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方洞镇方洞初级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方洞镇方洞初级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泸县方洞中学
2025年秋期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
温馨提示:本检测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你看清题目,认真答题,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卷上,卷面的文字书写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颁发(bān) 仲裁(zhòng) 殚精竭虑(dān)
B.翘首(qiào)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
C.悄然(qiāo) 杀戮(lù) 振聋发聩(kuì)
D.篡改(chuàn) 遁形(dùn) 摧枯拉朽(cuī)
2.下列词语和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泄气 驻留 纷纷馈退
B.燥热 要塞 眼花缭乱
C.艺语 娴熟 白手起家
D.由衷 忘图 如梦初醒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军凭借锐不可当的气势,冲破了敌人的多道防线,直逼敌军主力。
B.他对这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不以为然,始终认为“小事而已,不必较真”。
C.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给当地百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记忆。
D.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国,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红色故事”分享会,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
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早已形成了众多品种和栽培技术。
C.能否在期末复习中高效利用时间,是决定我们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
D.为了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再次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
5.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2)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3) ,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4) ,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 , 。
6.我市某中学八年级一班开展“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是主题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10分)
(1)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图探究出两条结论,不要出现具体的数据。(4分)
(2)班级拟举办“诚信校园行”活动,目前确定了“诚信故事分享会”“诚信签名承诺”两项活动,现需再设计一项活动,并说明该活动如何助力打造诚信校园。(3分)
(3)用正楷在下面格子里规范书写“言忠信,行笃敬;人无信,不可立”十二个字。(3分)
, ; ,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柔性屏——折叠世界的“科技魔术”
①科技日报社北京前线2024年3月电 柔性屏,即柔性显示屏,是一种可以弯曲、折叠的新型显示技术。与传统的刚性屏幕(如LCD屏)相比,其核心差异在于使用了柔性基板(多为聚酰亚胺薄膜),替代了玻璃基板,这使得屏幕厚度仅为传统屏幕的1/5,重量减轻约30%,且抗摔性能提升近10倍——即便从1.5米高度跌落,损坏率也低于5%。
②柔性屏的“柔性”并非无限制弯曲。目前主流产品的弯曲半径约为3毫米,相当于一枚硬币的厚度,过度弯折仍会导致内部线路断裂。但其应用场景已足够颠覆想象:智能手机可折叠成钱包大小,展开后恢复7.8英寸大屏;智能手表采用弧形柔性屏,完美贴合手腕曲线;车载柔性屏能沿中控台弧度延展,实现多区域信息联动。
③更具突破性的是柔性屏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23年,某科研团队研发的“柔性电子皮肤”,将柔性屏技术与压力传感器结合,贴附在患者皮肤上即可实时监测心率、体温等数据,其厚度仅0.1毫米,舒适性远超传统监测设备。正如《科技日报》2024年3月报道所言:“柔性屏正在重塑人机交互的边界,让‘屏幕无处不在’从概念变为现实。”
(选自《科技日报》2024年03月)
材料二:量子通信——守护信息的“终极密码”
①“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量子通信技术迈入世界前列。量子通信的核心优势在于“绝对安全”:其信息载体是光子,一旦被窃听,光子的量子状态就会发生改变,接收方即可察觉,这从原理上杜绝了信息泄露的可能。
②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的传输效率也令人瞩目。实验数据显示,在同等条件下,量子通信传输加密文件的速度是传统加密技术的120倍。2023年,我国建成的“京沪干线”量子通信网络,已实现北京至上海12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可满足两地金融、政务等领域的高安全通信需求。
③量子通信的潜力不止于此。据《中国科学报》2024年1月文章介绍,未来将实现“量子互联网”:通过卫星与地面站的协同,全球范围内的量子通信可无缝衔接,届时,远程医疗中的病历传输、国际金融中的跨境交易,都将在“不可破解”的环境下进行,人类信息安全将进入新纪元。
(选自《中国科学报》2024年01月)
7.材料一中“科技日报社北京前线2024年3月电”这部分内容属于新闻的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8.材料一中画线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这使得屏幕厚度仅为传统屏幕的1/5,重量减轻大约30%,且抗摔性能提升近10倍——即便从1.5米高度跌落,损坏率也低于5%。
9.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概括柔性屏和量子通信的核心优势。(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3分)
灯祭(节选)
迟子建
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不是寻常的灯,是父亲亲手做的冰灯。
②除夕的前一天,父亲总会带上斧头、锯子和一根粗铁丝,去江面上凿冰。那时候的松花江,冰层厚得能跑马。父亲选一块透明的冰,凿成一个长宽约二十厘米、高十厘米的方块,再将中间掏空,留一个能放蜡烛的空间。他怕冰滑,还会在冰灯底部钉上一块薄木板。最后,他用铁丝弯一个圈,作为提手,一盏冰灯就成了。
