份资助学生3年后被发现岳龙是山东邹城的一名小学老师。3年前,得知班里一名学生家庭突遭变故,为保护孩子自尊心,他便委托自己的姐姐出面资助。今年,学生家长偶然看到岳龙老师朋友圈的家庭合影,才发现了这一秘密。学生家长表示:“孩子说长大后要当老师,帮助有困难的人!”9.素材:暖心!老师隐瞒身份资助困难学生10.文本学习:温馨提示我们在关爱他人的时候需要注意:▲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尊重他们的隐私和意愿。▲ 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以友善与真诚的态度帮助他们。教学环节二: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1.文本学习:只有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后,提供的帮助才能真正帮到对方。2.图片+文本学习:相关链接重阳节献“爱心” 一些地方,养老院平时很少得到关注,但一到重阳节,各种团体 纷纷前来献爱心,来了一拨又一拨。老人们既高兴,又劳累。高兴的是,志愿者都很热情,给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劳累的是,这么集中接待志愿者,老人们身体吃不消。一位老奶奶感慨地说:“原本是送爱心的活动,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一点呢 ”3.图片+文本学习:你认为这样的“热心肠”能给老人们带来关爱与帮助吗 你觉得老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生1:我觉得这种“热心肠”可能不能给老人们带来真正的关爱。重阳节那天那么多人一下子涌入敬老院,给老人洗脚、剪指甲,老人们可能会觉得很不自在,而且这更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真心实意长期的关心。生2:我认为老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和尊重。他们希望有人能平时多和他们聊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是在特定节日里被当作“表演对象”。比如可以定期去陪老人们下棋散步,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帮助。生3:这种“热心肠”有点盲目,没有考虑老人们的感受和需求。有些老人可能并不想让别人给自己洗脚,他们更希望有一些精神上的慰藉。比如,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4.图片+文本学习:老人真正的需求(1)细水长流的陪伴(2)生活小事上的帮助(3)科普知识宣讲(4)身体检查5.素材:【九九重阳】宜丰:进村入户开展老年人免费体检服务6.图片+文本学习:关爱老人不应该只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只因为过节而关爱老人,平时就不关心老人了。平时也应该抽出时间去陪伴、关心老年公寓里的老人们。7.图片+文本学习:阅读角 特殊的岗位 方明刚上高一时, 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使本来就贫寒的家境雪上加霜。 方明强忍着眼泪向班主任提出退学,班主任对他说:“我正要找你。学校正在招一名勤工助学志愿者,每天负责把图书馆里新还的书归位整理好,每月补助300元。你愿意做吗 ”他点点头,泪水夺眶而出。于是,方明成了学校的一名兼职勤工助学志愿者,每天要帮忙整理图书,偶尔因功课紧张误了整理工作,也没有人怪他,班主任仍按月代领300元补助给他。 他一直觉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很幸运。 三年的高中生活一晃过去了,方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但他始终不知道,这三年的补助金是学校老师捐给他的。他更不知道,勤工助学志愿者的岗位是为他专门设立的。8.图片+文本学习:班主任为什么不把真想告诉方明呢?专门为他设立勤工 助学志愿者的岗位,是设身处地为他解决困难着想。如果班主任直接说出真相,方明很可能不接纳这个“岗位”,觉得300元钱是别人的施舍。班主任为了保护方明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就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班主任的做法是智慧的,这是一种真诚的关爱,一种无私的关爱。9.文本学习: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帮助别人也是需要智慧的,要多动脑筋想一想。10.图片+文本学习:说一说,你会如何智慧助人,传递爱心?生1: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要懂得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生2:我会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生3: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意愿,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人。生4:我们都要学会智慧助人,传递爱心。11.素材:田震班萌娃合唱《爱的奉献》,福利院孩子现身,歌声温暖让人感动 文本正文指出善于帮助别人的核心原则是尊重他人,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助人的前提,缺乏尊重的帮助不但不能达成助人的目的,反而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两幅插图呈现了两名同学想要帮助他人,却因为不尊重他人而被拒绝的场景。教材通过呈现具体的范例,让学生认识到助人过程中的一些言行不妥之处,进一步理解帮助他人时要以尊重他人为前提。主持人的话引导学生思考助人不成功的原因,并由此探究助人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这旨在让学生从反面事例中总结注意事项,从而改进自己的助人行动,避免出现“助人不成反伤人”的情况。