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题课5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综合问题核心 目标 1. 能解决平行板玻璃砖、视深问题,理解光的色散问题、光路控制问题.2. 能分析、解决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的综合应用问题.类型1 折射时的色散现象1. 光的色散及成因(1)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2)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对不同色光的__折射率__不同,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产生光的色散.2. 光的色散遵循的规律(1) 单色光经两次折射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向棱镜__底面__偏折.射出棱镜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的夹角叫光通过棱镜的偏向角δ. (2) 光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也遵从波的关系,满足c=λf.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速__改变__,波长改变,频率不变. (2024·佛山期末)高压汞灯,UV光刻机的紫外光源,它可以产生365 nm、404 nm、436 nm、546 nm和579 nm五条尖锐的光谱线,但这些光中只有h线(404 nm)是光刻机所需要的.高压汞灯辐射的光通过图中的三棱镜分离后形成a、b、c、d、e五束,其中适合UV光刻机的是( C )A. a B. b C. d D. e解析: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式有n=,由图可知,五束光在空气中的入射角相等,a、b、c、d、e五束光在介质中的折射角依次减小,可知naλb>λc>λd>λe,由于只有h线(404 nm)是光刻机所需要的,根据题中给出的五条尖锐的光谱线的波长大小关系,可知只有d光束适合UV光刻机.故选C.颜色 红橙黄绿青蓝紫波长 大→小频率 低→高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 小→大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大→小同一介质中的临界角 大→小折射时的偏折程度 小→大通过棱镜的偏折角 小→大类型2 两类特殊折射现象的分析1. 平行板玻璃砖(1) 如图所示,对于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据折射定律易得:其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平行__,且光线发生了侧移.出射光的宽度等于入射光的宽度,而玻璃砖中折射光的宽度随入射角增加而增大.(2) 侧移距离为d:设玻璃砖折射率n、厚度h.由sin θ1=n sin θ2,d=sin (θ1-θ2),可求得d=h sin θ1(1-).h、n、θ1越大,d__越大__.由此也可测定玻璃的折射率.2. “垂直视深”问题如图所示,某物在水下H处,水面上人看到某物在深h处.设水的折射率n,由折射定律得n sin θ1=sin θ2当a很小,相当人垂直下看时,sin θ1≈tan θ1=,sin θ2≈tan θ2=,即n·=,即__h=H__.如果从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观察正上方距液面高为H的物体,同理可得h=nH(h为视高). (2024·肇庆期末)如图所示,游泳池注水后池底的射灯S发出单色光从水中射向前后表面平行的玻璃侧壁,侧壁右侧为空气,该单色光在水、玻璃、空气中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n3(n2>n1>n3),则光路可能是( B )A BC D解析:依题意得,光线在水玻璃界面不会发生全反射,在玻璃空气界面可能会发生全反射,A错误;由A选项知光线在玻璃空气界面可能会发生全反射,B正确;假设水玻璃界面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玻璃空气界面折射角为θ3,那么由折射定律得n1sin θ1=n2sin θ2=n3sin θ3,那么θ3>θ1>θ2,C、D错误.类型3 光路控制问题1. 平行玻璃砖、三棱镜、圆柱体或圆球可改变光的__传播方向__ 、控制光路.2. 全反射棱镜改变光路的几种情况入射方式 方式一 方式二 方式三光路图入射面 AB AC AB全反射面 AC AB、BC AC光线方向 改变角度 90° 180° 0°(发生侧移) (2024·山东菏泽期末)如图所示,ABCDE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中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棱镜,经两次反射后光线垂直于BC射出,且在CD、AE边只有a光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b光的折射率比a光的折射率小B. 在空气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传播速度小C. 在五棱镜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传播速度大D. 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a光的折射角较大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两种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CD面时,b光发生全反射,a光发生折射和反射,说明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根据sin C=可知,a光在棱镜中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即na类型4 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的综合应用1. 解答全反射问题(1) 解答全反射问题时,要抓住发生全反射的两个条件:①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__临界角__.