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语 文(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3单元。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4题。秋天,太阳越来越温和(hé)。沿一条田间小路,我走进秋天深处。空气中弥慢着草木的气息,大地上铺满金黄的落叶。晴多雨少的季节,植物的汁液停止流动,收获的窗口期悄(qiāo)然开启。万物奔赴金秋的盛典。一排排红高粱高擎火炬,从天边曲折而来,浩浩荡荡。玉米的队仗步履__ ___,英姿飒爽地接受风的检阅;经过风的吹拂,使秸秆轻摇,叶子簌簌作响。平原上的村庄,像小船驶入金黄的稻浪。一只大鸟扑棱棱飞出,时间的乐队再一次奏响天籁(lài)的交响。空气里不时有豆荚 的脆响:黄豆、绿豆、爬豆、芝麻, 地把自己弹射出去,籽粒飞散。眼前有蚂蚱飞过,不紧不慢地吟唱,汇成生命的乐曲。天空湛蓝,白云辽远,天地之间更加空旷。麻雀 ,飞起又落下,从这个秋天飞往下一个秋天。在秋天,田野变得丰富,一切各得其所。这是交接的时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像一场交响乐的停顿——一个乐(yuè)章刚刚结束,而另一个即将开始。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和(hé) B. 悄(qiāo) C. 籁(lài) D. 乐(yuè)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弥慢 B. 奔赴 C. 吟唱 D. 各得其所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整齐 炸裂 十万火急 络绎不绝 B. 整洁 爆炸 迫不及待 络绎不绝C. 整齐 炸裂 迫不及待 成群结队 D. 整洁 爆炸 十万火急 成群结队4.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风的吹拂,让秸秆轻摇,叶子簌簌作响。B. 风的吹拂,使秸秆轻摇,叶子簌簌作响。C. 经过风的吹拂,使得秸秆轻摇,叶子簌簌作响。D. 因为风的吹拂,使秸秆轻摇,叶子簌簌作响。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发现野生动物受了轻微伤害,但仍然能够自由活动,我们不建议对其进行强行救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我们需要遵循救助中心提供的方法,给予它们必要的帮助。①特别是在春末夏初,幼鸟学飞的季节②因为野生动物具有很强的自愈能力③如果在路边看到貌似无助的幼鸟,大多数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不去干预④对于一些小伤口或轻微扭伤,大自然的治愈力量足以让它们恢复健康⑤当然,如果遇到真正受伤或处于危险中的野生动物,那么正确的救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A. ①③⑤④② B. ②④⑤①③ C. ①③⑤②④ D. ②④①③⑤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朋友远道而来,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表达我们的喜悦之情。(2)从 “ ,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我们懂得了旧事物中蕴含着新事物的哲理。(3)李益的 , ”(《夜上受降城闻笛》)的闻笛思远,使乡愁成了本诗的主要思绪。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一)学习与探究(5分)小昆的班级正在筹划开展一场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邀请你共同参与。7. 为了丰富活动内容,请仿照示例,帮助小昆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示例:“情同手足”故事分享会(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_8. 小组讨论时,南南说:“我不想参与讨论,我和我的同桌不是朋友,她每次改我的听写本时都一板一眼,影响我的成绩。”如果你是小昆,你会怎么劝说南南?(3分)小昆:“ 。”(二)名著阅读(5分)9. 根据表格提供信息,按要求填空。(2分)《朝花夕拾》 人物描写:生得黄而矮,没有名字,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懂许多规矩。 (1)人物:___________人物描写:这是一个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2)人物:___________主题:《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请列举一个文中十分荒谬愚昧的孝道故事。 (3)故事:___________情节:抬神像、吹都都、背《鉴略》 (4)篇目:《______________》10.假如你的好朋友小语还没有读过《朝花夕拾》,她因听说这本名著有点难懂就打算放弃,请作为好朋友的你重新向她推荐此书,并写两点推荐理由,让她不会错过与经典之约。(3分)推荐理由一:_________ _推荐理由二:_________ _三、阅读(11~23题,共34分)(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甲]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1.下列对甲、乙两诗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诗作感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俊逸,善用典故和修辞。B.