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9.1增强安全意识(教学设计)(2024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9.1增强安全意识(教学设计)(2024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守护生命安全
9.1 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1.学习主题: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2.内容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3.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
二、课时教材分析
第九课第一框围绕增强安全意识展开,从对保护生命的认识层面进行阐述。以总分总思路进行设计,阐述了面对安全风险隐患如何增强安全意识的问题。首先从整体介绍了安全意识,接着阐明了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最后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总述了生命安全与他人、家庭、社会的密切关联,理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就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三、学情分析
具备安全意识,能够更好地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无论对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还是对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希望能够增强安全意识。初中学生对遵守规则通常已经有较好的理解,但在判断风险并做好预警防范等方面主动性不足,而且缺少相关经验。初中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能够理解生命安全是自己享受美好生活、顺利成长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对于自己的安全与他人、社会相联系的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五、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培养安全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
2.道德修养:了解常见的规则与风险隐患,懂得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3.法治观念: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4.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学会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5.责任意识:增强风险意识,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六、设计意图
本文基于两个热点事件。一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大家对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低头”不顾旁他,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二是最近热门的鬼火少年“炸街炫技”事件,引发公众对安全的担忧,折射出部分青少年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本文通过视频、图文,想引发学生对安全的关注,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去拥抱绿色健康的生活。特设计本议题:
总议题:拒做“低头族”,增强安全意识
子议题一:安全为了谁,为何增强安全意识?
子议题二:安全记心间,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七、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你们有没有看手机走来的习惯?有。互联网中有个词语“低头族”,形容那些因专注手机而冷落周围亲友的人。你们是不是呢?
让我们看一则短片《低头人生》,看完视频,你有何感受?
低头玩手机的行为太危险了,是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安全意识?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第一框“增强安全意识”。
设计意图:采用短片《低头人生》切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安全的思考。
【自主学习】要求:阅读教材P67—69,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2分钟)
1.为何要增强安全意识?
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设计意图:学生静下心圈点批注要点,熟悉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新课讲授
子议题一:安全为了谁,为何增强安全意识
议学情景一:一个个“低头族”引发的交通事故
材料:20%的交通事故竟是因为“致命的3秒”!
某地两名青年走到斑马线中间时,绿灯变为红灯,但他们仍低头盯着屏幕径直向前。此时,一辆小轿车正常驶来,一下子把两人撞飞。
某女子边走路边用右手接听手机。当她横过马路时,出现在其右边的一辆白色货车将其撞倒在地,随即又被迎面而来的一辆车碾压过去。
【议学任务一】你如何看待“低头族”过马路的行为?
设计意图:用血淋淋的事例作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预设学生回答:看手机过马路是一种沉迷网络的不良行为,是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甚至会影响生命安全!
议学小结:
【笔记】1.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
(1)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
(2)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子议题二:安全记心间,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议学情景二:“鬼火少年”炸街事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判断“鬼火少年”的炸街事件,明辨是非,知道安全无小事,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议学小结:
【笔记】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重点)
(1)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
议学情景三:“炸街炫技”的后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并分析“鬼火少年”行为的后果,检测并普及生活中常见的禁止标识与安全提示,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预设学生回答:这些禁止和安全提示,不是对我们自由的限制;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能够有效保护我们的自由和生命安全。
议学小结:
【笔记】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重点)
(2)树立规则意识。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议学情景四:“小习惯”成为“大隐患”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小习惯”与“大隐患”形成反差,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潜在威胁因素,安全关乎你我他,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教师拓展: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小习惯”往往会成为引发家庭住宅火灾的“大隐患”。如手机充好电后不拔充电器、电动车进楼入户充电、烟头乱丢等。平日里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风险意识,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有可能酿成一场损失惨重的火灾。
议学小结:
【笔记】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重点)
(3)增强风险意识。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
课堂小结: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树立规则意识,增强风险意识。“安全无小事”,我们要树立安全至上、生命至上的观念,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负责,也就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八、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蝴蝶效应”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构建“蝴蝶式”的板书设计,更加直观理解我们要见微知著,认识并远离危险,增强安全意识。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生命安全的意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注意多媒体的运用,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效果好,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