(2) 利用光路图中的临界光线,准确地判断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且在作光路图时尽量与实际相符.2. 求解光的折射、全反射问题(1) 明确哪种是光密介质、哪种是光疏介质.同一种介质,相对于其他不同的介质,可能是光密介质,也可能是光疏介质.(2) 如果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3)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2024·湛江期末调研)有一种用于电子显示屏的发光二极管,如图所示,其管芯的发光区域AB是直径为1.5R的圆面,O为圆心,发光二极管中半球体均匀介质的半径为R,P为O点正上方球面上的一点.若光从A点发射恰好在半球体介质发生一次全反射,最后从B点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1) 半球体介质折射率n.答案:解析:作出光在半球体介质中的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及几何关系可知tan C==0.75由全反射公式有sin C=解得半球体介质的折射率n=(2) 光在半球体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答案:解析: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光在半球体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解得t=1. (2024·茂名电白区期末)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人在桥上观鱼( D )A. 人能看到鱼,鱼不能看到人B. 人看到的鱼是经反射所成的像C. 鱼看到的人的位置比人的实际位置低D. 人看到的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高解析:鱼在水中,鱼作为等效光源,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能够发生全反射,因此,人可能看不到鱼,而人在空气中,人作为等效光源,是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能够发生全反射,因此,鱼能看到人,人可能看不到鱼,A错误;人看到的鱼是经光的折射所成的像,B错误;人在空气中,人作为等效光源,入射角大于折射角,鱼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人,鱼看到的人的位置比人的实际位置高,C错误,D正确.2. (2024·广州二中)交通标志表面的反光膜是用具有回归反射结构的材料制成的,图甲是一种反光膜结构图,反光膜上表面平整,下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与密封层相连形成多个完全相同的空气腔.如图乙是光线a从C点垂直射入薄膜,恰好在反光膜下表面B点发生全反射,∠CBD=45°,∠A=90°,真空中光速c=3×108 m/s,测得AB=1 mm,BC= mm,求:甲 乙(1) 反光膜的折射率.答案:解析:因为光线恰好在反光膜下表面B点发生全反射,则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此时入射角为C=90°-45°=45°则反光膜的折射率为n==(2) 完成光线a在直角微棱镜型反光膜中光路图和运动的时间.答案:见解析 2×10-11 s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光在反光膜走过的路径长度s=CB+BE+EF由几何关系可知BC=EF= mm,BE== mm解得s=3 mm光在反光膜中的速度为v==光线a在直角微棱镜型反光膜中运动的时间为t==2×10-11 s3. (2024·深圳期末质监)有的旅游景点固定有一个长方体水池让人抛硬币祈平安.如图所示,水池高2 m,宽1.5 m,一个可视为点光源的硬币处于左边角,水池水满时,一个人在距离右侧2 m处刚好看到硬币,人的眼睛离地面1.5 m.(1) 求水折射率n.答案:解析:如图可知水的折射率为n=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α==sin β=cos θ==解得n=(2) 如果水面下降了,为了再次看到硬币,人应该靠近水池走还是远离水池走?试作图解释.答案:见解析若水面降低,人还能看到硬币,光路如图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α′<α根据n=可知β′<β所以人应该靠近水池走配套新练案类型1 折射时的色散现象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光束OA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OA为黄光,OB为紫光B. OA为紫光,OB为黄光C. OA为黄光,OB为复色光D. 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解析:在同一种介质中,对紫光的折射率大于对黄光的折射率,故在黄光能够发生全反射时,两种光都能够发生全反射,所以正确的情况是黄光的入射角恰好等于临界角,而紫光的入射角已经大于临界角,C正确.2. (2024·肇庆期末)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a、c是光带的两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a处为红色 B. b处为白色C. c处为红色 D. c处为蓝色解析:由光路图可知,c处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则玻璃对c处光的折射率最小,即c处光的频率最小,a处光的频率最大,所以c处为红光,由于玻璃对各种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白光经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各种光分开,所以b处不可能为白光.C与题意相符.3.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两束单色光.比较a、b两束光,可知( D )A. 玻璃对光束a的折射率较大B. 光束a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C. 从玻璃射向空气,光束a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D. 