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温度 讲义(含答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温度 讲义(含答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专题05 温度 温度计
知识体系总结
考点01 温度及其估测 4
考点02 摄氏温度的读法 6
考点03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8
考点04 体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10
1.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
2.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摄氏温度的读法:
(1)0℃以上读作负**摄氏度。如37℃,读作“37摄氏度”。
(2)0℃以下读作负**摄氏度或零下**摄氏度。如-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
5.自然界的一些常见温度
(1)人的正常体温是37℃;
(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3)舒适室温约为23℃;
(4)我国最低气温约为-52℃;
(5)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
(6)酒精的凝固点约为-117℃;
(7)氢弹爆炸中心的温度超过107℃。
6.温度计
(1)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会认:认识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会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若被测温度高于温度计量程,则温度计会被胀破;若被测温度过低,则温度计测不出来;
③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④会读: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⑤会记:记录数值+单位,注意正负问题。
7.体温计
(1)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
(2)体温计有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取出来读数,第二次使用时要先用力甩几下。
1.0℃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相同,而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2.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不论冰多还是水多,其温度都是0℃。
3.读数时,“摄氏度”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读。如37℃,只能读作“37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37度”或者“37度”。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若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温度计示数越来越大,则是零上;若数字越来越小,则是零下。
5.温度计读数时俯视或者仰视造成的误差:俯视偏大,仰视偏小。
6.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时,示数只升不降。当人体的温度高于体温计原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上升,此时能测量出人体的实际温度。但是,当人体温度低于体温计原示数时,因为体温计的示数不会下降,显示还是之前的温度,将导致测量值偏高。所以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往下甩几下。
7.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区别/类别 构造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1.可以离开人体后读数 2.用前需向下甩
温度计 无 ﹣20~100℃ 1℃ 1.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2.不能甩动
考点01 温度及其估测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有无之别,即0℃表示的是一个温度值,不能说物体这时没有温度。 2.生活中常见的温度:
(1)使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约18~25摄氏度。
(2)人的正常体温约36.5~37摄氏度。
(3)标准大气压下沸水10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0摄氏度。
(4)考场温度约22~28摄氏度。
(5)盛夏中午,室外温度约35~39摄氏度。
(6)洗热澡水时水的温度约40摄氏度。
【典例1】(2025 淮安一模)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6℃
B.水的沸点约为100℃
C.厦门夏季最低气温约为0℃
D.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
【答案】B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错误;
B、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水的沸点约为100℃,故B正确;
C、厦门夏季最低气温在25℃左右,故C错误;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典例2】(2024秋 海口期末)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摄氏温标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100℃。
【答案】冷热程度;沸水。
【分析】根据对温度概念、单位及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规定: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温度是100℃。
故答案为:冷热程度;沸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的概念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典例3】(2025秋 思明区校级月考)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标度却不准确。将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2℃,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读数是94℃,则当它指示的气温是48℃时实际的温度是    ℃;在某房间内,该房间的实际温度是25℃,则温度计指示的示数是    ℃。
【答案】50;25。
【分析】①摄氏温度的规定: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②利用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与标准分度值之间的关系,可求出对应的刻度。
【解答】解: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设实际温度为T,该温度计的标度为T标,则它们的关系如下
当它指示的气温是48℃时,则48℃=0.92T+2℃
则实际温度为T=50℃。
当实际温度为25℃时,温度计指示的示数为
T标=0.92T+2℃=0.92×25℃+2℃=25℃
故答案为:50;25。
【点评】这是一道温度计读数修正问题,有一定难度。要解答此题,应理解温度计的分度方法及读数方法。
考点02 摄氏温度的读法
读摄氏温度时,其单位“摄氏度”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读。如37℃,只能读作“37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37度”或者“37度”。
【典例1】(2024秋 长春校级期中)进入冬天温度不断下降,某天早上的气温为“﹣2℃”。有关气温的正确读法是(  )
A.摄氏负2度 B.零下摄氏2度
C.摄氏零下2度 D.零下2摄氏度
【答案】D
【分析】摄氏温度的读法是将“℃”作为一个整体读出:例如“23℃”读作“23摄氏度”。对于低于0℃的温度,需要在数字前面加上符号“﹣”,并读作“负”或“零下”。例如,“﹣5℃”读作“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
【解答】解:某天早上的气温为“﹣2℃”。有关气温的正确读法是:零下2摄氏度或负2摄氏度,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的读法有两种,采用哪一种都可以。
【典例2】(2024秋 武都区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觉热的物体,其温度就一定高
B.0℃就是没有温度
C.﹣8℃可读作零下8摄氏度
D.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甩一甩
【答案】C
【分析】(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2)0虽然表示一个也没有,但给它加上单位,尤其是摄氏度这个单位,它就改变了它的含义;
(3)以0℃为标准,零上温度记为正,则零下温度就记为负;
(4)体温计的结构比较特殊,使用之前应该甩一甩,其余的则不用甩。