要指导学生表演出受助者不被尊重时的内心感受,从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受助者在明明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却拒绝对方的帮助。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呈现多种助人言行,并让受助者说一说不同言行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助人时徒有好心是不够的,只有尊重对方才能使良好的意愿恰当地传达出去,达到助人的目的。知识拓展:案例故事助学活动报道中隐去受助者的真实姓名知识拓展:案例故事知识拓展:案例故事知识拓展:案例故事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理解助人需要智慧、助人要有办法。发自内心地敬人、爱人,不生硬、不刻意,体谅受助者的难处,细心呵护他们的尊严,这才是助人的正确方式。“小贴士”对提问内容做出正面总结,给出了关爱他人注意事项的几个范例,引导学生把“尊重”具体化,落到实处。文本本正文指明了善于帮助别人的另一个要点: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相关链接”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新闻报道,说明不考虑对方需要的“爱心行动”并不能给受助者带来关爱和帮助。这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帮助别人应该满足的是对方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主持人的话让学生结合重阳节献“爱心”的事例,学会设身处地体会受助者的感受,进一步思考受助者真正的需要。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养老院的老人真正的需求。他们需要的可能是细水长流的陪伴,可能是生活小事上的帮助,也可能是科普知识宣讲、身体检查、方便与子女联系的网络新技术辅导等。学生在了解了老人的需求后,才能明确哪些行为能真正地帮助到老人。关爱老人不应该只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只因为过节而关爱老人,平时就不关心老人了。平时也应该抽出时间去陪伴、关心老年公寓里的老人们。“阅读角”呈现了一个巧妙用心帮助他人的事例,给学生正面示范,让学生体会到有智慧的助人能有效保护受助者的尊严,也切实实现助人目的,由此促进学生学会在助人时了解及考虑他人需求的方法。主要讨论助人技巧和助人智慧。想要真正地达到关爱、帮助他人的目的,除了要理解助人的意义、唤醒助人的主观意愿,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只有采用恰当的方式,才能让受助人体验到温暖和善意,愿意接受帮助,从而让助人行动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让学生懂得要用智慧助人,传递爱心。
三、课堂小结 帮助他人不仅需要一颗善心,还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对方,真正体谅其处境,保护其自尊和隐私。我们还应该了解对方实际的需求,用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对方,避免流露出优越感或采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希望每名同学在生活中都能成为一个善于帮助他人的人。 总结升华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四、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养老院献爱心活动”,以满足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将爱心转化为善行。
五、板书设计 第 11 课 我们都是热心人善于帮助别人关心他人讲方法: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学生基本掌握助人原则,但部分学生仍难做到“换位思考”。可增加“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被帮助者的感受,深化对“尊重式帮助”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让教学更有效
第四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第二课时
善于帮助别人
第 11 课 我们都是热心人
www.21cnjy.com
【新教材】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让教学更有效
Contents
目录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小结
05
作业布置
06
板书设计
01
素养目标
【学习目标设计】
1.理解关心和帮助他人要以尊重为前提,明确不恰当的帮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掌握平等友善助人的方法,培养体谅他人的道德品质。
2.掌握关爱他人时应遵循的原则,理解关爱他人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知晓尊重他人隐私和意愿是文明交往的基本。
3.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用心了解他人需求,从而提供恰当的帮助。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关心和帮助他人要以尊重为前提,明确不恰当的帮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掌握帮助他人的基本原则.
难点:将关爱他人的原则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在实际情境中恰当、自然地运用这些原则帮助他人。
02
新知导入
成语故事《嗟来之食》
1.在播放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事情?
2.那个灾民为什么宁可饿死也不吃施舍给他的饭菜呢?
3.你会接受他施舍给你的饭菜吗?
4.你觉得帮助别人时需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呢?