甲诗一二句从“峨眉山月”写起,点明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给人以月映清江的美感。C.乙诗中的“子规”啼声哀切,可以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心境。D.借明月来抒发思念之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乙诗运用比喻,将明月喻为远行的好友。12.甲诗连用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乙诗连用龙标、五溪、夜郎三个地名,两首诗连用地名的写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①,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②。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疾:重病。②获全:获救。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 (2)尊君在不 不:_____________(3)吾今死矣,子可去 去:_____________ (4)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委:_____________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2)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15. 古人非常看重择友,认为“求友需在良”,甚至“择友如求师”,如今互联网改变和丰富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请用两个关键词概括出在网络世界中你希望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并写出选择这些关键词的理由。(2分)16.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彰显名士的传统美德。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弘扬陈元方与荀巨伯身上的何种传统美德?(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8分)我那坏脾气的父亲张达明(1)父亲在世时,和我总是没有什么话可讲。有时去朋友家里,见人家父子间表现出的浓浓亲情,实在令我羡慕。(2)我也曾努力想和父亲接近,但见他一脸的严肃,酝酿许久的话通常又被咽了回去。(3)后来,没有了父亲的日子,我时常看着父亲仍是一脸严肃的遗像,久久伫立。而细细品味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却有了另一番感受。(4)我的父亲曾毕业于省内一所中医学院,25岁就担任了县里一家医院的院长。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他带着铺盖忽然回了家。后来知道,他是被“下放”回来的。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世间的复杂,也不明白医院那么多人,怎么就下放他一个呢?现在想来尽有些心疼父亲。突然能理解他之后的坏脾气了。(5)回村后的父亲主动担负起了喂养二十多头牛的重任。他刚接手时,那些牛瘦得不成样子,为了尽快上膘,父亲偷偷拿了家里的小米熬汤给牛滋补,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它们,很有责任心。(6)抽烟很凶的父亲总是买最便宜的劣质烟。后来为省钱供我上学,他连纸烟也舍不得抽了,跑去集市上买些烟叶,再拾些芝麻叶子搅在一起自制了旱烟锅,直抽得满嘴起泡。(7)我和父亲的冲突发生在我高二时的一个星期日。那天我本想回家补充点“油水”,不巧的是父亲的20元钱恰不见了。大概是怀疑我拿了,他不分青红皂白对我大喊:“滚出去,你这个逆子!”(8)我委屈极了,饭也没吃就回了学校。后来,父亲发现是自己放错了地方,却没做任何解释。我觉得自己太冤,从此不再理会父亲。不知道,我与父亲互不理睬的对峙持续了多久……(9)记得那是一个暖和的中午,父亲突然来到学校,让我深感意外。他依然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对我小声的说:“你妈想你了,让我给你带了韭菜鸡蛋馅饺子。”说着,拿出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瓷碗递给我,“还热乎着,赶紧吃了。”(10)突如其来的“爱”让我不知所措,竟紧张得伸不出手来接碗。父亲于是假装生气的说:“还不快吃,难道让我喂你不成?”我忙不迭接过大瓷碗,父亲又掏出几张钱,温和的说:“你妈让捎给你的,拿上!”我使劲点点头,算是回答了父亲。其实我心里明白,父亲是个极爱面子的人。现在想来,他应该更爱我!(11)在村里,父亲的医术和他的坏脾气一样的出名。空闲时的父亲也总在给人瞧病,他最拿手的是针灸,有些大人在自家小孩子扎针时,会心疼地嘟哝几句:“你慢些扎,别让孩子疼着了。”父亲的坏脾气就上来了,呛一句:“怕疼就别来。”噎得人家顿时没了话。(12)而医好病后,他们逢人便讲:“张医生脾气不好,但心好医术高,找他看病没错的。”父亲的病人也一天比一天多,常常忙得他误了吃饭。(13)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年,我所在的单位集资建房,父亲知道后的第二天,天不亮就来到县城,不等屁股坐稳就拿出一沓钱递给我:“6万块,够吗?”(14)我妻子忙说:“太多了,3万就够了。”(15)父亲又说:“都拿上,你们日子不宽裕,能添点算点。”(16)见我推辞,父亲又发火了:“哪儿学来的坏毛病?给你就拿着!”然后放下钱,连口水都没喝就转身回去了。(17)妻子感慨:“爸脾气不好,但心肠好。”(18)我说:“咱们住上新房,就把爸妈一起接来。”(19)可就在新房快要完工时,父亲却悄然走了。当时他正在给一个小孩看病,突发大面积心梗,等叫来医生,却已经来不及了。