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9.1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9.1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9.1增强安全意识
课程 标准 1.学习主题: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2.内容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3.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
课时教 材分析 第九课第一框围绕增强安全意识展开,从对保护生命的认识层面进行阐述。以总分总思路进行设计,阐述了面对安全风险隐患如何增强安全意识的问题。首先从整体介绍了安全意识,接着阐明了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最后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总述了生命安全与他人、家庭、社会的密切关联,理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就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学情 分析 具备安全意识,能够更好地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无论对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还是对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希望能够增强安全意识。初中学生对遵守规则通常已经有较好的理解,但在判断风险并做好预警防范等方面主动性不足,而且缺少相关经验。初中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能够理解生命安全是自己享受美好生活、顺利成长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对于自己的安全与他人、社会相联系的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核心素 养目标 1.政治认同:培养安全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 2.道德修养:了解常见的规则与风险隐患,懂得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3.法治观念: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4.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学会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5.责任意识:增强风险意识,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设计 思路 总议题: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生命之花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子议题一:析缘由,明安全意识之重要情境一: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任务一:结合图片和数据,说说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知识一:1.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 子议题二:掌方法,学安全意识之策略 情境二: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任务二:你会遵守这些警示 吗?如果我们忽视这类 标志的安全,可能会发生什么后果?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知识二: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痛心!两少年水库溺水全过程》 近年来,溺水事件频发,无数青春鲜活的生命因安全意识薄弱而在水波粼粼中消逝,这些令人痛心的悲剧不断提醒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绝不容许丝毫疏忽大意。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看视频
设计意图
以真实的溺水事件案例(两少年水库溺水的新闻素材)为导入,通过展现溺水事件频发、生命因安全意识薄弱而消逝的痛心现实,引发学生的情感触动与重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安全意识薄弱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而自然引出 “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的学习主题,为后续 “守护生命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帮助学生理解 “增强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如何守护生命、增强安全意识的学习主动性。
议题一:析缘由,明安全意识之重要
议学情境一: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结合 “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相关图片(如拥挤踩踏、闯红灯等)以及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的数据,讨论并分享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安全是维系生命存在的前提,明白安全与自身及他人息息相关,助力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懂得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家庭和社会负责。
议题二:掌方法,学安全意识之策略
议学情境二:暑假防溺水科普小知识 议学情境三: 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 【议学任务】你会遵守这些警示 吗?如果我们忽视这类 标志的安全,可能会发生什么后果?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议学小结】树立规则意识。①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②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议学情境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议学任务】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 【议学小结】增强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 1.防溺水情境探究活动:结合防溺水科普知识与案例(如溺水死亡数据、危险场景),小组交流溺水的危险性、预防措施,以及对“溺水高发”现象的思考。 2.生活安全要素梳理活动:列举生活中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如交通意外、溺水、火灾等),并匹配对应的安全标志/提示语,制作“个人安全提示卡”。 安全标志认知活动:观察黄、绿、蓝、红四类安全标志,分组讨论不同颜色标志的含义(警示、指示、指令、禁止等),并分享“是否会遵守这些标志,忽视会产生什么后果”。 4. 安全意识践行讨论活动:围绕“如何增强安全意识”的笔记内容,分组阐述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安全意识的具体做法(如警惕危险环境、反思行为安全性、拒绝危险举动等)
设计意图
1.通过安全标志的识别与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安全标志背后的规则性,认识到“规则是生命安全的保障”,提升遵守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2.结合防溺水等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安全隐患,增强对潜在危险的觉察能力,掌握实用的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 3.梳理生活安全因素与标志,促使学生将安全知识与生活实际深度联结,强化对“安全环境”的认知,学会主动识别并远离危险。 4.围绕“增强安全意识”的交流,推动学生将安全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主动防范危险、守护自身与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与能力。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组织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整堂课学生参与性强,师生互动良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