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 及参考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 及参考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基础知识部分(共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táo zuì bǎo lǎn xiāo huǐ qīn lüè
jiào xùn fèng mìng diàn táng zuì zhèng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己亥(hài gāi) 剔透(tī tì) 削弱(xuē xiāo)
矫健(jiǎo qiáo) 任丘(rén rèn) 酵母(jiào xiào)
三、比一比,再组词(3分)
辩( ) 燥( ) 悔( )
辨( ) 躁( ) 诲( )
四、查字典填空(2分)
“酬”的音序是______,音节是______,部首是______。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报酬;②报答;③实现(志愿)。“酬谢”中的“酬”应选______(填序号),“壮志未酬”中的“酬”应选______(填序号)。
五、句子训练(8分)
(1)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赖宁的革命精神。(修改病句)
(2)秦王我都不怕,难道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为反问句)
(4)那只全身覆盖着洁白羽毛的天鹅在平静的湖面上慢慢地游动。(缩句)
六、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7分)
①( )世闻名 ②( )智多谋 ③( )心沥血 ④( )鸿遍野
⑤兵( )马乱 ⑥( )通人和 ⑦得意( )形 ⑧( )离失所
1.形容诸葛亮足智多谋可用______,形容故宫名气大可用______(填序号)。
2.旧社会,百姓______、______,生活苦不堪言;如今______,人们安居乐业(填序号)。
3.用成语“呕心沥血”造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诗中抒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气节震撼人心;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 ”的豪情催人奋进;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 ”的喜悦跃然纸上。
(2)时光宝贵,朱用纯告诫我们“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要珍惜劳动成果;颜真卿提醒我们“黑发不知勤学早, ”,要趁年少努力学习。
八、口语交际(4分)
班级开展“民间故事创编会”,请补充对话:
老师:同学们,怎样才能让创编的民间故事更生动?大家有什么好思路?
小宇:
老师:这个思路很有创意!还有其他方法吗?
小欣:
老师:大家的想法都很棒!那你们创编过哪些民间故事?选一个说说亮点。
我:我创编过《 》《 》《 》。亮点最突出的是《 》,因为
阅读与理解(30分)
九、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桂花雨》(节选)(11分)
①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②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③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3分)第①自然段中,母亲“担心”的是 ,从“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等细节,能体会到母亲 。
2.(2分)第②自然段中“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是 ,突出了 。
3.(4分)用“______”画出描写“我”摇桂花时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从这些描写中,能感受到“我” 的心情。
4.(2分)选段围绕“桂花”,写了母亲盼桂花、 、“我” ,字里行间充满了 。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奏响了《东方红》的旋律,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当时科研条件简陋,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卫星研制,让中国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材料二: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节选)》
材料三:2024年,中国“天宫”空间站完成全面建造,成为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科学实验室;2025年,中国首艘载人登月飞船计划发射,将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目标。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
(2分)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2分)下列对材料一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中国立刻实现了载人登月
B. 科研人员用5年时间研制“东方红一号”,体现了他们的艰辛与坚持
C. 中国是第一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3.(2分)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与少年无关
B.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要以航天人为榜样,为国家发展努力
C. 只有航天事业发展了,国家才能强大
4.(2分)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当代少年应如何助力航天事业发展?
5.(2分)结合三则材料,完成对话:
乐乐:从材料一知道,中国科研人员通过 让中国进入航天时代;从材料三知道,中国计划通过 实现载人登月。
圆圆:材料二告诉我们, 要以航天人为榜样,为国家强大贡献力量!
(三)课外阅读:《母亲的棉花》(9分)
①小时候,老家的田埂上种满了棉花。每到秋天,棉桃炸开,雪白的棉絮像天上的云朵落在枝头,母亲就带着我去摘棉花。
②母亲摘棉花很熟练,手指在棉桃间翻飞,不一会儿就摘满一大袋。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却总把棉絮捏得一团糟,还时不时被棉桃壳扎到手。母亲见状,停下手里的活,耐心地教我:“摘棉花要轻,手指顺着棉絮的纹路捋,就不会扎手了。”说着,她示范给我看,阳光照在她沾着棉絮的手上,格外温暖。
③有一年,邻居张奶奶家的棉花丰收却没人摘,眼看要被雨水打湿。母亲知道后,每天天不亮就带着我去帮张奶奶摘棉花。张奶奶过意不去,要给母亲工钱,母亲摆摆手说:“都是乡里乡亲,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④晚上,母亲把白天摘的棉花摊在院子里晾晒,月光洒在棉絮上,像铺了一层银霜。母亲说:“棉花要晒透,弹出来的棉絮才松软,做的棉袄才暖和。”后来,母亲用晒干的棉花给我做了一件棉袄,穿上它,冬天再冷我也不觉得冻。
⑤如今,我长大了,母亲也不再种棉花,但那件棉袄我一直留着。每次看到它,我就想起母亲摘棉花的身影,想起她教我的道理。
1.(2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棉絮( ) 捋棉絮( )
2.(2分)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熟练——( ) 照料——( )
(2分)母亲是怎样教“我”摘棉花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4.(3分)“我”为什么一直留着母亲做的棉袄?