光束a的频率较小解析:由光路可知,b光在玻璃中的偏折程度较大,则玻璃对光束b的折射率较大,b的频率较大,A错误,D正确;根据v=,光束a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B错误;根据sin C= 可知,从玻璃射向空气,光束a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C错误.类型2 两类特殊折射现象的分析4. 如图所示,一束细白光从半圆形玻璃砖顶点垂直于PQ向圆心O射去.保持入射光不变让玻璃砖绕圆心逆时针缓慢转动,当转过α角时,恰好没有任何光线从PQ边射出.由此可以判定( A )A. 红光的临界角是αB. 红光的临界角是C. 紫光的临界角是αD. 紫光的临界角是解析:当转过角α时,可以知道光线在PQ界面上的入射角为α.恰好没有任何光线从PQ边射出,可以知道临界角为α,因为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根据sin C=可知,紫光的临界角最小,最先消失的是紫光,现在都没有光射出,说明临界角最大的红光也没有射出,所以可以知道红光的临界角为α,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5. (2024·广州第二中学)如图是一种用折射率法检测海水盐度装置的局部简化图.让光束从海水射向平行空气砖(忽略薄玻璃壁厚度)再折射出来,通过检测折射光线在不同盐度溶液中发生的偏移量d,进而计算出海水盐度.已知某一温度下,海水盐度变大引起折射率变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一束复色光透过平行空气砖分成1、2两束光,则两束光不一定平行B. 一束复色光透过平行空气砖分成1、2两束光,则1光的频率更高C. 一束单色光射向平行空气砖后偏移量变大,说明海水的盐度变大D. 一束单色光射向平行空气砖后偏移量变小,说明海水的盐度变大解析:光线经过玻璃砖上下两个表面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A错误;由图可知,光线在左侧面折射时,光线1的折射角小,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线1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B错误;由图可知,光线1的折射率小,偏移量小,所以若一束单色光射向平行空气砖后偏移量变大,说明折射率变大,即海水的盐度变大,若偏移量变小,说明海水的盐度变小,C正确,D错误.类型3 光路控制问题6. (2024·福建厦门一中)(多选)在光学仪器中,“道威棱镜”被广泛用来进行图形翻转.如图所示,ABCD是棱镜的横截面,截面是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现有与底面BC平行且频率相同的两束单色光a、b射入AB面,经折射反射,使从CD面射出的光线发生了翻转.已知棱镜材料对该色光的折射率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A. 两束光中,有一束可能会从底面BC射出B. 两束光都不能从底面BC射出,光将从CD面平行于BC射出C. 若光a、b从CD面平行于BC射出,a光离底面BC更近D. 两束光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相同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有i=45°,根据折射定律n=,解得r=30°,所以θ=75°>C=arcsin =45°,说明光线在BC边发生全反射,A错误;根据几何关系β=30°由图可知,两束光在介质中的路程相等,且a光的出射光线离BC更近,C、D正确.类型4 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的综合应用7. (2024·佛山石门中学)如图所示为一半径R=6 cm的透明半球体,PQ为半球体的直径,O为半球体的球心.现有一束激光垂直半球体的截面入射,入射点从P点沿直径PQ方向缓慢移动,移动2 cm后,开始有光线从半球体射出(不考虑光线在半球体内多次反射),则该半球体的折射率为( B )A. B.C. D.解析:由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入射点移动2 cm,该入射点位置为A,此时光从半球体出射时的入射角为C,由几何关系可知OA=6 cm-2 cm=4 cm,sin C==,由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可得sin C=,可得该半球体的折射率为n=.故选B.8. (2025·深圳高级中学)如图所示,P、Q是两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两块直角梯形的棱镜,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某单色光沿与P的上表面成θ角的方向斜射向P,其折射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已知材料的折射率nPA. 一定有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B. 从Q的下表面射出的光线一定与入射到P的上表面的光线平行C. 光线在P中的波长小于在Q中的波长D. 如果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所夹的锐角一定小于θ解析:根据全反射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有sin C=,由于nPCQ,则不一定有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A错误;若有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光线在介质中的夹角相等,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式有n=,由于nP9. (2024·安徽合肥一中)某种材料制成的透明砖的截面如图所示,ABCD部分是以O为圆心、半径分别为R和2R的 圆弧.一束光线从E点垂直于端面AB入射,在圆弧AD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并由D点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求:(1) 透明砖对光束的折射率.答案:解析:光束在透明砖中传播的光路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1=∠2=∠3=C,∠1+∠2+∠3=180°由折射定律得n=解得n=(2) 光束在透明砖中传播的时间(不考虑D点的反射光).