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3.7《走近我们的老师》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3.7《走近我们的老师》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课要培养的是核心素养总目标中的“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学段目标中的“感知父母的辛劳,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学段内容中的“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尊重师长,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辛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讲述和老师之间的故事,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
2.通过体会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言行举止,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结合自身经历和观察,感受老师工作的繁杂与辛苦,体会老师的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发现老师日常工作的辛劳。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老师的责任、付出与牵挂,并能够初步表达感恩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猜猜TA是谁?(3分钟)
活动:
(1)声音猜谜:上课前,我们先玩个小游戏“听声识人”。请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是哪位熟悉的人?
音频1:班主任老师一句日常叮嘱。
音频2:英语老师一句课堂常用语。
照片猜谜:声音难不倒大家!再来看一看这些“神秘嘉宾”的照片局部,你能认出他们吗?
照片1:体育老师标志性的哨子。
照片2:音乐老师拿着的乐器。
提示:大家真厉害!这些熟悉的声音和身影都属于谁呢?(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合影)这就是每天陪伴我们学习、成长的——“我们”的老师!也是三(X)班这个温暖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思考:在这么多老师中,哪位老师是你最熟悉或者印象最深刻的?
教师小结:那么,除了声音、外貌和名字,你们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每天陪伴我们的老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的老师!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以游戏激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记忆与情感联结,自然聚焦“师生情”这一核心,为后续深入探讨奠定情感基础,引导学生从感知老师的外部特征转向产生“深入了解”的内在需求,水到渠成地揭示“走近”主题,明确本课学习方向。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回忆师生情】(12分钟)
视频:从幼儿园的第一次牵手,到小学课堂的谆谆教导,老师们就像一盏盏灯,照亮我们成长的每一步。我们和老师之间,藏着许许多多温暖的故事。让我们先走进“温情放映厅”,一起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光。
提问:看着这些熟悉的画面,是不是勾起了你很多温暖的回忆?哪个场景让你感觉特别温暖或开心?
小组活动:课前,老师请大家做了一个小任务,回忆并简单写下一个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让你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是现在的老师,也可以是幼儿园的老师。现在,请大家拿出你的“师生故事回忆卡”,先和你最亲密的同桌伙伴分享一下吧!
分享:谁愿意把你的温暖故事分享给全班同学听?让我们开一个“我的老师故事会”。
提问:从这件事中,你感受到老师怎样的关心或期望?
追问:现在再回想起这件事,你想对这位老师说点什么吗?
教师小结:谢谢大家的分享!这些温暖的故事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串起了我们和老师之间珍贵的回忆。无论是鼓励的话语、耐心的帮助,还是默默的陪伴,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老师对我们那份真切的关心和爱护。这些爱,就藏在每一天看似平凡的小事里,照亮着我们成长的道路。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通过情感唤醒、故事分享与深度追问,让学生深刻体会平凡小事中蕴含的师爱,理解老师行为的良苦用心,并自然生发感恩与尊师之情,为全面“走近”老师奠定深厚的情感基础。
【活动二:慧眼察师心】(10分钟)
阅读:同学们,刚才我们分享了很多和老师之间难忘的故事,真温暖啊!老师对大家的爱,其实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有时甚至藏在一些我们可能没太留意的小事里。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特别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示书本插图)
提问:听完这个小故事,你认为老师用眼睛“说”了什么?
