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出塞(sài) 秦腔(qín) 长征(zhēng)
琵琶(pí pá) 催促(cuī) 喝醉(zuì)
纠缠(chán) 邀请(yāo) 骚扰(sāo)
竹笋(sǔn) 明媚(mèi) 崛起(jué)
读拼音,写字词(10 分,每题2 分)
1.《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yáng( )”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2.梅兰芳先生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故意让自己生病,他的爱国精神令人敬 pèi( )。
3.少年周恩来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欺辱的场景,立下了 “为中华之 jué( )起而读书” 的远大志向。
4.写信时,要在信的开头写称 wèi( ),结尾写祝颂语和署名、日 qī( ),格式要正确。
5.我们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不怕困难、勇于 fèn( )斗的品质。
选择合适的字词填空(8 分,每题1分)
【坚定 坚决 坚强】
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有( )的信念,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梅兰芳先生( )拒绝日本人的邀请,宁愿蓄须明志,也不妥协。
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 ),像延安时期的革命者一样不轻易放弃。
【激烈 热烈 壮烈】
听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教室里响起了( )的掌声。
古代将士们在战场上与敌人展开( )的战斗,用生命保卫国家。
革命先烈们( )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不仅…… 还……】
( )梅兰芳先生失去了演戏的机会,( )他用行动捍卫了民族尊严。
我们( )要学习古诗中的爱国情怀,( )要把这种情感融入到日常学习中。
请用 “√”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 分,每空1分)
1.边塞(sài sāi)的将士们驻守边疆,不让敌人轻易塞(sài sāi)进关内一步。
2.他宁(níng nìng)可放弃舒适的生活,也要回到祖国,这种宁(níng nìng)静而坚定的选择令人感动。
3.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上扮演的角(jué jiǎo)色惟妙惟肖,台下的观众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梨园的好角(jué jiǎo)儿。
4.这封书信(xìn shēn)的内容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读了让人心里暖暖的。
5.延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们要将(jiāng jiàng)这种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 分,每题 3 分)
1.周恩来立下了志向。(扩句,至少两处)
2.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佩。(改为反问句)
3.我们要学习古诗。 我们要体会古诗中的爱国情怀。(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4.仿写句子(结合 “爱国” 主题)
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的爱国表达。
________,是________的爱国表达。
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句子(10 分,每空 2 分)
《凉州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两句诗,写出了边塞的荒凉与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李清照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周恩来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时,语气________,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震撼。
写信时,称呼要根据对方的身份来写,比如给妈妈写信,称呼可以是 “”;给老师写信,称呼可以是 “”。
《延安,我把你追寻》中,“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28 分)
课内阅读(14 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做官发财而读书。”
一连串的回答,魏校长都不满意。轮到周恩来发言了。他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选段中,其他同学是为了什么而读书?用 “____” 画出来。(3 分)
2.周恩来是怎样回答 “为什么而读书” 的?他的回答体现了怎样的特点?(4 分)
3.魏校长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后,有哪些反应?(3 分)
4.你从周恩来的回答中感受到了什么?(4 分)
课外阅读(14 分)
梅兰芳蓄须明志
1937 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上海。梅兰芳先生是当时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日本人想利用他的名气来美化自己的侵略行为,多次邀请他演戏,都被他拒绝了。
为了彻底摆脱日本人的纠缠,梅兰芳先生想出了一个办法 —— 蓄须。他对家人说:“日本人想让我演戏,是想利用我麻痹老百姓,我绝不能让他们得逞!蓄须后,我就没法上台表演了,他们也就不会再来找我了。”