(20)父亲在世时和我没说过几句话,临走时也没说上最后一句话。在送父亲去墓地的路上,我扶着灵柩,陪他走了最后一段路。一层薄薄的木板,把我们父子永远隔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21)送葬的人回去后,我独自坐在父亲的坟前,想和他说说话。多少年来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22)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背后有轻轻的啜泣——转过头,看到我的一双儿女正站在我的身后。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自己从此必须顶天立地,如同我的父亲。(23)我站起身来,牵着两个孩子,一步一步离开了父亲的坟茔,一步一步走向了我们的生活和未来。(《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5日有删改)17. 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父亲的“坏脾气”?(3分)18. 文章第(10)段画线句“突如其来的‘爱’让我不知所措,竟紧张得伸不出手来接碗”,文中的“我”为什么会觉得“爱”突如其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2分)19.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性格、品质)。(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2分)想我的母亲梁实秋①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是神圣的。我写过一些杂忆的文字,不曾写过我的父母,因为关于这个题目我不敢轻易下笔。小民女士逼我写几句话,想要推辞,但最终未能如愿,就先略述二三小事来回应,但在写作时却无法抑制对父母去世的悲伤之情。②我的母亲姓沈,杭州人。世代居住在城内上羊市街。我在幼时曾随母亲回娘家,当时外祖母尚在,年近八十。外祖父入学后,没有更进一步的功名,但是对子女读书要求甚严。我的母亲教导我们读书启蒙,曾经说起她小时苦读的情形。她同我的两位舅父一起冬夜读书,冷得腿脚僵冻,拿出一个大竹篓,里面装满破棉絮,三个人把脚伸进去取暖。我当时听得很震惊,最终不敢荒废学业。我的母亲来我家时大概十八九岁,以后操持家务尽心尽力,不再有时间学习。③我同胞兄弟姐妹十一人,母亲的煦育之劳可想而知。我记得我母亲常于百忙之中抽空给我们几个较小的孩子洗澡。我怕肥皂水流到眼里,我怕痒,总是躲躲闪闪,总是格格的笑个不住,母亲没有功夫和我们纠缠,随手一巴掌打在身上,边洗边打边笑。④北方的冬天冷,屋里虽然有火炉,睡时被褥还是凉似铁。尤其是钻进被窝之后,脖子后面透风,冷气顺着脊背吹了进来。我们几个孩子睡一个大炕,头朝外,一排四个被窝。母亲每晚看到我们钻进了被窝,叽叽喳喳的笑语不停,便过来把油灯吹熄,然后给我们一个个的把脖子后面的棉被塞紧,被窝立刻暖和起来,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我不知道母亲用的什么手法,只知道她塞棉被带给我无可言说的温暖舒适,我至今想起来还是快乐的,可是那个感受不可复得了。⑤我从小不喜欢喧闹。祖父母生日照例在院里搭台唱傀儡戏或滦州影。一过八点我便掉头而去进屋睡觉。母亲得空便取出一个大簸箩,里面装的是针线剪尺一类的缝纫器材,她要做一下缝缝连连的工作,这时候我总是一声不响的偎在她的身旁,她赶我走我也不走,有时候竟睡着了。母亲说我乖,也说我孤僻。如今想想,一个人能有多少时间可以偎在母亲身旁?⑥在我的儿时记忆中,我母亲好像是没有时候睡觉。天亮就要起来,给我们梳小辫是一桩大事,一根一根的梳个没完。她自己要梳头,我记得她用一把抿子蘸着刨花水,把头发弄得锃光大亮。然后她一听到上房有动静便急忙前去当差。盖茶碗、燕窝、莲子、点心,都有人预备好了,但是需要她去双手捧着送到祖父母跟前,否则要儿媳妇做什么?在公婆面前,儿媳妇是永远站着的,没有座位的。足足的站几个钟头下来,不是缠足的女人怕也受不了!最苦的是,公婆年纪大,不过午夜不安歇,儿媳妇要跟着熬夜在一旁侍候。她困极了,有时候回到房里来不及脱衣服倒下便睡着了。虽然如此,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⑦到了民元前几年,祖父母相继去世,我母亲才稍得清闲,然而主持家政、教养儿女也够她劳苦的了。⑧我想一般人都会同意,凡是自己母亲做的菜永远都是最好吃的。我的母亲平常不下厨房,但是她高兴的时候,尤其是父亲亲自到市场买回鱼鲜或其他南货的时候,在父亲特劝之下,她也高兴的亲自下厨。这时候我们就有福了。我十四岁离家到清华,每星期回家一天,母亲就特别疼爱我,几乎很少例外的要亲自给我炒一盘冬笋木耳韭菜黄肉丝,起锅时浇一勺花雕酒,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但是这一盘菜一定要母亲自己炒,别人炒味道就不一样了。⑨我自从入了清华,以后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就少了。抗战前后各有三年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晚年喜欢听评剧,最常去的地方是吉祥,因为离家近,打个电话给卖飞票的,总有好的座位。我很后悔,我没能分出时间陪她听戏,只是由我的姐姐弟弟们陪她消遣。我父亲曾对我说,我们的家所以成为一个家,我们几个孩子所以能成为人,全是靠了我母亲的辛劳维护。一九四九年以后,音讯中断,一直等到恢复联系,才知道母亲早已离世,享年九十岁。母亲在世时,我没能尽到赡养的义务,离世后也没能妥善地安葬她,两俱有亏,惨痛惨痛!(有删改)20. 阅读文章,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结构图。(2分)①冬夜读书,败絮取暖→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得空时仍不忘缝缝连连的工作→⑤____________ →早起在公婆旁站着当差→⑥_______________21.