【解答】解:A.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高低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感觉不一定准确,故A错误;
B.0℃是指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B错误;
C.﹣8℃读作零下8℃或负8℃,故C正确;
D.实验室温度计使用前不需要甩,体温计使用前才需要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温度的表示以及温度计的使用,内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典例3】(2023秋 浦北县期中)用温度计测出某物体的温度为﹣12℃,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A.零下十二度 B.负十二度
C.负十二摄氏度 D.十二摄氏度
【答案】C
【分析】摄氏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不能分割开,也不能读作人们日常所说的“度”,温度值是负的,读作“零下多少多少摄氏度”,温度值是正的,读作“多少多少摄氏度”即可。
【解答】解:温度为﹣12℃,读作“负十二摄氏度”,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基础性强,考查学生对温度的表示方法、读数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考点03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1.在设计温度计时,玻璃泡设计得较大,直玻璃管做得较细,其目的是了使一定的体积变化显示得更明显。玻璃管越细,则分度值越高。 2.温度计读数时要区分零上还是零下,这时常常面临两种情况: (1)可以看到温度计上的0℃刻度线,温度计中的液面在0℃刻度线上的就是“零上”,在0℃刻度线下的就是“零下”; (2)没有显示出0℃刻度线的位置,这时就需要看清温度计中的液面所在处的刻度,越往上数字越大,为“零上”,越往下数字越大,为“零下”。 3.温度计读数时俯视或者仰视造成的误差:俯视偏大,仰视偏小。
【典例1】(2024秋 文昌期末)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④ B.①和⑥ C.③和⑥ D.②和⑤
【答案】D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操作方法及读数。
【解答】解:①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故①错误;
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浸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②正确;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故③错误;
④⑤⑥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④⑥错误,⑤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②和⑤,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计及读数。
【典例2】(2025 顺德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答案】B
【分析】温度计的使用:热胀冷缩测温度,量程分度看仔细,玻璃泡浸液体中,不碰杯底与杯壁,液柱稳定再读数,视线刻度相平齐。
【解答】解:A.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液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属于基础知识。
【典例3】(2025 鼓楼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温度计甲的示数为    ℃,温度计乙的示数为    ℃。
【答案】3.2;﹣2.8。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由图知:两支温度计上1℃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2℃,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2℃;在甲温度计上,“2”在“3”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3.2℃;在乙温度计上,“3”在“2”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2.8℃。故答案为:3.2;﹣2.8。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考点04 体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1.关于体温计结构的几个要点: (1)体温计的玻璃管很细,读数更精确; (2)侧壁呈圆弧形,相当于放大镜,便于看清液柱表面位置; (3)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即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会在缩口处断开。 2.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时,示数只升不降。
【典例1】(2024秋 红谷滩区校级期末)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体温计有缩口,可以测量一个标准气压时沸水的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不需要浸没在液体中
D.体温计读数时为求准确,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答案】B
【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体温计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在对体温计进行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 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解答】解:A.体温计有缩口,不可以测量一个标准气压时沸水的温度,沸水的温已经超过体温计的量程,故A错误;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温度计的液面相平,故B正确;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需要浸没在液体中,故C错误;
D.体温计读数能离开人体读数,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计的使用,属于基础题。
【典例2】(2024秋 北川县期末)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答案】C
【分析】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或等于原先体温,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
【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体温,若体温高于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不高于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原来的示数,所以现在测得体温是38℃,这个人的体温可能是38℃,也可能是低于38℃,但不会高于38℃。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读数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要记住: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甩”一下。
【典例3】(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一位护士正确给小明测完体温后忘甩了,又接着给小华、小刚测,三人测量结果分别为38.5℃、38.5℃、39℃,则     (选填“小明”“小华”或“小刚”)可能没有发烧。
【答案】37.8;小华。
【分析】(1)温度计分度值是指每个最小格所表示的温度,可以看1℃之间有多少小格,就可计算出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温度,也就是分度值;
(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左右;高于37.3℃属于不正常,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
【解答】解:(1)从体温计35~36℃之间看出有10个小格,则每个小格代表0.1℃,也就是分度值为0.1℃,根据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根据分度值0.1℃,液面正好在37℃后的第8个小格上,所以温度值为37.8℃,同一体温计先后测量小明、小华、小刚三人的体温,小明和小华示数相同说明小华的体温不会高于小明的体温,示数保留的是小明的体温;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左右,体温计的示数是38.5℃,说明小明一定发烧了,小华可能发烧,也可能不发烧;小刚的体温是39℃,小刚一定发烧。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和体温计的使用,是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