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跨学科主题学习 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25—2026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跨学科主题学习 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25—2026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三章 跨学科主题学习
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通过查阅资料和制作基本信息表,了解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名称、所在地形区、修建时期等基本信息,并掌握其空间分布特点。
2.通过分析地图和统计数据,理解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等),认识古代灌溉工程的科学原理和设计智慧。
3.通过撰写推介短文和设计宣传语,认识古代灌溉工程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树立保护文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习目标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02 制作空间分布图
目录
03 说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04 认识并推介灌溉工程
什么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项目,旨在保护、挖掘和推广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及文化意义的灌溉工程。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具有诸多显著特点。从历史维度看,它们往往有着悠久的发展脉络,见证了人类文明进程。在科学技术方面,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蕴含着先进的水利技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旱灾害频发。面对非旱即涝的挑战,我们的祖先不是消极承受,而是主动应对,修建了众多用于灌溉和排涝的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紫鹊界梯田等。这些工程化害为利,保障农业生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紫鹊界梯田
都江堰
截至2025年9月,我国已经有42项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认识这些灌溉工程遗产,需要收集它们的名称、所在地区、修建时期等基本信息。
(1)查阅资料,列出我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灌溉工程名单。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四川乐山东风堰
浙江丽水通济堰
福建莆田木兰陂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2014年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诸暨桔槔井灌工程
寿县芍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2015年第二批入选名单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陕西关中郑国渠
江西槎滩陂
浙江湖州太湖溇港
2016年第三批入选名单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宁夏引黄古灌区
陕西汉中三堰
浙江湖州太湖溇港
2017年第四批入选名单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
广西兴安灵渠
浙江龙游姜席堰
2018年







湖北襄阳长渠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内蒙古河套灌区
江西千金陂灌溉工程
2019年第六批入选名单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福建省福清天宝陂
陕西省龙首渠引洛古灌区
浙江龙游姜席堰
2020年







广东省佛山桑园围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
江西潦河灌区
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
2021年第八批入选名单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四川通济堰
江苏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
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
2022年

9





江西崇义上堡梯田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
江苏洪泽古灌区
山西霍泉灌溉工程
2023年

10





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
徽州堨坝—婺源石堨
陕西汉阴凤堰梯田
2024年

11





重庆秀山巨丰堰
重庆秀山巨丰堰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
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
四川彭州湔江堰
2025年

12





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查询4—6个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相关资料,填入表1。
(3)汇总各小组完成的基本信息表。 表3.2 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 所在地区 建设时期
郑国渠 陕西省咸阳市 约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36年
01 制作基本信息表
都江堰
四川省都江堰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
紫鹊界梯田
湖南省新化县
始建于秦汉
通济堰
浙江省丽水市
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四年
坎儿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起源于汉代
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运用地图,能够表达不同类型的灌溉工程遗产的空间分布。
(1)利用基本信息汇总表,按照渠、堰、陂(bēi)、灌区、梯田等类型对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归类。
02 制作空间分布图
类型 名称


人工开凿的引水渠道。郑国渠(陕西泾阳) 长渠(湖北襄阳) 灵渠(广西兴安)四道坝(湖北荆门)
拦河蓄水或引水的低坝。都江堰(四川成都) 通济堰(浙江丽水) 它山堰(浙江宁波) 桔槔井灌工程(浙江诸暨) 姜席堰(浙江龙游) 东风堰(四川乐山)
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运用地图,能够表达不同类型的灌溉工程遗产的空间分布。
(1)利用基本信息汇总表,按照渠、堰、陂(bēi)、灌区、梯田等类型对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归类。
02 制作空间分布图
类型 名称