写作与表达(30分)
十、习作(30分)
题目:我最难忘的______
要求:1. 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次经历等);2. 写出难忘的原因,用具体事例展开描写;3. 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字数400字以上。
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每空1分)
陶醉、饱览、销毁、侵略、教训、奉命、殿堂、罪证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每空0.5分)
己亥(hài√) 剔透(tī√) 削弱(xuē√)
矫健(jiǎo√) 任丘(rén√) 酵母(jiào√)
三、比一比,再组词(3分,每空0.5分)
示例: 辩(辩论) 燥(干燥) 悔(后悔)
辨(分辨) 躁(急躁) 诲(教诲)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四、查字典填空(2分,每空0.4分)
C、chóu、酉、②、③
五、句子训练(8分,每小题2分)
1. 我们要学习赖宁的精神。(解析:“革命精神”与赖宁的实际事迹不符,且“发扬”与“精神”搭配虽可,但删除“革命”更准确,避免概念不当)
2.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解析:反问句改陈述句,删除“难道”,将“会怕”改为“更不会怕”,保持语气递进)
3. 信赖,难道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解析:陈述句改反问句,添加“难道不能”“吗”,句号改问号)
4. 天鹅在游动。(解析:保留主语“天鹅”、谓语“在游动”,删除“那只全身覆盖着洁白羽毛的”“平静的湖面上慢慢地”等修饰语)
六、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7分,补充词语每空0.5分,填空每空1分,造句2分)
①举 ②足 ③呕 ④哀 ⑤荒 ⑥政 ⑦忘 ⑧流
1. ②、① 2. ④、⑧、⑥
3. 示例:老师为了批改我们的作业,常常呕心沥血到深夜。(造句通顺,符合成语含义即可)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每空0.5分)
1. 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破楼兰终不还;初闻涕泪满衣裳
2. 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白首方悔读书迟
八、口语交际(4分,每空1分,合理即可)
示例: 小宇:可以给故事里的人物添加独特的对话,比如让田螺姑娘和年轻人对话时带点俏皮的语气,让情节更生动。
小欣:可以给故事增加细节,比如描写角色的动作,像牛郎牵老牛时“轻轻拍着牛背”,让画面感更强。
我:我创编过《会说话的稻草人》《彩虹桥的秘密》《山神的礼物》。亮点最突出的是《会说话的稻草人》,因为我给稻草人设计了“守护麦田却怕孤独”的特点,还添加了它和小鸟成为朋友的情节,既有趣又温暖。
九、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桂花雨》(11分)
1.(3分)台风把桂花吹落,影响收成和赠送邻居;对桂花的珍视和对邻居的热心(每空1.5分,合理即可)
2.(2分)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桂花香气浓郁(每空1分)
3.(4分)画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2分);兴奋、快乐(2分,合理即可)
4.(2分)忧桂花(担心台风)、摇桂花;对故乡桂花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每空0.5分,合理即可)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1.(2分)1970年,中国科研人员克服困难,用5年时间研制并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概括关键信息,通顺即可)
2.(2分)B(A项“立刻实现载人登月”错误;C项“第一个”错误,中国是第五个;B项表述正确)
3.(2分)B(A项“与少年无关”错误;C项“只有……才……”表述绝对;B项符合材料主旨)
4.(2分)示例:当代少年可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了解航天常识,培养创新思维,将来为航天事业贡献智慧;也可以宣传航天精神,让更多人关注航天发展。(合理即可)
5.(2分)研制并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首艘载人登月飞船;中国少年(每空0.67分,合理即可)
(三)课外阅读《母亲的棉花》(9分)
1.(2分,每空1分)xù、luō
2.(2分,每空1分)熟练——(熟练,文中直接出现,或“娴熟”,若文中无则填“熟练”);照料——(照顾,文中无直接近义词,可填“帮衬”,合理即可)(注:原文中“熟练”无明确近义词,可保留“熟练”;“照料”可结合“帮张奶奶摘棉花”填“帮衬”)
3.(2分)母亲见状,停下手里的活,耐心地教我:“摘棉花要轻,手指顺着棉絮的纹路捋,就不会扎手了。”说着,她示范给我看。(直接引用文中句子即可)
4.(3分)因为棉袄是母亲用亲手摘的棉花做的,穿上很暖和;更因为棉袄承载着母亲的爱和教“我”的道理,看到棉袄就会想起母亲和童年的温暖回忆。(围绕“情感寄托”和“回忆”展开,合理即可)
十、习作(30分)
评分标准
等级 分值 评分要求
优秀(25-30 分) 25-30 1. 题目补充完整,主题明确,紧扣 “难忘” 展开;2. 有具体事例,细节描写生动(如动作、语言、心理),能突出 “难忘的原因”;3. 语句通顺,无明显语病;4. 字数达标(400 字以上),感情真挚,书写整洁。
良好(20-24 分) 20-24 1. 题目补充完整,主题较明确;2. 有事例,但细节稍显单薄;3. 语句较通顺,有 1-2 处轻微语病;4. 字数接近 400 字,感情较真挚,书写较整洁。
合格(15-19 分) 15-19 1. 题目补充完整,主题基本明确;2. 事例简单,“难忘的原因” 体现不清晰;3. 语句基本通顺,有 3-4 处语病;4. 字数不足 400 字,感情平淡,书写有少量潦草。
待合格(15 分以下) 15 以下 1. 题目未补充或偏离主题;2. 无具体事例,内容空洞;3. 语句不通顺,语病多;4. 字数远不足 400 字,书写潦草。
范文示例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