答案:解析:光束在透明砖中传播的速度为v=光束在透明砖中传播的距离为s=2R+2R cos ∠1=3R光束在透明砖中传播的时间为t=解得t=习题课5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综合问题核心 目标 1. 能解决平行板玻璃砖、视深问题,理解光的色散问题、光路控制问题.2. 能分析、解决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的综合应用问题.类型1 折射时的色散现象1. 光的色散及成因(1)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2)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对不同色光的__折射率__不同,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产生光的色散.2. 光的色散遵循的规律(1) 单色光经两次折射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向棱镜__底面__偏折.射出棱镜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的夹角叫光通过棱镜的偏向角δ. (2) 光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也遵从波的关系,满足c=λf.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速__改变__,波长改变,频率不变. (2024·佛山期末)高压汞灯,UV光刻机的紫外光源,它可以产生365 nm、404 nm、436 nm、546 nm和579 nm五条尖锐的光谱线,但这些光中只有h线(404 nm)是光刻机所需要的.高压汞灯辐射的光通过图中的三棱镜分离后形成a、b、c、d、e五束,其中适合UV光刻机的是( )A. a B. b C. d D. e颜色 红橙黄绿青蓝紫波长 大→小频率 低→高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 小→大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大→小同一介质中的临界角 大→小折射时的偏折程度 小→大通过棱镜的偏折角 小→大类型2 两类特殊折射现象的分析1. 平行板玻璃砖(1) 如图所示,对于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据折射定律易得:其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平行__,且光线发生了侧移.出射光的宽度等于入射光的宽度,而玻璃砖中折射光的宽度随入射角增加而增大.(2) 侧移距离为d:设玻璃砖折射率n、厚度h.由sin θ1=n sin θ2,d=sin (θ1-θ2),可求得d=h sin θ1(1-).h、n、θ1越大,d__越大__.由此也可测定玻璃的折射率.2. “垂直视深”问题如图所示,某物在水下H处,水面上人看到某物在深h处.设水的折射率n,由折射定律得n sin θ1=sin θ2当a很小,相当人垂直下看时,sin θ1≈tan θ1=,sin θ2≈tan θ2=,即n·=,即__h=H__.如果从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观察正上方距液面高为H的物体,同理可得h=nH(h为视高). (2024·肇庆期末)如图所示,游泳池注水后池底的射灯S发出单色光从水中射向前后表面平行的玻璃侧壁,侧壁右侧为空气,该单色光在水、玻璃、空气中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n3(n2>n1>n3),则光路可能是( )A BC D类型3 光路控制问题1. 平行玻璃砖、三棱镜、圆柱体或圆球可改变光的__ __ 、控制光路.2. 全反射棱镜改变光路的几种情况入射方式 方式一 方式二 方式三光路图入射面 AB AC AB全反射面 AC AB、BC AC光线方向 改变角度 90° 180° 0°(发生侧移) (2024·山东菏泽期末)如图所示,ABCDE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中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棱镜,经两次反射后光线垂直于BC射出,且在CD、AE边只有a光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光的折射率比a光的折射率小B. 在空气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传播速度小C. 在五棱镜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传播速度大D. 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a光的折射角较大类型4 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的综合应用1. 解答全反射问题(1) 解答全反射问题时,要抓住发生全反射的两个条件:①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__ __.(2) 利用光路图中的临界光线,准确地判断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且在作光路图时尽量与实际相符.2. 求解光的折射、全反射问题(1) 明确哪种是光密介质、哪种是光疏介质.同一种介质,相对于其他不同的介质,可能是光密介质,也可能是光疏介质.(2) 如果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3)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2024·湛江期末调研)有一种用于电子显示屏的发光二极管,如图所示,其管芯的发光区域AB是直径为1.5R的圆面,O为圆心,发光二极管中半球体均匀介质的半径为R,P为O点正上方球面上的一点.若光从A点发射恰好在半球体介质发生一次全反射,最后从B点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1) 半球体介质折射率n.(2) 光在半球体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1. (2024·茂名电白区期末)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人在桥上观鱼( )A. 人能看到鱼,鱼不能看到人B. 