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心县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检测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20分一、积累运用。(35分)1.(10分)默写古代诗歌中,借景抒情是作者常用的写作手法。(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 。”面对夕阳,直抒胸臆,表达游子浪迹天涯的孤苦悲伤之情;(2)曹操《观沧海》中“ , ; , 。”以大海吞吐日月的雄阔景象,表现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借北归的大雁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的关怀之情。2.(6分)阅读下面的名著,完成下面小题。【甲】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乙】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1)(2分)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 》,作者是( )。(2)(4分)甲、乙两个人物是谁?请写出人物相应的性格特征。3.(4分)成语运用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初中生活是一段美好又充满挑战的经历:小小的我们,端坐宽敞的教室,轻轻打开书本,眼前花团锦簇, ① ;鸟儿 ② (呼唤朋友,吸引同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传递着春的气息;经过几场热烈而粗犷的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还有那可爱的水藻,③ 地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解决散步时的分歧中,我们感受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秋天怀念史铁生与母亲诀别的情景,我们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少年成长正当时,在语文的世界里,遇到的一切都会让你 ④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尽收眼底的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1)(2分)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②④处的成语。② ④(2)(2分)①③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 毫不犹豫 B.连绵不断 毫不吝啬C.美不胜收 毫不吝啬 D.连绵不断 毫不犹豫4.(本题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 又可以走进自然, ,还可以体察亲情 ,更可以了解社会, 。①观赏世间美景②享受温暖盛宴③感受风云变迁④品味人世百态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5.(本题3分)有同学找到了一副关于“学习”的对联,但部分内容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根据【链接材料】【链接材料】 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平仄相谐(长联中每个分句的句脚应平仄相反)、内容相关。丝丝 漫漫 沁我心 学海路上联:悠悠书香情,下联: ,步步催人行6.(本题10分)语境运用。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短视频内容较短,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的内容可分为多个主题:短纪录片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直播带货型等。【材料二】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过去由于印刷等技术的限制,社会新闻的发布往往会有些延迟,而且,一般性的社会生活事件很难被大众看到并引起广泛关注。而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短视频兴起之初,人们很兴奋,因为它能给人们快速高效地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信息。短视频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带给人们便利的新媒介。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所以说,短视频是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短视频为何如此受大众喜欢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时间短,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并且短视频以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短视频平台,日渐生成了富有特点的传播逻辑与生态,占有了大量注意力资源。(1)(3分)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视频适合移动和休闲时观看,时间上有几秒到几分钟不等。B.短视频可单独成片,也可制作成系列栏目。C.过去,大众很难关注到一般性的社会生活事件;而现在,一些小人物的困难都有可能引起大家的关注。D.