灌区
古代蓄水灌溉工程。木兰陂(福建莆田) 芍陂(安徽寿县) 槎滩陂(江西吉安)干金陂(江西抚州) 天宝陂(福建福清) 七门堰调蓄溉系统(安徽舒城)
大型灌溉系统。宁夏引黄古灌区(宁夏) 河套灌区(内蒙古) 里运河-高邮灌(江苏) 潦河灌区(江西) 松古灌区(浙江松阳) 霍泉灌溉工程(山西洪洞)
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运用地图,能够表达不同类型的灌溉工程遗产的空间分布。
(1)利用基本信息汇总表,按照渠、堰、陂(bēi)、灌区、梯田等类型对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归类。
02 制作空间分布图
类型 名称
梯田
其他特殊类型
山地灌溉农业系统。紫鹊界梯田(湖南新化) 上堡梯田(江西崇义)
溇港(浙江湖州) 太湖溇港(浙江湖州) 田灌排工程体系(江苏兴化)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西藏日喀则) 桑园围(广东佛山)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各类灌溉工程的图例,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的位置标注在图3.29的大致位置上。
02 制作空间分布图
古代人民因地制宜修筑的灌溉工程,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按照小组分工,将图3.29与相关地图比较,在表3.3相应的位置打“√”。
表3.3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势阶梯 干湿地区 内外流区 工程名称 一级阶梯 二级阶梯 三级阶梯 湿润、半 湿润地区 干旱、半 干旱地区 外流区 内流区
郑国渠

03 说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都江堰
紫鹊界梯田
通济堰
坎儿井
灵渠















第一级: 个,占 ;第二级: 个,占 ;
第三级: 个,占 。
03 说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2.3%
16
38.1%
25
59.6%
湿润区: 个,占 ;半湿润区: 个,占 ;
半干旱区: 个,占 ;干旱区: 个,占 。
03 说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2
76.3%
7
16.7%
2
4.7%
1
2.3%
内流区: 个,占 ;外流区: 个,占 ;
03 说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2.3%
41
97.7%
评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仍在发挥作用的古代灌溉工程,学习古人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查询资料,了解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条件。
04 认识并推介灌溉工程
历史悠久:工程需有100年以上历史,且至今仍在使用。
技术价值:体现古代灌溉技术的创新性或代表性。
文化意义:对当地农业、文化或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保护现状:工程保存完好,管理规范,可持续利用。
(2)选择我国一项古代灌溉工程,查阅资料,参考申遗条件,写一段介绍该工程的短文(100字左右)。(需要展示的信息:自然环境特征,修建时期,主要功能,历史影响。)
评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仍在发挥作用的古代灌溉工程,学习古人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04 认识并推介灌溉工程
(3)写一句广告词,向大家推介该灌溉工程。
学习评价活动
1.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典型土壤是( )
A.黄土 B.紫色土
C.红壤 D.黑钙土
2.该地形区因都江堰水利工程水“利”,素有的美誉是( )
A.鱼米之乡 B.茶乡
C.天府之国 D.江南水乡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为消除岷江水患而修建的,至今仍滋润着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是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法拉吉和都江堰均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法拉吉将山泉水和地下水通过水渠引到山麓地带的村庄,用于生产生活。都江堰通过渠堰调节岷江水,引水保障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如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局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法拉吉和都江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4.两工程均( )
A.因全年降水稀少而引水 B.通过减少蒸发避免水资源浪费
C.因降水季节不均而蓄水 D.通过调配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中国有多处水利工程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湖南紫鹊界梯田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宁夏引黄古灌区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将黄河水引到灌溉渠,使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下图是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及其它们的位置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D.自东北向西南递增阔
A.甲—哈尔滨 B.乙一乌鲁木齐 C.丙一北京 D.丁—广州
7.两处水利工程灌溉方式差异的原因是( )
A.紫鹊界梯田山泉水丰富 B.引黄灌溉区地处半湿润地区
C.紫鹊界梯田气候湿润 D.引黄灌溉区技术先进
中国有多处水利工程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湖南紫鹊界梯田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宁夏引黄古灌区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将黄河水引到灌溉渠,使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下图是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及其它们的位置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
6.下图为上图所示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
紫鹊界梯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下图示意某省区略图和长沙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紫鹊界梯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9.相对于其它开垦方式,修筑梯田( )
A.便于灌溉施肥 B.利于机械化耕作
C.减少水土流失 D.防止风沙侵袭
10.紫鹊界梯田自流灌溉系统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丰沛 ②植被茂密 ③雨热同期 ④地势起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