人看到的鱼是经反射所成的像C. 鱼看到的人的位置比人的实际位置低D. 人看到的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高2. (2024·广州二中)交通标志表面的反光膜是用具有回归反射结构的材料制成的,图甲是一种反光膜结构图,反光膜上表面平整,下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与密封层相连形成多个完全相同的空气腔.如图乙是光线a从C点垂直射入薄膜,恰好在反光膜下表面B点发生全反射,∠CBD=45°,∠A=90°,真空中光速c=3×108 m/s,测得AB=1 mm,BC= mm,求:甲 乙(1) 反光膜的折射率.(2) 完成光线a在直角微棱镜型反光膜中光路图和运动的时间.3. (2024·深圳期末质监)有的旅游景点固定有一个长方体水池让人抛硬币祈平安.如图所示,水池高2 m,宽1.5 m,一个可视为点光源的硬币处于左边角,水池水满时,一个人在距离右侧2 m处刚好看到硬币,人的眼睛离地面1.5 m.(1) 求水折射率n.(2) 如果水面下降了,为了再次看到硬币,人应该靠近水池走还是远离水池走?试作图解释.配套新练案类型1 折射时的色散现象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光束OA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A为黄光,OB为紫光B. OA为紫光,OB为黄光C. OA为黄光,OB为复色光D. 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2. (2024·肇庆期末)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a、c是光带的两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处为红色 B. b处为白色C. c处为红色 D. c处为蓝色3.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两束单色光.比较a、b两束光,可知( )A. 玻璃对光束a的折射率较大B. 光束a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C. 从玻璃射向空气,光束a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D. 光束a的频率较小类型2 两类特殊折射现象的分析4. 如图所示,一束细白光从半圆形玻璃砖顶点垂直于PQ向圆心O射去.保持入射光不变让玻璃砖绕圆心逆时针缓慢转动,当转过α角时,恰好没有任何光线从PQ边射出.由此可以判定( )A. 红光的临界角是αB. 红光的临界角是C. 紫光的临界角是αD. 紫光的临界角是5. (2024·广州第二中学)如图是一种用折射率法检测海水盐度装置的局部简化图.让光束从海水射向平行空气砖(忽略薄玻璃壁厚度)再折射出来,通过检测折射光线在不同盐度溶液中发生的偏移量d,进而计算出海水盐度.已知某一温度下,海水盐度变大引起折射率变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束复色光透过平行空气砖分成1、2两束光,则两束光不一定平行B. 一束复色光透过平行空气砖分成1、2两束光,则1光的频率更高C. 一束单色光射向平行空气砖后偏移量变大,说明海水的盐度变大D. 一束单色光射向平行空气砖后偏移量变小,说明海水的盐度变大类型3 光路控制问题6. (2024·福建厦门一中)(多选)在光学仪器中,“道威棱镜”被广泛用来进行图形翻转.如图所示,ABCD是棱镜的横截面,截面是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现有与底面BC平行且频率相同的两束单色光a、b射入AB面,经折射反射,使从CD面射出的光线发生了翻转.已知棱镜材料对该色光的折射率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束光中,有一束可能会从底面BC射出B. 两束光都不能从底面BC射出,光将从CD面平行于BC射出C. 若光a、b从CD面平行于BC射出,a光离底面BC更近D. 两束光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相同类型4 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的综合应用7. (2024·佛山石门中学)如图所示为一半径R=6 cm的透明半球体,PQ为半球体的直径,O为半球体的球心.现有一束激光垂直半球体的截面入射,入射点从P点沿直径PQ方向缓慢移动,移动2 cm后,开始有光线从半球体射出(不考虑光线在半球体内多次反射),则该半球体的折射率为( )A. B.C. D.8. (2025·深圳高级中学)如图所示,P、Q是两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两块直角梯形的棱镜,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某单色光沿与P的上表面成θ角的方向斜射向P,其折射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已知材料的折射率nPA. 一定有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B. 从Q的下表面射出的光线一定与入射到P的上表面的光线平行C. 光线在P中的波长小于在Q中的波长D. 如果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所夹的锐角一定小于θ9. (2024·安徽合肥一中)某种材料制成的透明砖的截面如图所示,ABCD部分是以O为圆心、半径分别为R和2R的 圆弧.一束光线从E点垂直于端面AB入射,在圆弧AD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并由D点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求:(1) 透明砖对光束的折射率.(2) 光束在透明砖中传播的时间(不考虑D点的反射光).(共52张PPT)第五章光习题课5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综合问题核心 目标 1. 能解决平行板玻璃砖、视深问题,理解光的色散问题、光路控制问题.2. 能分析、解决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的综合应用问题.能力提升 典题固法折射时的色散现象1. 光的色散及成因(1)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2)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对不同色光的 折射率 不同,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产生光的色散.