短视频只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2)(3分)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谈谈短视频的好处。(3)(4分)请简要概括【材料三】中短视频受大众喜欢的原因。二、阅读理解。(共 40 分)(一)(本题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①,遇眉公先生②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③。”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节选自张岱《自为墓志铭》)【注】①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祖父雨若公带着我到了钱塘。张岱祖父字雨若。张岱出身富贵世家,眉公所跨角鹿即张岱祖父所赠。②眉公先生:指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③打秋风:向有钱人讨财物,有占人便宜的意思。7.(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4)闻文孙善属对8.(4分)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撒盐空中差可拟。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9.(2分)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这一家人是在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内集”“欣然”“大笑”可看出。B.甲文中“俄而雪骤”中的“骤”字描写出大雪的急促,衬托出屋内的温馨。C.乙文中“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正确的停顿是“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D.乙文作者张岱六岁时因擅长对对子,得到眉公夸赞,可谓灵隽神童。10.(2分)甲乙两文中,引起谢太傅和眉公“大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段内容加以解说。(二)(本题4分)古诗阅读。曲池荷卢照邻①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注释】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11.(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说明本诗写荷花,首句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B.第二句从视觉角度写圆圆的荷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C.第一、二句视听结合,虽未着重描绘荷花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达出了荷花的神韵。D.“常恐”二字转换角色,由前面诗人的观赏,变为荷花的倾诉。12.(2分)这首咏物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三)(本题12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婉转的春李丹①旧历年过了,阳光明媚起来。二月的季节里,春还在某个角落里蛰伏着不动声色,冬日的余寒还在一波一波地侵蚀着,寒意在角角落落恋恋不舍地徘徊着,对于阳光的驱逐置之不理。偶尔有风吹过还有种凉寒彻骨的感觉,有时甚至还会有一场稀薄的雪。这样的时节人们便有了盼春的心情。②角落里的春天脚步婉转,一波三折地扭着细弱的腰肢款款而来,最初没有什么气势却执着,一寸寸地拓展着自己的领地,先是空气里有了一丝暖意,迎面的风抽了筋骨般不再那么硬朗,阳光一扫冬日里的倦怠,愈发变得明媚灿烂起来,那样的阳光很是有了几分力量,毫不吝啬地落在角角落落里。墙脚的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探出头来,一场细雨过后,便大大方方地绿起来,没有了丝毫的羞涩感。堤岸的柳也耐不住寂寞了,细长柔软的枝条在风中飞舞,听到春天的消息悄悄鼓起了米粒般的芽苞,却忍着,掩饰着,和不经意的春风在温暖的阳光里调情。某一天,阳光更加温暖了些,那柔嫩的黄才一日日从芽苞中泄露出来,像一粒粒金黄的豆子挂满了枝头。还是那场雨吧,雨后,叶子便如一只只纷飞的蝶跃然在枝头翩然而舞,转眼就是一树的葱茏了,这个时候,春天才加快了行走的脚步,在一夜之间唤醒了千花万朵。③果园里,最先登场的是杏花,枝枝杈杈还干枯着,毫无声色,却在你的回首间爆出了一树的雪白;你还在惊叹着花的神奇,微风过处,却有花瓣纷然飘落,想必它在忙着结籽吧,这时,嫩黄的叶才姗姗露出了它的颜面。之后,是桃花那一张张娇艳的脸,有了前人们那么多诗句的沉淀、浸染,怎么看桃花都是那么笑意盈盈的,有娇俏也有几分筋骨,宛若二八女子的脸。桃花似乎是最为大写意的春天,桃花开了,苹果花、梨花也相继登上春天的舞台,浓墨重彩地在春天里绽放,奉献自己的完美。春天在这样的繁华盛世里,在这样热热闹闹的花丛中正式来到人间,开始它极为短暂的旅程。④风在春天里也是那样耐不住寂寞,它在春天里收了棱角与锋芒,浸染了花香与温暖。这样的风穿过树叶与花朵,在肌肤之间肆意地游走,不冷也不热,恰到好处,温润得如邻家少女。春天悄悄地来着,忽有一日便这样大肆张扬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⑤满眼都是绿色的时候,春也就深了。13.(3分)请梳理文章的思路,将下面的思路图补充完整。春蛰伏着不动声色→A →春加快行走的脚步→B →C →春深了14.(2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15.(2分)本文第③④段和朱自清的《春》中都写了春花、春风具有怎样的特征?16.(4分)同是写小草,本文用“探”,朱自清用“钻”,二者有何异同?A.墙脚的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探出头来。