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校本作业亲爱的同学们,人生路上的风景,每一处都是成长的拼图,请你参与学校开展的“目光里的风景”主题探究活动,用深情的目光凝视那些动人的风景。考生须知: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2. 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3. 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活动一:寻芳揽胜(21分)1.【寻文学之美】按要求完成任务。(6分)秋日的公园褪去了夏日的zào ▲ 热,空气中满是静mì ▲ 的气息。老槐树把一夏的阳光悄悄zhù ▲ 蓄在枝干里,风一吹,几片黄叶便抖 sǒu ▲ 着身子落下,像一个个打着旋儿的小灯笼,轻轻落在游人的脚边。它们似是在与大地进行一场温柔的拥抱,满心欢喜地投入大地的怀抱。不远处的菊园最是热闹,黄的、白的、粉的菊花一朵朵撑开裙摆,姿态优美、色彩艳丽,宛如盛装打扮的姑娘,花枝招展的。(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①zào ▲ 热 ②静mì ▲ ③zhù ▲ 蓄 ④抖sǒu ▲(2)诗意的语言留有余味。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与“它们似是在与大地进行一场温柔的拥抱,满心欢喜地投入大地的怀抱”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 暮色里的炊烟缠绕着屋顶,像一缕缕轻柔的纱线,慢悠悠地向天空飘去。B. 田埂上的稻草人披着褪色的旧衣裳,固执地守着稻田,不许麻雀来偷啄麦粒。C. 整片芦苇荡在风里摇晃,远望去,那一片银白便是流动的月光织成的锦缎。D. 枝头的残雪消融殆尽,只留下几点冰凉,在叶尖上凝着,是冬日未说完的情话。2.【积文化知识】文人笔下的美景自带治愈的魔力,它的动人之处藏在细节里。下列选项是与“四季之景”关联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春》的作者朱自清擅长用生动笔触描绘四季景物,文中虽以春景为主,但“春花秋月”的意象贯穿全文,体现对自然的热爱。B.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其散文语言质朴亲切,若将视角转向秋景,可联想到他对北方地域风光的细腻刻画风格。C. 古人常以“秋”寄托思乡之情,如《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便是借秋景抒发羁旅之思。D. 散文这类文体“形散神不散”,如描写秋景时,可像《雨的四季》那样,以“秋雨中的景物”为线索串联内容。3.【品景语之情】诗句填空。(8分)心中有情,万物皆有情。胸怀宽广,山水也会豪迈,“ ①▲ , ②▲ ”(《观沧海》曹操);思念友人,明月也来深切关心,“ ③▲ , 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悟出自然之趣,江夜也充满生活哲理,“ ⑤▲ , ⑥▲ ”(《次北固山下》王湾);羁旅漂泊,黄昏也令人愁肠百结,“ ⑦▲ , ⑧▲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4.【赴春日之约】“我爱春天”主题语文实践活动开展啦,请你参与。(4分)(1)春游即将结束,同学们决定返程,小语同学想把春天带回家,所以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你该怎样劝说他不要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呢?(2分)(3)请联系全诗,仿照画线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整。(2分)春天的色彩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五彩的头巾上闪烁着纯真与无邪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活动二:名著探温(5分)5.小文发现《朝花夕拾》中写景的文字并不多,但却内涵丰富,请参与以下探究。(5分)「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乙」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丙」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1) 请为「甲」「乙」「丙」三个语段选择对应的出处。(3分)A.《五猖会》 B.《无常》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甲」「乙」两个语段中划线处的写景句有何丰富的内涵?请参考示例,选择其中一处,结合《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谈谈你的理解。(2分)示例:「丙」段中的写景句描绘了故乡严冬水面结冰的情景,体现出故乡天气的温和,也为后文相关情节(若有)营造了特定的环境氛围,从侧面反映出童年生活的某一侧面状况。我选( ▲ ),理由: ▲活动三:景深一隅(14分)阅读下文,完成练习。【甲】_____①在春天,叫醒我的,是鸟,是一只只藏在深山中的春鸟。