从此,梅兰芳先生开始留起了胡子。起初,日本人以为他只是暂时不想演戏,可时间一长,看到他的胡子越来越长,才知道他是真的不肯为他们演戏。有一次,一个日本军官带着礼物来拜访,想请梅兰芳先生演戏,看到他满脸的胡子,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梅兰芳先生没有收入,生活很困难,但他始终没有动摇。他说:“我宁肯饿死,也不会为日本人演戏!”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先生才剃掉胡子,重新回到舞台,为中国观众表演。
1.日本人为什么想邀请梅兰芳先生演戏?(3 分)
2.梅兰芳先生用什么办法摆脱了日本人的纠缠?他为什么要这样做?(4 分)
3.从 “我宁肯饿死,也不会为日本人演戏” 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 分)
4.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先生做了什么?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心情?(4 分)
写作训练(20 分)
题目:给____的一封信
要求:1. 在横线上填写收信人(如妈妈、老师、朋友等),写一封符合格式的信。
结合本单元 “爱国”“感恩” 等主题,写清楚你想对收信人说的话,比如向妈妈表达感恩,向老师请教学习问题,或和朋友分享学习 “爱国人物故事” 的感受。
语句通顺,不少于 350 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注意书信格式(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
2025-2026 学年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卷答案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无错误项,修正后设置错误项为 A)(3 分)
(修正后选项 A:“出塞(sāi) 秦腔(qín) 长征(zhēng)”,“出塞” 的 “塞” 应读 sài,此处读 sāi 错误,故 A 项注音有误)
读拼音,写字词(10 分,每空 1 分)
1.阳 2. 佩 3. 崛 4. 谓 期 5. 奋
选择合适的字词填空(8 分,每空 1 分)
1.坚定 2. 坚决 3. 坚强 4. 热烈 5. 激烈 6. 壮烈 7. 虽然 但是 8. 不仅 还
请用 “√”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9 分,每题 1.5 分)
1.sài(√) sāi(√) 2. nìng(√) níng(√) 3. jué(√) jiǎo(√) 4. xìn(√) 5. jiāng(√)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 分,每题 3 分)
示例:少年周恩来在修身课上,坚定地立下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志向。
难道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精神不令人敬佩吗?
我们不仅要学习古诗,还要体会古诗中的爱国情怀。
示例: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戏,是梅兰芳的爱国表达。
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句子(10 分,每空 2 分)
1.羌笛何须怨杨柳 2. 死亦为鬼雄 3. 清晰而坚定(或:铿锵有力) 4. 亲爱的妈妈 尊敬的 XX 老师(合理即可) 5. 要铭记延安精神,传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合理即可)
阅读训练(28 分)
(一)课内阅读(14 分)
①为家父而读书。②为明理而读书。③为做官发财而读书。(3 分,每句 1 分)
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 分)体现了他回答清晰、语气坚定,且有远大抱负和胸怀的特点。(2 分)
①为之一振;②睁大眼睛追问;③喝彩,并说 “有志者当效此生”。(3 分,每点 1 分)
示例:我感受到了周恩来从小就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他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读书,而是为了国家的崛起和振兴,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 分,围绕 “爱国、远大志向” 展开,合理即可)
(二)课外阅读(14 分)
因为日本人想利用梅兰芳先生的名气来美化自己的侵略行为,麻痹老百姓。(3 分)
梅兰芳先生用 “蓄须” 的办法摆脱了日本人的纠缠。(2 分)因为蓄须后他没法上台表演,日本人就不会再邀请他演戏,他以此捍卫民族尊严,拒绝为侵略者服务。(2 分)
体会到了梅兰芳先生坚定的爱国立场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也不向侵略者妥协。(3 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先生剃掉胡子,重新回到舞台为中国观众表演。(2 分)这体现了他对抗日胜利的喜悦,以及能重新为祖国人民表演的激动心情。(2 分)
写作训练(20 分,评分标准如下)
1.一类文(17-20 分):书信格式完整(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内容紧扣 “感恩”“爱国” 等主题,情感真挚,语句通顺,标点正确,错别字少,字数达标(不少于 350 字)。
2.二类文(13-16 分):书信格式基本完整,内容围绕主题,有一定情感表达,语句基本通顺,标点基本正确,有少量错别字,字数达标。
3.三类文(9-12 分):书信格式不完整(如缺少署名、日期),内容偏离主题,情感表达不明确,语句不够通顺,标点有错误,错别字较多,字数不足 300 字。
4.四类文(8 分及以下):无书信格式,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顺,标点错误多,错别字多,字数严重不足(少于 250 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