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视频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新课导入: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学习目标:
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2.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等基本史实。
3.家国情怀: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历史解释:
欧洲人去往东方的旧航路
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
概念解析:新航路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到达亚洲、通往美洲以及环球航行的航路,这一系列航路均被称为“新航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手工工场     租地农场
材料一: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贸易市场(根本原因)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马可波罗游记》中译本
材料二:秦海(南海)中共有7 459座岛……爪哇大岛甚富,出产黑胡椒、肉豆蔻、高良姜、生姜、丁香及其他类香料……黄金之多,无人能信。小爪哇岛出产世界最多之樟脑,质极细,其量值等黄金……其地饶有金银、一切香料,如沉香、苏木、乌木等物,多如牛毛。
材料三:马可·波罗行纪》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描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此书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言过其实的描述使西欧上层社会相信印度和中国是“遍地黄金,香料盈野”的人间天堂。
②《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世界史·近代史编》
③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传统的商路受阻(直接原因)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2、条件:
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航海家们凭借航海经验,注意到扬帆出海的船只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船只归航时,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眼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
地理知识提高(“地圆说”的流行)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2、条件: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大大提高航行效率
星 盘
罗盘针
航海技术的提高(指南针应用到航海)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2、条件:
●载重量增大四倍,达到600~800吨
●单桅帆船发展为多桅大船,在主桅上挂上更多的帆,适应不同的风向及海流。
●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从甲板上短兵相接过渡到用大炮轰击敌舰。
● 13世纪已在船尾安装了舵。
多桅帆船示意图
造船技术的发展(多桅船的制造)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2、条件:
西欧各国君主先后支持开辟新航路,大力向海外扩张。……同时,也只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才能满足开辟新航路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条件,所以开辟新航路基本上都是政府支持下的航海活动。
葡萄牙亲王、航海家
亨利王子
西班牙女王
伊莎贝拉一世
国家统一,不差钱
我也一样
西葡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迪亚士:
航行时间:
1487-1488年
资助国:
葡萄牙
航行路线: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实际上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迪亚士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2、达·伽马:
航行时间:
1497-1498年
资助国:
葡萄牙
航行路线:
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达·伽马
结果:
带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大量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3、哥伦布:
航行时间:
1492年8月
资助国:
西班牙
航行路线:
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
结果:
发现古巴和海地,发现美洲大陆。
哥伦布
三、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航行时间:
1519-1522年
资助国:
西班牙
航行路线:
自东向西,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
意义:
第一次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麦哲伦
四、新航路开辟影响
材料一: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大西洋沿岸)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二: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材料四:在西印度群岛,最先来的西班牙人所到之处,大肆杀戮或奴役当地的土著。而奴役只不过是慢性屠杀罢了。
四、新航路开辟影响
对欧洲: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积极影响:
对世界: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促进了物种大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消极影响:
为欧洲国家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给亚非拉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4至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世界”被发现,指的是
共同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基础
思想基础
“人”被发现,指的是
文艺复兴
拓展学习:
拓展学习: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比较
结果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性质 友好交往义举 殖民扩张活动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时间最早
次数 7次 4次 1次 次数最多
人数 27800人 1500人 60人 人员最多
到达范围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范围最广
影响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课堂小结

西
西班牙
赞助
葡萄牙
赞助
哥伦布“发现”美洲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1.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词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可见,促使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进行航海的原因是( )
A.追求财富 B.开办工场
C.发现新大陆 D.开展殖民统治
2.非洲东部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十分温驯且肥硕,欧洲人的出现,给岛上带来了猪和老鼠,使得渡渡鸟在地面的巢中下的蛋不断遭到毁坏,人们普遍认为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该现象源于(  )
A.租地农场出现 B.市民阶层兴起
C.文艺复兴 D.新航路开辟
A
D
3. “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新一轮的物种交流,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  )
A.地圆学说得到普遍认可 B.破坏了各地区生存环境
C.欧洲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D.出现了全球性物种交换
4.有人评价麦哲伦船队的航行:“毫无疑问,它是如此奇特和令人惊叹,这样的壮举从未有过,未来不会再次发生。”这一“壮举”( )
A.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B.巩固了欧洲的庄园经济
C.推动了文化领域的繁荣 D.推动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D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