03
新知讲解
善于帮助别人
关心他人要以尊重他人为前提。没有尊重的关心往往不是真正的关心,甚至可能是一种伤害。
关心他人讲方法
嘿嘿,个子矮拿不着吧?我来帮你。
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
情境一
关心他人讲方法
善于帮助别人
瞧你走路真费劲儿,看着就难受。我扶你过马路,还能快点儿。
不用你管,我自己能行!
关心他人讲方法
情境二
善于帮助别人
素材:这样的帮助,你接受吗?
善于帮助别人
关心他人讲方法
想一想:为什么故事中两位同学提供的帮助不被对方接受?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不尊重和嘲笑。所以要拒绝别人的帮助。
关心他人讲方法
两名助人者虽然有爱心,但却因为表达不当而被拒绝,看来,帮助他人,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善于帮助别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带着尊重和友善伸出援手
1.我要的书也在上面,我帮你一起拿下来吧。
2.可以走上前轻声问:“需要我帮你把书拿下来吗?”
遇到拄拐杖的同学,不妨温和地说:“过马路人多,我陪你一起走,好吗?”
这样的表达既传递了善意,又尊重了对方的意愿,让对方感受到平等的关心,而不是被嘲笑或贬低,自然更容易接受帮助。
善于帮助别人
关心他人讲方法
听爸爸说,有一天,他在菜市场看到一个穿着破旧,坐轮椅卖牛奶的老爷爷。爸爸拿出一百元钱,扔到老爷爷身边的盒子里就走了。老爷爷生气地喊道:“我是卖牛奶的,不是要饭的!”后来,爸爸讲究了方法,每天都买老爷爷的牛奶。老爷爷高兴地接受了,还与爸爸成了好朋友。
善于帮助别人
案例故事
关心他人讲方法
从前,苏东坡去山上玩。他去山上的寺里,小和尚报告了方丈,方丈摆摆手让小和尚随便招待随口说了声“坐,茶”。后又有一客人来,方丈了解其身份,热情招待。苏东坡在方丈与客人的交谈中,表现出谈吐不凡。方丈感其身份不一般,又对小和尚说:“上茶。”对苏东坡说:“请坐。”又过了一会儿,方丈得知眼前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立即请苏东坡上坐,并让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方丈让苏东坡留下对联纪念。苏东坡略一思考,便写下:“茶,敬茶,敬香茶;坐,请坐,请上坐。”方丈立即红了脸。
善于帮助别人
关心他人讲方法
案例故事
助学活动隐去受助者真实姓名是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 在助学活动中,尊重受助者的隐私和意愿是非常重要的。报道中隐去受助者的真实姓名,可以避免他们因此受到不必要的关注或压力,使他们能够在更加尊重和舒适的环境中接受帮助.
助学活动报道中隐去了受助者的真实姓名
善于帮助别人
助人前提是尊重
中科大统计饭卡消费“隐形资助”贫困生获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于2004年在全国高校中首创“隐形资助”的方式,通过程序统计学生在食堂的消费记录发放补助,目的在于让贫困生更加有尊严地接受资助。从2004年到现在,中科大已“隐形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
善于帮助别人
助人前提是尊重
“咱们阿里一个兵” ——西藏阿里
2021年年初,西藏阿里地区红十字会收到一封匿名信和3000元捐款,捐款人署名为“咱们阿里一个兵”。信中,捐款人说自己是驻噶尔县的戍边军人,因为对阿里的无限感情,决定将自己荣获三等功的奖金捐赠给阿里人民。这位戍边军人在信中写道:“当得知自己荣立三等功的时候,我便萌生了一个坚定的想法。那就是将钱捐出来,给社会上更需要的人。”在“咱们阿里一个兵”的落款下,他表示:“举手之劳,微笑之举,勿找”。
善于帮助别人
助人前提是尊重
岳龙是山东邹城的一名小学老师。3年前,得知班里一名学生家庭突遭变故,为保护孩子自尊心,他便委托自己的姐姐出面资助。今年,学生家长偶然看到岳龙老师朋友圈的家庭合影,才发现了这一秘密。学生家长表示:“孩子说长大后要当老师,帮助有困难的人!”