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22. 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3分)23. 母爱是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很多作品都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塑造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请说说本文的语言风格,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四、作文(40分)24.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题目一:升入初中,已有两个月左右。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想必有许多新的见闻。试着作一番观察,拿起笔,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下来。请以“上初中,我有了新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老师”“朋友”“收获”“梦想”……②可写人,也可叙事。③写出真情实感,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更丰富生动。题目二:田野里,一家人散步的温馨时光,是幸福的;百草园中,翻断砖寻蜈蚣的雀跃,是幸福的;勤劳的母亲,给予我们生活的教益,是幸福的……上了初中,多姿多彩的生活,定然让你体会到不一样的幸福。请以“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参考答案1. B 2. A 3. C 4. B 5. D6.(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7.①“同声相应”诗歌朗诵会 ②“高山流水”音乐欣赏会8.南南,你和你的同桌虽然在学习上有些摩擦,但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难免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包容和帮助。也许你可以尝试换个角度去看待她,你会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记住,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维护的。9.(1)阿长 (2)范爱农 (3)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任意一个) (4)《五猖会》10.(1)这本书记录着鲁迅儿时的那些温馨人、美好事,这部分文字不但读起来十分有趣,还能够让我们不经意就回忆自己童年的难忘经历。(2)通过文字我们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理解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更加珍惜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3)鲁迅以“笔”为革命斗争武器之一,批判黑暗现实,承担时代责任,让我们更真切地去了解一个伟人的个人成长经历,感受他拳拳的赤子之心。(4)在书里不光有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这些鲜活生动的人物,还有讲人情、爽直又公正的无常鬼,让人喜欢不已。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在其中了解一些民俗文化、历史侧面,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只要理由表述贴合这本名著,两点表述完整而又不重复就行,言之有理即可)11.D12.示例:甲诗连用地名勾勒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体现出诗人江行之快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断加深,营造出清朗秀美的意境;乙诗连用地名强调了友人被贬之地的偏远和路途的艰难,表达出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牵挂和担忧之情。13.(1)期:约定 (2)不:同“否”,语气词“吗” (3)去:离开 (4)委:丢下14. (1)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来拉元方。(2)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15.关键词要围绕正确的价值观来谈,交友之道要符合礼仪道德,传达正能量。示例:关键词一:真诚。理由:网络世界充满了虚拟性,人们很容易隐藏真实的自己,戴着面具交流。如果交到的朋友不真诚,可能会说一些虚假的信息,编造自己的经历,让我们难以判断真假,从而影响我们对这段友谊的信任。而真诚的朋友会真实地展现自己,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经历,不欺骗、不隐瞒。在网络交流中,真诚的朋友能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建立起深厚、可靠的友谊。当我们在网络世界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时,真诚的朋友会给予我们真实的建议和帮助,让我们在虚拟的网络中也能找到温暖和依靠。所以,真诚是我在网络世界中希望朋友具备的重要品质。关键词二:有趣。理由:网络交流相对现实交流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每天对着屏幕聊天,如果朋友缺乏有趣的灵魂,交流就会变得枯燥乏味,难以长久维持。