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 及参考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 及参考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基础知识部分(共43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yùn cáng zhēng fā lǐn liè diǎn zhuì áo xiáng jǔ sàng
二、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3分)
蒙古(měng méng) 渲染(xuān xuàn) 模样(mó mú)
叉腿(chā chǎ) 叱咤(zhà chà) 菜畦(qí wā)
三、 比一比,再组词(3分)
燥( ) 斑( ) 揭( )
躁( ) 班( ) 竭( )
四、我会查字典(4分)
“御”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驾驶车马;B.抵挡;C.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器物的敬称。给下列加点字选解释(填序号):
抵御外敌( ) 御驾亲征( ) 御车而行( )
五、 按要求写词语(4分)
1.近义词:郑重——( ) 憧憬——( ) 慷慨——( )
2.反义词:拘束——( ) 陡峭——( ) 全神贯注——( )
六、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忘乎( )( ) ( )山( )海 心( )肉( )
惟( )惟( ) ( )高( )下 居( )临( )
1.这幅《奔马图》画得 ,仿佛下一秒马儿就要从纸上跃出来。
2.站在山顶 往下望,城市的全貌尽收眼底,马路上的汽车像小甲虫一样缓缓移动。
七、句子训练(6分)
1.春风吹过,公园里的桃花绽开了笑脸。(仿写拟人句)
2.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杂乱的书桌抽屉里找到那本陈旧的日记本。(缩写)
3.通过参加“经典诵读”活动,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修改病句)
八、口语交际:我要竞选学习委员(3分)
班级要竞选学习委员,你决定参与竞选,请用分条表述的方法,清晰说明竞选理由。
九、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 , ”描绘了夏夜星稀、蝉鸣蛙叫的热闹景象。
2.《七律·长征》中“ , ”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3.《春日》中“ , ”两句,写出了春天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绚丽画面。
4.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用“ , ”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场景。
5.“ , ”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思乡名句,表达了佳节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 , ”。
阅读与理解(22分)
十、阅读理解(共22分)
(一)课内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节选(11分)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德林和胡福才还有少量子弹。他们宁死不屈,举着磨盘大的石头向敌人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3分)《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五位壮士为掩护 和 转移,将敌人引上狼牙山,在顶峰歼敌后英勇跳崖的事迹,赞美了他们 的精神。我们还学过描写革命英雄的课文,如《 》。
2.(2分)选文中,五位壮士在顶峰歼敌时,武器从“子弹”到“石头”再到“手榴弹”,最后“砸碎枪支”,这个变化体现了 。
3.(2分)“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中的“声音”指的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4.(4分)阅读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展现了五位壮士 的形象。
(2)选文中还有一处类似的细节描写,请用“______”画出,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二)课外阅读:《老柿树》(11分)
①老家的院门口,有一棵老柿树。树干粗壮得要两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树皮皲裂,像爷爷布满皱纹的脸,枝桠向四周伸展,像一把撑开的巨伞,遮住了大半个院子。
②每年春天,老柿树最先唤醒院子的生机。光秃秃的枝桠上,冒出点点嫩绿的芽苞,没几天就展开成心形的叶子,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像在跟院子里的鸡鸭打招呼。清明节前后,柿树开花了,细碎的米黄色小花藏在绿叶间,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但那股淡淡的清香,却能飘到村口,引得蜜蜂嗡嗡地围着树转。
③夏天的老柿树是院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午后的太阳火辣辣的,大人们搬个竹椅坐在柿树下乘凉,摇着蒲扇聊天;我们小孩则喜欢在树下追逐打闹,或者趴在树根旁看蚂蚁搬家。偶尔有熟透的青柿子从树上掉下来,“啪”地砸在地上,我们就跑过去捡,剥开皮尝一口,涩得直咧嘴,却笑得比谁都开心。
④最让人期待的是秋天。国庆节过后,柿树上的叶子慢慢变黄,柿子也由青转黄,再变成橙红,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爷爷会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把柿子摘下来,一部分放进竹筐里,留给我们当零食;另一部分则切成柿干,挂在屋檐下晾晒,等到冬天,泡在热茶里,甜丝丝的,暖到心里。