展示预设回答:老师希望他能多吃一点,吃饱了下午好有力气上课;从老师的眼神中,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
过渡:是啊,像这样无声的关怀,其实每天都在发生。老师的爱,就像一盏灯,不仅照亮我们的课本,也温暖着我们成长的每一步。让我们带上“爱的放大镜”一起来寻找老师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
展示讨论情境:
(1)情境一:有的同学和父母闹矛盾了,老师会细心地了解来龙去脉,还会打电话和家长交流如何与孩子沟通。
(2)情境二:课间,有的学生在教室里忙着写作业,老师催促大家到教室外活动一会儿。
(3)情境三:同学情绪低落趴在课桌上,老师轻轻走过去,弯下腰,温和地低声询问。
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预设回答:是为了让我们身体更健康,眼睛得到休息(指向身体健康、劳逸结合)。是想帮助解决家里的困难,让爸爸妈妈更理解我们(指向家庭和谐、心理健康)。是想知道我们为什么难过,安慰我们,帮我们想办法(指向情感支持、情绪健康)。
提问:你有类似的感受吗?你有没有遇到过老师默默关心你各种小事的时候?
追问:当老师关心你的生活、身体、情绪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教师总结:看,通过我们的“爱的放大镜”,我们发现了更多老师的爱。老师的关心,绝不仅仅在课堂和书本上,她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默默地、细心地呵护着我们健康成长。走近我们的老师,就是要用心去感受、去发现日常点滴,理解这份全方位的爱。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感知老师的多元关怀,结合自身经历深化理解,体会老师的爱渗透日常,培养感恩之心与共情能力,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活动三:时光感师辛】(13分钟)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走近了老师,发现了她们对我们无处不在的爱与关怀。今天,也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去探究:老师的一天都在做什么?让我们化身“小小观察员”,走进老师的一天!
活动:课前,老师请每组同学自由选择了一位你们感兴趣的老师,制作这张时间涂色表,你们完成了吗?下面请拿出涂色卡,选出一位小组代表来展示,并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展示预设回答:
提问:看到这些同学们的时间涂色表,再结合你们自己的观察,谁能用一个词语形容老师的一天?(展示预设回答:辛苦、繁忙、劳累。)
追问:同学们,低下头看一看你们自己的卡片,找一找没有涂色的空白时间都有哪些?
思考:这些没有和我们在一起的那些空白时间段,如:老师进校后第一节课前、午休部分时间、放学后,老师在学校里还可能在做哪些事情呢?
展示预设回答:
进校后到课前:整理教室、准备教学课件、回复家长信息、处理班级事务;
午休、闲课时间:匆匆吃饭、值周、开会、教研活动、备课、联系家长、处理学生问题;
放学后:批改当天作业、备课、写教案、填写各种表格、参加培训、整理教室。
追问:老师把刚刚同学们的回答,也用涂色的方式展示出来,现在再看看这张完善后的时间涂色表,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吗?
提示:是的!老师的辛苦,不仅在于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更藏在这些我们看不见的空白时间里——也许是备课时的专注、批改时的细致、沟通时的耐心、解决问题的操心……藏在对我们时时刻刻的牵挂里!
今天,我们还收到了一份来自班主任老师的神秘礼物——她用镜头记录下了自己普通却充实的一天,我们刚刚猜想的这些辛苦,是不是真的存在呢?让我们通过她的镜头,真实地走进老师的世界吧。
活动:看完了老师的一天,回想我们所有任课老师的身影,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话想对老师们说吗?每位同学都有一张心形便利贴,现在请把你想说的话,或者最想对老师表达的一个词,写在“心声卡”上再贴到我们的黑板。
教师总结:老师的辛劳不仅是课堂上的讲授,更是背后无声的坚守,而这一张张“心声卡”,也是你们最真挚的回应。
设计意图:通过涂色卡→空白时间讨论→纪实视频,引导学生从表象认知转向深度理解老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再以“心声卡”表达情感,从“发现爱”到“理解爱”,最终落点“用行动回报爱”,形成完整情感闭环。
课堂小结(2分钟)
今天,走近了我们老师,感受到了他们浓浓的爱,也看到了他们日复一日的辛劳。这份辛劳,源于责任,更源于对我们的爱。理解老师的辛苦,懂得珍惜老师的付出,就要用我们的尊重、努力和成长来回报老师,就是我们对老师最好的爱。最后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对所有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五、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采访任务,下节课我们开一个关于老师的小故事会!
2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