类型12. 光的色散遵循的规律(1) 单色光经两次折射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向棱镜 底面 偏折.射出棱镜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的夹角叫光通过棱镜的偏向角δ.(2) 光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也遵从波的关系,满足c=λf.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速 改变 ,波长改变,频率不变. (2024·佛山期末)高压汞灯,UV光刻机的紫外光源,它可以产生365 nm、404 nm、436 nm、546 nm和579 nm五条尖锐的光谱线,但这些光中只有h线(404 nm)是光刻机所需要的.高压汞灯辐射的光通过图中的三棱镜分离后形成a、b、c、d、e五束,其中适合UV光刻机的是 ( )A. aB. b C. dD. e1C颜色 红橙黄绿青蓝紫波长 大→小频率 低→高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 小→大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大→小同一介质中的临界角 大→小折射时的偏折程度 小→大通过棱镜的偏折角 小→大两类特殊折射现象的分析1. 平行板玻璃砖(1) 如图所示,对于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据折射定律易得:其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平行 ,且光线发生了侧移.出射光的宽度等于入射光的宽度,而玻璃砖中折射光的宽度随入射角增加而增大.类型22. “垂直视深”问题如图所示,某物在水下H处,水面上人看到某物在深h处.设水的折射率n,由折射定律得n sin θ1=sin θ2 (2024·肇庆期末)如图所示,游泳池注水后池底的射灯S发出单色光从水中射向前后表面平行的玻璃侧壁,侧壁右侧为空气,该单色光在水、玻璃、空气中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n3(n2>n1>n3),则光路可能是 ( )2B解析:依题意得,光线在水玻璃界面不会发生全反射,在玻璃空气界面可能会发生全反射,A错误;由A选项知光线在玻璃空气界面可能会发生全反射,B正确;假设水玻璃界面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玻璃空气界面折射角为θ3,那么由折射定律得n1sin θ1=n2sin θ2=n3sin θ3,那么θ3>θ1>θ2,C、D错误.光路控制问题1. 平行玻璃砖、三棱镜、圆柱体或圆球可改变光的 传播方向 、控制光路.2. 全反射棱镜改变光路的几种情况类型3入射方式 方式一 方式二 方式三光路图入射面 AB AC AB全反射面 AC AB、BC AC光线方向 改变角度 90° 180° 0°(发生侧移) (2024·山东菏泽期末)如图所示,ABCDE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中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棱镜,经两次反射后光线垂直于BC射出,且在CD、AE边只有a光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光的折射率比a光的折射率小B. 在空气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传播速度小C. 在五棱镜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传播速度大D. 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a光的折射角较大3D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的综合应用1. 解答全反射问题(1) 解答全反射问题时,要抓住发生全反射的两个条件:①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 临界角 .(2) 利用光路图中的临界光线,准确地判断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且在作光路图时尽量与实际相符.类型42. 求解光的折射、全反射问题(1) 明确哪种是光密介质、哪种是光疏介质.同一种介质,相对于其他不同的介质,可能是光密介质,也可能是光疏介质.(2) 如果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3)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2024·湛江期末调研)有一种用于电子显示屏的发光二极管,如图所示,其管芯的发光区域AB是直径为1.5R的圆面,O为圆心,发光二极管中半球体均匀介质的半径为R,P为O点正上方球面上的一点.若光从A点发射恰好在半球体介质发生一次全反射,最后从B点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1) 半球体介质折射率n.4(2) 光在半球体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随堂内化 即时巩固1. (2024·茂名电白区期末)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人在桥上观鱼 ( )A. 人能看到鱼,鱼不能看到人B. 人看到的鱼是经反射所成的像C. 鱼看到的人的位置比人的实际位置低D. 人看到的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高D解析:鱼在水中,鱼作为等效光源,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能够发生全反射,因此,人可能看不到鱼,而人在空气中,人作为等效光源,是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能够发生全反射,因此,鱼能看到人,人可能看不到鱼,A错误;人看到的鱼是经光的折射所成的像,B错误;人在空气中,人作为等效光源,入射角大于折射角,鱼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人,鱼看到的人的位置比人的实际位置高,C错误,D正确.(1) 反光膜的折射率.