⑤去年冬天,爷爷说老柿树年纪太大了,树枝容易断,想把它砍了种果树。我急得直哭,拉着爷爷的手说:“不能砍!它陪了我十年,我还想每年吃它结的柿子呢!”爷爷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没舍得。现在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先跑到柿树下,摸摸它粗糙的树干,就像小时候爷爷摸我的头一样。
1.(3分)短文围绕“老柿树”写了四件事:一是春天柿树发芽开花;二是 ;三是 ;四是 。
2.(4分)根据不同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1)如果要完成“老柿树四季变化观察笔记”,应重点阅读第 段,采用 的方法,记录柿树在不同季节的外形、气味等特点。
(2)如果要体会“老柿树带给‘我’的童年回忆”,应重点关注文中描写 的语句,通过 的方法,感受“我”对老柿树的情感。
3.(4分)品读文中细节,体会情感:
(1)第①段中,作者把老柿树的树皮比作“爷爷布满皱纹的脸”,把枝桠比作“撑开的巨伞”,这样写的好处是 。
(2)第④段中“小心翼翼地摘柿子”“泡在热茶里的柿干甜丝丝的”,这些细节让你感受到 。
写作与表达(35分)
十一、书面表达(共35分)
在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事物或经历深深影响着我们——可能是一件承载回忆的旧物件,一次挑战自我的尝试,一首触动心灵的歌曲,一位默默付出的长辈……请以“______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 把题目补充完整;2. 事例具体,详略得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3. 字数500字左右,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每空1分)
蕴藏、蒸发、凛冽、点缀、翱翔、沮丧
二、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3分,每空0.5分)
蒙古(měng√) 渲染(xuàn√) 模样(mú√)
叉腿(chǎ√) 叱咤(zhà√) 菜畦(qí√)
三、比一比,再组词(3分,每空0.5分)
示例:
燥(干燥) 斑(斑点) 揭(揭开)
躁(急躁) 班(班级) 竭(竭力)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四、我会查字典(4分)
音序查字法:Y、yù;部首查字法:彳(或“卸”的左半部分)、9
解释选择:B、C、A
五、按要求写词语(4分,每空0.5分)
1. 近义词:庄重、向往、大方(答案不唯一)
2. 反义词:大方、平缓、三心二意(答案不唯一)
六、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8分,补充词语每空0.5分,选词填空每空2分)
忘乎(所)(以) (人)山(人)海 心(惊)肉(跳)
惟(妙)惟(肖) (登)高(望)下 居(高)临(下)
1. 惟妙惟肖 2. 居高临下
七、句子训练(6分,每小题2分)
1. 示例:秋风吹过,田地里的稻穗弯下了腰。(运用拟人手法,合理即可)
2. 我在抽屉里找到日记本。(保留主语“我”、谓语“找到”、宾语“日记本”,删减修饰语)
3. 参加“经典诵读”活动,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或:通过参加“经典诵读”活动,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删除“通过”或“让”,消除主语残缺)
八、口语交际(3分,每条理由1分,合理即可)
示例:
1. 我学习态度认真,作业完成质量高,能为同学分享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整理数学错题思路、背诵课文的小技巧。
2. 我责任心强,会主动收集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帮助大家解决难题。
3. 我组织能力较好,能协助老师开展学习活动,比如策划“课文朗诵比赛”“单词听写大赛”,带动班级学习氛围。
九、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每空0.5分)
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合理即可)
十、阅读理解(22分)
(一)课内阅读《狼牙山五壮士》(11分)
1.(3分)群众、部队主力;热爱祖国、视死如归;示例:《灯光》(或《十六年前的回忆》,合理即可)
2.(2分)五位壮士的武器逐渐减少,战斗条件越来越艰苦,突出了他们在绝境中宁死不屈、顽强抗敌的英雄气概
3.(2分)五位壮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对英雄的崇敬和赞美
4.(4分)
(1)动作、神态;完成任务后从容、坚定、自豪(答出两点,合理即可)
(2)示例:画出“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作用:通过“砸碎枪”“纵身跳下”等动作描写,展现了马宝玉宁死不把武器留给敌人的坚定决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
(二)课外阅读《老柿树》(11分)
1.(3分)夏天人们在柿树下乘凉、玩耍;秋天爷爷摘柿子、晒柿干;“我”阻止爷爷砍老柿树
2.(4分)
(1)②③④;圈画关键词(或“摘抄描写外形、气味的语句”,合理即可)
(2)“我”与老柿树相关的童年生活(如“追逐打闹”“尝青柿子”“摸树干”);联系上下文体会(或“想象场景”,合理即可)
3.(4分)
(1)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柿树树干粗糙、枝桠繁茂的特点,赋予老柿树亲切感,暗示它与“我”的童年紧密相关
(2)爷爷对柿子的珍惜,以及老柿树带给家人的温暖和甜蜜,体现了家人之间的温情
十一、书面表达(35分)
评分标准
等级 分值 评分要求
优秀(30-35 分) 30-35 1. 题目补充完整,主题明确,紧扣 “影响” 展开;2. 事例具体,详略得当,能通过细节描写展现 “影响” 的过程;3. 情感真实,语句通顺,无明显语病;4. 字数达标(500 字左右),书写工整。
良好(24-29 分) 24-29 1. 题目补充完整,主题较明确;2. 事例较具体,能体现 “影响”,但细节稍显单薄;3. 情感较真实,语句较通顺,有 1-2 处轻微语病;4. 字数接近 500 字,书写较工整。
合格(18-23 分) 18-23 1. 题目补充完整,主题基本明确;2. 事例简单,“影响” 的体现不清晰;3. 情感较平淡,语句基本通顺,有 3-4 处语病;4. 字数不足 400 字,书写有少量潦草。
待合格(18 分以下) 18 以下 1. 题目未补充或偏离主题;2. 无具体事例,内容空洞,无法体现 “影响”;3. 语句不通顺,语病多;4. 字数远不足 400 字,书写潦草。
范文示例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