有趣的朋友思维活跃,总能带来新奇的观点和话题,他们的言语幽默风趣,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欢笑,让网络交流充满乐趣。和有趣的朋友聊天,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满满的活力和热情,能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和愉悦。而且,有趣的朋友往往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独特的见解,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这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非常有益。因此,有趣也是我在网络交友中很看重的一个特质。16.结合文中人物来谈,清晰表述自己的做法及观点。示例:甲文:陈元方——明礼守信。守信:从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可以看出,陈元方明确指出友人与父亲约定在中午,而友人过了中午还没到,这就是不守信的表现。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重视承诺,与他人约定好的事情一定要按时做到,无论是学习上与同学共同完成项目的约定,还是生活中与朋友的聚会等,都要以守信为准则,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他人的信任。明礼:当友人怒言“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陈元方反驳“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表明他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尤其是不能在孩子面前辱骂其父亲,这是基本的礼貌问题。在学校和生活中,我们中学生要学习陈元方,尊重师长、同学,使用礼貌用语,举止文明。比如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打断老师讲课;与同学交流时,不恶语相向,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以礼待人,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乙文:荀巨伯——重义忠诚。重义:“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荀巨伯认为在朋友生病危难之时,自己不能为了求生而抛弃朋友,置道义于不顾。中学生在与朋友交往中,也应该学习这种重义的精神,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比如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我们要耐心地为其讲解;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我们要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安慰和鼓励。忠诚:“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体现了荀巨伯对友人的忠诚,他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友人的生命,这种忠诚的品质令人感动。我们中学生在友谊中要学习这种忠诚,对朋友真诚,不背叛、不欺骗。在朋友不在场时,不传播朋友的隐私和坏话;在朋友面临选择时,要给予忠诚的建议和引导,与朋友携手共进,共同成长,维护友谊的纯洁和长久。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胡人军队已经来到,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道:“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城都因此获救。17. (1)怀疑我拿了20元钱,他不分青红皂白对我大喊大骂。(2)面对村民的几句嘟哝,父亲会毫不客气地呛别人。(3)父亲给我们钱,见我推辞,父亲发火,然后放下钱,连口水都没喝就转身回去了。18. (1)父亲冤枉我拿了20元钱,骂了我。我们正处在互不理睬的对峙中。父亲给我送吃的,出乎我的意料。(2)父亲一直很严肃,脾气坏,似乎很少关爱我。父亲给我送吃的,我感觉很突然。19. (1)有责任心、有爱心。父亲偷偷拿了家里的小米熬汤给牛滋补,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它们。(2)充满父爱。为了省钱供我上学,他连纸烟也舍不得抽了,自制了旱烟锅。把积攒了钱,送给我买房。(3)爱面子。他来看我,说是妈妈想我了。父亲给我钱,说是妈妈让捎给我的。送东西给我吃,他依然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假装生气。(4)脾气不好,但心肠好。(表面严肃,内心柔软。)父亲会毫不客气地呛别人,但替人用心治好病。父亲给我们钱,见我推辞,父亲发火,然后放下钱,连口水都没喝就转身回去了。20.百忙之中给“我们”洗澡 给“我们”塞棉被 早起给“我们”梳头 亲自给“我”炒菜21. 奠定全文感伤的感情基调,与结尾句“惨痛惨痛”遥相呼应,与后面的叙事相结合,使文章情文并茂。22. 勤劳能干、疼爱子女、孝顺、慈爱、有耐心。(注: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23. 本文语言风格:真挚、细腻、朴实的。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无私。24.