②早起,春山寂寂,我躺在床上看青灰色的晨曦流进后窗,鸽群“呼啦啦”地从窗前飞过,随即一声声清脆的鸟叫声传入人耳来,顿时清醒不少。我突然想到曾读过一句话:“于清晨极静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③于是,我披衣起床,站在走廊上长久地听着一声声鸟叫。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油菜花发了疯似的“黄”,一大片一大片麦苗发了疯似的“青”,一块儿黄连着一块儿青,一块儿青连着一块儿黄,让人眼里、心里全是欢喜。④而此时,鸟儿们也仿佛知道有人在侧耳倾听,此起彼伏的鸟鸣从山涧、树梢、屋顶上传来,A似口哨,似溪声,似琴音,更似一曲天籁。⑤晴日里听鸟叫与雨日里听大为不同,正所谓晴有晴的好,雨有雨的妙。倘若是晴天,春山空旷,一草一木都看得清晰。一声声的鸟叫从远天云外传来,让人只觉得更加空旷。年少时读王籍的《入若耶溪》,我还不曾有过“鸟鸣山更幽”的感受,如今听得久了,愈发觉得那一个“幽”是那样的动人,那意境“哗”地一下子就出来了。⑥若是雨日,就别有一番情趣了。清明前后,雨水颇多,窸窸窣窣的雨声里夹杂着一声声鸟鸣,这声音听着就不是空旷了,而是空灵。一声声的鸟鸣仿佛是抖落了雨水一般,清脆不已。此时恰是鸟声最欢的时候,我端坐屋内看书,竟感觉所有的雨声都挟裹了鸟鸣落到了书页间,顿生春意。⑦《小窗幽记》里写春鸟:清晨林鸟争鸣,唤醒一枕春梦。独黄鹂百舌,抑扬高下,最可人意。山居听得的可不独独是黄鹂,B亦有燕子、杜鹃、喜鹊、画眉、布谷这些“角儿”轮番登台,好不热闹!⑧不得不承认,这些山间的鸟儿确实比人更懂“春光易逝”这个词。不信你听,此时山间群鸟正喧哗,而人间却又有几人在这大好晨光中醒来呢?【乙】款款而行的初秋①当丝丝缕缕的风轻拂过来,无边的宁静便在风与空气中弥散,身心仿佛被秋天减了负,有了翱翔的欲望。②自然界似乎在秋天里一下子色彩斑斓,却又安之若素。③八月的早晨清凉清凉的,繁茂生长过的庄稼早已深藏不露,向天的愿望变成俯地的温存。草木收起了棱角,学着不再张牙舞爪。同时,大地上一批植物逐渐衰老,会有另一批植物续上来凌寒而生,小白菜、菠菜等,都将准时贴着地皮生长,小家碧玉般不事张扬地葱绿。也有些花在秋凉中开了,金黄金黄的有栾树、桂花、皇菊,一开花就芳香四溢。紫蓝的喇叭花、粉红的月季花等,温温存存地开。④风一遍遍梳理天空与大地,轻轻地梳,慢慢地理,耐着心地抚摸,偶尔下了力气吹那么一下,大地就日见稀朗了。在乡下的天空里星星反而更显繁密。成群的鸟儿一阵风一阵风地飞,像被风搅起的一大团一大团的叶子,密密麻麻地扑向电线、阳台和树枝。田野里,那一声牛的长哞,慢条斯理,从容不迫,把心中压抑久了的沉闷释放了出来。⑤踏入秋的门槛,人们可以在一片片飞红中观枫叶,在一阵阵馨香中闻桂花,在一簇簇金灿灿的明黄中赏秋菊,在山水间徜徉,这就是秋天的况味。(有删改)6.请你为【甲】文拟个合适的标题并阐述命名理由。(4分)7.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朗读会更打动人。请你仿照A句的朗读设计示例,从重音角度为B句设计朗读。(3分)A句:似口哨,似溪声,似琴音,更似一曲天籁。朗读设计示例:“更”字要重读,强调此起彼伏的鸟鸣声极为美妙,表达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B句:亦有燕子、杜鹃、喜鹊、画眉、布谷这些“角儿”轮番登台,好不热闹!朗读设计: ▲ 8.于字里行间品味语言之美,能够领略文学作品的意蕴,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进行赏析。(4分)也有些花在秋凉中开了,金黄金黄的有栾树、桂花、皇菊,一开花就芳香四溢。紫蓝的喇叭花、粉红的月季花等,温温存存地开。 ▲ 9.小语和小文也在参与“群文阅读”语文学习活动,他们想为上面两篇文章再添加一个新成员——《济南的冬天》,请你帮助他们写出三条添加理由。(3分) ▲ 活动四:节物清吟(20分)(一)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 1-4 题。(13 分) 四时山水记(节选)【北宋】郭熙凡山水之美,四时不同。春则山容淡冶,如笑;夏则山气蓊郁,如怒;秋则山骨疏朗,如妆;冬则山态凛冽,如睡。 春时,杂花满径,莺啼燕舞。漫步山间,清风拂面,携草木之香。溪水解冻,潺潺流淌,遇石则溅起细珠,如碎玉般晶莹。 夏日常有骤雨,雨过天青,山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佳木秀而繁阴,蝉鸣聒噪,却更显山林之幽静。时有山涧清泉,可掬而饮之,清凉沁脾。 秋来,霜叶红于二月花。林间枫叶、银杏,或红或黄,点缀群山。风过,叶随风舞,落于溪上,顺流而下,如彩舟竞渡。天高云淡,雁阵南飞,令人心旷神怡。 冬日雪落,山林银装素裹。树木枝桠挂满白雪,如琼枝玉树。溪涧结冰,晶莹剔透,偶有暖阳照之,反光夺目。山中人迹罕至,唯有寒梅独放,暗香浮动。注:本文节选自北宋郭熙所著的《林泉高致 山水训》。《林泉高致》是中国古代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由郭熙之子郭思整理编述其父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凡山水之美( ▲ ) (2)四时不同( ▲ )(3)或红或黄( ▲ ) (4)如彩舟竞渡( ▲ ) 11.