(2) 完成光线a在直角微棱镜型反光膜中光路图和运动的时间.答案:见解析 2×10-11 s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光在反光膜走过的路径长度s=CB+BE+EF23. (2024·深圳期末质监)有的旅游景点固定有一个长方体水池让人抛硬币祈平安.如图所示,水池高2 m,宽1.5 m,一个可视为点光源的硬币处于左边角,水池水满时,一个人在距离右侧2 m处刚好看到硬币,人的眼睛离地面1.5 m.(1) 求水折射率n.(2) 如果水面下降了,为了再次看到硬币,人应该靠近水池走还是远离水池走?试作图解释.答案:见解析配套新练案类型1 折射时的色散现象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光束OA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A为黄光,OB为紫光B. OA为紫光,OB为黄光C. OA为黄光,OB为复色光D. 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C解析:在同一种介质中,对紫光的折射率大于对黄光的折射率,故在黄光能够发生全反射时,两种光都能够发生全反射,所以正确的情况是黄光的入射角恰好等于临界角,而紫光的入射角已经大于临界角,C正确.2. (2024·肇庆期末)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a、c是光带的两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处为红色 B. b处为白色C. c处为红色 D. c处为蓝色解析:由光路图可知,c处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则玻璃对c处光的折射率最小,即c处光的频率最小,a处光的频率最大,所以c处为红光,由于玻璃对各种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白光经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各种光分开,所以b处不可能为白光.C与题意相符.C3.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两束单色光.比较a、b两束光,可知 ( )A. 玻璃对光束a的折射率较大B. 光束a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C. 从玻璃射向空气,光束a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D. 光束a的频率较小D类型2 两类特殊折射现象的分析4. 如图所示,一束细白光从半圆形玻璃砖顶点垂直于PQ向圆心O射去.保持入射光不变让玻璃砖绕圆心逆时针缓慢转动,当转过α角时,恰好没有任何光线从PQ边射出.由此可以判定 ( )A. 红光的临界角是αA5. (2024·广州第二中学)如图是一种用折射率法检测海水盐度装置的局部简化图.让光束从海水射向平行空气砖(忽略薄玻璃壁厚度)再折射出来,通过检测折射光线在不同盐度溶液中发生的偏移量d,进而计算出海水盐度.已知某一温度下,海水盐度变大引起折射率变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束复色光透过平行空气砖分成1、2两束光,则两束光不一定平行B. 一束复色光透过平行空气砖分成1、2两束光,则1光的频率更高C. 一束单色光射向平行空气砖后偏移量变大,说明海水的盐度变大D. 一束单色光射向平行空气砖后偏移量变小,说明海水的盐度变大C解析:光线经过玻璃砖上下两个表面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A错误;由图可知,光线在左侧面折射时,光线1的折射角小,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线1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B错误;由图可知,光线1的折射率小,偏移量小,所以若一束单色光射向平行空气砖后偏移量变大,说明折射率变大,即海水的盐度变大,若偏移量变小,说明海水的盐度变小,C正确,D错误.A. 两束光中,有一束可能会从底面BC射出B. 两束光都不能从底面BC射出,光将从CD面平行于BC射出C. 若光a、b从CD面平行于BC射出,a光离底面BC更近D. 两束光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相同BCD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束光在介质中的路程相等,且a光的出射光线离BC更近,C、D正确.类型4 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的综合应用7. (2024·佛山石门中学)如图所示为一半径R=6 cm的透明半球体,PQ为半球体的直径,O为半球体的球心.现有一束激光垂直半球体的截面入射,入射点从P点沿直径PQ方向缓慢移动,移动2 cm后,开始有光线从半球体射出(不考虑光线在半球体内多次反射),则该半球体的折射率为 ( )B8. (2025·深圳高级中学)如图所示,P、Q是两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两块直角梯形的棱镜,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某单色光沿与P的上表面成θ角的方向斜射向P,其折射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已知材料的折射率nPA. 一定有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B. 从Q的下表面射出的光线一定与入射到P的上表面的光线平行C. 光线在P中的波长小于在Q中的波长D. 如果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所夹的锐角一定小于θD(2) 光束在透明砖中传播的时间(不考虑D点的反射光).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习题课5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综合问题.docx 习题课5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综合问题.pptx 习题课5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综合问题(教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