题目一例文:上初中,我有了新伙伴踏入初中校园,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陌生。高大的教学楼、宽敞的操场、郁郁葱葱的树木,可最让我感到温暖和惊喜的,是我结识了一群新伙伴。开学第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教室,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同学,大家都在兴奋地交谈着。我找了个空位坐下,默默地看着周围的人,不知道该如何融入。这时,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笑着向我走来,“嗨,你好!我是林悦,我们可以做朋友吗?”她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我连忙点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林悦的友谊越来越深厚,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在课间嬉戏。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要求我们跑八百米。我平时就不太擅长跑步,跑到一半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速度越来越慢。正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林悦放慢了脚步,来到我身边,“加油啊!我们一起跑。”她一边跑一边鼓励我,还伸手拉了我一把。在她的带动下,我咬着牙坚持跑完了全程。跑完后,我们累得瘫倒在草地上,相视一笑,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伙伴的力量。除了林悦,我还结识了其他的新伙伴。幽默风趣的李阳,总是在课间给我们讲各种好玩的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善良细心的张萱,会在我忘带文具的时候主动借给我;还有聪明好学的王浩,我们经常一起讨论难题,互相学习。在这个新的集体中,我的这些新伙伴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初中生活的道路。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烦恼,一起在成长的道路上奔跑。我知道,初中三年的时光,因为有了他们,将会变得五彩斑斓,充满温暖和欢乐。我会好好珍惜这份新的友谊,和我的新伙伴们一起度过美好的初中生活。题目二例文: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幸福,这个词汇总是带着温暖的色彩,它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亮我们的心房。对我而言,幸福不仅仅是田野里一家人散步的温馨时光,也不仅仅是百草园中翻断砖寻蜈蚣的雀跃,它更是我上了初中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的感动与收获。初中的生活,节奏快而充实。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我便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虽然学习压力增大,但每当解出一道难题,或是完成一篇满意的作文时,那种成就感便如同甘甜的泉水,滋润着我的心田。这种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幸福,是以前未曾体会过的。在校园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在操场上挥洒汗水,一起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一起在课间分享彼此的小秘密。这些共同度过的时光,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我初中的生活。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便充满了幸福和满足。当然,初中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考试的失利,或是与同学之间的小摩擦,我也曾感到迷茫和失落。但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勇敢。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默默地站在我的身后,给予我鼓励和支持。她的勤劳和坚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从母亲身上,我学到了生活的教益,也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这样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我深知,幸福不是一种永恒的状态,而是一种瞬间的感受。它可能藏在一次成功的背后,也可能藏在一次失败的教训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珍惜,幸福就会像影子一样,永远伴随着我们。我想说,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它让我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感恩,也学会了珍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揣着这份幸福,勇往直前,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卷.doc 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