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风 过 叶 随 风 舞 落 于 溪 上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时有山涧清泉,可掬而饮之,清凉沁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 “春则山容淡冶,如笑;夏则山气蓊郁,如怒;秋则山骨疏朗,如妆;冬则山态凛冽,如睡”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7 分) 新秋徐玑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竹翠阴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注:徐玑(1162 - 1214),字文渊,号灵渊,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简练,善于捕捉自然中的细微之美。这首《新秋》是他描写初秋景色的代表作,通过对田间、竹林、黄莺等景物的刻画,展现初秋的独特韵味。14. 从意象写景角度,分析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竹翠阴低” 两句诗描绘的初秋之景。(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分析这首诗整体表达的情感。(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五:岁华拾光(40分)罗曼 罗兰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如生活中,四季的更迭从不缺乏美,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确幸”往往最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可能是春日里偶然发现的一朵悄然绽放的野花,夏日傍晚沁人心脾的晚风,秋日铺满小径的金黄落叶,冬日里透过窗户洒在身上的暖阳……16.请你以“四季里的小确幸”为题,写一篇文章,描绘四季中那些让你心生温暖与幸福的瞬间。要求:(1)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3)不得抄袭和套作。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校本作业答案1.(1)(4分)燥 谧 贮 擞(2)(2分)B2.(2分)B3.(8分)①水何澹澹 ②山岛竦峙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海日生残夜 ⑥江春入旧年 ⑦夕阳西下 ⑧断肠人在天涯4.(1)(2分)小语同学,随意采摘花朵会破坏花卉的生长环境,影响花的生长和繁殖,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不随意摘花。如果想把春天带回家,可以通过合影留念的方式哦!(2)(2分)翠绿的衣裙间 展现出活力与生机5.(1) (3分)「甲」对应C;「乙」对应A;「丙」对应B。(2) (2分)示例:我选「甲」,理由:「甲」段中的写景句细致描绘了百草园的诸多景物,有静态的菜畦、石井栏等,也有动态的鸣蝉、黄蜂等。这些景物充满生机与趣味,展现出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美好,体现了作者童年在百草园中自由欢乐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那段充满野趣时光的怀念之情,也与后文三味书屋的刻板形成对比,更突出了这种怀念。6.(4分)春鸟喧哗。文章以春鸟的喧哗贯穿全文,描写了春天的鸟鸣声给这个世界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鸟鸣、对春天、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春鸟喧哗》为题,很好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7.(3分)示例一:“轮番”要重读,强调各种鸟争相鸣叫的景象,表达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示例二:“热闹”要重读,强调各种鸟在山间争相鸣叫的喧哗景象,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分)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温温存存”一词将喇叭花、月季花等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喇叭花、月季花等开放时安静柔和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初秋的喜爱之情。9.(3分)①三篇文章都是写景的美文;②三篇文章写法上有共同之处,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刻画得生动传神,让读者领略到了景物之美;③三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10.(4分)(1)凡是、所有;(2)四季;(3)有的;(4)争相。 11.(2分)正确断句为“风过 / 叶随风舞 / 落于溪上”,多断、少断或错断均不得分。12.(2分)偶尔会有山涧里清澈的泉水,可以捧起来喝,那清凉的感觉直透心底,让人浑身舒畅。13.(5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每种修辞 1 分)。