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四)(本题12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临近中考,赵小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到全县最好的思源中学去读高中。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备考中,赵小山选择了住校。到了晚上,妈妈的电话就会准时响起,问他吃得怎么样,学习累不累。赵小山对妈妈在电话里的唠叨很不耐烦,每次都借口要做考题,匆匆挂掉了电话。小山妈有点残疾,关键也没啥本事,一年四季只会包粽子,然后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地叫卖。她知道儿子这是嫌弃她这个丑娘呀。这天,赵小山和同学们在食堂里吃饭。他们一边吃,一边谈论今年的中考。不知谁说着说着就说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来了。班里体育委员的父亲是个暴发户,家里很有钱。于是,他扬了扬脖子上戴的纯金观音坠,神秘地说:“这个纯金观音吊坠可是我爸给我买的!”“听说,班长的爸爸是县科协主席,可班长赵信聃从来不显山不露水,很低调啊!”赵小山说。“ 哟,赵小山成了哲学家了。”钱长炯同学笑着说,“赵小山,你是不是山药蛋吃多了,才产生了这种论调呢?”大家哄笑了起来。赵小山一下子从脸红到了耳根。他在大家疯狂的笑声中,飞也似的逃走了。他心情坏到了极点,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宿舍走去。他低着头,眼里含着泪,心想别人家的经济条件怎么都那么优越,对自己的孩子都那么大方,自己怎么这么不幸,竟然生到了这样的一个贫困家庭中!赵小山刚走到宿舍门口,就听见有人呼唤自己:“小山……”赵小山听着声音很熟悉,转头一看,竟然是妈妈。只见妈妈穿着一身破衣烂衫,正推着木板车,车 上的竹筐还冒着热气,不用说那是妈妈昨晚包好的、已经蒸好的粽子。他没好气地小声说:“你怎么来了?”小山妈好像做错事的孩子,粗糙的手不住地搓着衣角:“我太想你了,所以今天到集市上卖粽子,顺便拐到学校来看看你!”小山觉得旁边走过的学生不住地对他指指点点,脸上有些挂不住,这时,忽听后面有人问:“赵小山,她是你什么人?”赵小山一看,原来是班主任冯老师,嗫嚅道:“这是我妈妈。”冯老师“哦”了一声,转头问:“这粽子多少钱一个?”小山妈赶紧从竹筐里拿出来两个热乎乎的粽子,恭敬地递给冯老师说:“不要钱,不要钱。”冯老师掏出五块钱,放到小山妈手里,跨上自行车走了。冯老师走后,小山狠狠地瞪了母亲一眼:“丢人都丢到老师那里去了!”说完,他快步跑开了。小山妈看着儿子的背影,突然大喊道:“我不会让你丢人的!”赵小山刚进教室,就见大家人手一个粽子,正吃得异常开心。“小山,你妈妈这吉祥粽子真好吃!”同桌对他竖起大拇指。“我真羡慕你有这么好手艺的妈妈,包粽送给你,包粽就是包中,包你在中考中金榜题名,这寓意真是太棒了,这样的祝福比其他同学的家长给孩子的祝愿都要别出心裁!”长相甜美的文艺委员说。“赵小山,你跟我来办公室一趟!”不知什么时候,冯老师出现在他的身后。到了办公室,冯老师板着脸说,“我见你第一节课没来,一打听,才知道你早上吃饭时和别的同学闹别扭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我都调查清楚了。还有,你跟你妈妈的争吵,我当时也听了个大概。你这样做,真是太伤她的心了!”赵小山低着头,不说话。冯老师又说道:“今天上课铃还没响时,你妈妈就来到教室,说给你和同学们都包了吉祥粽,专门送来,她说包粽就是包中!同学们听后,好多人都说你妈妈好有爱,虽然你妈妈说什么也不要钱,可是同学们还是纷纷掏钱递给了她。”赵小山眼里浸着泪水说:“我妈还挺聪明的!”冯老师笑了:“这下你不会嫌在同学中丢人了吧?”说完,又缓缓地讲道,“我记得我那年中考时,从考场出来,别的同学家长都拿着水果、熟肉等好吃的等在校门外,可我父亲那时刚从街市上卖完斗笠回来,根本没顾得上给我买啥东西,只是不住地给我擦汗。同学们和其他家长都笑话我父亲,说我父亲对孩子真抠。我父亲听了,抓起卖剩下的斗笠,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我当时想父亲可能是去给我买东西了,谁知转眼他又回来了,把刚才那个斗笠往我头上一扣,就听见我头上一声蝉叫!你猜旁边的同学都什么反应?”赵小山说:“他们肯定都觉得是恶作剧,笑了呗!”冯老师点了点头:“没错,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可他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大家都安静了。他说:‘我没来得及给孩子买吃的,我给儿子送个头鸣,他肯定能考头名,中个状元!’至今,我还佩服我父亲当时的智慧,他不但勤劳,还用自己的智慧给儿子解了围,赢得了所有家长的尊重。”赵小山站起身来,向冯老师鞠了一躬:“今天晚上我就回家,我要当面给妈妈道歉!”17.(2分)文章中写了两个“最棒的祝福”,请你分别用简洁地语言概括出来。18.(4分)文中小山对妈妈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完成下面的表格,概括小山此时的态度。(每空限填两个字)妈妈电话里关心其生活学习 (1)妈妈卖粽子时候到学校看望他 (2)获悉妈妈给同学送吉祥粽 (3)冯老师对他进行开导教育 (4)19.(2分)从全文看,文中画线部分有什么作用?20.(4分)文章结尾处,赵小山说“今天晚上我就回家,我要当面给妈妈道歉!”如果你是小山,回家见到妈妈,会怎么说呢?三、写作(45分)21.花季少年的你,一定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或独自面对父母的出差,或协同伙伴探秘神奇的游戏,或拣拾瞬间的感动,或立志“少年强则国强”……记录分享时,便可骄傲地宣称:我,就是那善于发现故事、感悟生活、收藏美好的青春少年!请以“我就是那少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叙事清楚、感情真挚;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