善于帮助别人
助人前提是尊重
暖心!老师隐瞒身份资助学生3年后被发现
素材:暖心!老师隐瞒身份资助困难学生
我们在关爱他人的时候需要注意:
1.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
2. 尊重他们的隐私和意愿。
3. 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4. 以友善与真诚的态度帮助他们。

善于帮助别人
助人前提是尊重
善于帮助别人
只有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后,提供的帮助才能真正帮到对方。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重阳节献“爱心”
一些地方,养老院平时很少得到关注,但一到重阳节,各种团体 纷纷前来献爱心,来了一拨又一拨。老人们既高兴,又劳累。高兴的是,志愿者都很热情,给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劳累的是,这么集中接待志愿者,老人们身体吃不消。一位老奶奶感慨地说:“原本是送爱心的活动,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一点呢 ”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你认为这样的“热心肠”能给老人们带来关爱与帮助吗 你觉得老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我觉得这种“热心肠”可能不能给老人们带来真正的关爱。重阳节那天那么多人一下子涌入敬老院,给老人洗脚、剪指甲,老人们可能会觉得很不自在,而且这更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真心实意长期的关心。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关爱与帮助
我认为老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和尊重。他们希望有人能平时多和他们聊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是在特定节日里被当作“表演对象”。比如可以定期去陪老人们下棋散步,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帮助。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关爱与帮助
这种“热心肠”有点盲目,没有考虑老人们的感受和需求。有些老人可能并不想让别人给自己洗脚,他们更希望有一些精神上的慰藉。比如,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关爱与帮助
细水长流的陪伴
生活小事上的帮助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老人真正的需求
科普知识宣讲
身体检查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老人真正的需求
素材:【九九重阳】宜丰:进村入户开展老年人免费体检服务
关爱老人不应该只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只因为过节而关爱老人,平时就不关心老人了。平时也应该抽出时间去陪伴、关心老年公寓里的老人们。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特殊的岗位
方明刚上高一时, 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使本来就贫寒的家境雪上加霜。
方明强忍着眼泪向班主任提出退学,班主任对他说:“我正要找你。学校正在招一名勤工助学志愿者,每天负责把图书馆里新还的书归位整理好,每月补助300元。你愿意做吗 ”他点点头,泪水夺眶而出。于是,方明成了学校的一名兼职勤工助学志愿者,每天要帮忙整理图书,偶尔因功课紧张误了整理工作,也没有人怪他,班主任仍按月代领300元补助给他。
他一直觉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很幸运。
三年的高中生活一晃过去了,方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但他始终不知道,这三年的补助金是学校老师捐给他的。他更不知道,勤工助学志愿者的岗位是为他专门设立的。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感悟助人的智慧
班主任为什么不把真想告诉方明呢?
专门为他设立勤工 助学志愿者的岗位,是设身处地为他解决困难着想。如果班主任直接说出真相,方明很可能不接纳这个“岗位”,觉得300元钱是别人的施舍。班主任为了保护方明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就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班主任的做法是智慧的,这是一种真诚的关爱,一种无私的关爱。
善于帮助别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帮助别人也是需要智慧的,要多动脑筋想一想。
善于帮助别人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说一说,你会如何智慧助人,传递爱心?
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要懂得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我会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意愿,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人。
我们都要学会智慧助人,传递爱心。
田震班萌娃合唱《爱的奉献》,福利院孩子现身,歌声温暖让人感动
04
课堂小结
帮助他人不仅需要一颗善心,还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对方,真正体谅其处境,保护其自尊和隐私。我们还应该了解对方实际的需求,用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对方,避免流露出优越感或采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希望每名同学在生活中都能成为一个善于帮助他人的人。
第 11 课 我们都是热心人
05
作业布置
设计一个“养老院献爱心活动”,以满足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将爱心转化为善行。
第 11 课 我们都是热心人
06
板书设计
第 11 课 我们都是热心人
善于帮助别人
关心他人讲方法:
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让教学更有效
www.21cnjy.com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