作用:将四季山的形态分别比作人的 “笑”“怒”“妆”“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山柔和、夏山浓郁、秋山疏朗、冬山寒冷的特点(2 分);同时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描写更有节奏感和感染力,让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山景的差异(1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4.(4分)诗句选取“田畴”“稻叶”“日光”“竹”等意象(1 分),“水满田畴” 写出初秋田间水足,“稻叶齐”展现稻苗长势整齐,体现初秋农事的生机(1 分);“日光穿竹”“翠阴低”描绘阳光透过竹林,形成低矮的翠绿树荫,营造出清幽凉爽的氛围(1 分),整体勾勒出一幅清新、静谧且充满生机的初秋图景(1 分)。若未准确识别意象,扣1—2分;未分析写景特点,扣1分。15.(3分)诗中“水满田畴”“稻叶齐”展现初秋的生机,“日光穿竹”“翠阴低”营造清幽凉爽,“黄莺飞过青山啼”增添灵动;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初秋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初秋清凉舒适氛围的愉悦感受。若未结合意象分析情感,扣 1 分;情感概括不准确,扣1-2分。16.作文评分标准:类别 分值 细则一类卷 34-40分 紧扣“四季里的小确幸”主题,精准体现“发现平凡美好、传递温暖幸福”的核心立意;选取四季典型场景(如春日野花、冬日暖阳),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如“悄然绽放”的形态、“洒在身上”的触感),情感真挚动人;结构严谨,按四季顺序或主题串联,起承转合自然;语言流畅优美,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标点规范,无错别字;字数达标且内容充实。二类卷 29-33分 围绕“四季里的小确幸”展开,基本体现“感受平凡幸福”的立意;选取的四季场景合理(如夏日晚风、秋日落叶),有一定细节描写,情感较真实;结构较完整,条理清晰;语言通畅准确,修辞运用恰当;标点正确,错别字少;字数达标。 三类卷 24-28分 主题与“四季里的小确幸”关联较弱(如仅写四季景色,未凸显“幸福”);事例单薄(如泛泛提及四季,无具体“小确幸”瞬间);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一般;语言尚通畅,标点错误不多;字数达标。 四类卷 23分以下 偏离“四季里的小确幸主题(如仅写单一季节、或无关幸福的内容);事例牵强空洞(无具体场景描写);结构混乱,无明确主线;语言不通顺,错别字频出;标点错误严重;字数严重不足。说明 1.评分关注不同文本样式的特征。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如见解新颖、思想深刻、构思精巧、语言有表现力等,鼓励打高分。3.抄袭试卷中的文章的作文,根据字数酌情扣分。4.未写题目扣2分。5.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不扣分,扣完2分为止。6.标点符号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酌情扣1-2分。■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校本作业答题卷活动三:景深一隅(14分)6.(4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贴条形码区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7.(3分)(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留痕迹。先效拼分校图态资锦器:弃兰8.(4分)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口,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活动一:寻芳揽胜(21分)9.(3分)1.(6分)(1)(4分)①②③④(2)(2分)()2.(3分)(活动四:节物清吟(20分)3.(8分)①②10.(4分)(1)(2)(3)(4)③④111.(2分)风过叶随风舞落于溪上⑥12.(2分)e@13.(5分)4.(4分)(1)(2分)(2)(2分)14.(4分)活动二:名著探温(5分)5.(5分)(1)(3分)[甲][乙][丙](2)(2分)15.(3分)■ㄖ囚■囚囚■■■■活动五:岁华拾光(40分)16.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者做任何标记■囚■囚囚■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校本作业.docx 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校本作业答案.docx 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校本作业答题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