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2.8《我为班级作贡献》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2.8《我为班级作贡献》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我为班级作贡献》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爱我们班”的第8课《我为班级作贡献》,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班级集体的温暖,建立对班级的归属感,并愿意为建设美好的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课共包含“我与我的班级”和“我为班级添光彩”两框内容。这两框内容层层递进,从认识个人与集体的紧密联系,到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为班级争光,逐步深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框“我与我的班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全课的基础,旨在通过诗歌、比喻和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我”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员,个人与班级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教材通过设置“团结友爱—班级温暖”“遵守规则—班级有序”“讲究卫生—教室干净”“积极上进—共同进步”四个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如何直接促进班级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为第二课时学习“我为班级添光彩”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感受“我”与班级的紧密联系,体会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萌发作为班级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知道团结友爱、遵守规则、讲究卫生、积极上进等个人行为与班级温暖、有序、干净、进步之间的关系。
3.初步形成愿意为班级做贡献的意识,并尝试在日常小事中为班级增添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班级的密切关系,理解个人的良好行为(如团结友爱、遵守规则等)是建设美好班集体的基础。
教学难点:
将“我的好行为”与“班级的美好变化”建立起内在的、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将对班级的朴素情感内化为维护集体荣誉、为班级做贡献的自觉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诗歌朗诵,温情导入(3分钟)
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让我们一起伴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诵课本上的这首小诗,好吗?
教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诵:
班级是一棵大树,
我们是树上的叶子。
班级是一条小河,
我们是河里的水滴。
……
我和我的班级,
共同成长在一起!
教师提问:读完这首优美的小诗,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诗里把我们和班级比作了什么?
展示预设回答:
我感觉很温暖,我们和班级分不开。/诗里把班级比作大树和小河,把我们比作树叶和水滴。
教师小结,导入新课:同学们说得真好!这首诗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和我们的班集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就是班级里最重要的一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为班级做贡献》,看看我们和班级之间有哪些奇妙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诗歌朗诵,创设温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自然地引入本课主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是树叶,班是树】(12分钟)
过渡:诗歌用大树和树叶来比喻班级和我们,真是太形象了!在我们的班级生活中,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现在,请你来当一个小诗人,你会把“我和我的班级”比作什么呢?
看图启发,回忆生活
展示材料:课件依次出示四张配图(一起做广播体操、一起庆祝元旦、一起打扫教室卫生、一起听老师上课)。
教师引导:看看这些我们熟悉的画面,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劳动……班级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句式练习,创意表达
展示材料:课件出示句式“我觉得我和我的班级就像……,因为……”。
活动流程:
(1)请同学们先自己开动小脑筋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悄悄分享你的奇妙比喻。
(2)邀请几位同学在全班分享,比比谁的比喻最有趣!
回答预设:
我觉得我和我的班级就像一个乐队,我们是不同的乐器,因为我们一起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我觉得我和我的班级就像一盒彩笔,我们是每一支不同颜色的笔,因为我们一起画出了美丽的图画。
我觉得我和我的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像妈妈,同学像兄弟姐妹,因为我们互相关心,非常温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集体活动图片,唤起学生对班级生活的美好回忆。利用“我觉得我和我的班级就像……”这一开放性的句式练习,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和比喻来描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深化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完成第一个核心知识点的学习。
【活动二:情境小剧场:发现成长瞬间】(15分钟)
过渡:同学们都非常棒!我们发现,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班级,班级也因为有了我们每一个同学才变得完整和精彩。我们和班级共同成长,你发现了吗?当我们在一些方面做得好的时候,我们的班级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情境小剧场,去发现这些成长的瞬间!
活动流程:
教师依次出示四组图文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第一幕:温暖
展示材料:课件出示“和同学在操场上玩背夹篮球,有人加油”的配图,以及文字“同学团结友爱,班级就很温暖”。
思考1:图上的同学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怎么样?你从图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当同学们能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们的班级就会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第二幕:秩序
展示材料:课件出示“和同学排队领取物品”的配图,以及文字“同学守规则,班级有秩序”。
思考2:图上的同学是怎样领取物品的?如果大家一拥而上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对,大家都能自觉排队,遵守规则,我们的班级就会变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
第三幕:干净
展示材料:课件出示“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的配图,以及文字“大家讲卫生,教室才干净”。
思考3:为了让教室变干净,图上的同学是怎么做的?我们的教室是谁打扫的?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每一位同学的辛勤劳动,我们才能有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第四幕:进步
展示材料:课件出示“和同学一起讨论学习”的配图,以及文字“大家都上进,你追我赶齐进步”。
思考4:图上的同学在学习上是怎样做的?这样的学习氛围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教师小结:当每个同学都热爱学习、积极向上时,就会形成你追我赶的好风气,我们整个班级就会共同进步!
智慧连连看
过渡: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的小眼睛!我们刚刚看完了四幕剧,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是记忆小能手。我们来玩一个“智慧连连看”的游戏!
展示材料:课件出示连线题。左边一列是“我们的行为”,右边一列是“班级的美好变化”(顺序打乱)。
我们的行为 班级的美好变化
同学团结友爱 教室才干净
同学守规则 你追我赶齐进步
大家讲卫生 班级就很温暖
大家都上进 班级有秩序
活动流程: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用拖动或画线的方式进行连线。也可以请全班同学举手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在屏幕上操作。
教师总结:太棒了!我们都准确地找到了行为和结果的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紧扣“我们和班级共同成长”,先通过情境剧场让学生初步感知个人行为与班级面貌的关联。随后立即通过“智慧连连看”这一互动性强的连线活动,对刚刚学到的四个核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检验,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直观的操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三:共建美好班级:集齐荣誉拼图】(8分钟)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情境小剧场里发现了让班级变得更美好的四个“法宝”!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动手,把这些法宝收集起来,共同拼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班级!
活动流程:
准备材料:教师提前准备好一块大的背景板(可以画成一棵大树或一个爱心),以及四块拼图,每块拼图上分别写着“团结友爱”“遵守规则”“讲究卫生”“积极上进”。
回顾“法宝”:教师提问:“让班级变温暖的法宝是什么?”(团结友爱),请一位同学上台将“团结友爱”的拼图贴到背景板上,全班齐读:“同学团结友爱,班级就很温暖!”
集齐拼图: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并贴上“遵守规则”“讲究卫生”“积极上进”三块拼图,并齐读对应的句子。
完成共建:当四块拼图全部贴好,一个完整的“美好班级”荣誉图就诞生了。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为自己能共建美好班级而鼓掌。
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可触摸的、可视化的学习成果总结。通过集体合作完成拼图的仪式性活动,将前面分散学习的四个知识点进行整合与升华,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共建”的乐趣和成就感,直观地理解“我为班级做贡献”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2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完成了“美好班级”的荣誉拼图,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我们和班级就像树叶和大树一样密不可分。当我们做到团结友爱、遵守规则、讲究卫生、积极上进时,就是在为我们共同的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班级做贡献,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就体现在我们每天认真学习、友爱同学、遵守纪律的每一个微小行动中。
五、布置作业
我是行动家:今天放学前,做一件能为班级贡献力量的小事(例如: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帮助同学解决一个难题、把歪倒的椅子扶正等),并体会其中的快乐。
我是分享家:回家后,告诉爸爸妈妈,你今天发现了哪几个让班级变得更美好的“法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