③我七岁那年,家里日子紧。母亲想省下买蜡烛的钱,说:“咱家有煤油灯,就别做冰灯了。”父亲没说话,那天傍晚还是提着工具去了江边。回来时,他手里除了冰灯,还有两条冻得硬邦邦的鱼——是他凿冰时顺带从冰窟里捞的。“给孩子做灯,也得让她吃顿好的。”父亲说着,把鱼递给母亲,又将冰灯放在炕桌上,往里面插了根红蜡烛。
④除夕夜,我提着冰灯出门。小伙伴们都围过来看,他们的灯要么是纸糊的,要么是玻璃的,哪见过这样晶莹剔透的冰灯?冰灯里的烛光透过冰面,泛着淡淡的蓝,把我的脸照得暖暖的。父亲站在门口看着我,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
⑤十二岁那年,我得了场大病,除夕还发着烧。父亲依旧去凿冰灯,只是回来时脸色比冰还白。母亲说他在江面上滑了一跤,膝盖磕出了血。可他顾不上疼,连夜把冰灯做好,放在我的床头。“丫头,看这灯亮不亮?”他声音沙哑,我却觉得那是世上最温柔的声音。冰灯的光透过被子照进来,像一小块融化的月光,我盯着它,就不觉得难受了。
⑥十五岁时,父亲病了。那年除夕,他躺在炕上,已经没力气去江边了。我对他说:“爸,我去给你做盏冰灯吧。”他摇摇头:“冰太硬,你凿不动。”可我还是偷偷去了。江风像刀子一样刮脸,我一斧头下去,冰面只留下个白印。手冻得通红,我咬着牙凿,终于凿出一块冰。当我把歪歪扭扭的冰灯捧到父亲面前时,他眼里闪着光,说:“比爸做得还亮。”
⑦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除夕,我又去了江边。江面的冰依旧很厚,可我再也凿不出那样的冰灯了。我买了一盏玻璃灯,里面插着红蜡烛,像父亲做的冰灯那样提在手里。风吹过,烛光晃了晃,我忽然明白,父亲给我的不是冰灯,是照亮我一辈子的光。
(选自《迟子建散文精选》,有删改)
10.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父亲与“冰灯”相关的三件事。(3分)
11.结合文中细节,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3分)
12.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4分)
冰灯的光透过被子照进来,像一小块融化的月光,我盯着它,就不觉得难受了。
13.谈谈标题“灯祭”的作用。(3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7分)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描绘了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中寒风瑟瑟呼啸的景象。
B.颔联“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通过对比,突出了风声的狂暴与松枝的刚劲。
C.颈联“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写冰霜严酷寒冷,而松树一年到头都保持着端正的姿态。
D.尾联“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通过描写松柏在严寒中“罹难”的痛苦,暗含诗人对随遇而安处世态度的认同。
15.诗中最后一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宣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象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冷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选自钱谦益《黄山游记》)
[注]①迳: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
16.下列选项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B.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C.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D.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1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沿溯阻绝 溯:顺流而下 B.虽乘奔御风 虽:即使
C.江水又东 东:向东 D.绝壁或千许丈 或:有的
18下列对两篇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记述了三峡山高水急的特点。
B.甲文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来记述三峡的特点的。
C.乙文运用引用的手法,都从侧面表现了三峡独特的景致。
D.甲文记述了三峡中三个峡谷的情况,乙文侧重于记述三峡中的一峡。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冷不绝。
四、整本书阅读(7分)
20.班级开展“经典名著永流传”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7分)
(1)下面是同学对四部名著写作特点的评价,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埃德加·斯诺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访谈,以及对红军生活的观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为理想奋斗的精神,让世界第一次了解到真实的中国革命。
B.《红岩》中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那句“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展现了她钢铁般的意志。
C.《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与敢于斗争的精神,但也暴露了他急躁冲动的缺点,而唐僧的多次误解则凸显其不分善恶、固执迂腐的性格弱点。
D.《骆驼祥子》中,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最终从“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青年堕落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这完全是因为他个人不够努力,缺乏反抗精神。
(2)《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装备匮乏的困境,依然高唱战歌、互相鼓励,假如你穿越到书中描述的时代,见到一位红军战士,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写一段50字左右的对话。(4分)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40分)
成长路上,总有一些印记难以磨灭。或许是清晨书桌上温热的粥,或许是摔倒时扶起你的那双手,或许是受挫时一句简单的“没关系”……它们像一束束微光,虽不耀眼,却在不经意间,照亮了我们走过的路,温暖了那些平凡的日子。
请以“ 里的温暖”为题目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补充的字数不超过5个字;(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