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菏泽市国花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数学一、单选题1.已知点,,则直线的斜率为( )A. B. C. D.72.直线与直线垂直,则的值( )A. B. C. D.3.经过点,斜率为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4.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A. B. C. 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和点之间的距离为( )A.2 B.3 C. D.56.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倍,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7.与圆关于直线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A. B.C. D.8.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时,其最大值以及此时的直线方程分别为( )A. B.C. D.二、多选题9.已知直线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10.若过点可以作出圆的两条切线,则实数可能的值为( )A. B. C. D.11.已知点是圆上任意一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2B.P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C.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D.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三、填空题12.已知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1,求直线的倾斜角 .13..经过点作直线,若直线与连接的线段没有公共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14.已知圆,直线.若圆上恰有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1,则的值为 .四、解答题15.(1)经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2)经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16.已知圆O的直径,动点M与点A的距离是它与点B的距离的倍.试探究点M的轨迹,并判断该轨迹与圆O的位置关系.17.已知经过两点.(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求椭圆的长轴和短轴长、离心率、焦点坐标、顶点坐标以及通径的长.18.已知圆,圆,(1)证明圆与圆相交,(2)求圆与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3)求公共弦长.19.已知圆及点,过点的直线与圆交于、两点.(1)若弦长,求直线的方程;(2)求△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弦长的值.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B D D A C BC AD题号 11答案 BCD1.A根据斜率代入求解即可.【详解】.故选:A.2.A根据直线垂直时斜率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结果.【详解】当或时,不符合题意,由题意,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根据两直线垂直有,得,解得.故选:A.3.C先求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然后化为一般式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经过点,斜率为的直线方程为,即.故选:C.4.B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有:,故选:B.5.D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得.【详解】点和点之间的距离为.故选:D.6.D利用已知条件求解,的关系,即可求解离心率.【详解】设该椭圆的长轴长为,短轴长为,由题意得,则,故选:D7.A设对称的圆的圆心为,由解出,代入圆的标准方程,化为圆的一般方程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有:圆,圆心,半径为,设对称的圆的圆心为,所以,所以对称的圆的方程为,即,故选:A.8.C由直线的方程求出其所过定点坐标,由此确定最大距离及此时直线的方程.【详解】直线的方程可化为,联立,解得,所以直线经过定点,当时,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因为直线的斜率,,所以直线的斜率,所以,所以,所以,故,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故选:C.9.BC由两直线平行、垂直的条件计算可得答案.【详解】若,则且,解得,故A错误,C正确;若,则,解得,故B正确,D错误.故选:BC.10.AD首先分析出点在圆外,则代入得到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过可作圆的两条切线,说明点在圆的外部,所以,解得或,故选:AD.11.BCD先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进而求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判断AB;设,即与圆有公共点,利用几何法即可判断C;设,即直线与圆有交点,利用几何法即可判断D.【详解】由题意有:圆心为,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P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故A错误;所以P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故B正确;设,即,则与圆有公共点,所以,所以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故C正确;表示圆上点与点连线的斜率,设,即,直线与圆有交点,所以,所以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故D正确.故选:BCD.12.或设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为,由即可求解.【详解】设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为,由题意有:,当时,,又,所以,当时,,又,所以,故答案为:或.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线段,动态旋转过定点的动直线后可得的斜率的取值范围.【详解】如图,,,故当与线段不相交时,或.填.14.【详解】由题可知,圆的圆心为(0,0),半径为2,故要使圆上恰有3个点到l的距离为1,则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1,即.故答案为:.15.(1);(2)【详解】(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因为所求直线过点,所以,解得,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2)由条件设所求直线方程为,因为所求直线过点,所以,解得,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16.(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M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为的一个圆,轨迹与圆O相交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由此列出方程,化简可得动点M的轨迹方程,根据圆心距与两圆半径和差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该轨迹与圆O的位置关系.【详解】如图,以线段的中点O为原点,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由,得,.设点M的坐标为,,得,化简,得,即.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为的一个圆如图. 因为两圆的圆心距为,两圆的半径分别为,,又,所以点M的轨迹与圆O相交.17.(1);(2)答案见解析.(1) 由椭圆所过的点即可求解;(2)由椭圆的方程和相关概念即可直接计算得解.【详解】(1)因为椭圆经过两点,所以由椭圆的结构特征可知,椭圆焦点在x轴上,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由(1)长轴长为 ;短轴长为;离心率为; 因为,所以焦点坐标为,左顶点:,右顶点, 上顶点,下顶点, 通径长为.18.(1)证明见解析(2)(3)(1)根据圆的一般方程,求出圆心和半径,根据圆心距离和半径的关系,说明圆相交即可.(2)由(1)知两圆相交,则根据一般方程作差得公共弦方程,求出结果即可;(3)根据弦长公式,利用半径和弦心距,求出弦长即可.【详解】(1)圆的标准方程为,所以圆心,半径;圆的标准方程为,所以圆心,半径;两圆圆心距,,;所以圆与圆相交.(2)由(1)知,圆与圆相交,所以将圆与圆的方程相减,得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得,化简得.(3)圆心到的距离为,圆的半径,此时弦长为,即公共弦长为.19.(1)或;(2)最大,此时.【详解】(1)若直线斜率不存在,则,此时,不符题设,由,则圆心,半径为3,又,所以到直线的距离,令直线,则,可得,故或,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或;(2)由(1)直线斜率不存在,有,又到直线的距离,则;若直线斜率存在,令,此时到直线的距离,,所以,令,则,当且仅当,即或时等号成立,所以,此时最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